講好興寧故事|一個社區、一份愛;平凡的人,做著不平凡的事

做社區居民的“管家婆”

講好興寧故事|一個社區、一份愛;平凡的人,做著不平凡的事

李婕寧

李婕寧是五村嶺社區的一名“管家婆”,之所以說是“管家婆”,是因為這個社區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她來管。除了眾所周知的一些民政、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等方面的管理,還有社區的環境衛生、用火用電安全,大大小小的事情粗略估計下也有二三十種。尤其是負責的東溝嶺片區,說起東溝嶺,這裡是南寧人都知道的棚戶區,衛生環境差、治安又不好。剛開始得知自己要來這裡工作時,還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但一轉眼,李婕寧也已經在這裡服務了近7年。

回想起初來乍到時,李婕寧被分派的工作中有一項就是環境衛生,書記還特意囑咐她:“小李啊,我們社區環境衛生比較差,工作任務很重哦,你要有思想準備。”當時李婕寧聽了還不以為然,不就是搞衛生嘛,有什麼難的,可接下來的日子真的讓她傻眼了。

幾十年來,東溝嶺片區的居民已經習慣了無人管理自由鬆散的生活,垃圾隨手隨處丟,攤位亂擺放。記得有一次,李婕寧和同事在日常巡查,發現路邊便民菜攤的豬肉攤超線都要擺到行車道上了,為了大家的安全,李婕寧和同事趕緊上前勸阻肉攤老闆按規定範圍擺攤,老闆也表面敷衍的應和著,可她們巡查回來,發現豬肉攤還是紋絲未動。

就在李婕寧與同事再次與老闆協商時,他突然抄起手邊的切肉刀暴跳如雷:“你們社區的管這麼寬?啊?有本事叫城管過來罰我!”看到有人跳出來和她們反調,在旁邊擺攤的一些菜農也開始附和甚至起鬨,亂糟糟的場面讓李婕寧一下就懵了。同事趕緊拉住她說:“乾脆算了,佔點公共區域也不礙事兒,別惹事兒,誰知道等下會怎麼樣?不如等執法部門來了再說。”同事說的確實有道理,說實話,長這麼大,還沒有碰到過人拎著刀在李婕寧眼前晃來晃去的,說不害怕,那絕對是假的。可是一旦退縮,不僅增加了城管的工作量,以後的社區日程巡查工作也將難以開展。

李婕寧一邊讓同事聯繫社區其他同事趕過來協助,一邊平復狂亂的心跳,跟菜攤老闆們“套近乎”:叔叔阿姨們,現在整個南寧市都在開展整潔暢通有序大行動工作,為的就是讓南寧變得乾淨整潔,希望大家也能配合一下。

“我們做生意很辛苦的,不要因為這點小事為難我們啦!”看到商販們嘟嘟囔囔,李婕寧趕緊說,以前這裡是不是經常堵車?回個家要耗很久?最近這裡的環境是不是乾淨很多、暢通很多啊?這番話引起了一些居民的共鳴。

李婕寧接著說:“街道變得更加乾淨就是因為大家按照規定出攤經營、沒有佔道,所以我們這條路也暢通很多。道路暢通了,就很多居民願意過來買菜,你們的生意是不是就好起來了?”聽李婕寧說完後,圍觀的居民也都紛紛贊同,豬肉攤老闆撓撓頭,不好意思地表示,今後不會再超出攤位,也會按規定正常經營。看到這種情況,李婕寧便主動和同事上前幫他把攤位移回線內,笑著說:“大哥您看,這樣既不影響您的生意也不擋著其他人做生意,這樣挺好的。對吧?”聽了這番話,周邊的菜農也都主動的把自己的菜攤擺放整齊,把散落的菜葉收拾乾淨。

剛到社區的兩三年,李婕寧的節假日和雙休日都是工作日。本以為社區工作可以輕輕鬆鬆,沒想到每天都是家長裡短的瑣事。可現在走在東溝嶺正街上,不再有汙水橫流,不再有垃圾到處亂丟,看到居民的生活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李婕寧也打心眼裡高興,這些都說明了她這個“管家婆”管到家了。

作為社區工作者,瞭解最直接的社情民意,解決最直接的疑難問題,清楚每一戶居民的喜怒哀樂,將群眾冷暖掛心頭,把百姓憂愁放手邊。有一次在開具居住證明的時候,李婕寧發現有一位大姐的戶口裡有四個孩子,出生日期非常相近,就特意問了一下,這位叫阮秋鳳的大姐瞬間眼眶就紅了,輕輕地說道:“有兩個孩子是我哥哥的,哥嫂在幾年前出車禍都過世了,剩下兩個孩子,家裡只有奶奶在幫帶,我不想他們做留守兒童,所以一直把他們帶在身邊。”聽到這樣的情況,李婕寧立即就組織人員實地下戶核實情況。

阮大姐家確實困難,兩夫妻都在外打工,四個孩子都在讀書,還有一個老母親照顧家裡事務。瞭解情況後,李婕寧特別留意這家的生活動態,比如說孩子讀書問題解決了沒,生活還有沒有其他的困難,去年還為她的母親找了一份保潔員的工作。今年六月,阮大姐特意找到李婕寧說想暑假的時候讓孩子來社區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她說社區幫助她家那麼多,她也想盡一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兒。

李婕寧在演講中這樣說道:“我們是社區工作者,讓社區的特困人員的生活有了著落;我們是社區工作者,為居民排憂解難是我們的職責;我們是社區工作者, 為保障平安社區日常巡邏;我們是社區工作者,上傳下達著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一場場地組織文娛活動、一次次地不厭其煩調解紛爭,我們是社區工作者,立足社區,不辭辛勞,心裡時刻裝著社區百姓!”( 圖片:黃運明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