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该如何发展?

牛X一号人物


苏州的发展既依托于上海,也受制于上海。

站在一个很客观的角度来看,苏州的发展已经相当不错,而且其潜能大体上也已经挖掘出来了。通过传统模式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实际上已经不是很大了。当然这里指的不是说某些具体的指标,而是说就苏州经济在整个长三角和全国的经济地位。

苏州目前的经济体量仅次于四大直辖市和广深两个一线城市,全国排名第七。但实际上,天津前些年的经济数据当中存在着不少的水分,实际体量可能要比苏州还要小一些。而另外一个直辖市重庆在人口和辖地面积上更接近于一个省份,而不是城市,所以也不具可比性。综合来说就经济质量而言,苏州的水准实际上仅次于四大一线城市。以一个地级市身份做到这样的经济成就,真的是难能可贵。

苏州未来发展的最大痛点,恐怕就是离上海太近以及自身政治地位太低。先看地理方面。凭借着和上海的毗邻关系,苏州的区县在90年代以后,通过引进外资高速发展起来。苏州目前的经济体量已经超过了上海的一半,两地的人均实际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现象。上海的实际人口数量应该已经达到了3000万,苏州应该也超过了1600万。网上现在常见的两地人均GDP数据采用的常住人口数量存在严重的低估,可信度不高。如果以这两个人口数据来看的话,两地的人均GDP,实际上已经差不多了,苏州可能还略占一点优势。而很多微观经济指标层面,苏州大体上也已经和上海持平,甚至于在某些方面还占优势。发展到这个层次两地间恐怕很难在实现之前的级差分工模式。苏州要进行产业升级,势必要进入高端制造业领域,而这实际上将必然触动到上海的利益。上海虽然打出了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口号,但实际上依然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工业城市。上海的高端制造依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受制于行政资源不足,上海的金融中心建设实际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其金融业的产值近些年甚至于被北京超过。航运中心的建设目前还处于早期粗放阶段,还处于增加货运量的发展阶段。对于更高端的航线规划和航权定价,上海在这一方面依然很落后。两大中心建设的滞后,使得上海在短期内不可能放弃高端制造业。从这个角度上讲上海和苏州的关系将从以前的合作分工转向以竞争为主。

另外一个痛点就是政治地位问题。虽然苏州的实际政治能量超越很多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但是在国家层面,苏州依然只是一个普通地级市。这种政治地位使得苏州在面对上海的时候尤为底气不足。实际上不仅苏州,纵使是江苏省在面对上海的时候,也恐怕很难做到平起平坐。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州在面对包括行政审批,行政区划调整以及争取更多中央项目的时候始终在行政层面处于严重的劣势。

所以就现实而言,其实能做的事情很少。地理位置是不能更改的,苏州自身政治地位的突破涉及到中央和省多个层面上的权力调整难度极其之大,恐怕很难实现。苏州本身的潜能基本上已经被挖掘出来,传统模式难以为继。在产业升级的时候,恐怕很难避免和上海的竞争。不过有一点,上海在意的未必就是将来发展好的,上海不在意也未必将来发展不好。马云曾经在上海发展,但失败了,回杭州之后反而有了更大的成就。而阿里巴巴的成功又带动了杭州的产业升级。就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杭州的产业升级水准,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上海,在中国范围内排名第二,仅次于深圳。这说明传统产业比较适合在上海,而新兴产业很难在上海寻找到发展空间。也就是说上海最大的劣势就是在于过于规范的经济管理模式反而没有给予充分的创新发展空间。这是上海经济发展当中最大的硬伤,也是未来最大的隐忧。上海实际上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在寻求改变,但显然没有取得成效。而上海的问题就是周边城市的机会。不妨给予新兴产业支持,未来也许有意外惊喜。同时要注重这些新兴企业的合作发展,这样等这些企业做大之后,就不会有前往上海的欲望。这种支持应当是普遍化的,不仅仅针对某一个企业。最主要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不是紧盯着某些特定企业给一点财政上的支持,比如直接的政府补助或者减免税等等。前者远比后者更重要。最关键的是要有耐心,此类企业在刚开始的时候往往是发展异常艰难的,用传统的三年投产,生产5年以后收回成本的思路来运作此类企业是不可能成功的。这是目前最严重的问题。因为大部分官员是以自己的任期为限来推行经济政策的。


zyb38537240


回答这样的问题,尽量要客观。首先声明:本人苏州新住民,热爱苏州,不是黑子,不喜勿喷。

因为工作原因,所以对江浙沪的经济和人文环境了解的多一些。

苏州如何发展?过去路子走的不错,尤其是苏州工业园区,可以说是决定苏州命运的一个决定。

1992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决定在苏南合办新加坡工业园区,当时首选无锡,因为无锡是1983年确定的“中国较大的城市”,工业底子好,门类相对齐全。当时苏州积极争取该项目,开出来优厚的条件,打动李光耀,新加坡工业园区288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区缩水到10平方公里,名声很小很多人都不知道。

借园区东风,苏州1993年赶上了最后一批“全国较大城市”的政策规划。同时在1994年GDP一举超过无锡近两百亿,取代无锡成为全国GDP排名第7的城市。从此苏州正式取代无锡成为苏南霸主。这里要澄清一下,苏州历史悠久,但是太平天国时期,苏州罹难,被屠城,经济工业受创严重,苏州城里人基本被杀光了。到民国时期,无锡是中国前五大工商业城市,在全国排名第三,号称小上海,是院辖市,苏南行署中心,政治地位和经济是远远高于苏州的。一直到1994年,苏州才从经济上超越无锡。苏州人花了近两百年才重回苏州府的地位。真的来之不易,1997年李光耀从苏州撤资,时任苏州市委书记陈德铭几次亲赴新加坡游说,最终打动李光耀重新投资苏州。

苏州因为工业底子薄弱,尤其是昆山最穷,过去号称苏南的西伯利亚。所以以引进外资为发展第一要务。苏州有大量台资、日资、韩资、德资等企业。苏州用大量的土地优惠,税收优惠等等吸引了大量的加工型企业,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吸引了大量劳工进入苏州。但是人口素质低下,相对竞争力较弱,苏州利用人口红利大力发展城建和第三产业,这是正确的方向,但是一定要控制好房价,过高的房价会让城市竞争力直线下降。

苏州的本土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张家港和吴江。

从江阴分出去的张家港,过去都是沙土地,非常穷,很多都是南通过来的移民。张家港人利用沿江优势,学习无锡和江阴,大力发展本土企业,成就了沙钢等一批民营企业500强。

吴江主要以纺织和化工也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

苏州民营企业相对于无锡还是短板,虽然苏州近年来引进了很多高科技公司,但是还是以中下层制造加工为主,获利能力差,抗经济危机能力弱。

无锡近年来转型很成功,搬迁关停大批高污染企业,大型企业380余家,中小型企业2800多家,小作坊等上万家,直接关联GDP 近3000亿。无锡这是多么大的决心和毅力!为此,2008年——2015年连续8年无锡GDP增长全省垫底。无锡市政府一度财政困难发不出工资。

无锡最近两年强势回归,GDP破万亿,增长率一直高于苏州。考虑到无锡只有江阴、宜兴两县,说明市区GDP增长远远高于苏州市区,这个不能掉以轻心。而且无锡房价低于南京、苏州、对人才落户吸引力无锡近年逐渐走高。

希望苏州能取长补短,开放进取,越来越好!


社论消息


苏州发展非常好,在地级市中是个神一样的存在

在城市经济发展中

行政资源配置至关重要

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都因其特殊地位具有很强的集聚资源能力,那除此之外的普通地级市发展情况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在东部拥有“双子星”的省份中,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和大连都成为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而独独在第二经济大省江苏,却没有计划单列市。

不过,尽管没有成为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苏州的经济发展之快却超乎想象。


地级市排名第一

在293个非省会地级市,也就是"普通地级市"中

苏州一直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

1、GDP唯一破1万亿大关的地级市

在《第一财经日报》对全国普通地级市的经济总量统计发现,共有18个城市的经济总量超过了4000亿大关,其中苏州是唯一一个超过1万亿大关的地级市。

去年苏州市GDP达到了14504亿元,GDP总量位居全国所有城市第7位,遥遥领先于其他普通地级市,并且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在江苏省都位居第一。

不仅如此,苏州下辖的几个县级市如昆山、张家港、常熟等一直领衔中国百强县排行榜。

2、全国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地级市

苏州是全国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地级市,也是全国唯一开通两条地铁线的地级市,目前运行的地铁有两条:1号线和2号线,在建的线路有4号线和3号线、5号线。

3号线:预计2019年通车。它是目前在建线路中换乘站点最多的线路。

4号线:轨交4号线也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将于2017年上半年开通试运营!

5号线:今年上半年开工的5号线,线路全长44.1km,共设车站34座,计划2021年6月通车。

未来苏州将形成一张四通八达的巨网,9条轨交、3列轨电、6条市域轨交线。

3、地级市民生发展全国第一

由人民日报研究的“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名单出炉,指数样本包含了全国27个省下辖的262个地级市,以市为单位进行区域民生发展指数的测算与比较。

这份百强名单中,苏州稳居第一。

4、地级市小康指数全国第二

近日《中国城市小康经济指数报告》发布最新数据,地级城市小康经济指数前10位分别是:鄂尔多斯市,苏州市,东营市,无锡市,克拉玛依市,舟山市、嘉兴市、绍兴市,大庆市,珠海市。

5、地级市信用指数排名第一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城市信用监测月报》显示,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期间,根据“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平台”监测数据:

苏州在259个地级市中,信用指数排名第一。

6、唯一拥有地级市的专利审查中心

全国共有7个专利审查中心,其他6个审查中心,都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还有一个在苏州高新区。

2011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江苏中心成立,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直属事业单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独立的人事、劳资、财务管理权,经费自理。

  

截止2015年底,苏州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9104件,名次比上年度前进1位,名列全国主要城市第五位(列北京、深圳、上海、杭州之后)。

7、唯一拥有两所中外合作大学的地级市

经过十多年发展,昔日凤毛麟角的中外合作大学,如今在国内已有很多。但像苏州这样拥有两所中外合作大学的地级市,目前仍然是全国唯一的。

西交利物浦大学它是中国第一所强强合作,并以理、工、管起步的中外合作大学。

昆山杜克大学由美国杜克大学和中国武汉大学在昆山举办的,主攻精英教育和前瞻科研。2014年8月正式开课。

8、唯一拥有两个中科院研究所的地级市

中国科学院的绝大多数科研院所,都在直辖市、省会城市。但苏州拥有两个研究所,这在全国所有普通地级市中,目前是唯一的。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由中国科学院、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和苏州工业园区共同出资创建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位于独墅湖高等教育区。

苏州医工所由中国科学院、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位于苏州科技城,研究领域为医疗仪器、医用材料和生物制剂。

9、地级市超越级别的待遇

作为一个地级市,苏州有着不同寻常超越级别的待遇。

2011年7月,国家开发银行苏州分行正式开业。这是国开行设立的全国第一家“非计划单列市”城市分行,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地级市分行。

此外中农工建四大银行在苏州建立直属一级分行,独立于江苏省分行。这在全国罕见。

全国排名靠前

苏州在地级市中是神一般的存在,放眼全国,即使和北上广深相比,也光彩夺目!

1、2015年公共财政收入 全国第六

尽管行政级别是影响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却从来没有挡住苏州跻身全国前十的步伐。

2015年苏州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1560.76亿元,虽然较之上一年(1443.80亿元)增幅不大,但依然排名全国第六。

2、2015年可支配收入全省第一

《苏州统计年鉴》显示:2015年,苏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90元,继续排在全省第一。收入水平高出第二位的南京4287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217元。

可支配收入扣减消费支出后的人均年度节余19254元。

收入、消费和结余均居全省13市第一位

“苏州人”不仅赚得最多、还花得最多、攒得最多


做一只精致的婊


据2019年的最新统计,苏州市的GDP达到了历史新高的1.85万亿,在全国范围内的城市排名是第七,同年台湾的GDP大约是3.8万亿人民币,所以,现在苏州的经济总量已经相当于半个台湾,体量不可谓不大。

苏州该如何进一步发展是一个非常宏观的问题,如果不具备宏观情势的掌握,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和回答。

但是我们可以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做出一些合乎现实的推测。 笔者本身也是苏州人,对于苏州的现况有一定的了解。

苏州的发展其实不单纯是苏州城区的任务,也包含了苏州下辖的包含昆山、太仓、张家港、常熟等几个县级市在内的共同发展。所以,苏州如果要进一步发展,整合现有的各个县市之间的资源很重要,进行产业融合,比如昆山的电子业、制造业和常熟的轻工业、纺织业可以进行深度融合,太仓可以发挥上海后花园的优势,等等诸如此类。

苏州的发展也还存在着品牌意识不强的问题,苏州的乡镇经济在全国是出了名的,有学者称之为苏南模式。不过这样的模式也存在发展的瓶颈,那就是无法形成集聚效应。缺乏大的全国知名的品牌。

苏州的发展前景绝对是光明的,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苏州的发展更加具有后劲。


青年史学家


这个问题根本原因还是地理位置决定的,离上海杭州近注定不会是幅射中心。这次国家把安徽纳入长三角范畴,而特大城市苏杭出局南京入围,很显然想用三省交汇的南京带动安徽发展,可怜苏州每年上缴那么多税收自己落着好,苏北也没受益全让利给安徽了。

不过归根到底,自己过得好才是真的好,城市等级都是虚的。苏州经济省内头名至少十年内南京超越不了。我们拿数据说话,张嘴我感觉我同学我朋友怎么怎么样请先准备好数据再喷。有不少人说苏州只靠外资,你可知中国民营五百强二十多家在苏州,省内第一。再说民富,2015国家统计年鉴苏州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五万,江浙两省第一,仅次于上海。南京城镇人均收入水平放浙江大概和绍兴差不多四万六左右。不过非私企业员工收入南京冠绝江苏,平均超过八万。这说明什么?说明南京人民的钱都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口袋里,是他们拉高了南京收入水平。再说科教,南京大学特别多这点苏州没法比,不过南京不是上海北京,没有高考优势,况且南京高考成绩比苏州还差,都被苏北碾压。文化上南京六朝古都,文化底蕴比苏州深厚。不过苏州也不差,世界文化遗产苏州有园林和大运河两个,而且这两个的景点遍布古城区,南京一个世遗。国家5A景点苏州6个南京2个。

肯定还会有喷子说苏州靠下面县市,拿掉就没什么了。真是笑话,你也可以说上海经济去掉崇明,南汇等外郊就没什么了。


混工分


没得到政策支持,怎么会经济、对外交流和国家中心城市差不多?想一想都不可能。

我们不谈其他的,就谈苏州等级为何那么低?这个等级可以指政治等级,也可以指经济等级,我们先谈经济等级。

关于经济等级。苏州GDP总量全国第七,总量破万亿,在地级市中排第一,江苏省内也是第一,被 第一财经周刊 评为中国新一线城市,经济等级不低,甚至很高。

当然,如果去掉代管的市、县,苏州市区的总量并不高。

关于政治等级,这就要好好说说为什么苏州仅仅只是一个较大市了。

按我国政治等级划分来看,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较大市—地级市—不设区的市(县级市)/县 等等。苏州旁边上海是直辖市,杭州、南京是副省级城市也是省会城市,从地理位置上看,苏州离这三个高等级城市太近,如果苏州等级提升,那长三角经济圈将会出现四个高等级城市,想一想在首都所在地的京津冀经济圈都只有两个高等级城市,会允许苏州成为第四个高等级城市?

副省级城市除了六个计划单列市都是省会城市,苏州自然无缘,省会城市也不可能,直辖市更不用想了,北京天津两大双子星直辖市是由于北京是首都,天津是北京门户,护卫北京,进出口贸易的通道的地位所决定的,苏州和上海不会成为两大双子星直辖市。

综上所述,苏州目前的等级只是较大的市,哪怕苏州经济总量再大,政治等级也就这样了。


旅游杂事儿


靠近上海,上海地方太小入驻的外企大部分都转移到了苏州,上海无锡都有机场,就是以后建也建不了太大的机场,现在苏州靠近上海的昆山包括苏州自己交通上几乎都完成了一体化,很多人工作在上海住在昆山,,所以苏州gdp高的吓人,等级低应该和这几点有关,自己没有辐射性,苏州的经济发展完全靠着上海辐射出来的,中国靠海靠江的古城很多但是现在没有能经济上比的了苏州的,比如江北的扬州,如果扬州和上海做邻居呢扬州能仅仅是现在这样吗,如果苏州和常州掉个位置呢?这点我想也很重要,自己被辐射不能辐射别人。虽然靠海很近也在长江边但是港口的重要性别说上海了,港口重要性连宁波青岛大连几个港口都比不了,所以这三个是计划单列市副省级苏州不是,这三个都是省内龙头可以带动省内的,苏州只能被辐射。其实苏州想提高城市地位,感觉办法也有就是南京划成直辖市,苏州直接变成省会,但是估计位置离上海太近,南京就是直辖了也不一定会选择苏州当省会,还有一个就是苏州直接变成直辖市,可是苏州离上海太近依赖性太强,直辖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国家连个计划单列的名单都没给,当然了这仅仅是说了本人的个人观点,如果国家提高你的地位那也是分分钟的事情了


贝多芬谈钢琴


既然是讨论城市等级,那么就不能把县乡镇经济并入来核算,苏州是利用与上海距离带来便利最充分的城市,也承接了大量上海的资源和机遇,苏州人也异常顽强上进,加上90年代后苏州等开始独辟畦径走"江南乡镇"模式,带来辖区内出现多个全国经济靠前的县级城市,甚至想昆山这样的省辖市也交由苏州管理,其财政并入苏州,形成了苏州整体经济中主城区(含高新区)财政收入只占整体的50%左右,剩下50%则由辖区县级城市贡献。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苏州有钱,但属于一整家兄弟都腰缠万贯齐心协力的情况,苏州主城区没有形成一人独大的局面,也就没法定更高的标准。另外一个原因——苏州离特大城市上海太近了,对于国家而言,不可能在相距近几十公里的地方投太多资源重复建设又一个特大城市。

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主城区范围不大,其辖区内也没所谓的县级市提供财政收入,甚至连江宁区这个行政区的财政都独立核算和分配,都不给南京主城区奉献财政税收,可以说南京整体经济没苏州高,但主城区却远高于苏州主城区。

打个比方,南京相当于一个父亲带着十几个儿子打拼闯天下,苏州则是一帮兄弟齐心打拼闯天下。南京这个父亲对下面的儿子有绝对权威,资源、政策、资金分配都比较容易平衡和落实。而苏州则要复杂得多,特别是底下几个县级市,很容易形成争抢资源、政策、资金的局面。二者一比较,上头重视谁也就心知肚明了。

继续说南京,作为江苏省会,辖区又是瘦长形状的,南北跨度大而东西跨度窄,其发展空间其实很有限,所以拼命构建所谓都市圈,也落下个"徽京"的绰号,其实也挺不容易。往东是镇江,靠近苏锡常传统经济强市,除非把镇江并入,否则很有可能会帮衬苏锡常继续领先自己。往北是扬州,扬州虽然不算经济强市,但历史上相当有地位,所以也无法发展。往南已经撤县建区,逐步纳入主城范畴,那往西就是安徽的一些县级市(为了打消南京对巢湖的念头,安徽强行把该市一分为三),这些小县级市居民对南京的感情远比对合肥深,而且从国家层面说,让南京成为重点中心城市,可以带动安徽东侧的发展,远比在上海旁边再重复建设一个上海来的有意义。

再说杭州,坦白来说,个人觉得杭州绝对是个被严重低估的城市,至于026这个区号个人都觉得应该留给杭州使用。那为什么不列杭州为重点中心城市呢?个人觉得这和南京以及杭州的地理位置有关。

杭州位于浙江省东北角,即使给政策给资源给资金,带动的也都是浙江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南京则可带动安徽东侧的经济发展水平。如果我是政策制定者,我也会定南京,毕竟投入一样的情况下,带来额外的提升,显然是最划算的。

南京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本省苏锡常小兄弟,一直被质疑其省会成色,一直有点窝囊,憋着股气想要赶超。好在这些年也没浪费国家的政策资源和资金支持,相继超过了常州和无锡,剩下苏州唯一一个对手,随着上海发展后劲的下降以及发展瓶颈,苏州能获得的红利也正在衰减,工业发展带来的增长也正在下降,苏州也面临着如何保持高增长以及经济转型的难题。理论上,苏州并不如南京的高校人才资源(特么南京就不懂利用和留住更多人才),所以以高知高才为特色的服务业竞争力可能不如南京,这也是可能会被南京赶超的机会。

希望上述从个人观点给出的答案有一定的说服力。


科技老周


苏州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在新的发展阶段就要有更加宽广的视野,在更高的坐标系中提升标杆。

突出创新驱动,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形成产业引领优势上狠下功夫做文章,特别是要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通过创新在新一轮发展中把握主动、抢占高地,拿出更多新招、硬招,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实现创新成果的多点开花,提升创新能级,提升产业层次。

突出改革开放,铸就创新发展新动能。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个大背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集聚整合全球创新资源要素,进一步谋划和展开改革开放的新突破,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突出城乡建设,打造人间新天堂。在新起点上高水平、高品位推进城乡建设,用心琢磨城市建设的每一处细节,有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加快“城市大脑”建设,推动城市治理和管理方式变革,展现苏州城市之美,彰显江南水乡的生态韵味,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打造美丽宜居的人间新天堂。

突出文化传承,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吴文化重要发祥地和崇文重教的文化特质传承下去、彰显出来,塑造多元融合的文化生态,打造一批最具苏州标识的文化名片,注重推动历史传承与“互联网+”、“大数据”等相结合,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文化的力量。


扬眼


苏州最大的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靠近上海,与此同时带来的劣势是被打压,就是所谓的灯下黑。

优势带来的是承接转移产业,跨国公司总部位于上海,而制造工厂位于苏州,当然并不是低端制造业。

劣势是发展金融及互联网等产业,会面临很大的压力,人才资源优势不足。

所以苏州的未来就在于,看清自己的定位,不在于非要争个所谓中心城市,而是利用优势发展自己。上海是个大佬,总爱显摆爱去撒钞票,我们去捡钞票总不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