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時直切和側切哪個更好,側切後怎麼護理?

媽媽育兒堂


會陰側切術主要是為了擴大陰道開口,一方面是為了防止會陰造成的分娩阻滯,另一方面是避免自然分娩時所引起的嚴重會陰撕裂。



會陰側切有正中切開和側切兩種。

  • 正中切口,朝向直腸的垂直切口。直接切口損傷小,恢復快,但靠近肛門,容易擴散,造成三度撕裂。如果施力過大,有傷及直腸的危險。因此,需要更謹慎的使用和更好的技術。
  • 側切口與直腸稍成一定角度的側向切口,側切口損傷多,組織切割多,恢復慢,但可控性好,適合大孩子,母親控制能力差,需要儘快分娩、搶救、助產等。

所以,一般會陰側切採用側切。



側切後如何護理

1. 保持會陰部乾淨清潔

會陰側切後,要保持會陰部乾淨清潔,沒有小便後用紙擦拭,由前往後擦拭;大把後用溫開水沖洗外陰。

2.用消毒液清洗

每天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外陰1--2次,可以消毒殺菌。

3.勤換衛生巾

惡露沒有乾淨時,每天要勤換衛生巾,可以避免感染,同時也勤換內衣內褲,內褲選擇純棉舒適透氣性好。

4.注意坐姿和臥姿

會陰側切後,新媽媽坐著哺乳時,要把重心壓在沒有側切傷口的那一側,躺臥時,需要躺在沒有側切傷口的一側,這樣可以減少因為惡露流入傷口而引起感染的機會。



5.疼痛可熱敷熱敷

熱敷可以增加血液流量,促進傷口癒合,冷敷可以麻痺疼痛,緩和腫脹。


丁媽親子時光


順產時直切和側切哪個更好?側切後怎麼護理?

一般快臨產的孕婦都會擔心,哪一種分娩方式比較好?又針對每一種分娩方式仔細的瞭解,肯定都想尋找一種分娩方式對自己也好,對寶寶也好。還可以快速恢復身體。

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是選擇順產。順產的話媽媽恢復的比較快。寶寶的身體抵抗力也會比較強。

而我們都知道,順產的話會有一定程度的撕裂或者是側切,這些是輔助寶寶出生的一種方法,也分為直切和側切兩種方法。


順產時直切和側切哪種方法比較好?

直切是從會陰部直的切口,一般離肛門比較近,有可能損傷到肛門。

側切的話是在會陰部做一斜型的切口。

現在醫院裡面一般都會選擇側切,而不是直切,這樣不會影響其它組織的損傷。

側切後應該如何護理?

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有的人只疼了幾天就恢復了,但是有的人可以長達一個月,不好恢復。如果一個月後還感覺到疼痛,就要及時找醫生查看是否細菌感染的問題。側切後的護理就尤其的重要。

1、多攝取高纖食物,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

有的產婦深有體會,如果再側切之後出現便秘,會非常的痛苦。甚至會有可能造成傷口的再度撕裂。

2、要保持外陰清潔,防止感染。在月子期間惡露還沒有排乾淨的情況下,一定要避免感染,傷口每天要消毒。

3、防止會陰切口拆線後裂開。不要以為這些之後就萬事大吉了。一定要避免再次裂開。

4、睡覺的時候平躺,可以減輕疼痛感。

5、避免劇烈運動。

在產後的一個月內不要提舉重物,也不要為了恢復體重而劇烈運動。

6、切忌同房。一般在產後六週內,是禁止同房的。

7、避免做下蹲的動作。

雖然側切是小傷口,但是特別的容易感染細菌,所以一定要注意衛生,如果護理得當,恢復的就比較快!


笑笑媽談育兒


我是二胎媽媽,兩個寶寶都是順產,而且經歷了側切,至於直切還是側切好,我認為側切更好一些,直切可能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更大一些。

順產時直切和側切哪個更好

其實直切的風險大一些,可能對肛門有損傷,而側切會好些,這也是不少產婦在分娩時選擇側切的原因。不過醫生一般會選擇更為妥當的方式,萬不得已才會直切,比如胎頭過大、巨大兒等情況。

側切後怎麼護理?

側切雖然刀口小,但是位置隱蔽,相對來說恢復會比較慢,但好在現在不用拆線了。

在休息的時候要注意選擇和刀口位置相反的姿勢,比如刀口在左側,儘量右側臥,這樣有利於刀口恢復。

每天用溫水擦拭,並且保持乾燥。如果自己不方便,可以請家人幫忙。

側切過儘量在3個月內不要同房,避免傷口造成感染。

總之,不論側切還是直切,都要好好護理,小小的傷口,關乎以後的生活健康。

國家級育嬰師,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專注育兒、孕期、新生兒護理知識分享!

IF枕邊育兒


很多孕媽媽在臨近分娩的時候都會糾結到底是選擇剖腹產還是順產呢,很多孕媽媽選擇剖腹產是怕疼,還有一個原因是害怕順產也挨一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側切,孕媽媽也害怕側切了會影響夫妻生活,但其實側切也是在保護孕媽媽,如果非要挨這一刀,是直切好呢?還是側切好呢?


我相信很多第一次懷孕的孕媽媽應該都從別人口中知道側切這個詞,但是卻不知道側切是切哪裡,到底疼不疼呢?

側切是在第二產程期間進行的,也就是在寶寶即將出生的時候,當宮縮的時候,胎寶寶的胎頭露出大概2-4釐米的時候,醫生就用醫用剪刀快速的在會陰部剪開一個口子,這個口子偏左或者偏右,成一個45度角,這就是側切!

墨媽覺得其實側切不疼的,根本沒有痛的感覺,因為墨媽側切的時候打了局部麻藥,而且側切是在陣痛高峰期進行的,所以也就感覺不到疼痛,但是可以感覺到肉被剪開,側切不是慢慢剪開的,確定好位置醫生一剪刀就下去了,整個過程幾秒就完成了,所以孕媽媽也不會有痛苦的感覺。



直切就比較好理解了,顧名思義直切的傷口是直的,不像側切是斜的,直切是從會陰向肛門的方向直直的剪開。

一般來說直切要比側切好恢復,因為直切是按照肌肉組織的方向切的,出血量也會比側切要少很多,但是我們發現醫生大多都會選擇側切,很少會使用直切,為什麼醫生不選用易恢復,出血量量少的直切呢?那是因為直切的風險要比順產大很多,因為在切開會陰後不能保證說胎兒在出生的過程中不會繼續撕裂,如果選擇的是直切,在胎兒出生的過程中用力過猛,在傷口上繼續撕裂,那麼就非常容易傷害到直腸,延伸到肛門更危險,所以相對來說側切的風險是比較小的,所以大多醫院都會選擇側切。



側切後傷口怎麼護理呢?

一般在側切的時候醫生都打了麻藥了,所以縫針的時候也不會太疼,麻藥過後也沒有疼痛感,只是有輕微的不適感,熬過了陣痛,這真的不算什麼。

1、如果孕媽媽被側切了,那麼睡覺的時候儘量往傷口的反方向睡覺,以免壓迫傷口。

2、注意清潔衛生,回到病房,每天早上護士都會給孕媽媽們清洗一次傷口,然後會給孕媽媽們一種洗護用的藥水,在護士清洗了之後,孕媽媽可以在每次大小便之後自己再清洗一次,出院回到家了也要經常清洗,避免傷口感染。

3、產後幾天因為被側切了,孕媽媽每次拉粑粑拉尿尿都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拉尿尿還好,但是拉粑粑就是比較痛苦了,孕媽媽要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再次弄傷傷口。

如果孕媽媽需要側切,那麼也不要太排斥,側切也是在保護孕媽媽,側切後注意護理也不會影響夫妻生活的!


我是墨媽,二胎媽媽,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專注於孕產育嬰等方面的解答,關注墨媽瞭解更多孕產育嬰小知識!

墨媽育兒經


順產時直切和側切哪個更好,側切後怎麼護理?

順產時媽媽們有時候也需要開刀,就是側切或者是直切,這些對於正在懷著孩子的媽媽們來說比較緊張,究竟怎麼切比較好,切完以後要怎麼讓傷口好好恢復呢?

1、 側切和直切的區別

在順產的時候,大部分的醫生都會給產婦做側切,側切比較好保護肛門括約肌,直切就比較容易傷害到。但是還是要根據生產的情況來決定,孩子如果個頭不是很大,直切和側切都不需要。

2、 怎麼護理

側切完,要注意衛生防止感染。每天都要用溫開水沖洗兩次,上完廁所後,擦拭時候不能從後到前,這樣然傷口受到影響,還要用消毒棉擦拭。另外沖洗的時候要換新的衛生護墊,保持外陰傷口不受影響。一般在三到五天能夠癒合。

3、 怎麼避免側切

懷孕的時候媽媽們要多鍛鍊陰道和肛門的肌肉,還可以進行按摩。為了讓生產方便一些,懷孕的時候不要吃得太多,避免胎兒太大。平時多散散步,爬樓梯都會加強肌力,幫助產婦生產。

順產時不管是直切還是側切,但是可以避免的。

看J媽學堂主頁的微頭條,加入J媽粉絲圈,更多科學育兒知識在那裡等你哦!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


以前回答個問題是關於側切的,著重介紹了側切以及如何避免的問題,也許很多寶媽聽說過側切,但是對直切瞭解的不多,甚至根本沒有聽說過還有直切也就是會陰正中切。

事實上超過80%的女性都會經歷會陰切開術,包括會陰側切和直切。一個原因是會陰處彈性不夠大,另一個原因是胎兒普遍較大。有的人可能會說以前老一輩的生孩子都是在家生,也沒聽過這樣切那樣切的,不也生出來了。但是那樣“硬生”會產生不規則的撕裂傷,很難恢復,嚴重的會對排便產生影響。



產婦順產過程會有會陰不同程度的裂傷,一度二度最常見,一度二度撕裂傷比側切恢復還快。但是三度就可能造成大便失禁,四度可能出現陰道和直腸相通。所以現在為避免產生嚴重撕裂傷,或者胎兒缺氧,產婦難產等等,醫生會根據情況實施會陰切開術。

直切和側切哪個更好?

會陰側切是指在陰道口下邊緣,向左或者向右下方剪開,直切是在陰道口下邊緣,沿著會陰體向下剪開。會陰側切因為會損傷部分肛提肌,所以會比直切縫合之後疼痛感強烈一些。



但是如果你看過會陰撕裂傷的圖會發現,直切與會陰撕裂是在一個方向,所以如果胎兒頭部過大或者用力過猛可能會造成比較嚴重的三度裂傷,因此在很多情況下會陰側切取代了會陰直切。


側切之後如何護理?

1.注意傷口的護理。注意傷口部位的乾燥,衛生,可用溫水輕輕擦洗。

2.避免同房。

3.相反的睡覺姿勢。如果側切在左邊就往右側躺,避免壓著傷口。

4.多喝溫開水,吃果蔬,防止便秘。

5.不要勞累,例如提重物,做家務。


美妞酷寶兒


順產時直切和側切哪個更好,側切後怎麼護理

說起側切來,很多媽媽們都非常害怕,畢竟是在自己的隱私部位上來一刀,無論是心理上的接受程度還是生理上的恢復程度,都比較不好接受。而且那個地方切開後,對於日後的生活也是有著諸多的不方便,所以媽媽們都期待著自己能夠避免被切這一刀。但據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約有80%的媽媽們在順產的時候都接受了側切手術。

說實話這個比例是很高的,主要原因還是媽媽們隱私處皮膚的彈性不是很好,在寶寶通過時不能夠很好的伸展開。另外越來越大的寶寶也是側切比例不斷上升的原因之一。

什麼是側切,什麼是直切

順產的時候,由於寶寶的頭部比較大,在通過狹小的產道時,如果媽媽們的皮膚彈性也不是很好的,如果不及時側切的話,很容易造成會陰撕裂。這對於媽媽們來說就是個很大的問題了,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不說,就連恢復也是很困難的。

所以醫生為了避免媽媽們產生撕裂,就會採取“會陰側切”的方法,一方面傷口切開,寶寶通過就會容易很多,也會使產程縮短很多。另一方面,規則的傷口無論是縫合還是癒合都是很方便的。

其實側切是保護媽媽不受傷害的一種選擇。

至於直切的話,也是會陰側切的一種方式,也是為了保護媽媽。只不過側切顧名思義是側著的刀口,切斷的主要是球海綿體肌還有會陰淺橫肌,相比較而言,對醫生的操作水平要求不是很高。而直切的話,切的是正中的軟組織,對醫生的要求比較高,但是由於沒有肌肉,恢復起來是很快的。

目前,我國的側切手術絕大多數都是側切,很少有直切的。

側切後的護理其實很簡單,在沒有完全恢復之前不要有性生活,要保持傷口處的乾燥以及清潔,在傷口恢復期間不要過分的用力,另外多吃一些瓜果蔬菜利於恢復的食物就可以了。


開心爸爸的日記


時不時聽到有些人說:不就是生個孩子嗎,那麼矯情,我生的時候可就沒這樣。要不然就是:生個孩子而已,能有多痛?

我去,生個孩子而已,而己,,,女性生孩子那都是拿命去博的好不好?十月懷胎過程中有多辛苦就不說了,好不容易等到一朝分娩,是剖腹產呢還是順產?剖腹產的話挨一刀是跑不了的,順產也不見得不用挨一刀,而且這一刀也很有講究,我們最常聽到的是側切,但其實還有直切這種切法。



什麼是側切?

側切是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出現不順利等情況而採取的在會陰部做的一種斜形切口。一般在胎頭快露出陰道口的時候,醫生會根據寶寶大小來判斷是否需要側切,如果需要,會在會陰後聯綜合線向左側45°方向瞬間切開2--5cm左右。

側切是切斷肌肉組織,所以相應會比較疼,但其實側切的時候都是在陣痛高峰期,而且就是一瞬間的事,所以幾乎感覺不到疼。我生大寶的時候也側切了,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時候切的,縫合的時候才知道疼。



什麼是直切?

直切是在會陰後聯綜合線上切開兩塊肌肉之間的軟組織,直切因為是軟組織上,損傷小,出血比側切少,產後恢復也快。

但是直切對技術要求更高,如果做的不好,還有可能撕裂,甚至有可能會裂到肛門處,會影響到以後排便。相對來說,側切更安全,所以醫院都是採用側切。

側切要切斷肌肉出血多也更疼

哪種產婦需要側切?

1.會陰緊,彈性差,有炎症,水腫,或者遭遇急產時未能充分擴張等各種原因,估計胎頭娩出時將發生Ⅱ度以上裂傷的產婦。

2.各種原因引起的頭盆不稱的產婦,

3.胎兒比較大,胎位不正,產力不足,產程廷長的產婦。

4.遭遇早產,發育遲緩,宮內窘迫等異常情況,這時需要減輕胎頭受壓,儘快娩出的產婦。

5.需要產鉗助產,胎頭吸引器助產的產婦。

6.患有心臟病和高血壓等疾病需要縮短第二產程的產婦。

側切後怎麼護理?

1.避免便秘,如果產後便秘,在排便時用力容易造成傷口裂開,產婦可多補充水份,進食一些粗纖維含量高的食物,不吃辛辣上火的食品。


2.保持傷口清潔衛生,勤換護理墊,每天消毒傷口,防止感染。

3.切忌用力,不提重物,以免傷口再度裂開。

4.禁止性生活,在產褥期間都應該壁免。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順產媽媽都會遭遇側切,但側切後每個產婦的恢復程度也不相同,新媽媽如果在傷口癒合後出現疼痛應該及時去看醫生。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則作者,很開心分享我的育兒知識,關注我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