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深圳人交通出行又优秀了...

在深圳,很多9点上班的私家车司机为了不堵车6点多就得起床出发了

到2020年,深圳人交通出行又优秀了...

OMG!这一点!臣!妾!真!的!做!不!到!现在在深圳明明公交、地铁、骑车接驳都很顺畅了嘛,不过在这方面深圳又大胆树立了新的Flag

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自行车,5公里以内公交,长距离轨道。

近日,市交通运输局出台了《深圳市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工作方案》,准备系统开展全市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工作。

方案中,有不少对深圳市民来说极为实用的新举措!

到2020年,深圳人交通出行又优秀了...

Flag1

在所有出行方式中,绿色出行的分担率要超过7成。

出行高峰期时段,公交出行要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6成以上

Flag2

高峰期公交出行所耗时长不超过小汽车出行所耗时长的1.7倍。

Flag3

基本实现地铁站地面出入口100米内,设置公交站和自行车停放区。

到2020年,深圳人交通出行又优秀了...

通往东莞 和惠州的公交地铁

在地铁方面,加强深圳、东莞、惠州的轨道网一体化规划。在公交方面,加强这三座城市之间的城际公交直达联系。

交通整治后 焕然一新的片区

全市共387个片区,我们将选取重点片区进行交通综合整治。

关于公交的新举措

试点建设门厅式公交停靠站。

加快推进公交场站和公交路内换乘枢纽站建设。

研究轨道、公交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探讨进一步加大换乘优惠力度的可行性。

在全市范围内选取既有独立占地公交场站,试点推进“公交+保障性安居房”建设。

港湾式 公交站及自行车接驳设施

提高港湾式公交站及自行车接驳设施的比例,同时为残障人士加强无障碍设计,结合深圳的天气特征,加大风雨连廊的覆盖范围。

更加人性化的地铁站

新建的重点地铁站点,应该配套设置公交和自行车接驳场站。

每个地铁站点的出入口,保障3米以上通行带宽度,方便行人进入地铁站。

立体的自行车停车库

在自行车停车库方面,将试点建设立体多元的自行车停车设施。

新型轨道交通

开展中、小运量新型轨道交通试点规划,并且加强中、小运量轨道与地铁、常规公交衔接。

地铁不够?公交来凑!

对于地铁或有轨电车覆盖不足的地区,我们即将提高这些地区的公交接驳服务水平。

公交地铁自行车换乘不费时、无压力

加强地铁与公交在首末班时间、发车频次、出行信息等方面的协同配合,市民未来可以一出地铁站,就刚好可以踏上换乘的公交,无需长时间等待。

未来,地铁与公交站点周边的共享单车可实现运营调度,市民一下地铁或公交,就能骑上共享单车。


上面那么多条举措作为深圳人你最最最最最期待的是哪一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