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出生在日本,國人為何稱其為民族英雄?

瀚海說史


鄭成功肯定是民族英雄,在他那個時代日本也姓中!有一點比較意外的事可能大家都不太知道,那就是日本實際上獨立的時間也就這一百多年,在此之前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因為需要中原的糧食,日本自己的產糧不夠吃,當時又不像現在可以自由貿易,必須臣服才能允許他到沿海買糧食。在鄭成功時期,日本已經被明朝打服了,稱臣納貢,很多日本人跟中原人都有聯繫。所以,鄭成功的父親之所以會娶他母親也是在那種時代背景下的,當時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有個非常龐大的海運商隊,往來日本與東南沿海做生意。

其次,鄭成功生母田川小姐也是個偉大的人物。她於1630年,鄭成功7歲,隨丈夫鄭芝龍回泉州老家並安置在泉州老宅。從此當一箇中國人的本分好媳婦,一直持續到清朝攻破泉州府,田川氏以的自殺方式證明自己生死都是鄭家的人。所以呢鄭成功出生在日本沒問題,這隻能說他是有混血日本和族而已(鄭成功現在也是日本地區的一個海神),他的一脈傳統都是在中原。

至於說他是民族英雄主要是看他對我民族的貢獻,他一生抗清反對清朝侵略者,收復某灣抗擊荷蘭侵略者,打擊西班牙保護我出海僑民。作為一名漢人,他做到了所有漢人應該做的事。


優己


中國人自古就重血緣,講究祖宗崇拜,這個傳統可不止五千年。但可以確信的是,自黃帝時代始,中國人血緣以父系為準,即父親是哪國人,其子孫自然就是哪國人。即使是現在,我們在填一些表格時,籍貫一欄,一般都以父系為準。

漢朝時,公主和親,漢朝公主與匈奴王生下的兒女,自然便是匈奴人,無爭議;張騫通西域時,被匈奴人俘獲,與匈奴人生下兒子,其兒子後隨張騫回漢,儘管其兒子當時連漢話都不會說,也不會因為他母親是匈奴人、生在異國就不認同他漢人身份。

李白父親在商旅途中於中亞碎葉城與妻生下李白,後迴歸四川,在當時的中國,沒人懷疑李白中國人身份,況且當時的碎葉城屬大唐西域都護府管轄,是大唐疆土,是理所當然的中國人。

我國現行的《國籍法》也充分尊重中國古代傳統,中國國籍的獲得仍以血緣為主,並有所擴大,即只要父母有一方具有中國國籍,本人願意,就有可能自然成為中國人,無論他出生世界何地。

鄭成功母親是日本人,並出生在日本,但他父親是中國人,後迴歸中國,自然便是中國人;在反抗侵略和民族壓迫中,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傑出貢獻,是理所當然的民族脊樑、民族英雄,無可爭議。

一些人基於西方思維,以英雄出生地與母系血統為籍口,質疑英雄身份,不僅反傳統,也反現行的國籍法,讓英雄蒙羞、讓英雄搵淚,不一定是出於無知,多屬有意為之,真讓人無語。

就象金庸小說裡的喬峰,本來就是中華好男兒,一些人為了私利,逼迫英雄遠走他鄉,使親者痛仇者快,動情讀者無不唏噓。

奉勸這些人,要做就做真正的中國人,遵循中華傳統道德,摒棄洋奴觀念,少做一些譁眾取寵的事。



雲卷飛山


鄭成功出生在日本,母親是日本人,但七歲時候就已經回國。其母親也有華人之說,但歷史無從考證。他一直受到的是中華傳統教育,還到過南京國子監讀書。長大成人後,也在南明朝廷為官。起兵之時,旗號也是“背父救國”,很顯然救的國也是大明王朝,不是日本。而且一生都以明之忠臣自居,從歷史記載看,終其一生,都沒有提過日本。很顯然,從骨子裡看,他都是一箇中國人,而且他本人也這麼認為,並且為了中國嘔心瀝血。


從1646年起兵開始,他一直在率軍抵抗清朝。清朝確實是中國正統王朝,但是在清軍入關之時,對漢族來說,滿洲人是異族,是蠻荒之人,而且實行剃髮易服。所以,鄭成功反對的是外族入侵,更是民族壓迫。至1661年,他出兵臺灣,併成功將荷蘭侵略者趕走。在與荷蘭總督書信中曾提到,“臺灣,中國之土地也”,說明他認為自己就是中國人,否則不會這樣寫。在臺灣期間,曾經警告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者,不要殘害華人,否則會出兵保護華人。難道一個外國人,會如此保護華人利益嗎?


終其一生來看,鄭成功不僅是名副其實的中國人,還是一箇中國人的脊樑,是中華的民族英雄。


天涯海角任平生


這倒是讓我想起高曉松在之前說過的話:他在節目裡宣稱“鄭成功是如假包換的大倭寇”。

高曉松的觀點與這個問題真是遙相呼應。雖然我不認可民族英雄這種概念,但是更不認可這種“血統論”的論調。

鄭成功的生母田川氏確實是日本人,這不是什麼秘密。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是17世紀從日本到東南亞海域的武裝走私商人集團領袖。1623年,鄭芝龍到日本結識了田川氏;1624年,田川氏生下鄭成功。

崇禎元年(1628)九月,鄭芝龍接受了明朝的招撫而降明,隨後鄭成功也跟著父親來到中國居住。以上就是鄭成功與日本的淵源。

鄭成功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關鍵在於他的自我認同是什麼?

有些人比較矛盾的地方是,一面宣稱漢族是最“純”的民族,如同吊癌一般謳歌y染色體DNA,無視母系遺傳的問題;一面又因為鄭成功的生母明確為日本女性,而搞出“國人為何稱其為民族英雄”這種問題。

歸根到底,還是種族主義式的血統論出了問題,這就是中文語境下的“一滴血”原則。

最後,民族英雄這個提法是有自身問題的,不過這不是本文的重點。

總而言之,對鄭成功身份的質疑,體現出某種僵化思維。


HuiNanHistory


鄭成功的確是民族英雄,對於題主的問題有兩點需要說明。

其一,鄭成功的出身問題。

鄭成功的父親是鄭芝龍,標準的中國人,母親名是田川氏,的確是一個日本人。也就是說鄭成功身上的確有日本血統,高曉松曾經在某節目裡說鄭成功是一個如假包換的大倭寇,這其實是譁眾取寵的看法。

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要看其言行。以出身而論歷史人物,是一個很膚淺的歷史觀,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就好像是說你是窮人出身就意味著你這一輩子就是一個窮鬼,這是啥邏輯?

其二,民族英雄的問題。

鄭成功這個民族英雄,不是具體哪一個民族的英雄,而是整個中華民族的英雄。鄭成功曾經帶領父親的舊部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擊清軍,的確也有過海盜行為,所以可以說他是當時的漢族英雄,也可以說他是一個海盜。

但之後,鄭成功橫渡臺灣海峽,擊敗荷蘭侵略者,收復了祖國的寶島臺灣,這都不是中華民族的英雄,誰是?

更多歷史類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鄭成功父親是漢人,母親田川氏的確是一個日本人,所以鄭成功身上流著日本人的血液。然而,那種依照血統來定論一個人的言論其實是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比如高曉松,他認為鄭成功是一個如假包換的大倭寇。

中國古代混血的人非常多,比如唐朝的皇帝,大名鼎鼎的李世明就是漢族人與鮮卑族的後裔,身上流著鮮卑族的血液,難道李淵、李世民開創的大唐就是胡人朝廷?

過去,教科書將岳飛等人當做民族英雄,後來標準有所變化,有人指出民族英雄這個概念不宜廣泛使用,這個概念要分為兩部分來看,一種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比如林則徐、孫中山;另一種則是具體的某一個民族的英雄,所以岳飛不能算作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而只能算作漢族的民族英雄,但是如果突出這個身份,就會弱化中華民族的包容性和民族的大一統,畢竟岳飛抗擊的金朝後來大多也融入到了中華民族當中。

所以,評價歷史人物,要根據其所言所行,尤其是行動來判定。鄭成功堅持抗擊入關的清軍,是漢族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率軍收復了被荷蘭人侵佔的寶島臺灣,也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

我是文史工作坊,謝謝您的關注,歡迎一起探討文史知識。


文史工作坊


鄭成功出生在日本,母親是一位日本女性,但他卻是一位中國人。中國自古就不以血統來劃分民族: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

他在日本生活了7年,就被母親帶回了大明,從此就一直活躍在大明。他父親是鄭芝龍,是被招安的明朝大臣,是中國人,鄭成功本身也被大明朝廷賜姓為朱,成了國姓爺,是大明朝的大臣。連康熙都說他是明室遺臣。鄭成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所以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中國人。

解決了鄭成功的身份問題,我們再來看看他究竟有何功績,能被成為民族英雄。

收復臺灣

公元1661年,鄭成功從金門、廈門出發,渡海攻擊荷蘭侵略者,趕走他們。讓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收復臺灣成功後,鄭成功大力開發臺灣,建立了和大陸一樣的府縣制度,可以說臺灣是從他開始才真正的發展起來的。

在今天,臺灣問題一直是中國人心中的痛,所以收復臺灣這樣的事情功勞也被無限提高了,說他有多大的功勞都不為過。

東南抗清

作為明朝親封的國姓爺,他一生堅持康清。在父親被清朝囚禁的情況下也沒有妥協,甚至一度北伐圍困南京,讓清廷震動。可惜南京之戰,功敗垂成,大量優秀將領和士兵死亡,元氣大傷,從此失去了繼續北伐的本錢,這才開始轉戰臺灣。

總之,他是一位眾所周知的民族英雄,不管是堅持抗清還是收復臺灣都可以載入史冊,日本人紀念他也不過是被他感染罷了。


歷史小跟班



確實,鄭成功出生於日本平戶城,且其母是日本人,他一直在這裡生活了七年。

但是,古時候,日本深受中華文明的影響,日本雖然沒有嚮明朝稱臣,但也不敢自以為可以跟中華並列,在士大夫們內心還是嚮往中華文明,自認中華地位無法超越。


再者,在古代中華文明體系影響下,並不以出生地代表國籍,而是以血統和文化淵藪來確定自己籍貫的。

最後,鄭成功雖生於日本,但七歲後做的是明臣,而且被明天子賜國姓為朱姓,可謂皇恩浩蕩,恩榮無比。

既然是明臣,又是中華血統,在南明滅後,高舉義旗,堅持抗清復國,後又外御其辱,趕走荷南殖民者,他不是民族英雄是什麼?


明德山人6998


出生在哪裡不重要,只要他作對中國人民有利益的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渥巴錫出生在俄國不遠萬里迴歸祖國,為祖國駐守新疆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


老劉雜談2017


鄭成功其父鄭芝龍是中國人,本是海盜出身,後在日本認識鄭成功的母親,生下鄭成功,所以鄭成功是中日混血。鄭成功為我國收復臺灣島而被稱為民族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