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脾气时不理睬他,这样对吗?

心理咨询师赵迪


首先,我想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发脾气?当孩子在发脾气时,可以先问问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是什么?这样会让孩子感到爸爸妈妈是关心她的,并不是冷漠的。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如果他们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的行为就会发生偏差。所以我们首先要把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搞清楚。

孩子在发脾气时,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孩子在寻求关注。想想看你平常是不是有时间去陪伴孩子呢?越小的孩子,越需要陪伴。陪伴孩子,可以让孩子感觉到安全感和归属感。在我们陪伴孩子的过程当中,对孩子说的话要有回应。父母要停止手上的其他事情,不要一边看手机,一边与孩子说话。也不要一边折菜,一边晒衣服,一边与孩子说话。而是应该在孩子的身边,看着孩子与他说话。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感到,你在关注我。一个平常缺少关注的孩子,他总是会通过一些不良行为去获得别人的关注。在他平常表现好的时候,你没有去关注他,而当他发脾气的时候,你才会关注他,于是他就知道发脾气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二、孩子在寻求权力利。孩子在发脾气之前,你有没有命令孩子做某件事情呢?比如要他自己赶紧收拾好东西出门。要孩子吃他不喜欢吃的点心。当父母用一种命令的口吻对孩子说话时,孩子往往是不愿意听的。因此他可能就会通过哭闹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他在用发脾气告诉你,我就不听你的。




孩子在发脾气时,我们可以怎样去做呢?

告诉孩子有情绪是很正常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情绪的。可以让孩子把他的想法和情绪表达出来。"你是感到很伤心吗?还是感到很着急?"当孩子的情绪被表达出来,以后就会好很多。我们成人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我感到__是因为__,我希望__。(我感到生气是因为你把玩具扔在地上,我希望你能收拾起来。)父母不要认为孩子的情绪就是洪水猛兽。有情绪就要诚实地表达出来。



在家里,我们可以让孩子选择一个积极暂停角。在这个积极暂停角里,可以让孩子自己放一些他喜欢的物品,在孩子感觉不好的时候可以在里面待一会儿,帮助自己让自己的感觉好起来。比如可以放一些玩具、一些绘本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并不能命令孩子,在他有情绪的时候走进积极暂停角,而是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



帮助孩子一起制作一个情绪选择轮,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处理一些不良情绪。比如打沙包、扔废纸团、打枕头、碰拳头等等方式。这个情绪选择轮是可以转动的,当孩子在转到哪一档时,我们就采取其中的方法。这种方法会让孩子感觉到非常有趣,因为是她自己选择的,所以一般来说,孩子也愿意去做。



通过其他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们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时,他的注意力马上就会转移过去。比如:妈妈指着另一个地方对孩子说:"咦!那里有什么?""你那本绘本放在哪里了?妈妈想看一下。""我数十下,看看你能不能马上坐到我的腿上来?""快来找找,你准备穿哪件衣服?"孩子可能会一边哭一边走到你身边去呢!



有的父母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理孩子,那么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不爱他的。在他发脾气时,我们还可以和善的告诉孩子:等你什么时候准备好了,不发脾气了,我们再好好聊一聊,好吗?这个时候你可以让孩子先闹一闹,父母可以坐在旁边静静地等待着孩子。他的情绪慢慢平稳下来。这样做,我们既没有纵容孩子,也没有让他感觉到 他受到了冷漠对待。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运用幽默的形式。有一些绘本当中会经常谈到情绪,把孩子身体里的情绪当作情绪小怪兽,我爸爸妈妈可以对孩子说:我们一起来赶跑情绪小怪兽啰!我们让情绪小怪兽在你的身体里面哭上五分钟,好吗?开始计时啦!等到孩子哭完五分钟后,然后可以轻轻的抚摸着孩子的后背说:情绪小怪兽被赶跑了,宝贝不哭不发脾气了!咦!情绪小怪兽真的被你赶跑了耶!然后对着孩子扮一个鬼脸。孩子是不是心情会感到好起来呢?



另外,我们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我们自己也要注意情绪管理。碰到问题,自己先冷静的思考一下,先处理好情绪,再处理好事情,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

我是雨后山林静,一位正面管教讲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感谢您点赞留言或关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雨后山林静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采取不理睬的方式,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

一、孩子渴望被父母看见

其实不管是2岁的孩子,还是成年人,我们都希望别人能看得见的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当自己不开心发脾气时就是想通过这个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而这时父母选择忽略,那对孩子的伤害就大了,孩子为了让父母能看见自己的不开心,就会通过其他方式,或许刚开始他只是有些哭闹,但后来就会演变成大哭、砸东西、咬人、变得更有侵略性。

二、孩子渴望认同

忽略孩子的感受,不理睬他,就是在孩子需要你关心的时候,你一个转身切断了和他的联系,就好像他正冷的瑟瑟发抖,你又给他身上到了一盆凉水。对任何人来说,那种感觉都是要命的。孩子就像走入一片黑暗,很害怕,却苦苦找不到出口。设想一下,如果你特别难过,因为一件事发脾气的时候,你的先生不关心你,反而摔门而去,不搭理你,你对他是什么感觉呢?会不会很绝望?

不管孩子是0岁还是已经长大,孩子发脾气时不理睬他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学会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在孩子发脾气时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爱是强大的。


子谦妈妈育儿经


对于孩子正在发脾气,父母可以这样做出反应:

可以不理睬他,如果大人不关注他,他自己就会停止,可以告诉他们,哭闹是没有用的,只有好好说话才能引起父母的关注,如果孩子一发脾气,父母就满足他的要求,下次他有需求的时候,就会用发脾气来威胁你。

父母可以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而让他停止哭闹,比如孩子在耍赖时,父母可以用拿出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就会停止哭泣,来和你一起玩玩具了。

孩子在哭闹时切不可和孩子大吵大闹,这样会延长孩子发脾气的时间,而且负面情绪会在不久的将来重复出现;孩子在发脾气时也不要和他讲道理,这时讲道理他是听不进去的,等他平静下来了,现和他谈谈,效果会更好。


侯妈家庭教育


其实我想这位老师在发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己心里是有答案的。

对于孩子发脾气哭闹,我觉得大人也不能完全坐视不理,毕竟孩子小,还是喜欢撒娇,孩子能在你面前发脾气哭闹,说明孩子希望你哄她,宠她,想引起你的注意,所以这个时候你哄孩子还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果断的不理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大人不重视他,心里会逐渐的和大人拉起一道屏障,一样对于以后的成长交流都不利。

不过,哄她宠她劝她也是有一个度,让她觉得大人是爱她的,但是不是溺爱,孩子久而久之也会把握这个度,这样对小孩成长也是有帮助的,既能感受父母的爱,也能懂的分寸。





1唐晓琴


以上回答五花八门,大致看了一下,基本都是宝妈在回答,不靠谱的居多。

首先,孩子也是人,成年人有自己的情绪,孩子一样有自己的情绪,是情绪就必须发泄出来。

今天有个案列,有一个4岁的孩子情绪很容易失控,不能及时满足就被点爆,妈妈抱怨说自己苦口婆心的讲道理没有一点用。其实,成年人也是一样,试想你情绪失控时有人对你说教你能听进去吗?肯定会更加失控。当孩子情绪失控时,最好就是让他呆在情绪中,作为家长我们只要接纳就好了,可以抱着孩子,抚摸孩子平复其情绪,千万不要说:别哭了、别闹了之类的话,等孩子情绪平复后再去试着用非暴力沟通去同情、同理,比如:现在好点了了吗?我们可以谈谈吗?你觉得发脾气有用吗?这时从感受层面入手比纯粹的说教有用的多。

建议有此类烦恼的宝妈去买一本《非暴力沟通》,一定会让你的亲子教育和夫妻关系受益匪浅。


永州乐宝教育机构


孩子哭闹要区分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孩子累了,比如没有睡午觉或者玩得太久了,这种情况下应该抱起孩子,引导孩子去休息。

一种是大人说话“不算数”,比如说到孩子去动物园,结果单位要加班,这样的事情要给孩子解释清楚,并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带孩子去。以后给孩子承诺的时候也要留有余地,或者请爷爷奶奶带孩子去,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示范。

还有一种是孩子不愿意听大人的话。比如冬天到了孩子在玩水,父母说了好几遍孩子还是在玩,父母去关了龙头。类似这种情况,可以不理孩子让他先发泄一下,再给孩子讲讲为什么冬天不要玩水的道理。

所以,不管是什么情况,都可以给孩子一个冷静的时间,但是等孩子情绪稍微平稳的时候,要去抱抱孩子,给孩子一个安全感,然后再给他讲一些道理。甚至可以放任孩子玩水感冒一次,或者让他摔一个跤,让他在实践中学知识。


蓝蓝湖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5db00098a0607f22e52\

靳源春


我不是一个专业的育儿师,只是看过这方面的书籍和观过专业育儿师教育孩子的视频。所以我的意见仅供参考。

我记得以前有过一期视频,是一个很暴躁的孩子,喜欢打人,甚至都打了育儿师。育儿师就在他们家的一个靠墙的位置放了一个小板凳,告诉父母说,如果孩子再无理的哭闹的话,家长千万不要去安慰孩子甚至答应他们的要求。要强制性的让孩子坐在那个小板凳上,然后让他自己待着,告诉孩子让他好好考虑刚才自己的行为,考虑好了就告诉家长。随后告诉家长,等看到孩子情绪没有那么激动时,再过去给孩子讲道理,这样能让孩子有效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让他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就是不能做,不是哭闹,家长就会迁就他,甚至答应他的要求。大概就是这样子的,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关于教育孩子的知识,我建议你还是去看一下那个视频,貌似是中央电视台播的《超级育儿师》,希望能帮到你。


芒果不是毫克


发脾气的定义
  发脾气是指儿童在受到挫折后哭叫吵闹的现象。在各年龄阶段均可出现,以幼儿期和学龄前期更为常见。该行为的发生与儿童的素质及所受的教育有关。困难气质儿童易于出现这种现象。父母过度溺爱,有求必应。这样培养出的儿童,在要求未能满足时,即会发脾气,长久以后则形成好发脾气的习性


发脾气的表现
  好发脾气的儿童一般较任性,常有不合理要求,当要求未满足或受到挫折时就大发脾气,表现为大喊大叫,哭闹不止,就地打滚,撕扯衣服头发,甚至用头撞墙或以死来威胁父母。此时劝说多无效,只有当要求得到满足后,或者不予理睬,经过较长时间后才平息下来。


宝宝发脾气的原因
  经常看到有些孩子在家长没有满足他的欲望时大声哭闹、在地上打滚,或撕扯自己的头发、衣服,或抱着成人的腿部赖着不走。这些行为称为暴怒发作。暴怒发作中的孩子往往不听劝阻、除非成人满足他们的要求,否则会僵持下去。  
坏情绪原因1:无理取闹  一般都是比较小的宝宝容易犯的错。起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宝宝不喜欢刷牙,所以每次刷牙的时候,他就故意捣乱或吵闹;宝宝不让父母离开,妈妈爸爸急着去上班,他就是不让;到了商店里,他一定要买和家里一模一样的玩具,不买就大吵大闹等等。  应对招数:转移注意力  对待年龄比较小的宝宝,书上说的要讲道理这一套,肯定是行不通的。宝宝比较在乎自己的感受,如果态度强硬地逼宝宝就范,也会搞得大人、宝宝都非常生气。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既让宝宝有新鲜的感觉,又不会违背父母的原则。  坏情绪原因之2:遭遇失败  宝宝的心非常简单和单纯,但是也非常脆弱,经不起一点打击。比如,宝宝很用心地在拼拼图,但是拼了半天,都不成功;或是很努力地搭积木房子,搭得很高的时候,房子突然塌了。宝宝觉得自己没有想象当中那么能干,就会情绪低落。  应对招数:同情并给与鼓励  告诉宝宝,其他小朋友也可能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也无法完成这个任务,让宝宝觉得“这件事情很多人都遇到过”,以此缓解宝宝的压力和自责的情绪。父母同情的表达可以拉近与宝宝之间的距离,而拉近距离之后的劝慰效果会更佳。不要吝啬你的亲情,轻吻一下宝宝或抱抱他,都是让宝宝摆脱坏情绪的好方法。等宝宝情绪稍稍稳定后,再帮他找到失败的原冈,一起完成原先的任务。
发脾气的防治办法
  对这种行为从小就要防止其出现,不要过分娇宠儿童,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小儿知道什么要求是合理的,什么要求不合理而不能满足。矫正方法主要是教育,父母之间态度要一致,发脾气时与发脾气后进行耐心说服解释,正确引导。劝说无效则采取漠视的态度,暂时不理睬,任其哭闹,经过多次以后这种现象就可自然消失。也可采用其他行为治疗方法处理。  该行为预后较好,随着年龄增长可逐渐消失,但部分儿童的任性可持续存在,难以克服。
孩子发脾气怎么办
  孩子2岁,正处在心理上的第一反抗期.爱发脾气正是逆反的表现。  2岁儿童自我意识开始萌发,“我”字当头,正想试着反抗权威,所以往往和你对着干。你越让他往东,他就越要往西。当然.每个儿童的表现都不同,你的孩子表现得比较激烈,寻求强刺激,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你的做法大多是合理的,但有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这里提几点建议:  教孩子一些基本技能  孩子老做不好一件事,心里着急,就容易发脾气。你可以教他怎么做。比如,积木老是滑下来,可以教他怎样取得平衡;投球老投不准,接球又接不住,可以教他投掷,接应时,手的放和收的技能等等。  
拒绝的同时适当地安慰  孩子提出的要求,能满足的就尽量满足。比如夏天他想吃冰淇淋,你就让他吃一个:但冬天冷,他想吃就不能给。成人认为是无理的要求,但孩子却认为这两种情况是一样的,没有无理和合理的区分。你要教他区分。比如,当他提出所谓的无理要求时.可以用眼神,手势、简单否定等方式让他懂得,这个要求妈妈不同意。不过,在拒绝他这个要求的同时,要给他合理的东西满足他。比如.冬天不让他吃冰淇淋.但可以给他一块小蛋糕。只是拒绝.没有给予,无法对比,是达不到教育目的的。  不要指望孩子能反思自己的行为  孩子发脾气时你完全置之不理,想用无声让他懂得“错了”,这对2岁的孩子来说不合适。你事先告诉他不能发火.否则就不让他玩玩具或者把玩具送人,这个方法也不会起作用。因为2岁的孩子还不懂得“否则”是什么意思.还不会对比地想问题:发火会导致没有玩具玩,不发火就有玩具玩。所以还是要进行正面教育。
改善坏脾气的良方
  一、立规矩  什么时候陪他玩要大体规定一下,比如:妈妈在做饭,就不能陪她玩,饭后则一定要陪她玩一会儿。当然,一开始是不可能有什么结果的,但是,早种下“守规矩,妈妈才喜欢”的种子,会早开花结果。  
二、转移注意  10个月的孩子注意力很短暂,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把发脾气消灭在萌芽阶段,也就是说不等到她大发脾气以前,就已经化解了。  三、表扬宝宝的好行为  比如她安静地玩玩具3-5分钟,抱在手里上街不哭闹等,应该多亲亲她,夸她乖,甚至给她一块小山楂片(要投其所好)作为奖励。  四、千万不要与宝宝直接顶撞  如果有一两次你“败下阵来”,后果就很难收拾了。  五、家人要一致,绝不要一人一个态度,使孩子无所适从,或有所依恃。

思培爸爸


根据孩子发脾气的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

比如: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心情烦躁,小题大做的发脾气,他这时候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安慰,帮他分析事情的原因,和他一起想解决的办法,他的情绪慢慢就会平复。如果父母此时选择不理不睬,孩子的情绪没有发泄口,孩子感觉到的只是父母的不理解,恐怕不仅孩子不能排解情绪,还会和父母产生隔阂。

比如:孩子因为自己的胡搅蛮缠,非要玩别人的玩具,父母就一定要温柔而坚定的不理睬孩子的脾气。孩子不讲理的行为得不到回应才能真正教会孩子正确的行为。

所以,不理睬是处理孩子问题的一种方法,但不是全部方法,一定要区别对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