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電視劇中軍服的穿幫鏡頭 你發現了嗎(下)

【火眼金睛】電視劇中軍服的穿幫鏡頭 你發現了嗎(下)

這張照片中,不同軍銜的軍人大衣領章上都是一顆星,是錯誤的。大衣領章和常服領章的軍銜標誌是一樣的。另外,這個大衣領章貌似步兵少將,但前面的軍人卻佩戴大校肩章。

【火眼金睛】電視劇中軍服的穿幫鏡頭 你發現了嗎(下)

劇中人佩戴的領章不對,戴解放帽時佩戴的是58式領章。58式軍官領章沒有軍兵種勤務符號。

【火眼金睛】電視劇中軍服的穿幫鏡頭 你發現了嗎(下)

58式陸軍中尉領章。

【火眼金睛】電視劇中軍服的穿幫鏡頭 你發現了嗎(下)

這張劇照中,又是一種“關公戰秦瓊”式的搭配:左邊的解放軍身著50式軍服,右邊的公安幹警身著58式公安警服。事實上,在解放軍穿著50式軍服時期,公安部隊著裝與解放軍基本相同,標誌服飾為帽徽、胸章和臂章,沒有領章。1955年解放軍換裝55式軍服後,公安民警也增加了領章。

【火眼金睛】電視劇中軍服的穿幫鏡頭 你發現了嗎(下)

其實,經典老電影《秘密圖紙》裡,解放軍和公安的服裝是準確的,完全可以借鑑。

【火眼金睛】電視劇中軍服的穿幫鏡頭 你發現了嗎(下)

85式將官(軍以上幹部)大簷帽金黃色帽飾帶只在1984年國慶三十五週年閱兵式上出現過,在正式裝備時改為與師以下軍官相同的銀灰色帽飾帶。

【火眼金睛】電視劇中軍服的穿幫鏡頭 你發現了嗎(下)

點擊看大圖

某電視劇主人公的級別資歷章排數出錯,級別章是副師職,應該是四排。 當然,影視作品中軍服的錯誤,不光是我軍,敵軍也不少。

【火眼金睛】電視劇中軍服的穿幫鏡頭 你發現了嗎(下)

這張照片中日軍少將同時佩戴少將肩章和少將領章,這是不對的。 九一八事變時,侵華日軍的軍服為剛更換不久的“昭五式”軍服。這款軍服是1930年(昭和五年)定型裝備的。

昭五式是侵華日軍軍服之一,從“九一八事變”直到“七七事變”、“八一三事變”乃至南京大屠殺,日本侵略軍都是穿著這種昭五式立領軍服,衣領上有鍬型兵科色領章,肩上有豎式紅底黃道的軍銜肩章。

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不久,根據實戰中昭五式軍服暴露的一些問題,於1938年5月31日發佈第392號敕令,修改現有陸軍軍服並定名為“九八式”(日本皇紀2598年)軍服,衣領上取消了鍬型兵科章,將軍銜標誌縮小裝在衣領上。這是因為肩章容易被揹帶磨損,另外日軍軍官金紅色的肩章非常醒目,容易成為近戰瞄準目標,因此改為不易辨認的小領章。九八式軍服早期設計了山型兵科胸章,用來替代鍬型領章區分兵種。

【火眼金睛】電視劇中軍服的穿幫鏡頭 你發現了嗎(下)

日本陸軍步兵軍曹(昭五式)軍服。

【火眼金睛】電視劇中軍服的穿幫鏡頭 你發現了嗎(下)

日本陸軍少將(九八式)軍服。

【火眼金睛】電視劇中軍服的穿幫鏡頭 你發現了嗎(下)

電影《平原游擊隊》中的鬼子松井穿的是九八式軍服,服裝是準確的,反應了老一代電影工作者還是很嚴謹的。

我們再把目光轉向國民黨軍服:

【火眼金睛】電視劇中軍服的穿幫鏡頭 你發現了嗎(下)

在這張劇照中,抗戰剛結束,主人公就換上了這種軍服,還說出“我就喜歡這種美式小翻領軍服”。實際上,抗戰剛結束時,國民黨軍並沒有更換軍服,即便是1946年以後換裝,也沒有普遍裝備“美式小翻領”,而是關領帶肩袢的。我們在許多影視作品中經常見到的那種所謂的小翻領、打領帶的美式軍服,實際上是國民黨軍逃臺後才普遍裝備的。 國民黨軍1946年換裝以後軍銜標誌綴於肩袢上(初期為領章),而不是劇照中的這種肩章,和我軍85式肩章形制差不多。

【火眼金睛】電視劇中軍服的穿幫鏡頭 你發現了嗎(下)

在淮海戰場率部起義的“佩劍將軍”張克俠攝於1947年,看看他身上穿的標準的國民黨軍服是啥樣。

【火眼金睛】電視劇中軍服的穿幫鏡頭 你發現了嗎(下)

這種戴大簷帽的軍服是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前後的,領章不對。前期沒有領章,後期有領章但左右不一樣,左邊為軍階(軍銜),右邊為番號。而且校官也不是兩道槓,劇照中的領章是1936年後的,而軍帽於1929年9月就改為圓筒形了。

【火眼金睛】電視劇中軍服的穿幫鏡頭 你發現了嗎(下)

圓筒帽、大翻領、扎領帶,這種搭配錯得太誇張!

【火眼金睛】電視劇中軍服的穿幫鏡頭 你發現了嗎(下)

1936年至1946年的領章,戴船形帽,這種打扮也只有電視劇裡能有。

其實,影視中常見的那種國民黨女兵形象:船形帽,小翻領,扎領帶,大馬靴,完全是臆造的。 以上多部影視劇中不乏優秀作品,但仍避免不了這樣那樣的錯誤。希望影視製作人員能夠更加嚴謹、細緻,編劇、導演、服裝道具師仔細查一查、問一問,向前輩學習,不能光為了“酷”,更要準,儘量減少軍裝服飾標誌細節上的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