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弹对人体的伤害

多大的能量的核爆可以伤害到我们的身体

小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当核弹爆炸时,中子为什么会伤害我们的身体呢?从微观角度分析,核弹爆炸会产生离子、电子、光子和中子四种粒子,前三种粒子都是电磁作用的参与者,而我们的身体属于电磁结构,人体组成的70%是水分子,而水分子中每一个O-H键的键能是5.17ev(498.7KJ/mol),想要破坏人体电磁结构,只需要电离辐射携带的动能大于5.17ev即可。

中子弹对人体的伤害

核弹爆炸

我们要注意氢原子的电磁结合能为13.6ev,中子衰变释放的能量为1.29Mev,我们大致可以估算一下:原子核级别释放的能量大约是原子级别电磁结合能的100倍!也就是说核弹爆炸时释放的电离辐射会很轻松的破坏人体结构!

中子弹对人体的伤害

水分子

中子怎么伤害我们的身体?

言归正传,中子又不参与电磁作用,怎么会伤害我们的身体呢?实际上并不是中子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而是他衰变出的质子和电子!

中子是一种不稳定的粒子,它的寿命为880.2(10)s,大概15分钟就会发生衰变,它会衰变成质子、电子和反电子中微子(不与人体发生反应),并释放出1.29Mev的动能,能够很轻易的摧毁人体最多的O-H键!

中子弹对人体的伤害

中子衰变模型

所以伤害人体的并不是中子本身,而是它的衰变产物!

中子弹对人体的伤害

中子属性

中子弹

中子弹是一种利用核材料聚变反应放出巨大能量的原理制成的核武器,因此又被称为特殊的氢弹。由于它是利用轻核聚变时产生的大量高能中子进行杀伤破坏的一种小型核武器,故又被称为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小型氢弹。

由于中子的尺寸小、又不发生电磁作用,能够很轻易的穿透物质,而它的衰变具有一定时长,衰变后的产物又能破坏电磁结构,这种种优势导致中子弹的贯穿作用很强,它可以轻易穿透坦克、掩体和砖墙去杀伤敌人,而武器和建设物却能完好的保存下来。由于中子弹放射性污染比较低,因而被称为“清洁的”核弹。此外,中子流作用的时间很短,在中子弹袭击之后,军队能很快进入目标区作战。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子弹可作为战术核武器使用。核武器主要是作为核战斗部装在战略导弹上,用以摧毁战略目标。在近程夜战、空战和防空中有的导弹也装有核战斗部,用以摧毁地面大面积战术目标,对付飞机群和拦截携核弹的轰炸机等。中子弹不仅可以作为核战斗部装在导弹上使用,而且能够制成炮弹由榴弹炮发射出去投入战斗。

中子弹对人体的伤害

中子弹

如何规避中子源放射性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那么如何规避中子源放射性对人体的伤害呢?小编引用了百度知道的相关内容来做解答!

中子源是一种放射性物质,进行放射源操作时应充分考虑放射源活度、操作距离、操作时间和防护屏蔽等因素,采取最优化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操作人员所受剂量控制在可以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1 、不得徒手操作放射源。无机械化操作时,根据源的不同活度,应使用符合下列要求的工具:

a)大于等于200GBq(5Ci)的中子源和大于等于20GBq(0.5Ci)的γ源,操作工具柄长不小于100cm;

b)小于200GBq的中子源和小于20GBq的γ源,操作工具柄长不小于50cm。

2、 放射性测井仪器置于井下的部分(以下简称井下仪器)因其中装有放射源,应使用柄长度不小于50cm的工具擦洗。

3、 井下仪器进出井口时,应使用柄长不小于100cm的工具扶持。

4 、进行换放射源外壳、弹簧、密封圈或盘根等特殊操作时,应有专用操作工具和防护屏蔽等设备,防护屏蔽靠人体一侧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小于1mGy·h-1。

5、 室外操作放射源时的附加要求

室外操作放射源时,须在空气比释动能率为2.5μGy·h-1处的边界上设置警告标志(或采取警告措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边界以内的操作区域。

6、对使用放射源测井的人员应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常规监测,个人剂量计应能同时满足对γ射线和中子剂量监测。

受到贯穿辐射后,首先有恶心、呕吐、疲劳、发烧和腹泻等,接着是潜伏期,随后是发病期,症状是感染、出血和胃肠症状。若是局部辐射,会产生红斑、水肿、脱皮、水泡、疼痛、坏死、坏疽或脱发等。

中子弹对人体的伤害

人体结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