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F-86戰鬥機(綽號:佩刀)圖文

F-86戰鬥機(英文:F-86 Fighter,綽號:Sabre,譯文:佩刀,又稱:RF-86),是二戰後美國研製的一型單座單發後掠翼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是美國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

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F-86戰鬥機(綽號:佩刀)圖文

F-86戰鬥機用於空戰,攔截與轟炸,是第一架在俯衝時超音速以及世界上第一架裝備空對空導彈的戰機,是第一架能在平飛狀況下超音速執行作戰任務的戰鬥機,也是美國第一架裝設彈射椅的戰鬥機。

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F-86戰鬥機(綽號:佩刀)圖文

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F-86戰鬥機(綽號:佩刀)圖文

F-86戰鬥機由美國北美航空公司(North American Aviation)研製,1947年10月1日首飛,1949年服役,曾大量軍援北約各國,該型的空中對手是蘇聯的米格-15。

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F-86戰鬥機(綽號:佩刀)圖文

米格-15和美國的F86佩刀是一對老對手。也從側面表現了兩國設計思路的不同。MIG15bis是多用途截擊機而佩刀則是專業的戰鬥機。MIG15bis裝備著大口徑的主炮,主要用於攔截轟炸機,而格鬥只是兼職。反觀美國佩刀執行的戰鬥任務是尋找並且殲滅敵人的戰鬥機,它主要用於和敵人戰鬥機周旋。

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F-86戰鬥機(綽號:佩刀)圖文

佩刀屬於精幹型而米格屬於粗獷型。佩刀使用的全活動尾翼在攻角運動上要比米格優秀,而新手飛行員駕駛米格很容易因為攻角過大而導致尾旋。此外米格戰鬥機水平機動性較差,沒有機載雷達導致射程較低而且索敵能力不如佩刀,高速段機動容易尾旋,蘇聯抗荷服質量也不如美國,導致飛行員在拉滿杆的大G機動需要小心謹慎,以免昏迷。再者說前蘇聯在電子儀器比如水平儀等等技術和美國差距很大(二戰時期著名的蘇聯衛國鬥士雅克系列戰鬥機甚至用一個鐵球來代替水平儀)而這些細節性的缺點是不會在技術數據中得到任何表現的。而這些細節才是真正使得佩刀能在格鬥中佔據優勢的原因。

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F-86戰鬥機(綽號:佩刀)圖文

1949 年佩刀進入美國陸軍航空隊(USAAF)服役,成許多西方國家的主要戰鬥機,並且在加拿大、日本、意大利和澳大利亞按許可證生產。佩刀同時也是一個長壽機種,最後一架服役中的 F-86 直到1993年才退役(玻利維亞空軍),可能創造了作戰飛機的服役時間紀錄。

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F-86戰鬥機(綽號:佩刀)圖文

1951年9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在朝鮮安州地區與美國空軍進行的空中作戰。當日15時許,美國空軍出動作戰飛機5批112架,襲擊朝鮮順川、安州、平壤等地區鐵路。志願軍空軍第4師32架飛機奉命起飛迎擊。第12團副團長李文模率領16架米格-15型殲擊機,在蘇聯空軍112架飛機配合下,在6000米高度直飛安州。飛至安州上空時,與20餘架美機遭遇,雙方相距僅1000米。李文模編隊來不及區分兵力即投入戰鬥。1大隊大隊長李永泰率隊攻擊左下方8架美軍F-84型戰鬥轟炸機。2、3、4號機先後開火,因射擊角度不當未獲戰果。隨後,2批8架美軍F-86型戰鬥機從左、右後方偷襲。李永泰左轉上升佔位準備反擊時被美機擊中,僚機權太萬隨即將美機驅逐。李永泰迂迴到美軍2號機尾後實施攻擊,因航炮已被打壞,攻擊未成,左轉彎退出後,遭4架美軍F-86型戰鬥機圍攻。李永泰臨危不懼、沉著應付,上升高度至12300米擺脫美機,駕駛中彈30餘發、受傷56處的飛機安全返回基地。5號機陳恆、6號機劉湧新在掩護李永泰、權太萬的過程中,與6架美機格鬥。陳恆在其駕駛的飛機被擊中後,跳傘成功。劉湧新駕機擊落美軍F-86型戰鬥機1架,後飛機被美機擊中,因跳傘高度過低而犧牲。此戰,志願軍空軍首次參加100餘架飛機的大規模空戰,首創擊落美國空軍F-86戰鬥機記錄.

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F-86戰鬥機(綽號:佩刀)圖文

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F-86戰鬥機(綽號:佩刀)圖文

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F-86戰鬥機(綽號:佩刀)圖文

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F-86戰鬥機(綽號:佩刀)圖文

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F-86戰鬥機(綽號:佩刀)圖文

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F-86戰鬥機(綽號:佩刀)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