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离职率那么高呢?

不琦喃


先对你的副标题里的内容做个解答:原来4000元/月,在你的努力下给他加了1000元/月,也就是每个月工资5000元。换一家公司涨的应该是每月1000元,而不是每年1000元吧。也就是换一家公司,工资从5000元/月涨到6000元。这个涨幅并不算大。每个月5000元,换一家公司至少应该涨到7000元,才有意义。换一家公司,看上去好解释,事实上,换一家公司,除了有表面上工资的涨幅以外,还有一些风险,比如新公司的工作环境不如上一家公司,新公司的薪资结构不合理(比如:6000元,给你切割成,基本工资3500元,绩效工资2500元),新公司的上级无能等等。

年轻人现在离职率高,有很多种原因。

公司自身的原因:当前经济形势一直不乐观,市场竞争压力大,公司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公司在环境投入、办公条件投入上小心翼翼,工资也不敢太高,否则公司的整体成本会直线上升,微薄的利润不足以支撑公司的现金流。接下来的影响就是,老板太累,焦头烂额,继而影响到心情,心情不好,自然影响到老板对员工的态度,老板对员工的态度影响到员工去留的决定。还有一种公司,就是老板本身的格局和胸怀都不够,造成整个公司的氛围极其不良,整个扣没有人能解得了,只有老板改变自己的格局和胸怀,但格局和胸怀和性格一样,是极其难改变的。也许他能够在几次失败之后,能够反省,并真正改变自己,以后的公司才会有救。

年轻人自身的原因:现在的一部分年轻人,由于生长在“计划生育”的年代,小时候都是家里的“宝贝”,父母惯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疼着,吃不得一点苦头,受不得一点委屈。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毕业,基本都在“呵护”之下。大学毕业后,一下子进入一个“无情”的职场,由于没有承受压力锻炼的基础,没有受过委屈的经历,一言不合就离职,受点小委屈就离职,什么都由着自己的性子。对职场的这种不适应,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没有一家是看得上眼、让自己顺心满意的。离职的频率高也就很自然了。我看到一位26岁的年轻人,到我夫人的公司面试,这个年轻人的母亲竟然陪着他面试,可想这位年轻人有多么娇嫩。(备注:这里说的是一部分年轻人,不是全部)

第三,部分年轻人缺乏引导,没有导师。年轻人需要引导,但第一引导人就是家长。对于走到职场和社会上,家长关注的是孩子有没有受委屈,有没有被老板责备,有没有太辛苦,从不会告诉孩子:社会和职场是无情的,谁也帮不了他。这一点要向动物学习:从小就教授和指导他们踏入森林独立生存的本领。上个世纪,进入职场,就有师傅带着,无论是技术还是做人,师傅一个人说了算。现在没有师傅这一说,都是但靠自己慢慢去领悟人生、领教职场的“厉害”。当然,年轻人也要有一颗愿意“被引导”的心,有意愿让他人“引导”才行。年轻人真正应该有的职前教育,很少,如果有,也是有些假大空的东西。缺乏引导,年轻人找准方向的机会就渺小。

这样,公司一方、年轻人自身和导师三方都欠缺的情况下,导致了年轻人的心理需求和职场的要求对不上号,就不断辞职“探索”新公司,最后,离职频率高成了以后就业无法消除的瓶颈。

最后给一句劝诫:能力的提升需要在同一个环境和机制下有始有终解决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才可能得到提升。况且,世界上永远没有让你完全满意的公司,东山望着西山高。找一个尚可的公司,沉下心来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才是正道。而这些,只有靠自己,没有人能帮得了你。

年轻人,加油!


耕然夫


去年公司招人特别困难,作为Hr,我也是被年轻人啪啪打脸了。

不管是你招聘低层的工人,还是坐办公室的管理人员,你找到他们的时候看着都很积极,也都愿意在这里做。但是时间不用多长,三个月就开始出现倦怠的倾向。

去年做多的时候有四五个年轻人集体辞职。后来我仔细想过这当中的根本问题:

1 现在的年轻人不盲从。

我们多年前毕业的时候,老师和社会教育我们的是,你们应该找一个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就从这就话,就是说明我们要从小白开始做,然后慢慢混成老员工,然后上到主管,一口气二十年之后干到退休。

这也是在十多年前,为什么人们都愿意进国企和外企。那个时候我们的确很听话,听话,听话

2 现在机会很多,诱惑很多

手机和网络让无数人躺着也富起来,不出来工作也不缺钱花。

相比较每天上下班打卡的生活,这样工作才符合年轻人的梦想状态。梦和远方。

还有现在媒体上到处出现的"他毕业三年,月薪五万"这样的文章。告诉所有的年轻人,只有自己干才能有前途。

说实话,现在诱惑远远大于机会。

3 整体收入就是低。

看看身边的人,别说年轻人,就说我们自己,年级三四十,还有月薪三四千的人,可是你知道很多年轻人在上大学的时候每个月的生活费就是2000元。你让他们怎么接受一个月三千块的生活。

去年有个办公室的小伙子辞职去网站写小说,后来说他月入两万,结果当时和他住在一个宿舍另外一个人立刻放弃手头人力资源的工作,就跑去写小说了。

毕竟,现在就是钱说了算。

我觉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我们彼此之间存在的差异。

年轻人不爱干,你还可以找爱干的人。80后还有很多人呢。


职场玛格丽特


题主面临的问题,不该只关注为什么年轻人离职率这么高,虽说这一代年轻人有些个性,但并不是主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应该向内看,看看自身及公司管理等各方面有木有问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节奏。

从题主副标题的描述,给你做下简单的分析。

1、作为直属领导,不关注员工的工资,这是最大的错误,你要明白每个人去工作,最终都希望拿到对等的工资,如果工资架构有问题,对员工的影响是最大的。

就算公司刻意保密,你作为领导也有知情权,要不怎么带领好团队,如何根据每个人的具体工作能力等来审核付的劳动报酬是否合理?不合理就要跟公司反馈。(承上启下的作用)

2、你觉着他的工作能力一般,那你是否有关注过他,跟他进行沟通,他为什么工作能力一般?

这个问题可能他自己也有意识到,但从他接下来的表现中,他并不觉着自己工作能力一般是因为自己,更有可能会觉着你不善于发现他的优点,或者公司培养机制一般,并没有让我有多大成长。

3、能在一个公司坚持工作3年以上,并且工资一般,那不能算随便离职,也算不到离职率高。

4年了,一个员工对公司的了解及对个人成长的期待都已一目了然了,他自己绝对经过各种挣扎,思考,觉着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长久发展才选择了放弃。

4、你觉着你煞费苦心,对他关爱有加,但你解决不了他面临的问题。例如:结婚、家人生病、自我价值实现等等。

对一个人再好不如解决他的问题来的重要。

5、公司说明年再给他涨1000块工资,算起来有7000块,我想说他听到这话能果断离职,证明他有更好的发展,当然比这7000块高出不只1000、2000。

6、你怎么能保证你们公司一定会在第三年还给他稳定的1000左右涨幅?

7、他能在离职前直接给你说他的想法,证明跟你关系不错,在他心里,他懂得你对他的照顾,如果他有更好的发展你应该替他高兴,就算不能在一个公司成为同事,成为朋友也是不错的吧。

在管理这块,从来没有容易的事情,作为一名管理者,不要站在我以为我认为的制高点上,员工离职,不是情能牵住的,因为人要吃要喝,有家庭压力。



朱扭扭扭


创业至今,全职快2年了,一开始招聘,基本上用的都是应届生,结果发现离职率很高,留存很低,现在招聘基本上不招应届生,那么,为什么现在应届生或者说年轻人离职率那么高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下。

一、 自我认知

很多年轻人,对自我认知不清晰,表现为:第一,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第二,不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不足是什么。所以随便搞个企业就去待着,想着不行就换,其实如果去了一个企业,不是很差的话,最好多待着,多学东西,具体怎么分析可以看我之前的写的答案。

二、 期望值管理

对公司期望太高,对薪资福利期望太高,对公司氛围期望太高。公司不是你爹妈,不要期望太高。学到本事才是核心竞争力。其实只要饿不死,能学到东西就可以了。

三、 心智不成熟

人年纪大了,就会稳定,年轻的时候,就会想着不行就换,下一家就会好些,殊不知,其实天底下的企业都差不多的,企业的本质是逐利,最提升投入产出比,只有有贡献的人,才能获得企业的回报。

四、 我的建议

1、 多增进自我认知。建议在学校的时候多去企业实习,如此可以加深对企业和社会的了解,也趁着实践加深对自我认知,想我当年在报社实习的时候就体会到,我以后不想去报社上班,我在国企实习的时候就体会到我不想去国企上班。

2、 不要期望太高。

3、 稳定很重要。沉淀很重要。


姑婆那些事儿


提这种问题的公司以及高层,请先看看你自己是怎么对待你的员工的!作为职场上的的年轻代表,我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说说吧。

2018年,大学毕业近3年,差不多换了好几个工作,可能从简历上来看,我的职场经历也算得上是跳槽频繁,基本在一家工资都没待满一年就离职了,但是很现实的问题是,公司的离职率其实很多情况下还是要看公司的企业文化来说的。



举个身边很现实的例子,一同事来到公司,当初来的时候,老板说的很好听,以什么期权、股权、上市等诱惑员工入职好好干,因为以前和这位老板有人情来往,条件谈判说固定薪酬、不坐班,但是半年后,老板不同意,要求必须坐班,否则离职处理,这让人很难以接受。当初谈的上就是不用坐班的薪酬,如今老板变卦,不仅要求坐班,还不涨薪酬,这让员工怎么看待呢?换谁心里都不好过,这种翻脸不认人的做法,难道还能留住人吗?况且公司很抠门,一年到头,从来没有任何福利等等。想想这种离职率高也很正常!



其实很多时候,年轻人并不是喜欢频繁跳槽,但是很多情况都是公司真的是不道德,做的实在太差劲了,尤其是在北上广这种地方,一个人离职,就要考虑诸多问题,比如换房子、社保交接等,没人会愿意这么折腾,但凡公司有一点好处,员工自然会感激的,但是,说实话,现在这就是利益社会,没有利益交互,公司就是待遇很差!


提这种问题的公司以及高层,请先看看你自己是怎么对待你的员工的!谢谢!


带你做个有趣的人


年轻人就默认大学生了。因为公司的待遇差制度不合理。不要老觉得年轻人不能吃苦,你要告诉我吃苦有用吗?厦门当地均价2万以上,你破例给他涨了1000工资才4000,在抛去花销,怎么买房,你告诉我他多吃苦才能买房?吃苦没用人家为啥要吃苦。

第二点,现在都2018年了,不是过去70,80年代让你们老板随便压榨了。你看看人家合资外企待遇,日,韩台不算,主要看欧美的。


首先,人家保证8小时工作,白领给双休。给绩效,13薪,奖金。5险一金加商业保险是标配。年假20天起步,1年一次体检。国家法定节假日给津贴。采暖费和防暑降温费是标配。婚假给10天,护理假7天。结婚了公司给500贺礼,亲属去世公司给500慰问金。要人性化,懂不?

都是干相同的活,没有太大差距。人家当然都想去欧美企业,私企那找点没本事的。年轻人要的啥你们不知道吗?

钱不能少,工作时间不能太长,双休要保证。不然为啥大学生不去当农民工?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在说靠工作4,5千肯定买不起房?年轻人都佛性了,谁还惯你那臭毛病。

总结一下,年轻人爱离职的原因不是马云那个钱不够,受委屈了,他说的是30,40成家立业那样的人。

年轻人爱离职的原因总结:钱给的少,工作时间太长(超过8小时工作),加班时间太长,周六日不双休,受委屈了,不给上5险一金,饭太难吃,需要上夜班,工作没前途。以上满足一点,年轻人就可以辞职。


静心思考人生1234


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1.年轻人自身:

*成长环境:现在的年轻人从出生到长大的生活环境相对比较优越,导致本身对于吃苦耐劳本身没有太多的认知;并且本身生活在信息多元的社会里,早熟并且思维比较活跃,且富有个性。

*工作认知:处在年轻的阶段,因为没有房贷车贷压力,也没有家庭要养活,所以金钱的重要性并不是首位的;年轻人工作更在乎的是工作是不是舒心,环境是不是喜欢,领导同事是不是处的来。很任性很自由

*职业生涯认知:年轻人因为社会经历比较浅,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没有一个明晰的方向和规划。所以多跳槽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且跳槽的工作并不局限在一个行业一个职业。

*三观认知: 年轻人三观并不明确,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很容易迷失迷茫

2.公司自身:

*公司本身都会有比较严苛的管理制度。对于年轻人的要求会比较高

*老板和上司对于离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其说年轻人好高骛远,我更觉得年轻人充满好奇,想尝试不同的新事物。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想趁年轻多体验、多感受,不介意在短时间内更换几份工作。也有一些人其实满怀理想,但有些大公司的招聘活动每年只有那么一两次,在等待过程中,他们或许会找一些临时工作来暂时“顶替”。与其说他们不切实际,不如说他们目标明确,只是机会有限,为了生计,只好暂时从事一些自己可能不太喜欢或有热忱的工作。但是我觉得,老板和上司也是年轻人决定离职的一大关键,现代年轻人不能接受批评,一旦感觉委屈,就会掉头走人,不像年长一辈的员工,认为有份工作就该知足,不介意受点委屈。

*没有理由拒绝更好的机会/薪资。试想,如果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摆在你面前,你又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挥霍,你是选择去试试呢,还是默守陈规?

普遍上,现今不少年轻人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认为在职场上,有条件要求更好的待遇。即使职场新鲜人,很多在求学时,已经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或是在课外活动中担任领导职务,经验丰富。但是,他们或许没有意识到,职场环境,比起校园来得复杂,或许是因为在学校里过得太安逸,让他们有种“我已经很在行”的错觉。不过,以一个私立学校毕业生来说,促使我换工作的原因,主要还是薪金,比起主流学校,私立学校毕业生待遇肯定较为逊色,若有更好的薪金和福利,我觉得我没有理由拒绝,毕竟本地生活费高,要过上舒服一点的生活,薪金的多寡变得很重要。


大鹏房车行


近年来,年轻人就业不稳定已经成为各行业中的心病。《人民日报》曾发文《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超3成 不就业占比增长》,其中谈及毕业生就业不稳定的情况。刚进职场的年轻人,往往会把职场想象的十分完美。一旦面对残酷的现实,自信心受损,心中自然会有落差,希望通过跳槽来寻求改变。

<strong>

《哈佛商业评论》曾经向Facebook的员工做过关于“好工作”的标准,发现激励人们工作的三大因素:职业生涯、团队和追求。职业生涯就是我们选择的工作,这关乎一辈子的发展;团队是我们工作时的磨刀石,好的团队能让自己更有激情;而追求则是个人在工作中对自身表现的期望。如果企业能让员工在这三个方面得到满足,那员工肯定能在其中找到归属感。员工选择离职,其实就是因为没有归属感。

个人原因

从个人角度来看,如果员工在企业中得不到重视,自身的价值无法体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会受到打击。如员工的工作能力较弱,无法胜任工作,在职场中就会受到冷落。而作为新人,本来就要面临环境的压力,如果这时候还没有人指导,那在职场中将必败无疑。

解决这种办法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新人自己寻求他人援助。二是企业主动关怀新人。此外,强大的抗压能力必不可少。

企业原因

除了个人原因,企业也有责任。在好工作的三要素中,“团队”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好的团队,能让员工宾至如归。如果企业中团队之间人心涣散,或者对新人有所排挤,那很难留住新人。反之如果团队之间互帮互助,拧成一股绳,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有促进作用。

<strong>

<strong>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工作;而个人要想实现职业抱负,也离不开企业这个平台(即使那些成功的创业者,也有过做职员的经历)。企业和个人,应该共同打造良性的工作环境。

以上便是我准备和您分享的答案,希望对您有用。如果您有什么更好的意见,也欢迎您留言一起讨论,感谢您的阅读。



<strong>


猫咪贝贝的花园


首先回答一下题主在描述里面的问题:在这么快速发展的年代,你还是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的,君不见区块链的崛起带动了多少人投身其中身价暴涨(捂脸),选择确实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这点毋庸置疑。因此就算你的学弟真的跳槽工资涨幅较大,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其次再回答题主的问题:为什么年轻人离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了呢?我觉得任何现象都不是单方面原因造成的,造成这一情况的至少有两点原因。


原因之一,就是当前的社会就业选择,确实比过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被视为金饭碗的国企事业单位,在如今的年轻人眼里不够“酷”了,创新改变不断的互联网企业成了他们的首选,而互联网自身快速更新迭代的特性就决定了人员流动的频繁,离职确实是以前一个单位干一辈子的人无法想象的。


原因之二,则是更多人择业观的改变。当越来越多人受过高等教育,成为大学毕业生,他们对于自身价值和探索的意识也在增加,很多人比起挣钱,更希望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创造价值,这也就决定了很多人会频繁的跳槽寻找期望中的工作,或者慢就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就业节奏。

题主遇到的现象,我觉得只会越来越常见,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吧,要适应,而不要排斥。


觉得我的回答有用,欢迎点赞关注哦⊙∀⊙


日本热血燃动漫


到2018年,2000年出生的的小朋友满18岁了,如果没有继续教育已经走上工作岗位,而接受本科教育的,基本96、97年的同学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职场之旅,大家对这部分年轻人的印象普遍的“不好管,动不动就离职”,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随性,从小的生活环境造成他们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喜欢迎合别人,按照自己所思所想而行事,而在毕业前后多数又没有明确的目标,或对工作岗位存在一定认知偏差,这就导致他们不断寻找自己想要的工作,做各种不同尝试;

第二,任性,这部分年轻人的性格比较任性,不愿意约束自己,每家公司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条条框框的要求,而一旦这些要求在某个场景下触碰到他们心中的那个点,就会促使直接选择离开。

第三,个性,年轻人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不喜欢随波逐流,希望彰显自己的个性,需要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期望更open的平台,而公司的很多管理层,没有足够意识这些员工的需求,还是按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这会让这些员工赶到被束缚,感觉自己的能力被低低估,感受不到充分的尊重,最终选择离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