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提到三坊七巷,没来过的人都会好奇,究竟是哪三坊哪七巷?要说清楚这些,得从三坊七巷的南后街说起,也就是说,三坊七巷不仅仅是由三个“坊”和七条“巷”组成,还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一条街,叫南后街。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南后街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也就是这条街的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西起杨桥路口,南至吉庇路达澳门桥,全长1000米左右,是三坊七巷自兴起以来最主要的一条商业街,由北到南路街边两侧店铺鳞次栉比商贾云集,直到现在也是热闹非凡。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南后街商业品类包罗万象,柴米油盐酱醋茶、服装鞋帽美食摊儿,反正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这里基本全有。“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客里偷闲书市去,见多未见足开怀。”清末举人王国瑞这道诗中将南后街比为北京正阳门外琉璃厂,体现南后街当时的文化风貌。

现在的三坊七巷已经是国家的5A级景区了,但早在两千多年前,这里却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代,至明清于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坊巷内保存近200座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九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是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都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三坊七巷人杰地灵,这里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据说历史上在这里居住的命人达到了四百多位。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对中国近代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皆出自于此,使得这块土地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置身于三坊七巷之中,踩着青石板铺设的街道,路过白墙粉黛的老屋,逛逛福州百年老店,尝尝福州鲜美弹润的鱼丸,感受着历史文化积淀的同时,也领略了福州的地道特色,这便是如今三坊七巷的妙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