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各管一方弄清楚再用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王清任的三个汤,分别是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先说一下它们的相同点,然后再说不同点,以及哪些情况下适宜服用此方。

《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各管一方弄清楚再用

【相同点】

都有桃仁 红花 川芎 赤芍 当归 ,都有活血祛瘀止痛作用。

【异同点】

少腹逐瘀汤中配有温通下焦之小茴香、官桂、干姜,故温经止痛作用较强,主治血瘀少腹之痞块,月经不调、痛经。

膈下逐瘀汤中配有香附、延胡索、乌药、枳壳等疏肝行气止痛药,故行气止痛作用较大,主治瘀血结于膈下,两胁及腹部胀痛有结块者。

血府逐瘀汤中配有行气开胸的枳壳、桔梗、柴胡以及引血下的牛膝,故宣通胸胁气滞,引血下行之力较好,主治胸中瘀阻之证。

《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各管一方弄清楚再用

血府逐瘀汤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调】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妇人血瘀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

少腹逐瘀汤

【功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调】少腹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小腹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血块,或崩或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者。

膈下逐瘀汤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调】膈下瘀阻气滞,形成痞块,痛处不移,卧则腹坠;肾泻久泻。现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血卟啉病、糖尿病、宫外孕、不孕症等属血瘀气滞者。

《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各管一方弄清楚再用

血府逐瘀汤——上焦心系、肺系

王清任以隔膜为界,将人体分为两段,即“隔膜以上,仅止肺、心左右气门,余无他物。其余皆隔膜以下物”,并将隔膜以上称为“血府”。

近十余年文献显示,血府逐瘀汤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梗、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肺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疗效良好;实验研究提示本方可调节血脂代谢,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防止血管重构。可见,血府逐瘀汤所治瘀血偏于上焦心肺循环系统。

膈下逐瘀汤——中焦肝系、胃系

中焦肝系、胃系包括肝、胆、脾、胃、肠等诸多脏腑组织,位属腹腔,主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运输及排泄。王清任立膈下逐瘀汤治肚腹血瘀之症,所治包括:积块、小儿痞块、肚腹疼痛、腹坠、久泻。

膈下逐瘀汤多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治疗晚期胰腺癌、慢性萎缩性胃炎、脾功能亢进。有学者对膈下逐瘀汤防治肝癌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PTEN蛋白水平的增高可能是膈下逐瘀汤抗肝癌的主要作用机制,且膈下逐瘀汤与抗肿瘤药顺铂有协同作用。故王氏膈下逐瘀汤所治肚腹瘀血主要是肝、胆、胃、肠之瘀血,针对的是腹腔系统,可用治肝硬化、萎缩性胃炎、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

少腹逐瘀汤——下焦溲系、衍系

《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各管一方弄清楚再用

下焦溲系、衍系,包括胞宫、卵巢、睾丸、输卵管、膀胱、输尿管等生殖泌尿器,属盆腔系统,主人体生殖和泌尿,在解剖学上位于人体下腹部。少腹逐瘀汤是王清任为少腹瘀血所立,主治经、带、胎、产等生殖系统疾病,如治直隶布政司素纳公年六十无子案,治疗孕妇三月无故小产等,故王氏言“此方种子如肾”、“此方去疾、种子、安胎、尽善其美”。

少腹逐瘀汤常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男性尿道综合征、慢性盆腔炎、不孕症、原发性痛经、精液不化症。有实验研究表明,少腹逐瘀汤对子宫有良好的解痉和抗炎作用,其中,小茴香主要成分挥发油具有性激素样作用,能够增加大鼠乳腺、输卵管、子宫内膜、子宫肌层重量,促进性周期;对小鼠子宫平滑肌具有解痉挛作用。因此说,少腹逐瘀汤所治瘀血侧重于生殖泌尿系统,在病位上属于下焦。

《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各管一方弄清楚再用

今天三方均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这三个方子每个都有其特点,所调理的症状也都各有区别,不管哪个方子可谓都是名方,是药三分毒,望大家能辩证后使用,切记。

咱们中医认为,五脏不安就会导致:心肾不交,肝火郁结,脾胃虚弱,血不足,痰热上扰等五行失守,继而导致:失眠,多梦,易惊醒,耳鸣,心慌气短,胃胀,便溏,盗汗,湿热郁结,痰湿不化,肝气郁结,月经不调,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等五脏相关症状,调理首要也不在于病急乱投医一股脑的出现什么就改善什么的单一调理,需追根朔源五行同调,方可事半功倍。

《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各管一方弄清楚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