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单位变相裁员,该怎么办?

V污灞齊


您好,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几点来分析解答这个问题。

所谓的变相裁员,就是单位没有开具正式的书面通知来解除劳动关系。而是采取一些具有暗示、逼迫、侮辱、威胁等非正常方式来让员工自己申请离职。

首先,单位变相裁员有哪些种类?

1、单方面调岗。很多公司都会采用这样的方式,比如职位本来是主管,结果给他调到生产一线做员工。这种方式具有明显变相裁员的表现,通过制造落差来暗示员工离职。

2、单方面降薪或取消岗位补贴。比如工资本来有对应职级的岗位补贴、交通补贴等等,突然公司以某种理由只取消你一个人的这些补贴。那么这个也是属于变相裁员的一种。

3、在公司范围内通过制造舆论的方式,来让员工自己没办法待下去而自行辞职。这种方式具有逼迫和侮辱执行。

4、强制单方面有针对性的放假。单位只针对某个员工以停工为理由放假,虽然按照相关法规给予的对应的工资,但这个依然是属于剥夺正常劳动权利和变相裁员。

5、强制停止并移交手头工作,然你没有工作可做。这种是典型的变相裁员的方式,就是停止你手上的工作,但又不安排新的工作。

6、采用私下威胁、逼迫的手段来让员工离职。这种就不用多说了。

其次,遇到这些变相裁员的情形时,我们应该怎么取证呢?

1、我们知道,因为没有正式的书面辞退通知等,所以我们很多时候无法取证或者取证困难,最终去劳动部门投诉时,都是以证据不足而未被受理。

2、其实这些情况,就需要我们平时在遇到时多个心眼,做好证据留存,无论是纸质的、电子的、还是录音和视频等,都要想办法准备到,以备不时之需。

3、记住,证据一定要证明这个变相裁员的事实,也就是能有效证明这个事情的确是发生了。

最后,如果已经有证据证明单位变相裁员,那么我们该怎么做?

1、拿上证据,我们去劳动部门投诉及申请仲裁。

2、仲裁的结果可能是调解,让单位停止变相裁员的行为,让后让员工会公司继续上班。但我们知道,这个时候员工再回去上班也不太好上下去了。所以呢,如果公司故意这样去做,那我们就继续去公司上班,正常打卡,不要违法公司制度就好了。也不要急,因为急的肯定是公司。

3、如果公司后面还采取一些不正常的方法来对待员工,那我们继续重复以上的方法进行。

以上回答,希望可以帮到您!


打听生活


经过逐级考评,你在本次安置名单内,公司给了2种去向选择。

1、放假待岗:日钢每月发放1370*70%的生活费,正常缴纳五险一金(自己的部分从生活费中扣除);

2、去协力单位:公司分配到日钢协力上班,基本工资不变,无奖金,有五险一金、高温补贴、倒班补贴,没有加班费。

公司现有人员有离职的,有限从安置人员中填补,大家还会回到日钢,待岗的需要签订待岗协议,人事关系还在日钢,还属于日钢员工。

这是给我们的选择。

还让签订待岗协议。

怎么维护我的合法权利。。



V污灞齊


人在职场相互帮,请关注我,18年工作经验的HR总监,为你解答职场困惑。谢谢!

1、根据你的详细介绍情况,可以得知你的公司可能属于国企,因此单凭你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获得更好的赔偿或安置方案。你需要联合工友们一起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公司。

2、首先要看公司的长假是否超过一个月?长假未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公司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给予员工发工资。时间超过一个月以上,员工提供劳动,按照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未提供劳动,按照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工资。因此公司按照1370×70%发放放假费用,你需要先了解一下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是多少?看公司的工资发放是否违规?

3、其次个人觉得公司的方案可能已经在劳动行政部门备案了,因此有可能会存在投诉无果的结果。建议你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继续留在公司?就公司目前的现状,有可能遇到短暂的经营困难也有可能一蹶不振,结合你现在的年龄、特长及个人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吧。

若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及点赞、转发。你的认可是我最大的动力和支持!谢谢!若对我的回答有其他意见或建议,请在评论区留言,欢迎沟通交流!再次感谢!


愿你好2018


如果你四十岁左右,需要养家糊口,且没有创业门径和启动资金,觉得还是到另一单位上班。

但是,应考量一下单位前景,否则只能拿生活费自己再找活干。如果你年轻,有身体有激情,感觉拿生活费回去自主创业较妥。

总之一条,五险一金有保障。要么服从安排另行参与工作安置,要么拿生活费自由创业或自由就业都行。主要在于自己内心深处渴望的想法及决心和毅力。


用户2039123882542


如你是正式的员工,会比较好办。可以反映到上级主管部门


晴雨31573053


具体情况不了解,不好回答。如果有合同就按合同办,违法可去法院起诉或劳动局仲裁部门申诉。


9264802415148


要说清怎么个变相法才能针对回答。


公囍


打包走人!耗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