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父情結和戀母情結

弗洛伊德將人的發展以性心理為主線劃分為五個階段:口腔期、肛門期、性蕾期、潛伏期、生殖期。其中,在性蕾期(3~6歲的兒童處於這個階段),兒童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便是戀父/戀母情結的顯現。這樣的情結是在與父親爭奪母親或者與母親爭奪父親的過程中產生的。在與父親爭奪母親的過程中,男孩從最初的恐懼到對父親的模仿、認同,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人格特點。女孩的情況就更為複雜?同男孩一樣,女孩最初對母親也有一種依賴情緒,隨著對兩性差別的認知加深,女孩對母親的依賴減退甚至開始敵視,而對父親的依戀卻成倍增長。因此,女孩比男孩的處境更為不安,既面臨對母親的衝突體驗,還有對父親的爭奪。為了解決這種衝突,女孩尋求認同母親。

“性蕾期”這個階段的發展決定了個體今後對異性的順應。在這一階段,兒童開始注意別的兒童的性器官,出現窺視異性兒童外生殖器的願望,同時產生了對異性父母的愛戀。假如兒童在性蕾期,與自己的兩性父母無法維持平衡而穩定的情感關係,沒能處理好所謂的?子三角情結,就會影響他的心理發展,青春期後,與異性開始接觸時,往往呈現與異性有關的心理問題。在性蕾期階段發生過停滯的男子,往往是自負的,喜歡錶現男子氣概,好鬥和富有攻擊性等。在性蕾期有過停滯的女子,總想在生活中扮演男性角色,指責、嘲諷、攻擊男性,力圖超過男子。

戀父情結”又稱“愛列屈拉情結”。

弗洛伊德曾借用希臘悲劇的故事,提出“俄狄浦斯情結”與“愛列屈拉情結”,分別指男孩和女孩在心性發展過程中對異性父母的迷戀,也就是亂倫的慾望。但他也指出,這種慾望因不被社會所容許,所以後來都受到了潛抑,如果一個人肆無忌憚地表現出這種慾望,可能就會像希臘悲劇裡的俄狄浦斯和愛列屈拉,受到嚴厲的懲罰。

“戀父情結”又稱“愛列屈拉情結”。由於女孩子的異性愛本能傾向,使得女孩子要求戀父而妒母。這種“戀父妒母”就產生了“戀父情結”。

希臘神話中說,愛列屈拉是邁揚尼王阿伽門農和克呂泰涅斯特拉的女兒。克呂泰涅斯特拉由於有了“外遇”,使把她的丈夫阿伽門農危害了,愛列屈拉在父親被母親殺害後,就把弟弟俄瑞斯特託付給父親的好友收留撫養,待弟弟長大以後,她就同弟弟共謀殺了母親及其姦夫,為父親報了仇。愛列屈拉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她認為母親做得不對,做了不光彩的事情,對不起父親。弗洛伊德取了這個神話的外表的個別情節,認為愛列屈拉有戀父妒母之情。“戀父情結”由此而來

戀母情結,又稱俄底浦斯情結(Oedipus complex),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衝動力為核心的一種慾望。通俗地講是指男性的一種心理傾向,就是無論到什麼年紀,都總是服從和依戀母親,在心理上還沒有斷乳。所謂“情結“是指情感上的一種包袱。

來源

戀母情結來源於古希臘羅馬神話與傳說。傳說底比斯國王拉伊俄斯受到神諭警告:如果他讓新生兒長大,他的王位與生命就會發生危險。於是他讓獵人把兒子帶走並殺死。但獵人動了惻隱之心,只將嬰兒丟棄。丟棄的嬰兒被一個農民發現並送給其主人養大。多年以後,拉伊俄斯去朝聖,路遇一個青年併發生爭執,他被青年殺死。這位青年就是俄底浦斯。俄底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謎。被比斯人民推舉為王,並娶了王后伊俄卡斯特。後來底比斯發生瘟疫和饑荒,人們請教了神諭,才知道俄底浦斯殺父娶母的罪行。俄底浦斯挖了雙眼,離開底比斯,四處漂流。

本質

戀母情結的本質是相似和互補。以男孩為例,他與父親同性,所以相似,而相似引起認同,使男孩以父親為榜樣,向父親學習,模仿父親,把父親的心理特點和品質吸納進來,成為自己的心理特徵的一部分。男孩與母親不同性,兩性可以互補,取長補短,相依為命,這就是戀愛或對象愛。於是,男孩與自己的父母形成了最基本的人際關係,這種人際關係可以用“戀母仿父”來概括。戀母和訪父常常相互促進。父親愛母親,而男孩模仿父親,他就會越來越愛母親;母親愛父親,男孩為了獲得母親的歡心,必須讓自己越來越像父親。

戀母情結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也是最早發生的人際關係,長大以後的各種人際關係都不同程度地受戀母情結的影響。可以說,後來的各種人際關係都是戀母情結的變形。我們把戀母情結及其變化進行編碼,3-6歲出現的戀母情結是第一戀母情結,進入青春期後出現了第二戀母情結第二戀母情結的對象不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而是父母的替代者,即家庭之外的兩位長者,可以是父母的朋友,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師、歷史上的名人或當紅的明星。相似作用表現為與一位替代父母認同,模仿他,學習他,崇拜他;互補作用表現為愛上一位年紀比自己大許多的異性,這種現象叫做“牛犢之戀”。

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編造“身世幻想”,其特點是想象自己不是現在的父母所生,而是從小被領養的,“親生”父母比現在的父母要高貴得多。身世幻想與英雄神話關係密切。於是告別養父母,踏上尋找親生父母的征途,經過一番艱難險阻終於找到了親生父母。不難看出,身世幻想和英雄神話實際上是第二戀母情結的反映,知識親生父母被換成了養父母,而父母的替代者被換成了“親生”父母。擺脫父母,為自己尋找父母的替代者是青春期的普遍心理。這種心理如果過分強烈,就會被導致“非血統妄想”,既毫無根據地認定自己不是現在的父母所生。

隨著年齡的增長,戀母情結的對象漸漸年輕化,終於被同齡人所取代。此時,相似作用表現為與同性的同齡人形成友誼,互補作用表現為與同齡異性相愛。真正意義上的友情和愛情產生了。這就是第三戀母情結。為什麼戀母情結的對象會越來越年輕呢?這是因為,戀母情結的對象雖然來源於父母,但又不是現實的父母,而是父母的意象。心中的意象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老,因此,個體在長大,而父母意象不長大。相對於個人的年齡,父母意象越來越年輕,戀母情結的對象也越來越年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