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封、糜芳等人支援关羽,那么关羽会败亡吗?

永恒的真理10


我是小林,我来回答一下。


关羽北攻襄樊,不仅未能成功还丢失了荆州地盘,这不仅仅是关羽本人的错误,更是刘备本人的巨大失误。不管怎样,结果对于刘备集团都是相当严重的。


关羽失败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没人支援。那么为什么关羽没援兵?

(关羽剧照)


1、关羽独自镇守荆州(准确说蜀汉控制的区域),长达5年。


从214年,刘备与刘璋彻底反目,刘备乃召张飞、赵云、诸葛亮入益州支援,荆州只留关羽驻守。从214年到219年,刘备除了在215年去荆州向孙权“示威”外,很少时间留在荆州。218年,蜀汉政权注意力集中在了汉中之战,除了关羽,荆州真的没几个蜀汉方面的大将了。


2、关羽镇守荆州,力量其实仅够“自守”,成都方面没派援兵。


219年,蜀汉政权结束汉中之战不久,关羽北伐,看似有机可乘,其实危机重重。打仗不是儿戏,粮草和后备力量是重点,这两点关羽一点都不具备。


关羽本人高傲,和下属关系恶劣。后方的靡芳、士仁就是因为粮草供应不济,受到关羽责难(关羽动不动就要砍别人的头)。后备力量,不仅是援兵,还有战略预备队。关羽北攻襄樊时期兵力不足,战略预备队没有,甚至连后方守备兵力都差不多调空。援兵?估计刘备没想到关羽打仗还要派援兵,结果关羽兵败的时候真的一个援兵都没有。

(襄樊之战,关于孤军深入,算得上一场军事冒险)


至于为什么不派援兵,原因可能是:

(1)汉中之战刚结束,刘备那边抽不出将领和士兵。要知道汉中之战刘备赢得很艰难,消耗的人力物力巨大,还需要派兵维持益州的占领。

(2)刘备对于关羽很有信心,觉得关羽搞得定,没问题(应该目标只是攻打襄樊,不是灭曹魏)。有时候过度自信会造成巨大的悲剧,果然不假。

(3)没算准孙权背后下“黑手”。刘备一直“赖皮”不归还江陵,关羽对孙权方面出言不逊,孙全方面和刘备的关系已经很紧张了,但是刘备和关羽似乎都没意识到孙权方面的“虎视眈眈”,反而是“掉以轻心”。


很多读者会说,关羽设了很多岗哨监视孙权他们啊!问题是几个岗哨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吗?除了关羽外,总得配置几个优秀的、和关羽合得来的将领吧?不然一旦出事,“双拳难敌四手”啊。结果关羽还真是同时面对曹魏和孙吴的方面的几大名将,而刘备一伙人就在成都远远看着,这么打仗胆子够大的。


(关羽兵败剧照。蜀汉还有不少力量在益州,不过对于兵败被俘的关羽,这都是浮云)


那么,刘封、糜芳等人支援关羽,那么关羽会败亡吗?

按照事情的发展,刘封、糜芳等人支援关羽,关羽照样拜。为何?


(1)先说靡芳。


靡芳虽然是刘备的小舅子,但是关羽一点都不给他面子,动辄骂,动不动就要把他砍了。这还不算,关羽前线打仗,靡芳守后方,后方的兵源严重不足——被关羽抽调了很多去襄樊前线。也就是说,靡芳没法支援关羽的,因为他镇守后方都很吃紧,除非他能学孙悟空用猴毛吹一支军队出来。


(2)再说刘封。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也是员猛将,那是刘封驻扎在上庸等地,距离关羽不算很远。但是,刘封占领上庸不久,兵力不足(估计就几千人),不仅和当地的豪强关系貌合神离,更和另一守将孟达不和,这样子刘封怎样去支援关羽?几千人能敌得过曹魏的大军还是孙权的大军?刘封带军一走,上庸的地方豪强造反咋办?


关羽如果一开始就退入刘封的地盘,倒不会被孙权捉住杀害,但是指望刘封出兵拯救关羽,这个要求太高了。


(3)关羽想要得救,必须派益州方面的军队


那么刘备怎么不派张飞、赵云这些人去救关羽呢?张飞没的说,肯定要救这个像自己哥哥的人吧。问题是,刘备没有算到关羽会失败啊,他在汉中称王,在成都搞封赏,真的只让关羽独自一个人奋斗。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到关羽人头落地、荆州控制区域丢失传到刘备那里,黄花菜都凉了。

(荆州距离成都比较遥远,刘备有些忽略关羽在荆州方面的威胁,迟迟没有给关羽的防守加强力量)


综上可知,除非是一开始刘备派了益州方面的援军,不然光靠荆州本土的留守军队和上庸刘封那点军队,是无法抵挡孙权的背后偷袭的。也许,刘备出兵攻打襄樊,应该迟一些。


小林品历史


如果刘封、糜芳支援关羽,那么关羽会败而不会亡。但刘封与糜芳两人支援关羽,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如果仅仅只有刘封支援关羽,那么关羽就有可能捡回一条命,就可能不会死。

如果糜芳支援关羽,那么江陵城未必会丢。



众所周知,关羽的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东吴偷袭荆州,导致公安、江陵两城投降,关羽在荆州后方的城池全部失陷,关羽在襄樊前线无心恋战,率军后撤,结果在半路上手下的士卒大多逃离,失败在所难免。

刘封如果支援关羽,最好的时机就是在关羽败走麦城前接应关羽,因为关羽的手下都是荆州兵,而荆州兵的家属都在江陵城,而江陵城却因为糜芳的投降而被东吴占领,所以关羽手下的士兵全跑光了,不是士兵要背叛关羽,而是士兵更看重自已的家人,毕竟跟着关羽逃的话,可能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看到家人了,自古忠孝两难全,对于关羽士兵的逃离应该理解 。



但刘封的手下不是荆州兵,是益州兵,刘封的士卒没有这样的担忧,是一支可以作战的部队,再加上关羽和刘封的勇猛,冲出东吴的包围圈应该不是很难,也就是说荆州可能会全部失陷,被东吴夺去,关羽可以救回自已一条命,逃回益州。

但如果糜芳来救关羽,所起的作用与刘封完全不同,而且作用要大的多。糜芳是南郡太守,驻守在南郡的治所江陵城,也就是今天湖北省的荆州市 ,江陵城是一座坚城,当年周瑜率孙刘联军打江陵城时,都打了一年有余。



如果糜芳来救关羽,就表示糜芳不会投降,如果糜芳不投降,江陵城就不会失陷落入东吴之手,那么关羽前线的士兵就不会因为失去后方基地而大量逃离,要知道关羽在襄樊前线的兵力尚有4万人左右,这批人如果知道江陵城没有丢失,就会拼命赶回江陵救援,虽然不可能马上就打败东吴军队,但至少江陵城不会这么快就失陷。

这样的话,关羽一面带着4万人南下江陵城,一边派人通知刘备增援。

关羽返回的军队如果到达,东吴要围攻江陵城,就得需要一段时间,至少在短期内,两三个月是拿不来的,有关羽在,与东吴的战斗又将是一场恶战,只要能等到刘备的援军,那么保住荆州还是有希望的。



如果是那样的话,最大可能就是东吴拿下了其它城池,整个荆州只有江陵城在坚守,后来刘备派来援军,蜀吴双方大战,就有可能会导致魏军南下,当然那个时候,形势可能就会相当复杂,荆州的走势可能就要看曹丕的决定了。

在整个偷袭荆州的战役中,糜芳的态度是整个事件最为重要的,如果糜芳不投降,关羽还有翻盘的可能,如果糜芳投降,那么关羽是没有可能拿回荆州的,失败是难免的,但可以捡回一条命。

当然了,如果刘封和糜芳同时救援关羽,那么事态又将更好,至于究竟会发展何种程度,取决于当时形势及各方所做出的判断,如果蜀吴大战,那么魏国必然兴渔翁得利。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大家好,我是历史漫谈君。今天我和大家探讨一下关羽走麦城的故事,以及如果刘封等人来支援,关羽会不会失败呢。

关羽是蜀汉大将,刘备的二弟,武艺高超。根据诸葛亮的隆中对,刘备经过长期的运营,同时据有荆州和益州,准备夺取中原,与魏争雄天下。刘备自领文臣武将于西川,而荆州则让关羽镇守。

关羽率军北进,进攻襄樊,与曹魏对峙。却被江东吕蒙白衣渡江,趁关羽不备取了荆州。关羽失了荆州,败走麦城,在突围途中被杀。

而在突围前,关羽曾派人去搬救兵。

赵累曰:“此处相近上庸,现有刘封、孟达在彼把守,可速差人往求救兵。若得这枝军马接济,以待川兵大至,军心自安矣。”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把守上庸的是刘封孟达。刘封和孟达并没有出兵援助关羽,关羽因此身亡。

那刘封孟达为何不出兵呢?

达曰:“东吴兵精将勇;且荆州九郡,俱已属彼,止有麦城,乃弹丸之地;又闻曹操亲督大军四五十万,屯于摩陂:量我等山城之众,安能敌得两家之强兵?不可轻敌。”封曰:“吾亦知之。奈关公是吾叔父,安忍坐视而不救乎?”达笑曰:“将军以关公为叔,恐关公未必以将军为侄也。某闻汉中王初嗣将军之时,关公即不悦。后汉中王登位之后,欲立后嗣,问于孔明,孔明曰:‘此家事也,问关、张可矣,’汉中王遂遣人至荆州问关公,关公以将军乃螟蛉之子,不可僭立,劝汉中王远置将军于上庸山城之地,以杜后患。”

原来关羽向来看不起刘备的义子刘封,不禁对他很不屑,而且每当刘备想重用刘封时关羽便从中作梗。而孟达则是一个反复无常贪生怕死的小人,一生中多次投降又反叛,毫无立场可言,救关羽危险极大,孟达可不愿拿着自己的性命冒险。


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假设一下刘封孟达确实发兵了,能救下关羽吗?

我觉得希望仍然渺茫。理由如下:

一 敌人力量强大。根据上文“东吴兵精将勇;且荆州九郡,俱已属彼,止有麦城,乃弹丸之地;又闻曹操亲督大军四五十万,屯于摩陂。”可知现在关羽处在一个被围攻的状态,曹魏和东吴联合,来势汹汹,势要灭掉关羽。要知道三国中曹魏势力最强,再加上东吴的援助,关羽自是凶多吉少。本来诸葛亮离开荆州时就提醒关羽要“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就是提醒关羽不要两线作战。而关羽当时就把这句话当了脑旁风,根本没往心里去,遇害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 上庸人马很少。“量我等山城之众,安能敌得两家之强兵?不可轻敌。””若得这枝军马接济,以待川兵大至,军心自安矣。”

山城之众,说明上庸因为地形原因确实无法囤积大量人马。而赵累用“接济”二字,更是说明这支人马确实只能顶一下,只有西川的大军到来关羽才能说脱离危险。即使刘封孟达来了,东吴也很快能把他们消灭 仍然不能改变关羽的结局。



综上,我认为关羽是死定了。而关羽身亡不是最大的麻烦,最大的麻烦是丢掉荆州。丢掉荆州,蜀汉实力大大削减,不但失去了大量战略要地,还丢失了重要的兵源地和粮食产地。这对三国中最弱的蜀国来说,是雪上加霜。所以关羽一时大意,不但送掉了自己的性命,也搭上了整个蜀汉的发展前景。


历史漫谈君


关羽是刘备手下大将,长期以来在我国声望很高,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战役前期,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不久东吴偷袭,关羽败走麦城,最终殒命。



在关羽败亡的原因里,总是摆脱不了两个人见死不救,那就是刘封和糜芳,假使二人全力救援关羽,关羽会败亡么?

事实上,即使刘封和糜芳全力救援关羽,关羽依旧会败亡,关羽失去荆州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刘封与关羽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在刘备没有刘禅之前,是刘备集团的默认继承人,可是刘禅出生后,刘封的地位就比较微妙了,刘备入川之时,刘封立有战功,但是刘备还是把他派去东三郡了。

关羽与刘封关系不好,曾在刘备年前说,你有儿子,为何还要养义子的话,让刘封很不开心。但是抛却这件事情,刘封是否能去救援关羽呢?

很显然,刘封若是救援关羽,可能即救不了关羽,很有可能自己也搭进去了。首先,关羽败走麦城之时,刘封也刚占据东三郡不久,根基不稳,当地丁氏家族势力强大,态度不明,而且刘封自己的军队也不多,守东三郡都勉强,要想分兵救关羽,估计关羽救不了,自己也没好果子吃,所以不救也是有其原因的。

‖关羽与糜芳


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昔日刘备去往徐州之时,为了得到当地豪强糜家的支持,于是就娶了糜家的小姐,这样就和糜家搭上了线,糜家此后在刘备集团壮大的过程中也出了不少力。但是关羽却看不上糜芳,对其动辄打骂,糜芳对其也是怨恨在心。

即使抛却个人情感,糜芳也不大可能救援关羽,首先,关羽远在前线,糜芳在公安一带,远水解不了近渴;其次,刘备在荆州的军队不多,关羽分了大半北伐,留守的军队不多,假使糜芳全力救援,那么有可能的结果就是:荆州丢失,糜芳部也和关羽被包了饺子。

‖关羽败亡的原因


历史上对关羽评价高,源于他的义气。然而《三国志》:羽为人刚而 自矜,关羽为人高傲,情商不高,从他对待刘封和糜芳的态度就可以知道,而自刘备离开荆州之后,荆州统治基础并不稳固,可是这些关羽并没有在乎,没有加强内部统治,反而在内部不稳的情况下发动北伐,这是很不明智的。

荆州是曹操,刘备,孙权三方争夺的焦点,都是三方不可能放弃的地方,而矛盾的焦点就是刘备和孙权关于荆州归属权的矛盾,这决定了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必有一战,矛盾不可调和加之关羽对待孙权方的态度,使得孙权在关羽北伐之时,背后偷袭也是正常。

总而言之,关羽败亡是众多因素积累的结果,是尤其必然性的,即使刘封和糜芳全力救援,也不见得能行,反而会让自己搭进去。


源稚生


如果刘封、糜芳都去支持关羽,结果很可能是襄樊之战仍然打败,糜芳和刘封分别镇守的城池全部失陷,最后关羽带着残兵败将冲出重围,捡得一条性命。也就是说,刘封、糜芳即便去支援了,关羽也必定会败。

刘封、糜芳兵力太少

刘封驻扎在上庸,上庸是一座山城,本身驻扎的兵力并不多,根本不足以支援关羽的战斗。赵累在给关羽出主意的时候,对这一点也看的很清楚,他认为,上庸兵力太少,但是可以过来接济一下,吸引一部分敌军的注意力,只要等到大军一到,就可以获得胜利了。赵累很明白,上庸的那一点兵力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没有办法解救关羽,只有等到刘备发动大军前来支援,关羽才有可能取得胜利。但赵累依然认为应该向刘封求援,因为刘封可以帮助他们拖住敌军,然后等待刘备的支援。可实际上,古代通讯不便,刘备根本不知道关羽大败,又怎么会发兵支援关羽呢?

糜芳这一边情况也比刘封好不到哪去,虽然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但关羽去对他没有任何好感,甚至还有一些看不起糜芳。关羽一路挥师北伐,连战连胜,关羽在前方杀敌,糜芳就在后方驻守,这看似是一个比较好的搭配,但实际上问题却很大。关羽北伐之路非常顺利,简直有一举平定天下的感觉,为了北伐的进度能够加快一些,关羽抽调了大量驻扎在后方的军队投入前线。糜芳虽然说是驻扎后方,但兵力却没有多少,大部分的兵都被关羽拿走了,他根本无力为关羽维持一个稳定的后方,不要说派兵支援关羽,他就连守住自己的阵地都很困难。

魏、吴两国倾国之力

汉中争夺战以曹操的退让告终,这也让刘备关羽等人放松了警惕,误以为襄樊也只会爆发出一场小战役,他们对于形势的预判具有重大的失误。汉中对于刘备的意义很大,但对曹操来说却没有襄樊重要,所以曹操虽然在汉中没有太大的失败还是选择了退兵,但是在襄樊却选择死磕到底。另一方面,关羽北伐太过顺利让东吴起疑心,一直以来,曹操的实力都是要远远强于刘备和孙权的,也正是因为这样,东吴和蜀汉得以结成联盟共同抵御曹操,更是打出了赤壁之战这样辉煌的战役,但现在蜀国的迅速成长让他们曾经的盟友感到了不安。

关羽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他对于东吴很多著名的将领都感到不屑,对东吴和亲的提议更是一口回绝,蜀国的迅速壮大和关羽冷冰冰的态度让东吴决定联合曹魏共同除掉关羽。虽然刘备多次叮嘱关羽要和东吴搞好关系,不要双线作战,但关羽的骄傲还是让事情恶化到了这种地步。吕蒙白衣渡江成功夺取了荆州,徐晃将这个消息用箭射入关羽的军营,搞得关羽的军队军心大乱。徐晃没有选择轻敌冒进,而是和援军一起发动进攻,且声东击西乘机杀入关羽的营地,关羽根本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面对魏和吴的联合,刘封、糜芳驰援也无济于事。


Ps:大家好,我是w芒果布丁w,觉得我的回答还可以的话,大家就顺手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我呗!


w芒果布丁w


关羽此战之败是必然的·不是天意。关羽有勇有谋也是凡人·即是凡人·那么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人无完人·谋计同之。

敌我双方争战中形势多变化。一个指揮者·若不能洞悉秋毫之变而变,隨变而调整战策,很难取得战争的主动权,何以言取最后之胜利。

说是大意失荆州·其实不然。一·关羽过于自信,使荆州防守空虚;二·急于败曹魏而使吴之寒胆·疏于洞悉吳·魏暗串图谋。所以·此败·势在必然。

若刘封·糜芳能顾全大局·以大局为重·果断发兵友援,虽不能力挽关羽之败局·但关羽之性命有可保全。若关羽有命,灭吳之事有待时日,曹魏亦不能独大,那么,刘封或许不会被刘备果断斩杀之。一家之言,以期大家精文得享之。


浩贤2


关羽的自信,使得荆州空虚,以为大败魏国,可以令吴国胆寒,殊不知,吴国早已和魏国串谋,等关羽兵出荆州在大战难解难分时,袭取荆州,再断关羽归途,这是吴国倾国之兵。糜芳根本没兵,投降是不得已的事。而刘封和孟达有上庸十万兵,急切之间挽回败局是不可能的,但救下关羽是有可能的,这对刘备和张飞意义很重大,可惜刘封没想明白这一层,所以刘备第一个杀的就是刘封,第二个想灭的才是东吴。关羽的死,看起来像当年赤壁之战,东吴想假手刘备杀了曹操,没想到,曹魏这一次成功将关羽之死,移祸江东,坐收渔利,是江东给了魏国一家独大的机会。


源点1光年


泻药!我们作为事后诸葛亮,来评估当年的军政形势,并不是说为了谁翻案,而是为了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尤其是比较深层次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先亮结论,即便刘封糜芳全力支援关羽,有可能关二爷能全身退回益州,但败局是无法逆转的……

首先性格决定命运,关二一生盛名满天下,但这家伙就是个吃软不吃硬的性子,恃才傲物,谁都瞧不起……早些年过五关斩六将那些事儿就不说了,单只他镇守荆州那几年,把个东吴上下得罪的不轻,上到孙权周瑜,下到吕蒙陆逊,就没有他能看得入眼的人物,之前有鲁肃还算顾全大局,换了吕蒙,那肯定是置之死地而后快的……

况且关二北伐也带有点负气的成分!按照孔明的隆中对,时机合适的时候,兵分两路,一路北出祁山、兵发长安;一路则由荆襄北上,经略宛洛,在刘备阵营里,关羽自然是其中某路主力的统帅……但是呢,刘备占据益州、北伐占领汉中,费劲不小,尤其是在占据汉中之后,需要休养生息,那关羽在荆州闲置了好几年,干的那是占领军、维持会的活,进益州、占成都、攻汉中,这些军功一个也没赶上……虽然刘备进位汉中王、封五虎上将,关羽都是毫无疑问的第一人,但在关二自己看来,这可太不爽了……大丈夫要干就要干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怎么能在荆州浪费生命呢……

所以最早刘备安排关羽北伐襄樊,本意也不过是吓唬下曹魏、转移下对手的注意力、继而减轻西线的压力而已,可并没有存着关羽军团倾巢而出、毕其功于一役的奢望……在西线汉中和东线合肥都没有一点动员的情况下,中路试图突破曹魏腹地,这本身就是不合乎兵法的险着……

但是呢,关二爷把这事儿当真了!而且他出兵北伐时已经58岁,虽然他老骂黄忠这样的老将是匹夫,但他这个年纪也已经是暮年了,再不折腾折腾,真就没有机会了……所以个人觉得关羽从出兵北伐时就存了要直捣黄龙、一举奠定胜局的决心!只有这样的天功,才配得上关羽这样的身份和心气!

关键是,战争的前半段也太tmd顺利了,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曹魏朝野震动!真真滴让关羽看到了北伐成功的希望……这么真是箭在弦上,就算是刘备在现场也没法逆转的局面啊……

所以关羽的北伐从根上那就是不可能成功的盲目举动,当时的战争没那么简单,就算是他能成功占领洛阳,那也不过是孤军深入的败局,没有东西两线的策应,关羽军团自身的实力远远不足以支撑盘踞荆州、北伐宛洛的使命。而那会儿包括刘备也没有做好北伐准备,只是立足于让关羽去搅和一下前方形式而已……

更何况,身边还有个一直虎视眈眈的东吴,尤其是吕子明这种貌似聪明、实则蠢驴的所谓名将……关羽倾巢而出、后防空虚,这会不下手、啥时下手?这也是天赐给东吴的良机啊……换了谁在现场,背后这个刀子那都得桶向关羽……

为啥?只有关羽彻底败亡,才能让东吴君臣出一口恶气!万一真要让这家伙北伐成功了,那东吴更要惶惶不可终日了,因为接下来关羽肯定要对付东吴,关二这个性格,让他树敌太多了……

所以,关羽整个过程中,败就败在四个字:有进无退!如果他在水淹七军之后主动后撤,哪怕是不这么急吼吼,腾出手来把后防线好好打理一下,那借东吴几个胆子,孙权和吕蒙也不敢再后边下手,因为在整个三国演义中,关羽不光是单挑能力强,水军和守城他也是翘楚……

所以当他陷入困境时,那一定是天怒人怨的绝境,别说六封秘方了,就是刘备诸葛亮率益州主力来了也不管用……趁他病要他命,这不光是黑社会处事原则,也适用于战争中,以关羽这种睚眦必报,一旦整不死他,被他翻身了,东吴那真是没好日子过了……所以抓到关羽之后,才一不做二不休,杀掉了事……

再总结一下:关羽之败,首先是只有地利却没有天时更没有人和,其次就是输在了自己的性格上!神仙也救不了!


搬不动的小强


又是荆州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关羽败亡是集合了许多不利因素【我们之前说过许多次了】关键点还是在于糜芳、傅士仁的投降,让吕蒙迅速拿下荆州并切断关羽退路。

我们再看襄樊前线的问题,关羽北上是为拿下襄樊,打通荆州、益州。实现隆中对“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但是襄樊战局出现僵持,关羽久攻不下,曹魏援军有陆续抵达。在襄樊战场上,关羽有些乏力,出现败相。

^此时,若向题主提到的刘封、糜芳支援依旧不能改变关羽前线的颓势。因为襄樊地理位置特殊--呃南北咽喉,是北军抵御南军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襄樊之后便进是平原--一马平川,所以曹操对襄樊之地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死守【援军不断】。仅靠刘封和糜芳的那点兵力根本不能扭转战局。



况且,糜芳都上前线了,荆州就更加空虚了,吕蒙得荆州就更轻松了【说不定东吴还会提前行动】


左将军


糜芳不会打仗,刘封兵少,一样会败,但是关羽有可能保住性命,和刘封一起逃回成都。假设诸葛亮和张飞在荆州,可以和孙权搞好关系,孙权反脸偷袭的可能性很小,关羽在荆州时吕蒙就不好下手,只能装病让陆逊骗关羽,关羽大意离开荆州,结果丢了荆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