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書法,算是字如其人嗎?

kart2011


如其志,如其才,如其學,總之如其人,這叫“字如其人”。

王陽明是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主觀唯心主義的集大成者,本名“守仁”,因在故鄉陽明洞中蓋屋居住,故稱“王陽明”。

王陽明的書法,在個人看來,明一代中算不得佼佼,畢竟明朝以其不太長卻異常特別的歷史滋養了一大批高屋建瓴的藝術家,王陽明的發力點顯然是在文化方面,而非藝術方面。

文化藝術本是相通,一個哲學天才是不會在藝術領域成為一個不入流的二把刀,王陽明的書藝雖算不上佼佼,但頗具才氣和膽色,一如其人。

楷書頗得南宋才子張即之神采,又有深厚的褚遂良中年楷書基礎,行筆激盪不拘細節,心無意氣之人,是寫不出的。

當然,如果讓常人把這理解成“好楷書”,是頗有難處的,畢竟審美觀與侷限性,大家姑且一聽吧,我只能解釋成個人覺得不錯。

當然,才氣與藝術相通,但藝術畢竟也需要天賦,有才氣未必見的是一流,其實在一些用筆的習慣上,明顯能見到“習氣”,董其昌所謂“信筆”,指的就是這些。具體的就涉及到技法方面,多說無益。

王陽明書法,最可觀處在大行草,有文人的狂氣,有文人的才氣,他已經有了一個書家該具備的一切,但是與一流書家相比,只差那一點對藝術的天賦。

其行草根基在王羲之,底子很厚,但是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習氣”,這種缺點在大行草中表現的不太清晰,畢竟大行草不求細緻用筆,而且章法能遮蓋掉一些缺點,但小行草就很暴露功夫的,問題與楷書差不多。

有時候想起來,內心挺不舒服的,一個書家的好壞,從王陽明這種字上就能看出一個分界點。大多數人努力幾十年,或許有機會做到王陽明這樣的水平,但是就差了一點對書法的天賦,所以離一流就有斷崖式的差距。

看到和做到,真不是一回事。如果一個人努力,終有一天也會在自由書寫上到達這種瓶頸,但是大多數人都跨不過。跨不過不說,又缺少王陽明那種文化積澱帶來的才氣,故而寫一輩子,也只能算湊合。

書法是一場苦修,幾十年的努力,最多算修。只有明白這些的時候,心理有這種預感的時候,才是苦的開始。


梁宇航


王陽明書法,算是字如其人嗎?

明代餘姚人,字,伯安,後更名王守仁,

學者,稱為陽明先生,進士

古記載,劉謹用事,守仁抗章激瑾怒,廷枝謫貴州。

瑾被誅後,明仁遷南京刑部主事鴻臚卿,後南京兵部尚書

其學始以默坐澄心為主。

晚年專提致良知之說

工書法,善行書,宗《聖教序》,得右軍骨,清勁絕倫,

徐渭評價:

古人論右軍以書掩其人,而守仁則相反,而以人掩其書。睹其書藝,翩翩然鳳翥而龍蟠也。使其人少亞於書。

又有朱長春評雲:

公書法度不盡師古,而遒邁衝逸,韻氣超然塵表,如宿世仙人,生具靈氣,故其韻高冥合,非假學也。

死時五七歲,從時人評價,可謂書如其人,其心學,寓墨內。

從茲而知,書人俱一。



狂喜淡墨a


王陽明的重多頭銜是當代領袖引用其語句之後,才被眾人孰知的。

毛筆時代,凡讀書人皆用其寫字。

用毛筆寫字,不論臨帖、自習或學某個人,當脫離其所尊規範自由發揮時,都必然呈現出自己的獨有特點。

至於這樣的字,達到什麼程度,或以誰的標準為審視才能算是“家”,卻是百家爭鳴。但總有些歷代公認的諸公,就其“家”字是當之無愧的,如顏歐柳趙。

新中國以前,中國名人,尤其是書法等文化名人有一成名和認同途徑,就是總是伴隨著仕途的"顯達"和“聖上”們的好惡而被推崇。如,在唐太宗崇拜王羲之之前,並未見其“書聖”之謂。書聖之《蘭亭序》真的沒一點瑕疵嗎!?相信熟練臨習過的人都有體會!那為什麼沒人說呢?這又顯現出人性及中國文化或文人的又一特點,名利當頭,附庸風雅。儘管歷代百姓對官場都“深惡痛絕”,“愛恨交加”。但幾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已滲透在中國人的血液裡,不論什麼事,他們會自覺不自覺的以“官家”的判斷而判斷,或會自覺不自覺的跟著“官家”引導的方向“奮勇”前進。事實上,“管家”也不說不讓你走自己的路,但你走一個"我"看看!?比如當今,真的沒有"無名之臻品"嗎!可你想出名或被"公認",你離開"書協",離開你"利益供奉"、拜倒在其下的書協的所謂“專家”們的認可和極力“呼號”,你有幾層出人頭地的可能?!

在中國做任何事情,必須遵循中國文化的特點才能成功。如若不然,就得另闢蹊徑。就像我們有的人在國內走不通,就對“西方”五體匍匐,以祈求認同與肯定,在回來借近代被奴役而成的“媚外”之社會意識,行其沽名釣譽、譁眾取寵之名利目的。但他們也必須投其所好,宣揚"家"醜,以迎合“西方口味”。如咱們的某電影導演和謀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就差把自己父母的那點“私房事”拿去滿足“洋鬼子”們的偷窺欲了!


情獨無悔


陽明先生以《傳習錄》留於後世,在宋陸九淵理論的基基礎上自心學新得。其家族三世皆以讀書立身為根本,父為當朝狀元,陽明先生也是殿試前茅。家風純正,個人資質甚高非常人可與之相併肩。

陽明先生的書法未有常師,也只不過幾月苦功而自成一家面目。從其書法中盡有表現,其書純淨一眼便見,寫的靈動變化盡順其自然之道。表面看其字外柔,細觀內含之剛非凡,大有趙松雪之風範,確見字就知與人相同。

陽明先生為儒家門生,深研朱熹學說格物致知為宗,由朱學以求外最終理論沒有養解。陽明先生在受重擊死裡逃生,下放到龍場悟道。因此他的書法別有風茂,心,與形合一是用心感悟小宇宙,用形感悟小宇宙,達到天,地,人合一,知與行合一五百年維一者。


儒釋道緣


寫書法如同作家著文、詩人之詩、歌者之聲,是精神的抒洩,離不開真性情。書法的正大氣象,來自書家的家國情懷,來自豁達的胸襟和悲憫之心。天下第一行書、第二行書、第三行書等,都說明了這一點。王陽明的書法也不例外。

王陽明是明朝人,官至兩廣總督,受封新建侯,是"心學”集大成者。他經歷了“廷杖之恥”和流放之孤寂,對生命的真相有了苦思後的徹悟。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帶兵平定了寧王之亂和廣西匪患,可謂所向無敵。

王陽明在書法上也是很用心的,認為練書法也要"知行合一"。看他的書法,猶如風捲雲舒,氣勢靈動,怡悅超然。這無疑是王陽明道德學問滲透於筆墨的體現。


用戶6790110350732


王明陽追求"怡神養性以遊於造物"的"真樂"狀態,他的書法隨心所欲,舒展自由,算是字如其人


黃煒東日出東方


王陽明字一點不比同代的人差,但是哲學,政治,文學,的作用更為突出,書名終被羈絆


禿筆成冢77


王陽明是浩瀚星空,書法只是其中一顆。


定全4


王明陽書法在書法藝術的長河來看算不上高手,從章法到線條來看並沒有達到書法藝術的高標準。綜合看就是一種文人書法,有古意盎然之感!


福盛隆愛


我對書法瞭解不多,雖喜歡書法,但限於資質有限,然王陽明的字給人一種灑脫,自由之感,彷彿每個字都是無拘無束的那種感覺,看著很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