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大師”爆紅的真相,毀掉一個孩子只需要不斷重複這句話!

最近,“流浪大師”沈巍火了。

52歲的街頭流浪漢為何引起人們如此大的興趣?

披散的長髮,襤褸的衣衫,活動在地鐵口附近。他的外表與一般流浪漢沒什麼不同,但粗礦外表下隱藏的高尚靈魂,深深吸引著路人的好奇心。

“流浪大師”爆紅的真相,毀掉一個孩子只需要不斷重複這句話!

頭髮打結、衣服鋥亮,但和路人聊起天卻是滿腹經綸,《左傳》《詩經》隨口就能說上幾句,人生奧義、企業管理之道也有幾分見解。

“流浪大師”爆紅的真相,毀掉一個孩子只需要不斷重複這句話!

這麼求知好學的人為何會流落街頭?

他身後的故事充滿了心酸,沈巍從小愛讀文史類書籍,但父親深惡痛絕。他只能撿垃圾賣錢買書,躲在被窩裡看。

因為喜歡看書,大學他想選中文或國際政治研究專業,但在父親的壓力下,選了審計專業,畢業後進了審計局工作。

他踐行環保觀念利用下班時間撿垃圾,卻遭人非議被領導發現,從此“被病假”在家。丟了工作,與家人的矛盾也越來越大。於是,他開始了撿垃圾買書、看書的街頭流浪生活。

他和臨終前的父親見面,父親愧疚落淚表示:兒子本可以在學習上有一番成就。

沈巍說:如果父親很客氣地交流,我一定不會選擇審計專業。這輩子,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很遺憾,如果可以重來,我會選擇符合自己意願的工作,和文化掛鉤,而不是數字。

無法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孩子遺憾終生。沒有讓兒子堅持自己的興趣,這位父親臨終前充滿愧疚。


操控型的父母,真的都是“為了你好”?

“我們都是為你好”“我們不會害你的”“我們做這些都是為了你”“我為你犧牲這麼多,你為什麼就不知道感恩?”


這些話從小到大我們恐怕沒少聽,可是這就意味著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嗎?

美國作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一書中,告訴我們,“父母所做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這話,其實是個偽命題。

所謂“父母的好心”,其實深深地傷害了孩子。而且,傷害可能會伴隨一輩子,反覆帶來次生危害,甚至在代際間傳播。

他在書中,專門講了有一種操控型的父母。這類父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約束你的言行,讓你活成他們喜歡的樣子。

明星高曉松的父母,就是這樣。

“流浪大師”爆紅的真相,毀掉一個孩子只需要不斷重複這句話!

高曉松出生在北京一個典型的高知家庭。在他們家,碩士基本算是文盲。生在這樣一個高知家庭,對高曉松來說,是榮耀更是壓力,他的父母除了對他寄予厚望外,更多的是掌控。

比如,高曉松想上浙大,但父母讓他必須上清華;上了清華,父母又規定必須選電子工程專業;等他讀完清華,父母又安排他必須去國外留學讀博。

不僅如此,父母還把他人生的終極目標都確定好了:成為某個領域的學者或者科學家。

但高曉松的理想並不是這個。他喜歡藝術,熱愛音樂。面對父母的精心規劃,他感覺特別壓抑

他在《奇葩大會》上曾經說了一段話:

我二三十歲的時候,有長達20年的時間,因為對原生家庭的不滿,尤其是我跟父親之間極為不好的關係,導致我年輕時出現很多問題。我一輩子沒問過我父親一個問題,無論是學習還是其他……


這樣嚴格的管控,高曉松40歲之後才真正走出來。可想而知,這之前的幾十年他的人生經歷了怎樣的痛苦和掙扎。

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父母。從小給孩子規劃好了一切,孩子上什麼學從事什麼工作。即便是孩子成年了,他們依然不放心……


這樣做表面是關心孩子。實際上,是希望孩子滿足自己的期待,通過掌控孩子,來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


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就是成長的悲劇

2018年,“北大才子十多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的消息,在網上引起網友罵聲一片。

父母辛辛苦苦把他培養成名校高材生,他卻如此回報父母,根本不知道孝順是什麼。不過,這位北大才子的回應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他在網上發佈了一封長達15000字的公開信,信中不是他的懺悔,而是對父母深深地控訴。

他指責父母過強的控制慾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創傷,他甚至為了治療心理創傷而去攻讀心理學博士。

在他看來,父母“辛辛苦苦”表面上是為他好,實際是一種過度控制。他說,從穿衣吃飯到與人交往,他無時無刻都在父母的掌控之下。

這封信一曝光,立即獲得了很多人的同情。同情之餘,很多人還是說“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畢竟是生你養你的父母,做人要有孝心”。

面對最親愛的人造成的傷害,一句“就讓它過去吧”就能讓一切都重新來過嗎?

湖南衛視《少年說》節目中,一個男孩哭訴這輩子都不想再吃蘋果雞蛋喝牛奶。因為從小學起,媽媽要他每天吃蘋果,小學六年一共吃了2190個。

“流浪大師”爆紅的真相,毀掉一個孩子只需要不斷重複這句話!

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帶給孩子的不僅是生活被支配的陰影,還有對生活的自律性。

某高校老師苦於學生不聽課,上課時用電腦搜索“大學生上課不聽講老師怎麼辦”,並將搜索結果展現給了學生。


一條評論十分扎眼:大學生在假裝上課,卻好意思調侃老師。

有新聞指出,我國的本專科生已有2695萬人,而真正在努力學習的學生,樂觀估計只有500萬。


前一秒還在為高考拼搏,後一秒就坐在教室發呆睡覺。一位老師道出了真相,大學生已習慣被父母管束,習慣隨波逐流的生活,也失去了獨立思考和自我約束能力

當孩子開始長大,如果父母還是堅持控制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的自律和自主性就無從談起,沒有了獨立和自主能力就成了“巨嬰”。擁有成年人的外表,卻無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人云亦云,猶猶豫豫,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這本身就是成長的悲劇。


請以愛為名,真誠地給予理解和尊重

父母的初心都是愛孩子,希望孩子過得好。可是當我們失去了理性和限度,就一不小心變成了傷害。父母在等待孩子感恩道謝,孩子卻渴望著父母的理解和歉意。


就像前文提到的北大高材生一樣,很多網友說如果父母能夠主動去找孩子回家,孩子能主動敞開心扉向父母傾訴,逃避絕對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無聲告白》這本書裡有一句話:“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每個孩子都有權利和自由,追求自己最熱愛的東西。作為家長,請給孩子多一些尊重和理解,不要壓抑孩子的興趣。

“流浪大師”爆紅的真相,毀掉一個孩子只需要不斷重複這句話!

小優也要告訴每個孩子,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經歷,不要怨天尤人放棄自己,堅定理想和追求,就總有圓夢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