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孩子沒效果?家長只需這四步,學會正確表揚有效果!簡單易行

說到孩子的表揚,也許家長會問:“表揚誰不會呢?”那可不一定,因為一提到表揚,我們通常會想到“孩子,你真棒!”“我兒子真厲害!”“真聰明!““真能幹!”殊不知這樣的表揚收效甚微,並不能真正起到表揚的功效。

那麼我們就要注重表揚的方式,學會正確的表揚,我在這裡就將表揚過程分為四步,簡單易行,給大家作一個參考:第一步是描述事實,第二步表達感受,第三步表達希望,第四步表達相信。

比如,孩子今天表現很好,功課自己做了,書本也收拾好了,還幫助家裡面主動打掃衛生,我們便可以在一天將要結束前,在孩子要睡覺的時候,給孩子講,“孩子,今天我看到你自己主動完成作業、學習用品擺放也很整齊、還主動幫媽媽打掃房間的衛生。我們父母都很高興,看到了一個負責任、能自律的好孩子,今天李叔叔來的時候,還誇過你哩!我和你媽媽也都希望,你以後可以持續保持這樣一種狀態,持續並養成良好的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自律、自主、自覺,我們相信,你一定能夠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好孩子。“

我們可以看出,這裡的四步有非常清晰的一個展現,我們現在來看看,我們家長為什麼要表揚孩子?之所以會誇獎表揚孩子,必然是因為孩子做了某些事情、有個什麼樣的表現讓家長高興。因此,在表揚的時候要切忌泛化,要把孩子真正放在心上,也就是首先要讓孩子覺得父母真正是在表揚他。

表揚孩子沒效果?家長只需這四步,學會正確表揚有效果!簡單易行

我們要明白,自己每說一句話都是有一定意圖的,在《跟蔡康永學說話》中提到“要學會說話,說好話,第一步,就要把對方放在心上”,這句話聽起來簡單,但是要隨時隨地做到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在跟孩子講話的時候,我們要達到表揚孩子的目的,那麼就要深層次去想,我們表揚孩子是為了什麼?

要明確表揚的最終目的是對孩子行為的肯定,是一種褒獎,這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自己喜悅心情的表達,孩子做得好,家長必然心生喜悅,要把這種想法向孩子表達出來,這是家長自我的表達;二是對孩子的希望和鼓勵,我們要明確的是,最終我們希望孩子可以持續優秀下去,持續好好表現最終成為習慣,而不是一時性的行為。

所以,我們要表揚的是孩子的行為,而且要特別具體,也就是要描述事實,就事論事,這是第一點,一定要注意。很多家長在表揚孩子的時候,在第一步說話的時候就沒有明確事實,形式上、表面上表揚孩子,限於浮泛,也沒有實質的意義,也就是沒有入心,孩子當時可能很高興,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忘記了,不會持續產生良好的影響,也就沒有達到表揚的目的和實現其應有的功效。

我們要孩子持續性地好好表現下去,就需要持續給孩子以關心,以表揚,以鼓勵,以鞭策,以監督,以指導,這其中,表揚便是不可或缺的、非常重要的一環,要特別重視表揚的技巧和藝術,以期收到最佳的效果。

表揚孩子沒效果?家長只需這四步,學會正確表揚有效果!簡單易行

我們把表揚大致分為四步,我們第一步描述事實便是就孩子的某些良好的行為予以描述,其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明確,我們表揚孩子的原因所在,是因為他做了某些事我們才表揚他,而不是毫無緣故的隨口說說。他下一次就會有意去做,有方向、有目的,便可能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接著第二步我們表達感受,在向孩子描述了良好的行為後,說出自己的喜悅感受,”我們父母都很欣慰!““我們覺得你已經長大了!”“孩子,這件事做得像你!”等等,這些是為了表達我們對孩子的肯定和褒獎,孩子聽後必然也會很高興,自己接下去好好表現的動力也足了,與父母的關係也更為生動活潑了。

然後第三步便是表達希望,在肯定和褒獎孩子以後,接下來就要表達出我們的希望,也就是要實現表揚的功效,最為重要的還是在於我們給孩子指明方向、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期望。很多家長在前兩步(描述事實和表達感受)做了以後就沒了下文,表揚也只完成一半,還有接下來的非常重要兩步沒有做呢。

表達希望就是在對孩子褒獎和肯定以後,寄於我們的希望,希望孩子可以持續保持,這才是我們的最終意圖和目的,是希望孩子可以通過這次表揚再接再厲、繼續保持,同時還要加上最後的一步(第四步),也就是表達相信,是為了讓孩子有信心、有動力做下去,讓孩子明白父母一直在背後支持他,他就會永不懈怠,做得更好。

表揚孩子沒效果?家長只需這四步,學會正確表揚有效果!簡單易行

因此,最後再總結一下,我們要讓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需要隨時隨地鼓勵孩子的良好行為,在正確表揚孩子的時候應注意做到以下這四步,以最終達到表揚效果:第一步是描述事實,第二步表達感受,第三步表達希望,第四步表達相信。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得到家長及讀者朋友的肯定,也歡迎提出指正和批評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