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大禹治水功績,在此立廟祀,建於唐朝的禹王宮

安徽懷遠縣東南塗山之頂的禹王宮。

紀念大禹治水功績,在此立廟祀,建於唐朝的禹王宮


塗山,亦名當塗山,

紀念大禹治水功績,在此立廟祀,建於唐朝的禹王宮


俗稱東山,

紀念大禹治水功績,在此立廟祀,建於唐朝的禹王宮


為古塗山國所在地,也是大禹娶妻及第一次大會諸侯的 地方。

紀念大禹治水功績,在此立廟祀,建於唐朝的禹王宮


其山位於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淮河東岸,與荊山隔河相峙。最高峰鳳凰頂,海拔 338.7米。禹王宮就建於塗山絕頂之上。 塗山禹王宮,被稱為禹廟、禹王廟,又被稱為“有夏皇祖之廟”,位於塗山之頂。是目前位於山頂規模最大的道教宮殿。據廟內的介紹說現存7200平方米,始建於公元前195年。唐、宋、元、明、清歷代皆有修葺。鼎盛時期按照皇家建築規格,分為東、西、中三條軸線,有五進、十殿、十院,被譽為“皖北第一道觀”。塗山氣候宜人,山中怪石嶙峋,清靜幽雅,古蹟名泉,分佈其間。歷代有諸多文人墨客 來此觀光攬勝,如三國時的曹操父子、唐時的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軾、黃庭堅、 朱熹、狄仁傑、宋濂、鄧石如等,他們留下了眾多讚美塗山和歌詠大禹功德的壯麗篇章,為塗山增色不少。。明 代對禹王宮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擴建。清乾隆年間又進行了兩次大的維修。後因歷史滄桑,殿宇大都已傾圮。近年來,當地政府撥款維修禹王宮,先後修復了部分屋舍和圍牆 ,恢復了部分匾聯詩刻繪畫,並將其列入安徽省重點宮觀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