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最寵愛的皇后李夫人,為何被稱史上最聰明的女子?

胡瑪莉


李夫人,是漢武帝的寵妃,她死後被追封為孝武皇后。

李夫人是中山人,也就是現在的河北定州人。她是西漢著名音樂家李延年的妹妹。

李夫人生得貌美如花,且能歌善舞,深得漢武帝寵愛。

有人說,李夫人是史上最聰明的女子。為什麼大家這麼認為呢?

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李夫人是如何進到宮中的。

說起李夫人進宮,還要從她的哥哥李延年說起。

李家全家人都通曉音律,擅長歌舞。李延年因為觸犯法律被處以宮刑,在宮中負責養狗。鬱郁不得志的他,經常自創新曲,自彈自唱,用來排憂解悶。

宮內很多人都被他的歌聲感動。漢武帝知道後,把他召到面前,讓他表演歌舞。

表演之後,漢武帝非常喜歡,讓他做了宮廷的樂師。

李延年得到漢武帝欣賞之後,就籌劃著將妹妹帶進皇宮。

當時皇后衛子夫青春流逝,紅顏已老,後宮年輕女子雖多,但是能讓武帝一見傾心而專寵的很少。李延年精心譜寫一曲新歌,開始了他的計劃。

有一天,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來看望漢武帝,姐弟二人談笑甚歡。心情極好的武帝讓李延年進來,表演一曲助興。

李延年幽幽唱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再難得!”漢武帝沉浸在這歌聲中,良久才嘆息道:“好歌!只是世上真的有這樣傾國傾城的佳人嗎?”

坐在一旁的平陽公主笑著說道,李延年的妹妹就是這樣的佳人啊!漢武帝就下令召見李延年的妹妹。

一見,果然容貌出眾,而且輕歌曼舞讓人沉醉。於是武帝當即把她納入後宮,把一腔寵愛都給了這位新來的妃子。

李夫人的聰明之處在於:深知武帝的絕情,也知道“色衰而愛弛”的道理,她力爭把最美麗的形象留給漢武帝。

李氏進得宮來,一年後生下漢武帝的第五皇子昌邑王劉髆(bó),漢武帝封她為夫人。

當時“夫人”在後宮的地位僅次於皇后。 可是李夫人好命不長,幾年後身染重病。太醫們用盡各種手段,都難以治癒她的病。

眼見著病情越來越重,李夫人的容貌也越加憔悴。漢武帝不時到宮中探望,但是每次來,李夫人都用被子矇住頭,不讓漢武帝看她的臉。

漢武帝問為什麼?李夫人對漢武帝說:“女人在沒有打扮好,沒有穿戴整齊的時候見君王,是對君王的不尊重。再者,我也不想讓陛下您看到我糟糕的樣子。”李夫人越是不讓他看,武帝越是想看。最終,漢武帝沒有拗過李夫人,惱怒地起身離去。

李夫人是一個洞若觀火的人。她得知漢武帝的第一位皇后陳阿嬌,從“金屋藏嬌”的美麗傳說,到成為“長門怨婦”;又目睹了第二位皇后衛子夫,由於年老色衰漸漸失寵。

她深知漢武帝的絕情。由別人想到自己,她知道自己也是以美色討得漢武帝的喜歡,如果讓他看到自己現在的樣子,也會出現“色衰而愛弛”的悲劇。倒不如把自己最美麗的形象留給漢武帝。

冰雪聰明的李夫人,悟透了帝王的無情,也認清了自己,因此,她不敢冒險把最糟糕的一面展示給漢武帝。

這是一種禮節,更是一種睿智。

李夫人的聰明之處還在於,對漢武帝“欲擒故縱”,讓漢武帝愛屋及烏厚待兄弟們。

有一次,漢武帝又來探視,李夫人蒙著被子懇求武帝照顧他的兒子和兄弟們。漢武帝於是說:“夫人你如果掀開被子直接對我說,我會賞賜你,而且也會厚待你的兄弟!”

李夫人說:“關照不關照我的兄弟,決定權在陛下您,而不在於我以何種方式跟您談這件事。”漢武帝又一次拂袖而去。

在一旁侍候的心腹女官問:“夫人為什麼不當面向陛下託付兄弟呢?”李夫人說,我堅持不讓陛下看到我的樣子,正是讓他在我死後會對我日思夜想。對我愛而不得,才會把感情寄託在照顧我的兄弟們這件事上。

李夫人死後,漢武帝果然十分懷念李夫人,並因此厚待她的兄弟。

李夫人真是冰雪聰明!武帝心中留下的都是李夫人嬌美的身姿,這種記憶很折磨人,既沒有辦法忘記,也沒有辦法重新拾回。

漢武帝於是令人畫出李夫人生前的畫像,懸掛在寢宮。他經常對著她的畫像發呆,懷念她的美好。

漢武帝甚至還相信方士的信口雌黃,用“招魂”之計,讓李夫人“重返陽間”與自己會面。

漢武帝遠遠的看帷帳中“李夫人”的優雅身形,竟然激動得淚流滿面。

在漢武帝一生為後人所知的皇后及妃子中,除了前文提到了陳阿嬌、衛子夫兩位皇后,下場都十分悲慘,還有後來的鉤弋夫人,也被武帝賜死。獨有李夫人,讓漢武帝至死都魂牽夢縈。這更驗證了李夫人具有先見之明。

想念而不得見,佳人不復再生,武帝只能“愛屋及烏”將思念之情慢慢轉移到對李夫人兄弟們的照顧上。

李延年在妹妹死後被封為協律都尉,在樂府裡任職,掌管皇家宴會、祭祀等音樂的創作,同時也負責蒐集整理民間詩歌樂曲。

李延年在樂府任職每年領著高薪,而且他在音樂方面的才情也充分表現出來。武帝對他的喜愛也越來越深,甚至有時同臥而眠。

李延年僅僅憑藉妹妹的囑託而得寵,可見武帝對李夫人的追念之深,也足以證明李夫人之前行為的明智。

李夫人的另一位哥哥李廣利沒有功績,不能封侯,武帝想著李夫人生前的託付,總在給李廣利這塊“金子”找發光的地方。

漢武帝封李廣利為將軍,率軍出征,攻打小國大宛國。李廣利帶兵能力差,又加上路途遙遠,好不容易走到目的地的時候,人馬餓死無數,攻城數日也沒有進展。他帶兵回國,在關外屯兵數日。漢武帝知道以後,雖然氣得跳腳,但卻沒有給李廣利治罪。

幾個月後,武帝加派將士6萬,牛馬數萬,糧食兵器等無數,令李廣利再次攻打大宛,同時派使臣讓大宛周邊的小國出兵幫助。

這一次,李廣利終於大勝而歸,但是隨他生還入關的士兵僅萬餘人,馬千餘匹。面對這代價慘重的勝利,武帝不但沒有怪罪李廣利,反而封他為海西侯。李廣利完全是沾了妹妹李夫人的光!

一代名主為了心愛妃子的臨終囑託,深情如此,即便行為有悖常理,也足以令世人動容!而這些,都拜李夫人所賜。

李夫人深知“最是無情帝王家”,已經參透“色衰而愛弛”的規律。她生病以後,不讓漢武帝看她的臉,是想讓漢武帝記住自己最美麗的樣子,讓他對自己魂牽夢縈,而且愛屋及烏關照自己的兄弟。

事實證明,她走後,漢武帝厚待她的兄弟們,也算達成了她的遺願。

聰明如李夫人,生命雖曇花一現,但她把自己的優勢利用到了極致,不但給漢武帝留下了最美麗的樣子,而且蔭庇家人兄弟以周全。說她是歷史上最聰明的女子,實在是不無道理!

從李夫人的事例我們也得到一些啟示:夫妻之間,是不是也要保持一點神秘感,把最美好的形象留給對方,而不要把最糟糕的一面留給配偶。這樣,愛情才能常新,感情才會長久!


秋踏梧桐2018


你好,我是歷史秘密。

讀史使人明智。

李夫人,西漢漢武帝時期人,倡家出身,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父母兄弟妹均通音樂,都是以樂舞為職業的藝人。李氏被封為夫人,這是當時僅次於皇后的位置。生漢武帝第五子劉髆(昌邑王),後被霍光追封為孝武皇后,遷葬茂陵。但無論史書還是文學作品仍稱其為李夫人。兄弟姐妹中有三人史書有載:李延年、李廣利、李季。現在茂陵仍有李夫人墓。關於她的事蹟,《史記》《漢書》記載有出入。



  

她是目前動用漢語資源來讚頌最多的美女:先後有“傾國傾城”、“絕世佳人”、“姍姍來遲”等成語以及西漢劉徹的《落葉哀蟬曲》、《李夫人歌》、《李夫人賦》,李延年的《佳人歌》,唐白居易的《李夫人》,美國意象派大師龐德的《LiuCh'e》以及“玉搔頭”、“懷夢草”等詩、詞、歌、賦、典故均因其而來。也是在漢武帝陵寢“茂陵”中唯一女性墓葬。


“夫人”是嬪妃的稱號,李夫人沒有留下她的名字,薄命不薄命難說,禍水不禍水也談不上,但這位死後許多年還能讓漢武帝戀戀不忘的李夫人卻實在不尋常。她的開始和結局同樣不可思議。武帝的無盡思痛幾乎全在她計劃之中,美豔的容顏是她受寵的原因,而更在於她做人極有分寸,不因武帝的寵幸忘乎所以。一句“遺世而獨立”襯托了她的本質,有可遇而不可求的距離美。李白的那句“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也許是李夫人所說的最好註腳。

  《史記》與《漢書》都詳略不同地記載了方士李少翁為漢武帝招李夫人魂的事。據東晉王嘉《拾遺記》:招魂時是用色青質輕的“潛英之石”,將李夫人的畫像設在紗帳裡,在燈燭下投影於“帳帷”之上。這是後代皮影戲的由來。白居易詩《李夫人》雲:“傷心不獨漢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君不見穆王三日哭,重璧臺前傷盛姬。又不見泰陵一掬淚,馬嵬坡下念貴妃。縱令妍姿豔質化為土,此恨長在無銷期。”但那種“遺世而獨立”的悽清,千古之下只李夫人一人而已,遠非楊貴妃的豔俗可比。


  李夫人出身於倡家,即從事音樂歌舞的樂人,李延年是李夫人的哥哥,因犯法而被處腐刑,在宮中從事養狗的工作。後因善歌受到皇帝喜愛。漢書記載:李延年有一次在武帝酒宴前獻歌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漢武帝聽了後嘆息說:“好歌!但世上真有這樣的絕色佳人嗎?”平陽公主告訴他說,李延年的妹妹就是這樣一位佳人。於是武帝便召見延年的妹妹,果真“妙麗善舞”,李氏被武帝立為夫人。


歷史秘密


因為李夫人深知以色侍君,色衰愛弛。武帝沒有見過她生病後的樣子,那麼她留在武帝心裡的就永遠是之前年輕貌美的容顏,這樣在他死後,武帝才會思念她,才會善待她的家人。

比如後期抗擊匈奴的大將軍李廣利就是她的哥哥。(當然最後兵敗投降匈奴,此是後話)


梧桐


我不知道稱李夫人為史上最聰明的女子的說法緣何而來。李夫人傾國傾城,多才多藝是真的。漢武帝劉徹寵愛過的幾個女人只有李夫人恩寵未減,其他陳阿嬌、衛子夫、鉤戈夫人或貶或死。我覺得李夫人只是運氣比陳阿嬌們好一點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