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三世中枢”石牌坊位于灵寿县北关大街,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是明思宗朱由检为了表彰当朝兵部左侍郎傅永淳的功绩,赐封其祖孙三代“三世如其官”而敕建的,故牌坊中间书刻“三世中枢”四个大字。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文保碑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四柱五楼三重檐仿木结构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换个角度拍照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东南面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牌坊东侧面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东北面

牌坊通体以淡青色细石料精雕细琢而成,浑厚壮丽,古朴典雅。原高16.6米(原街道为大青石铺路,现淤有2米多的黄土),东西长9.9米,南北宽3.3米。为四柱五楼三重檐仿木结构,在四柱南北向两侧夹柱石上,雕有八个大狮子和38个小狮子。大狮子满头漩涡状的鬣毛,张口露齿,眼呈蛋形,回首俯视,既威武勇猛,又微带笑意,乖巧可爱,既渲染了门第富贵威严,又制造出一种喜庆祥和的气氛;形态各异的小狮子分别置于大狮子身上,或立、或卧、或蹲、或伏、或骧首雄视、或跃扑嬉戏,形态传神,栩栩如生。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南北夹柱石上雕有八个大狮子和38个小狮子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北面的大狮子损毁较为严重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这是南侧东面第二个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南侧西边第二个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南侧西边第一个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北面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北面东侧第一个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北面东侧第二个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北面西侧第二个

石牌坊的柱面及横梁之间均匀地浮雕着流云及各种线刻花饰图案,静中有动,同中有异,使整个石牌楼似乎置于空中,飘飘欲仙。牌楼最上端主间正脊之上,以神兽驮负宝瓶为顶饰,中枋上最高一层出檐和两配枋上的出檐构成五楼,每层檐下均有石雕斗拱承托,中枋六朵,配枋三朵,布局匀称,灵巧而庄严,每层檐两边各有鸱吻装饰一对,三对对称,使得整个石牌楼高大而不死板,华丽而又威严。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每层檐下均有石雕斗拱承托,中枋六朵,配枋三朵,布局匀称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正脊之上以神兽驮负宝瓶为顶饰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正北面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每层檐两边各有鸱吻装饰一对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西北面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正西面

石牌坊三层檐大小额枋上精雕各式流云,飘然若动。上层明间檐下正中竖匾,额题“皇恩宠锡”四个楷书大字,显示出明皇对大臣的宠爱之意,亦为牌坊建造之由。其下一幅“丹凤朝阳”石刻,寓意太平盛世,繁荣富贵。中层横匾正书“三世中枢”四个巨大楷字,刀笔刚劲流畅,力透石上,为石刻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匾下雕有六只瑞鹤翔云,再下为双龙腾飞,采用镂雕技艺,其刀法细腻逼真,根根龙须如细细的竹筷与流云相连,达到了形态传神与力学相宜的完美统一。下层横匾恭书三行楷字,铭刻了建牌坊之人的官位,也涵盖了“三世中枢”的内涵。两侧两层配枋横梁上亦是透雕吉凤和祥麟,东西对称,雕刻精细。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上腾龙,中凤凰,下麒麟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南面右侧檐下各三朵仿木斗拱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南面明间细部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立柱上布满云纹

细观整座牌坊,图物摆布得当,雕刻细致精妙,虽然是全石结构,但在框架结构和装饰图案上又都是仿木结构,从外观上石料之间看不到明显的结合缝隙,好像是用一块通石雕成,足见其做工之精巧。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三世中枢”匾额之上丹凤朝阳,之下瑞鹤翔云,再下双龙腾飞,三行小字为建坊之人的官位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匾额之上有丹凤朝阳石刻,下有六只瑞鹤祥云图案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南面左侧图案与右边对称,也是腾龙、凤凰和麒麟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南面左侧檐下各三朵斗拱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北面明间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采用镂雕技艺其刀法细腻逼真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三世中枢匾额下有六只瑞鹤祥云再下面透雕双龙腾飞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上层明间檐下正中竖匾,额题“皇恩宠锡”四个楷书大字

灵寿傅氏明清望族也。傅氏先祖自明初搬迁至此地500余年间,仅从族谱上可以得知,家族中共有进士5人、举人10人、拔贡39人,担任县令、知州、知府、将军、指挥使、兵部侍郎、尚书等各种朝廷命官者达20余人,其中以明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傅承问,明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傅铤,明崇祯年间吏部尚书、前督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左侍郎傅永淳,清顺治年间太子少保、工部尚书傅维鳞等人最为突出。灵寿傅氏的始祖为锦衣公,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成祖迁都北京时,护驾北迁,奉命卜居灵寿北关,后代繁衍至今已有二十多世。


河北灵寿三世中枢牌坊


再看一遍石牌坊



灵寿北关村大多为傅氏后人。据年长者回忆,北关村傅氏建筑规模宏大,除“三世中枢”牌坊外,还有谏议坊、贞节坊、傅氏先祠、傅冢宰永淳墓、傅少保维鳞墓等,现在除了有永淳、维鳞两墓外,其它均已无存。在傅氏后人的记忆中,当年的石牌楼气派很大,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很是威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