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救援机长华海峰:生命重负 责任加身

3月12日下午16点49分,伴随着旋翼在空中翻飞的声音,一架金汇航空救援直升机平稳降落在云南警航临时起降点。

“快快快!”

“患者肺部已经撕裂,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直升机才刚落地,早已等候在旁的云南省急救中心医护人员就迅速向前,患者被转运至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直到得到患者“脱离生命危险”的消息,执行此次救援任务的机长华海峰才松了一口气。自他加入到航空救援这一行开始,他就无比珍惜像这样能让他松一口气的时刻。

因为松一口气意味着,他又为生命的营救争取了时间。

航空救援机长华海峰:生命重负 责任加身

为生命打通空中高速航线

上述救援的任务点在文山,患者为一高中女孩,因交通事故导致肺部撕裂,需紧急转往昆明进行进一步治疗。

事情虽已经过去将近一月,可对于救援细节,华海峰仍然记忆犹新。

“文山距离昆明有近350公里的路程,加之云南地处高原,路况比较复杂,一般需要近4小时的车程,但那天我们的救援直升机仅用50分钟便成功将患者从文山转运到昆明,打通了空中高速航线,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救助时间。”

华海峰来自江苏,87年出生的他虽然年轻,但累计安全飞行的时间已经超过5000小时。他曾在全世界最大的飞行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担任飞行教官10年,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优秀的飞行员。

“但对于我个人而言,还是比较倾向于在一线工作,把一生所学都服务于社会和人民”,2017年,华海峰正式成为一名航空救援飞行员,进入了这个在他看来能够救死扶伤,神圣无比的行业。

航空救援机长华海峰:生命重负 责任加身

见到华海峰那天,他穿着一身干净利落的飞行服,有着不输“冲上云霄”的自信和帅气。当聊到和航空救援工作相关的种种,他又始终带着笑,满脸无比享受的表情。

一年到头365天每天24小时随时待命,备勤时不断学习,和机组人员做好各项准备,以便接到突发救援指令后可随时出发,这是华海峰的日常。进入航空救援2年多的时间,他前前后后执行过不少救援任务,从医疗救援,交通意外伤害救援再到应急救灾……他说,“救援任务执行完成后,会收到很多感谢,每次心里都很开心,觉得好像自己把他们从死神那拉回来了一点。”

我问他,“执行了那么多次救援任务,救了那么多的人,这份工作有没有给你带来什么?”

“最重要的就是身上那份责任感,对病人负责,对整套机组负责,也对自己负责,”华海峰这样回答我,神情坚定。

航空救援机长华海峰:生命重负 责任加身

中国应急救援应跨入航空时代

按照专业的释义,航空救援是这样一个概念:把直升机应用于应急救援(空中120),能更快速到达水、陆路不可通达的作业现场,实施搜索救援、物资运送、空中指挥等工作,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有效的救援方式。

据了解,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国目前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航空救援体系,而我国面对即将进入超级老龄社会,医疗急救需求位居世界前列的现状,航空救援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专业航空救援直升机不足百架。

“航空救援的价值体现在救人的效率方面,其运行成本可能是救护车的十几倍,但航空救援的时间会大大缩短。一般伤病员最佳的抢救时机也就是在30-60分钟这样一个阶段,救护车到不了的地方,我们可以到,时效性更强,”华海峰说。

“航空救援对于中国来说是新型产业,也是朝阳产业。从长远来看,中国需要这块。目前中国航空救援力量非常薄弱。金汇通航能以自己的能力来做这个事情,弥补了中国在这块的空缺,服务于全体老百姓,真的非常好。”

航空救援机长华海峰:生命重负 责任加身

华海峰所任职的金汇通航,成立于2006年,从2015年开始正式将直升机救援项目确定为核心业务,截止今年3月,布机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200多个城市,与超过1300家医院和急救中心联合,在中国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航空救援网络,为社会大众提供紧急医疗和应急救援服务。

配有专业医疗设备的救援直升机,如华海峰般技术娴熟的飞行精英们,随时都在准备着出发,搭建起空中生命线,为每一个生命保驾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