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

高臺百事通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日本古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發明文字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且日本列島統一的時間又很晚,根本來不及發明文字。中國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先進的文化可以秒殺整個東亞和南亞。當中國的先進文化傳入日本後,日本的貴族要想學到治理國家的策略,那麼就必須先學習中國的漢字,這個和朝鮮其實差不多。最開始沒有文字,但是又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他們不得不學習漢字。在當時的東亞中國又是文明古國,周邊很多國家還處於原始部落,漢人已經開始學習古人先進的文化知識了。在那時,日本不學習中國,就學習朝鮮,且朝鮮在當時也學習的中國。所以,中國的漢字就是從朝鮮先傳入日本的。

日本的漢字是如何傳入日本的,我們先來了解一段日本歷史。中國關於日本的最早記載出自《後漢書》,倭國派使者向光武帝劉秀朝賀,當時也沒有什麼貢品,光武帝見使者矮小,就賜予了一塊“漢委奴國王”金印給使者。到了漢安帝時期,日本挑選了160女奴獻給漢朝皇帝。東漢末年,倭國發生暴亂,一個叫“邪馬臺國”的九州國家異軍突起,管理著30多個倭人小國家,而國王是一位女性叫“卑彌呼”。三世紀中期,日本本州島中部興起了一個國家叫“大和國”,當時的大和國應該和邪馬臺國並存在日本列島上。公元285年(應神天皇十六年),朝鮮半島上的百濟人王仁攜帶《論語》10卷,《千字文》1捲來到日本,漢字這時開始傳入日本。

日本人為了看懂中國書籍,那麼就要學習中國漢字。所以,大批中國和朝鮮移民進入日本。那是處於東漢末年,藩鎮割據中國戰亂不對,逃難的大陸人正好給日本大和國帶去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也許就是這一批人,使大和國要強於日本其他國家,所以到了五世紀,強大的大和國逐漸統一了日本列島。

公元645年,日本大和國的孝德天皇開始改革。從公元285—645年,從應神天皇時期漢字傳入日本,到孝德天皇改革,期間經歷了360年的時間,說明這360年的時間,漢字已經逐漸深入日本各社會階層。所以,公元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在國內頒佈《改新之詔》,全盤學習中國唐朝的文化制度以及律令制度等,在日本歷史上被稱為“大化改新”。所以,現在的日本都保留著很多唐朝時期的文化。不過漢字剛到日本也是水土不服,畢竟是讀音有出入,所以在此後的漫長歲月當中日本人始用漢字的楷書偏字,造出了“片假名”,接著用漢字草書的偏旁造出了“平假名”,以為注漢字音,及標註日本語音之用。其實,這個和中國現在的拼音差不多,都是以漢字注音,方便閱讀。當然,對於日本的漢字歷史,目前也不是很清楚,其實他們的一些讀音可能和我國的古漢語發音有點接近。


謀士說


謝謝題主的提問。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這是一個很多朋友都感到好奇的問題。很多答友都說漢字是由譴隋使或譴唐使帶入日本的,實際上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

事實上,漢字是公元5世紀隨著一批百濟佛教僧侶將中國經書帶到日本而傳入的。有的朋友可能會知道,古代日本雖使用日語但僅限於語音上的交流,並沒有自己的文字。

漢字剛剛傳入日本時,日語完全使用漢字書寫,甚至直接用漢語書寫,也就是“口中說日語,書寫是漢語”。而且當時只有具備較高文化水平的人才能看懂這些文字,普通人不會書寫。

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日語與漢語之間的差異過大,日本逐漸出現了一些只表音的漢字,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假名”(假借之意)。這樣,日語的音就可以書寫出來了。

再後來,這些只表示音的“假名”被進一步簡化,形成了現在的“平假名”和“片假名”。

平假名形成於公元9世紀。除一兩個平假名外,均由漢字草書演化而來。平假名因最初是為了寫和歌、物語而產生,主要使用者為女性,因此又稱作“女文字”。公元9世紀中期以後的日語有兩種書寫文字,一是漢字,另一個則為平假名。

以上就是日語中帶有漢字的主要緣由。

以上個人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喜歡獨立思考,遠離人云亦云,專注文化領域,探究傳統文化,每日分享美文美圖。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漫步世界遺產


日本為何會有漢字,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從中國學的,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闡述:日本文字的發展與日本文字的組成。


日本文字的發展

日本在漢字未傳入之前本無文字,此一觀點早為公元九世紀時的一部份日本學者所主張,但是日本的嘴硬也是出了名的,還有一部分學者死磕,說日本之前是存在文字的,對於這個觀點這裡不做討論。

當公元三世紀末葉,即二四八年王仁從百濟渡日,獻論語十卷及千字文一卷,是為漢字漢學傳入日本的開始,在此之前,日本的歷史是沒有正式文字記載的,換句話說,在漢字沒有傳入之前,日本的歷史一直是中國的史官寫歷史的時候偶爾寫寫才有的。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從隋朝開始的遣隋使,唐朝的遣唐使,也就是後世所瞭解的留學生,這些留學生把中國的農耕知識,文化知識,以及佛教信仰都傳入了日本,日本的文化形成是由於中國的影響而形成的。

日本文字的組成

日語的文字由漢字和假名兩套符號組成,混合使用。假名有兩種字體:平假名和片假名,各有73個。前者假借漢字的草書造成,用於日常書寫和印刷;後者假借漢字楷書的偏旁冠蓋造成,用於標記外來詞、象聲詞以及特殊的詞語。明治期間曾出現過羅馬字拼寫法,但不是主要文字。

從文字的組成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日本文字中烙印了多麼中的中國文化,誰知道這玩意是養不熟的白眼狼。


解憂書館


1丶日本(古代稱倭國)沒有文字。中國漢代以後,兩國有了交流。中國漢字傳到日本,日本人開始用漢字記錄自己的語言。日本最早的文獻都是漢字文獻。只是發音不同,用本國語言發音誦讀。

2丶日本如今的文字稱假名(包括平假名與片假名),原是漢字筆劃和漢字偏旁的變體,在古代日本最初用作拼音。平假名作為拼音文字形成於9世紀,在女人中使用,後來發展成日本文字。

3丶日文有一個不可克服的缺欠。就是相同假名的發音,可能產生歧義,必須有漢字在假名文字中才能準確表達句子的含義。所以,日文文獻(文章)離不開中國漢字。


趙凡丁201



早期的日文全部是漢字,而且語法也是中式的,甚至讀音也全部採用當時的中式發音。所以當時的日本人讀書是很痛苦的。到了隋末,日本人開始嘗試用漢字注和音。並且寫成了一本《日本書紀》。中國人讀這本書也很痛苦,書中所有字全認識,就是不知寫的嘛。哈哈,我們小時候不是也用漢字注過英語麼?歪瑞馬吃,還記得這個單詞應怎麼讀嗎?


到了唐代,大量的遺唐使進入中原,他們在學習唐代文化的同時。也認識到只用漢字無法解決日本的語言記錄問題,於是他們把漢字中的楷書拆解,形成了現在的片假名。有專家表示楷書是日本名臣吉備真備發明的,片假名究竟是不是吉備發明的,歷史沒有明確的記錄。但可以肯定的是,片假名與日本遣唐使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到了公元十世紀左右,日本又出現了平假名,平假名是把漢字中的草書拆解後形成的新文字。早期,平假名只是作為漢字的拼音出現的,但這種文字受到了上層貴族婦女的歡迎,並把平假名引入了日本文字系統。到了十二世紀,《源氏物語》的作者已能很嫻熟的使用這一文字系統。當然,平假名也是有發明人的,他就是《妖貓傳》的主角空海大師,順便說一句,空海大和尚的草書可是一絕啊。

至此,完整的日本文字系統終於形成。但是,一直到明治維新之前,漢字在日本文字系統中始終處於主導地位。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開始引進西學,這時他們發現西方的很多名詞無法用漢字翻譯。於是平假與片假便派上了用場。隨著西化的深入,漢字的主導地位一步步的失去。時至今日,漢字一統日本文字江湖的地位早已一去不返了。

我是風間殘酒,喜歡我的回答,麻煩點一下贊,加個關注唄親。


用戶59157161798


這是日語學習的第一課。

只要你報一個日語班,剛開始學五十音圖時,老師就會提到構成日語文字的元素。

構成日語的三種文字是:平假名、片假名和漢字。

如果這句話翻譯成日語,那麼寫作:

“日本語を構成する3種類の文字ーーひらがな、カタカナ、そして漢字。”

首先,“日本語”、“種類”、“漢字”等就是漢字詞,它們的平假名讀音分別是にほんご、しゅるい、かんじ。

其次,ひらがな(hiragana)就是平假名的詞語,它的意思就是“平假名”。

最後,カタカナ(katakana)就是片假名的詞語,它的意思就是“片假名”。

日語之所以會出現漢字,是由於日語的發明與漢字存在莫大的關係。

公元5世紀以前,日本尚最初沒有書寫系統,隨後通過對漢字的改編,形成了現代的書寫系統。因此,現代日語得以保留漢字詞,特別是一些名詞、形容詞和動詞中,都會留有漢字。

這就是為什麼你會在日語中發現大量的漢字。例如,上面那句話中的“構成する”就是一個由漢字+平假名組成的動詞。

總而言之,這種情況是歷史的原因所致。


HuiNanHistory


在歷史上,漢字一直是日本的正式書寫文字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許多後起民族語言和文字的出現是不同步的。也就是說很多民族在興起之初是隻有語言,沒有文字的。而日本民族在形成之初便沒有自己的文字,這對其文明的進步造成了極大的阻礙。

日本是個島國,其地理環境是非常閉塞的,而與日本距離最近的大型文明就是中國的漢文明。於是從東漢末年起,漢人的服飾、文字、建築、書籍、文化就開始源源不斷地傳入日本。

(不光是漢字,日本的服飾也是承襲漢服。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一直管“和服”叫“吳服”,因為漢服是從中國的江浙一代傳入日本的,而這些地區是古代的吳國,所以日本人稱“吳服”)

今天對於漢字是何時傳入傳入日本的,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時間,大體推算是在公元3世紀時進入日本的。

至此,漢字作為日本的正式文字使用了近2000年的時間,為日本的文明進步起到了巨大地推動作用。

不過日本人使用漢字也存在著諸多的不便。

漢字是漢族人根據漢語而發明的,通常是一音對一字。而日語和漢語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語種,漢語屬於漢藏語系,日語則是孤立語種,只與韓語有一定的血緣關係。所以漢字跟日語在發音和語法上根本對不起來,日本人必須經過長期的學習才能熟練掌握漢字,這對日本的文字普及和日常使用帶來了許多不便,於是日本人發明了“假名”作為漢字的輔助文字。

假名,日語的表音文字。“假”即“借”,“名”即“字”,意即只借用漢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義,所以叫“假名”,漢字為“真名”。

假名主要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兩種。平假名源於漢字草書,正式使用約從公元九世紀起,片假名源於漢字楷書,正式使用約從公元十世紀起。

假名的使用與漢字一道組成了日本今天的文字體系。

(日本平假名)

到了日本明治維新時期,隨著“西風東漸”,日本國內掀起了一股廢除漢字改用拉丁字母的風潮。但由於漢字在日本使用時間太長了,失去了漢字將會徹底斷絕日本文化的根基,所以廢除漢字的想法沒有被付諸實施。

到了二戰之後,日本對常用漢字進行了許多小幅度的簡化,形成了現在日本所使用的“當用漢字”。但之前的“舊體字”,也就是中國大陸所說的“繁體字”依舊被允許使用。

今天日文中大多數漢字與中國的含義基本相同,只是某些個別詞語意思不同,比如說“手紙”在日文中就是“信件”的意思。

但如果你前往日本,用繁體漢字與日本人交流還是不成問題的。

(2017年日本年度漢字——“北”)


千佛山車神


眾所周知,古代的日本是沒有自己的文字的。根據日本的史料記載,漢字是在隋唐時期傳入日本的,也就是日本大量的派遣遣唐使來到唐朝的時候,模仿唐朝的律令制度學習唐朝的文化,同時也將漢語和漢字帶到了日本,日本才正式開始了使用文字記載自己歷史的時期,這個時候漢字在日本的貴族文人,商人中頻繁的使用。日本一度將漢字作為官方文字,公文書信均以文漢字書寫。



而且一開始日語漢字漢字也是使用繁體的,但是日語雖然是用漢字書寫,但是他的發音卻不是漢語。只是借用了漢字的音和形。逐步對中文進行改造,形成日文。這也就是為什麼日文中保留了大量的漢字。



現在的日語中的漢字,有些我們稍加推測,可以很快明白明白他的意思,有些可能跟我們熟悉的漢字的意義已經完全是天壤之別了。比如,“賞味期限”就是“保質期限”的意思,兩者相差不大。再比如“泡湯”的意思是“澡堂”,和我們漢語的理解就大不相同。





其實現在日語中的漢字很多都與我們漢語所理解的意思不同。娘是女兒,映畫是電影,主人是丈夫,胡瓜是黃瓜,手紙是信,等等意思大相徑庭的漢字。只能說日文中的漢字可以反映出中國文化對日本歷史的巨大影響。

你們對日文中出現漢字的歷史由來,還有哪些更好的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呢。


眾意私人秘書


在很久很久以前。

日本還沒有自己的文字,只有自己的發音系統。

然後它發現了中國(或者他被中國發現了)。

中國的強大使它羨慕,它要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文字。但是自己憑空捏造出文字來太累了。

所以他們沒有打招呼就借用了中國的漢字。

對的,因為日文借用了中國的文字系統,所以日語中會有中國文字。

但是那並不意味著你看到的就是你聽到的。

因為之前說了嘛,那時候日本已經有了自己的發音系統了。

他們只是單純的借用了我們的文字系統。

所以很多文字的讀法跟我們是完全不同的。是日本原有的讀法。

即使有一些他們沒有的東西他們連著讀音和文字一起“借”走了。

經過千年的演變,我們自己的官話都在歷朝歷代的變化。

我們自己對於千年前的讀音也不清楚了,自然也是聽不懂了。

但是呢,很多文字你看到的就是你知道的。

因為很多東西他們是借用到他們的文字系統裡面,意思還是不變的。

之前有人說,你去日本不用太擔心,因為所有的產品重要的信息裡面都有“漢字”。

你連猜帶蒙的也就知道是什麼了。


悠然歲月


因為日文就是從漢字演變而來的。

胡哥從小就很喜歡日本動漫,在看動漫的時候經常會發現裡面一些字我居然能看懂!

其實日文就是從漢字演變過來的。

想當年,在東亞,中國都是三國時代了,日本還是原始奴隸社會。

那個時候的日本要啥啥沒有,衣服都是套頭衫,就是一塊布中間剪個洞把頭套進去就完事,更別說什麼文字了。

而作為當時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中國文化開始輻射四方。比如在魏文帝曹丕時期就有日本使者難升米和都市牛利來進貢,在見識到中國的文化之後,開啟了日本學習中國文化的高潮。

就在這個時候漢字傳入了日本,日本的佛經、官方文件、貢書都是用漢字寫的。但他們還是保留了自己的語言,只是用漢字來作為書寫工具而已。

後來到了唐朝的時候,日本開始全面學習中國文化。利用漢字楷書的形式,稍作變形之後創造片假名。

“假”即“借”,“名”即“字”。只借用漢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義,所以叫“假名”。那些直接沿用其音、形義的漢字叫真名。

後來為了書寫方便,又用漢字草書的寫法創造了平假名。

其實從“假名”這個稱呼可以看出,當年的日本人還是很謙遜的。

回到問題,為什麼日語裡會有這麼多漢字。

胡哥覺得有兩大原因:

其一,當年中國是最發達的國家,不學中國學誰?就像現在大家都學英語一樣。

其二,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漢字已經和日本文化切割不開了,要徹底廢除,難度太大,還不如就此保留。

其實今年五一胡哥去日本旅遊的時候就發現,在日本街頭基本不會迷路,因為滿大街都是“眼熟”的漢字,一不小心我還覺得沒出國呢……

你還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關的話題呢?歡迎向胡哥提問!

長得好看的都點讚了,你還在等什麼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國的逗比生活,歡迎關注嘿老外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