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37家千万级机场吞吐量来看机场建设的迅猛发展!

随着2019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的圆满落幕,各大媒体纷纷爆出了2018年民航的主要工作内容。首先盘点的就是国内千万级机场达37个,表明民航运输业得到迅猛的发展,更间接表明各大机场的产能得到一个最大释放,但是机场本身的容量已经定了,从而需要更进一步的扩建,扩建的工程会越来越多!

从2018年37家千万级机场吞吐量来看机场建设的迅猛发展!

1、看看这37家千万级机场是如何实现蜕变的?

2017年国内千万级机场共计32家,其中9000万级为首都机场,7000万级有上海浦东,6000万级有广州白云,4000万级5家,3000万级2家。2018年增加5家新成员,宁波、石家庄、珠海、温州、合肥。

从2018年37家千万级机场吞吐量来看机场建设的迅猛发展!

11月9日,宁波机场率先突破,成为国内"千万级机场俱乐部"第33个成员。

11月20日,石家庄机场迎来今年第1000万名旅客。至此,京津冀机场群中主要机场全部跨入千万级行列。

同一天,珠海机场也突破了年吞吐量千万的大关,成功晋级,成为千万级机场中仅有的两座地级市机场之一。

从2018年37家千万级机场吞吐量来看机场建设的迅猛发展!

11月23日温州龙湾国际机场迎来2018年里的第一千万名旅客。开航至今,温州龙湾机场累计旅客吞吐量已经突破1亿人次。

11月26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跻身"千万级机场俱乐部"。这是继去年跨过800万、900万之后又一次历史性突破。至此,国内千万级以上机场的数量增加到了37家,跨入新台阶。

从2018年37家千万级机场吞吐量来看机场建设的迅猛发展!

2、千万级俱乐部中,多家实现新突破。

在千万级俱乐部成员中,多家机场实现了新突破,旅客吞吐量再上新台阶。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成为继亚特兰大机场之后,全球第2家破亿的单座机场。成都、重庆、哈尔滨、贵阳、三亚等机场旅客吞吐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从2018年37家千万级机场吞吐量来看机场建设的迅猛发展!

12月12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成为我国内地继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之后第四个迈上5000万台阶的机场,成都"航空第四极"地位更加凸显。

12月17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实现历史突破。自2012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以来,重庆机场实现了"平均每三年一千万"的速度快速发展。

12月24日,哈尔滨机场年旅客吞吐量2000万人次,成为东北地区首家跨入2000万人次的机场。

从2018年37家千万级机场吞吐量来看机场建设的迅猛发展!

除此之外,贵阳机场、三亚机场预计也将突破2000万门槛,白云机场将冲击7000万大关。

今年1-11月,桂林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达到了818万人次,全年将接近900万,明年有望冲击千万级大关。

而银川机场今年到目前的吞吐量已经接近了900万人次,年增长17.6%,预计2019年将破千万,成为西北地区第三个千万级机场。

从2018年37家千万级机场吞吐量来看机场建设的迅猛发展!

3、吞吐量指标对机场的重要性和意义

衡量机场最主要的指标一般有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起降架次等,通俗的说,机场吞吐量指标的大小,一般都代表着机场所在的有多么的受游客欢迎以及其重要度,也能够代表这座机场的实力与地位。

机场吞吐量达千万级的已达37家,充分说明我们的民航市场容量越来越大,人们航空出行越来越多,这也导致很多大机场处在满负荷的运营当中,跑道和空域都已接近极限,亟待扩建增容,近期广州机场三期、杭州机场三期、郑州机场三期、西安机场三期等各大机场的三期建设都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量而开工的,相信随着航空旅客/货运的快速增长,会有越来越多的大机场三期、四期工程陆续开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