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本该丧命,为何却没被毒死?

用户3708573094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贞观之治拉起了唐朝国力迅猛上升的帷幕,当之无愧是千古一帝,但他上位的方式一直为人诟病,那就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杀兄逼父,从秦王成为太子。

任何事物都有个发展的过程,在政变之前,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还是一对“哥俩好”的塑料兄弟,起初一起为了老爹李渊的建国大业努力奔波,局势稳定后就开始为了那唯一的位子明争暗斗了。

算起来,李建成是很占优势的,毕竟他跟李世民同母,没什么嫡庶之分,再加上年纪又大上几岁,继位符合礼法啊,而且他的能力并不太差,他作为太子是绝对合格的。

在入主长安的时候,李建成作为李渊的左右手,统帅左路军,阻挡屈突通。在李世民征讨天下的时候,李建成在关中进行后勤方面的保障,或者防范突厥。

李建成也有自己的一班人马,他的东宫跟李世民的天策府以及李渊的皇宫,基本就是大唐王朝政令三大来源地,三人的政令均可通行于全国各州郡。

这种政令多出的情况造成李渊皇权的削弱,同时也造成李建成地位的不稳,并且给了李世民机会,一个冲击的机会,凭啥我就得当藩王?也得争个太子当!

在两个儿子的争斗中,李渊更偏向于长子李建成,毕竟隋朝废长立幼二世而亡的例子就摆在眼前,他不得不吸取一下教训。不过李渊也并不想废掉李世民,他的想法大概是让李建成继位,而李世民辅佐。

然而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争斗愈演愈烈,李渊难以调和,最终演变成流血冲突,而在此之前,还发生了种种事情,其中一件就是题主所说的下毒事件。

据《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列传》记载:“(建成)又与元吉谋行鸩毒,引太宗入宫夜宴,既而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狼狈扶还西宫。”

鸩是一种毒鸟,相传以鸩毛或鸩粪置酒内有剧毒,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用鸩酒杀人的记录,可李世民喝了鸩酒,竟然只是吐血没死。

当然,李世民也不可能是吐了数升血,人总共就那么点血,吐出这么多李世民早死了,应该还包括了其他呕吐物,比如他刚喝进去的酒,混在一起也是红的,也被算进了血里。

这种因果不对应的记载很容易让人生疑,则结果最多就以下几种:1、李建成没下毒,这事纯属瞎掰;2、李建成下的不是致命毒,史书记错了;3、李世民身边有神医,救回来了。

第一种最好解释,毕竟吐血并不一定是中毒引起的,也可能是胃出血之类,考虑到他是在饮酒后吐血,大量饮酒还真就可能引发胃出血。这一症状直接被李世民联想到李建成下毒上面,史书就这么记载了,毕竟写史书的时候,李建成可没机会出来反驳。

第二种比较牵强,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敢下毒了,那肯定是不顾兄弟情谊要把李世民毒死的啊,以他们的身份,搞到致命毒药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他们也是这么做的,在酒里下了鸩毒。

第三种可能性最低,杀人容易救人难,很多毒药是没办法救回来的,史书上关于鸩毒的记载中,只有没喝躲过一劫的,喝了必死无疑,压根就没有救回来的。

综上,很可能李建成并没有下毒,李世民吐血是自己喝的。


平沙趣说历史


看到这么多优质回答,小编作为唐朝历史研究爱好者,也来班门弄斧,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指正。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斗争从武德七年开始显山露水,到了武德九年进入白热化状态,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兄弟俩肯定得死一个。当时许多朝臣都是力挺李建成的,李世民除了自己的嫡系之外朝中只有萧瑀替他说话。可以说势单力孤。

支持李建成的是关陇集团,基本盘在长安,支持李世民的是山东豪杰,基本盘在洛阳。因此李世民曾向李渊提出,为了避免兄弟相残,放他回洛阳,李渊当时答应了,但是魏征跟李建成说,如果李世民回了洛阳,以后你当了皇帝,你能干的过李世民吗?李世民回洛阳,就是困龙入海,不能让他走。李建成于是把这层利害关系跟李渊说了,李渊于是改变了主意,不放李世民走。

于是一件蹊跷的事发生了。武德九年六月初一,李建成请李世民到自己家中喝酒,兄弟二人相谈甚欢,喝的都有点高,李世民回去后吐血数升(1升=1000cc,小编每年单位组织献血,献的是500cc,啥事没有,还能吃烤串喝啤酒。李世民吐血数升,意思最低两升,也就是2000cc。其实这里的数升,并非都是血,而是血和食物的混杂物,吐出来都是红的,以为是血。小编有一发小,也曾喝酒吐血,医生说是胃出血,小编亲眼所见,吐出来的绝大多数都是食物和酒水的混杂物。如果李世民真的吐了好几千cc血,当场就死了,根本不可能有后来的故事。),第二天汇报李渊,李渊说,兄弟俩感情再好,也不要一口闷,喝酒悠着点。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以后舔一舔就行了,点到为止。

李世民后来授意房玄龄编修史书,说是李建成给他下了毒。当时他跟李渊也是这么汇报的,李渊也曾找李建成对质过,李建成当然绝口否认,由于这事没法调查,因此李渊和了稀泥。但是两件事能肯定,李建成请李世民喝过酒,李世民的确吐了血。

武德九年六月初三上午,太史令向李渊汇报,太白金星大白天在长安上空出现,预示着李世民要造反,李渊立马把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调出长安城,还下令程咬金尉迟恭等人随李元吉出征,当夜,李渊紧急召见李世民,拿出了太史令的天文学报告,其实就是向李世民摊牌,你死定了。李世民说,我死不足惜。只可惜李建成淫乱后宫,搞你的女人,我不能不告诉你。

易中天说,这简直是中国逻辑。李渊说的是李世民造反的事,李世民却扯出了李建成和后宫诸妃的绯闻。李渊听了果然没对李世民下手,让李建成兄弟明日对质,第二天,玄武门之变爆发。

回头再看李建成和李世民喝酒,李世民吐血的事,情况大体就明了了。第一,李建成和李世民喝酒,肯定是李渊授意的,不是兄弟俩感情好,想喝一杯。因为两人此时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李世民不可能轻易涉险。第二,既然两人喝酒是奉了圣旨,肯定李建成不会给李世民下毒,因为喝酒时候肯定有李渊的人在场监督,李建成不会这么没脑筋。第三,李世民的确喝多了,胃出血,还吐了血,这事也是李渊的人亲眼所见,因此李渊对此事进行了冷处理。

李渊为啥要让兄弟俩喝酒,就是不想看到兄弟相残,像杨广和杨勇那样。但是兄弟俩没谈拢。既然谈不拢,就得干掉一个,李世民当然是毫无疑问的牺牲者。因为李建成是储君,又得到了关陇集团的拥护,脾气又好,不像李世民年轻气盛,动不动吹胡子瞪眼睛,不得人心。但是李世民却能置于死地而后生,不能不佩服,的确是大才。

因此李世民吐血是真的,李建成下毒是假的。


唐风宋月


“李世民酒精中毒案”,明显是玄武门事件的副产品。

在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后,没被毒死;可武大郎喝下潘金莲给的汤药后,却很快就死翘翘了,难道,李建成的本身,还比不上潘金莲吗?下面就来给大家分析分析

历史上的中国,是个善用毒药的大国。《左传》中曾有记载,鲁桓公的第三子叔牙,就是让鲁庄公用鸩酒给毒死的(成功上位,嘢!),而秦朝吕不韦,也是被迫饮鸩而死(好像没几个人,会自愿喝这个)。相似案例太多,就不多做举了。

李建成若真要给李世民喝点毒酒,好像没有毒不死的道理,这种简单的事情,就连一个潘金莲这样一个普通家庭主妇都搞得定,身为太子的李建成,好像没理由做不到。

其实李世民上台后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全面的抹黑隋炀帝和李建成。抹黑隋炀帝是为了证明唐朝有天命。而抹黑李建成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事件,做一下漂白,为玄武门事件的动机,找一个借口。

对于李世民的这一点小心思,不仅当是的满朝文武很清楚,就是后世的传统历史学家,也非常清楚。

以魏征举例,先前跟随李建成的魏征,就基本没控诉过旧主李建成,也没写过关于“李世民酒精中毒案”的揭发材料,虽然魏征不说李建成的坏话,当时却发表过不少恶心隋炀帝的文章,说隋炀帝心口不一,嘴上讲的是尧、舜之言,做的却是桀、纣之举动。反正隋炀帝都已经是破鼓万人捶。

比较悲催的是历史学家司马光,他写的《资治通鉴》,原本就是一政治教科书,为了树立一个好皇帝的开模——李世民,不得不去吹捧这个人。其实在唐代,依据从敦煌保留下的资料看,当时的农民生活是:36%小康,40%勉强温饱,26%生活在温饱线之下。

现在,才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圆窗观点



首先一点,提的这个问题和真实的历史就是有出入的,李世民喝下了毒酒,其实并不是李建成设的鸿门宴,而是自己喝了轻度的毒药之后,嫁祸给李建成,为了挤掉李建成登上皇位,李世民为此做过多次努力,第一次是杨文干谋反事件,第二次是诬陷李建成淫乱后宫,最后一次就是这毒酒事件了。



其实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玄武门事变之前,李建成也觉察到,他和二弟李世民之间的关系太僵,想设一个酒酒宴,把李世民召来缓和一下关系,并没有想杀他意思,酒席上两兄弟有说有笑,李世民在醉酒之后,李建成便安排人把他送回了秦王府,不料不久便传来了李世民中毒的消息,李建成当然知道这个消息对他不利,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辩解,根本没用。


就在李建成以为自己要被惩罚的时候,大唐皇帝李渊只是给李世民传了一道口谕,说让李世民以后不能喝酒,就少喝些,根本就没有提及李世民中毒的事情,其实老谋深算的唐高宗李渊,自然知道这里面的阴谋,他也知道这其中根本就没有李建成的事情,完全是李世民自导自演的,但是这种事情不能说破,因此他就派人传了一道口谕,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说到这,有人肯定说我是黑李世民,可是历史真相就是这样,从玄武门事变之后,魏征与李世民的对话就可以看得出来,有一次李世民把魏征召来,进行君臣之间的对话,魏征说:“如果太子李建成听从我的建议,就不会落得个如此下场,陛下你也不会活到今天。这句话给我们传递了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就是魏征曾经建议李建成,除掉秦王李世民,第二个意思就是李建成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为什么呢?



从李渊时编纂的《大唐起居集注》中,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这本书是唐高宗李渊时期写的,所以说可信度比较高,在这本书中对太子李建成的评价,就是仁慈两字,并不是李世民时期编纂《新唐书》中,不学无术,心狠手辣的样子,这个评价再结合魏征的话,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李建成对兄弟之情,还是比较看重的,对这份感情还存有奢望,他不想为了皇位手足相残。


其实大家都知道成者王、败者寇,这一句话,再说历史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之所以造成大多数人心中对李建成的这种印象,只是因为我们知道的,只是大唐统治者想让我们知道的。如果你有不同见解,欢迎在评论区学习交流!

创作不易,请赏赐个关注,点个赞再走,英雄~


贫道讲历史


万一李世民被毒死了,历史就会被改变,这个电视剧也没有办法进行下去了。

所以李世民是绝对不会被李建成毒死的。

古代皇帝赐死下面的大臣的时候,有非常多的办法,其中有一种就是赐“毒酒”一杯。

这样的“毒酒”有很多种,其中有“鸠酒”、“鹤顶红酒”、“金屑毒酒”,都是喝完以后立即毙命的“毒酒”。也就是说,如果李建成真的想要毒死李世民的话,是有很多中选择的。

但是,李建成绝对不允许李世民参加自己的宴会后被毒死。

李建成如果想要除掉李世民,当然有很多的方法,派死士刺杀、下毒都行,但绝对不能让人让别人找到把柄,并且牵连到李建成身上。

这会给李建成造成很大的麻烦,甚至会导致太子之位旁落,这是李建成所绝对不允许的。

李世民如果这么容易被害,早就死了。

李建成与李世民,当时争夺太子之位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陷入了你死我活的境地,双方的防备也非常严密,绝对不可能轻易就中毒。

更别说是李建成请李世民吃饭,李世民会不会吃都是一个问题,更不要说喝“毒酒”。

事实上,李建成并没有杀害李世民的必要。

站在李建成的位置上,已经是太子,只要平平稳稳的等到唐高祖李渊退位,皇帝之位就已经到手了。

太子李建成追求的是稳定,平稳的过渡到李渊退位。当然李世民展现出来的势力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因此李建成的策略就是不断的削弱李世民的势力,将李世民身边的亲信都下派到地方。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建成的策略可以称之为“温水煮青蛙”,使李世民放松警惕,慢慢削弱李世民的势力,使李世民再也没有反抗的能力。

李世民也意识到自己的势力,已经遭到了严重的削弱,不得不提前发动“玄武门之变”,放手一搏。

所以所谓的“毒酒”事件,肯定是李世民后来所编造的,专门用来诬陷李建成的。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的毒酒后,没有被毒死,反而在事后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并夺取了皇位,成为唐朝第二位皇帝。

他在位二十三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贞观之治”,并为后面的大唐盛世打下了基础。


李世民被迫喝毒酒的这件公案被记录在了《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签》等史书中,成了后人同情李世民,并为他开脱发起玄武门之变杀兄屠弟的有力证据。

我无法去评论李氏兄弟的是是非非,但可以针对事件本身,即为什么李世民喝了毒酒没被毒死,谈谈我的两点看法。

一、李建成的顾虑导致毒酒的份量不够。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后,稳定了唐初的形式,使唐朝具备了一统天下的资本。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被赐封为天策上将,并在洛阳开建天策府。

李渊的举动让太子李建成感到深深不安。这位本身才华也出众的大唐太子,在看到这一幕时嗅到了地位很可能不保的危险。

为了不出现和前朝杨勇一样的下场,除掉李世民就是最好的选择。但这样一来政治危险极大,让李建成犹疑不定,所以在下毒的时候,才会导致份量不足。

1、顾虑李渊的态度。

李渊的态度极为重要,他毕竟是皇帝又是两人的父亲,自然不希望兄弟之间互相残杀。所以,毒杀李世民可以,但李世民不能死在太子府,因为那样势必会让李渊震怒。万一李渊在一怒之下废了他的太子之位那就得不偿失了。

2、顾虑李元吉的后手。

李建成不是蠢人。这位受过良好教育,辅助父亲从晋阳起兵、攻取关中、获得山东豪族支持的李家长子自然很清楚,一旦李世民死在太子府触怒了李渊,那自己的太子之位就会被废,最后的果实都被老三李元吉摘了,那样自己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毒酒用量少点,让李世民喝了后回到自己家发作身亡更稳妥些。

3、顾虑秦王府的兵将实力。

当时唐朝刚刚平定天下,兵马军备大权大都掌握在天策上将的李世民手中,这是其一。

其二,天策府人才济济,所属的谋臣武将都是当时顶尖的人物。一旦李世民死在太子府,难免不会发生天策府的人在一怒之下,拥护秦王世子李承乾发动兵变。

即使其他人可能不愿起兵,但依着程咬金、尉迟恭的脾气和性格,再加上李世民的妻兄长孙无忌,这种情况不可能不会发生。而这应该是李建成最不愿看到的。

4、在意自身的清名。

史载李建成的性格敦厚,有容人之量;再加上他自小受到的教育,所以这样的人最在乎他人看法,从他的两大智囊王珪,魏征的身上就能看得出来。

所以还没有当上皇帝,就要毒杀为大唐立下赫赫之功的亲弟弟,这种滥杀功臣的道德重担,对于一个聪明人,又是国家法定的继承人来说,应该是李建成不愿意背负的。

所以让毒酒不能当场毒死李世民就可以很好理解了。

二、李世民将计就计以麻痹李建成。

《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记载李世民饮毒酒的确切时间,而《资治通签》上明确记载是唐武德九年六月初一,李世民应邀赴东宫饮宴喝下了毒酒,并吐血数升。

但到了六月初四的早上就发生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亲自射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所以没有理由说李世民喝毒酒不是他的将计就计。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的秦王府已经处于危险之中。他虽然兵精将强,但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连番操作下,谋臣房玄龄、杜如晦被赶出秦王府,武将程咬金、尉迟恭、秦琼、段志玄等被调离秦王府。


在这种情况下,又得到内线王晊的消息,李世民还是应邀赴宴。他不可能不清楚即将要发生什么事,而不去做准备以防万一。

作为一名优秀的兵法大家,李世民肯定对《孙子兵法》熟记于心,将计就计的军事策略一定是运用自如。

所以,麻痹自己的两位兄弟,为自己争取召回谋臣武将以发动兵变的机会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当然,历史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不知道。李建成到底有没有逼迫李世民喝毒酒,如果喝了为什么李世民没有被毒死,我们也只能从史书中去寻找答案。

时间早已过了千年,当时的真相究竟如何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只要记住一点,李世民喝了毒酒没有被毒死,他为了自保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为后人留下了一段赫赫威名的贞观之治,留下了一条宝贵的财富就足够了。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本该丧命,为何却没被毒死?》

有人问: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本该丧命,为何却没被毒死?

关于这个问题,陈旭认为,分辨一件事的真伪,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这件事对谁有利?


一件事对张三有利,对李四不利。

那么,张三一般不会说假话,因为张三没有必要伪造事实,只需事实求是,这件本身对张三有利的事情只要顺利发展,张三就能得到好处。


而对李四就不同了。

如果这件事对李四不利,李四就有动机篡改事实,伪造事实。


也就是说……


人的立场和利益所在,决定了一个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陈旭2018.3.10

【1】不说真话就能得到利益的人,一般不会说假话;

【2】而说真话不能得到利益的人,一般多半说假话;


现在我们来分析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立场和处境,以及利害关系。


【1】太子李建成本身就是太子,他什么都不做,躺着睡觉,正常情况下就能当上皇帝,所以太子李建成缺乏对秦王李世民动手的动机;


【2】太子李建成手下大臣魏征跟唐太宗李世民曾有一段对话,魏征说,如果李建成听自己的,就不会被李世民得手……有此可以推知,李建成对李世民下手的概率很低,否则魏征不会说这段话。


【3】假设你是李建成,假设你决定毒死李世民,你会不会因为毒酒分量不够,而让李世民活着?这么一想,就知道真相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古代医疗条件差,真要有人故意下毒,而导致中毒,靠古代的医疗手段,只有等死。

不说别的,就现在食物中毒,不去医院都危险,何况古代的医疗条件多差?还是故意下毒,不是食物中毒?


【4】所以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李世民根本没有中毒。


原因很简单,如果李建成为了保住皇位企图毒死李世民,记住,是争夺皇位,不是争夺棒棒糖!那么李建成下毒分量一定非常重,不可能分量不足,所以李世民必死。


既然李世民没死,就证明李建成没有下毒,魏征说太子建成不听魏征“对李世民下手”的建议,足以从侧面佐证这一点。


既然李建成没有下毒,为什么历史书又说李建成对李世民下毒?


不要忘记,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后世已经证明,李世民大幅度篡改历史,这是大家公认的事情。


所以,太子李建成对李世民下毒这件事,用脚后跟都可以想到,是李世民胜利登上皇位之后,编造“太子李建成对李世民下毒”事件,以便为李世民违法发动“玄武门之变”寻找合法的借口。


历史上,很可能李建成根本没有对李世民下毒。

你只需要想一下,现代社会,不用吃老鼠药,只需要食物中毒,不去医院,活下来的概率都很低。


如果李建成真的下毒,以古代的医疗条件,李世民能活下来嘛?


活不下来。


所以,李建成对李世民下毒一说,估计是李世民教唆史官写的污蔑之词。


陈旭

2018.3.10

陈旭精选文章:富豪的发财思路,穷富的关键所在,穷人知道了必将升官发财今日头条链接地址:https://www.toutiao.com/i6408430091080057345/

屠龙有术


李建成不可能给李世民喝毒酒的!因为用不着!李世民故意编这么一个故事只是为了自己合法上位创造舆论基础!在当时,李建成的势力并不比李世民来得小,他就不怕李世民!这也是他一直对李世民怀疑猜忌但却不动手不动脚!

在当时,李渊起兵到进入长安就两个月时间,在当时,李世民也就17岁左右样子,李建成多一点。李渊给两人分派工作,一个在太原基地招兵,一个在长安新地募兵。两人用同样的时间编练部队,李建成自己的亲兵部队也不见得就会比李世民少。加上他是皇帝册封的太子,李渊所部的军队肯定支持正统的李建成。在加上李靖,徐茂公等人都已经明确表态或者本来就已经是中立的人。整个李建成势力是李世民的好几倍!李建成完全就不把李世民放在眼里。这也是李建成后来吃亏的主因!

李建成要想杀李世民只需等即位以后,慢慢收拾李世民就行了,完全没必要下毒酒!但是李世民却不同了,他的夺嫡之心已经暴露,如果不除掉李建成篡位,那么李建成早晚会杀他,他是处于不得不反的地位倒也是真的!


优己


这件事最早出自“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列传”,以后的“新唐书”、“资治通鉴”两部史书也对其做了详细记载”。说李世民在李建成的太子宫,喝了李建成下了毒药的酒,当场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有淮安王神通把李世民扶回家中。



看来是确有其事,那么李世民为啥没被毒死,难道说他是真龙天子之身,有上天的佑护,还是李建成念及手足之情,故意药量下小些,只想给李世民一个警示?

真龙天子之身的推测未免牵强。李建成念及手足情之说,想来有些不合常理。夺位之争,从来都是血腥残酷的,李建成在唐朝的建立中也是久经风雨,沉稳老练。他既然想除掉李世民,焉能手下留情,给他反扑之机,造成引火烧身的祸患!


既然这两个假设都不能成立,唯一可能就是史书故意作假,为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弑兄杀弟,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历史向来都是有胜利者书写的。李世民为争夺帝位,不惜弑兄杀弟,成为他人生最大的污点。他极有可能歪曲史实,编造谎言,来美化、淡化这个污点。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欢迎讨论。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通过非常手段来争得皇位的,为了夺得皇位,不惜骨肉相残,之后不惜以武力逼父皇退位。

他夺得皇位后,掌控了舆论,掌控了“历史发言权”,把李建成和李元吉描绘成了十恶不赦的奸诈小人。现在的史书能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这段史实,这真的不好说。可以这样认为:只要说到李建成和李元吉如何如何不好,李世民对兄弟如何如何“仁至义尽”,那都是要大打折扣的。

所以,我认为酒中下毒之论,十分不可信。兄弟们要真想让你死,不大可能会有“毒而不死”的情况出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