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排一週鍛鍊全部肌肉群的順序?

一塊大腹肌


肌肉適當的人不僅看起來舒服,而且可以減肥。肌肉的鍛鍊順序安排對了,對你的健身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肌或者塑型的人可以看看我寫的。


大肌肉群儘量不要連著練

大肌肉群有腿部,胸部,背部……,一天不要練兩個大肌肉群。

兩個原因▼

◆一天兩個大肌肉群你身體扛不住,一天一個大肌肉群你就累的不行(前提你訓練到位了)

◆如果你勉強可以一天練兩個,你蛋白質補充也比較麻煩。你需要補充更多的蛋白質,蛋白質沒有補充充分,等於白練。


相關大肌肉群不要連著天練

比如胸肌和背部肌肉雖然看起來一前一後,但是練胸和練背都會順帶用到二頭,肩部等輔助肌肉群。

所以如果你今天練了胸,明天就不要練背了。有健身經驗的話你可以感覺的到,第二天你練背的時候會沒有啥力氣,因為練背所需要的三角肌或者腋下那部分肌肉會感覺很痛。


和大肌群相關的小肌肉群可以連著練

這個連著練的意思是比如你今天要練胸,那麼練完胸之後你還可以再花15分鐘練三角或者二頭,三頭。

或者第二天再練小肌肉群也可以。

關於肩部肌肉三角肌,我覺得需要單獨拿出一天時間練,練肩部需要你注意力很集中。且這部分肌肉練的讓人感覺很不舒服,不是痛,是酸,賊難受,我覺得難受程度僅次於練腿,所以單獨拿出一天練比較好。


其他注意事項

大肌肉群最好一個星期能夠被練到一次。

並且在練大肌肉群之前,如果大肌肉相關的小肌群有被訓練到,那麼就不要再練這個大肌肉群了,比如昨天你練了三角,那麼今天就不要練背或者胸了。

腹部肌肉不用單獨拿出一天練,這個肌肉群可以每週4練,每次10分鐘足夠,因為腹部肌肉比較特殊,比較難練大,不用急於求成,且腹肌是否明顯是個體脂率相關的,甚至很多老手不練腹肌,中看不中用。


訓練計劃

一週四練足夠,當然如果有精力有時間也可以一週六練,具體計劃參照上文說的。

一週四練▼

週一:胸部+手臂,先練胸35分鐘,再花15分鐘練手臂,很刺激!

週二:三角肌+腹部。三角肌訓練推舉可以大重量,但是側平舉,前平舉重量不要太大。由於三角肌特殊性,我一般是這樣訓練我的三角▼

先大重量感覺的快要達到力竭狀態時,立馬換下大重量,用小重量再做10多個達到力竭狀態,感興趣可以嘗試,賊爽!

週三:休息或者有氧運動

週四:腿部訓練+腹部訓練

週五:休息,練腿很痛苦,還是休息一天比較好。

週六:背部肌肉+手臂訓練。背部訓練為主,手臂訓練為輔。

週日:和朋友好好聚聚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你如果接觸健身三個月以上,你應該會有自己的健身計劃,關鍵是行動,計劃趕不上變化,靈活安排!


兄弟連健身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我是賽普健身導師李吉寬。

為了高效地得到訓練效果,讓肌肉更快,更好地生長,除了合理的飲食和充分的休息。還需要在訓練中,注意以下原則。

一:弱項優先原則。不要只練你想練的,而忽略了較弱肌群,否則會影響整體發展。

二:大小肌群穿插練習,對於健身新人,天天練大的肌肉群會導致恢復不充分,免疫力下降等問題,上下大小肌群交替練習是科學的。

三:一週內一定要有體適能訓練。新手鍛鍊,容易產生損傷的原因是因為肌肉不平衡導致的柔韌性不好,核心力量弱,關節靈活度不夠或心肺功能較差等原因造成的。所以每週應該抽出一天來練習體適能!根據以上情況,我們可以做以下週期的訓練計劃。

週一練習背與三頭,因為背和三頭相對於胸和二頭是較弱的。

週二練習胸和二頭,練完胸部再來幾組二頭訓練非常刺激!

週三練習體適能:包括有氧,拉伸,放鬆核心訓練,等等。時間長強度低!

週四練習腿部:比如深蹲、倒蹬、腿屈伸等!

週五練習肩部,昨天剛練完大肌群,今天來個養生肩,讓我們的倒三角更明顯。

週六練習臀部,瘋狂轟炸我們的電動小馬達!

週日可以休息,也可以練習體適能,以上計劃比較適合新手。永遠記住,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保持心情愉悅循序漸進的提升自己。千萬不要急於求成,因為健身是一輩子的事情!

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關注我們,然後後臺私信哦~

耗時三年乾貨累計,25.6G健身乾貨資料包免費送~關注並私信回覆“資料包”,免費領取25.6G健身資料包!

如果你足夠努力,這個資料包絕對能讓你從小白變身“大牛”!快來領取資料包吧!


賽普健身學院官方賬號


健身訓練分為兩種:第一,五分化訓練;第二,分化訓練。


五分化訓練指的是:週一練胸、週二練手、週三練背、週四練肩、週五練腿。這種訓練計劃是大多數健身新手的的首選,因為這裡沒有涉及到肌肉的相似發力類別,只是簡單的規劃出不同肌肉群。


分化訓練指的是將相似的發力肌群放在同一天訓練。比如在我們練胸時,我們會用到肩前束、肩中束和三頭肌的發力,前束中束三頭和胸就是相似的發力肌群,所以可以放在一天訓練,形成“推”日。



一般來說,分化訓練分為:推(胸、前束、中束、三頭)、拉(背、二頭、後束)、腿(整個下半身)。也有將上半身和下半身分化訓練,只不過這種適合高級訓練者或訓練頻率較短的人群。


推拉腿訓練計劃的優點是將身體共同發力的肌群放在一天,同時給其他不發力的肌群充足的恢復時間。在這個計劃裡,你能保證每塊肌肉都鍛鍊兩次以上,而兩次,恰恰是增肌最好的頻率。


五分化訓練的優點則是可以在一天裡重點突擊某個肌肉群,給大多的組數和重量來訓練,但效果往往很差。因為一週只練一個肌肉群一次,而且每次的訓練超過了身體負荷,這對增肌是非常不力的。



訓練計劃


星期一:推

星期二:拉

星期三:腿

星期四:休息

星期五:推

星期六:拉

星期天:腿


這是三天練一天休的方法,拋開了以“周”為概念,這樣可以給我們的訓練帶來更多的彈性,而且也給身體足夠的休息時間。



這裡要注意一點,如果你是從五分化過渡到推拉腿計劃,請注意將你每一天的訓練量拆一半。也就是說,如果你一週練胸的組數是26組,那麼在推拉腿訓練中,把13組胸部訓練給星期一的“推”,另外的13組給星期四的“推”。


你可能會怕訓練量不夠,其實不用擔心,拆分為兩次的訓練量比一次練完更有效,因為你更頻繁的刺激肌肉。另外,你以前在練胸日的時候只是練胸,而這一次你除了練胸,還要練肩和三頭呢。當你練了一次你就會發現,推拉腿比五分化更累!



推拉腿比五分化訓練還有一個好處則是:在五分化訓練裡,往往當某一肌肉群的訓練組數過多時,你對訓練的專注力會降低,你對剩餘的組數完成率普遍不高,因為你太累了。而推拉腿則不會,你只需要給某一個肌肉群幾組的訓練組數,並且這幾組都是最高效率的,因為你不累,所以對比五分化訓練來看,你對訓練的完成率是很高的。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內容,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這對你有幫助,不要忘了關注和點贊哦~謝謝!


立志成為回力代言人


嗨嘍,大家好,這裡是KI健身,我是健身段子手渣ki。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問題是:如何安排一週鍛鍊全部肌肉群的順序?

雖然直接扔一個計劃出來點擊會高,編寫也會輕鬆一些。

但是ki還是想說,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合理的安排,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如何制定適合自己的周循環訓練順序呢。

1知道自己要練什麼。

比較常規的胸、肩、背、腿、肱二肱三、腹,這些是大家都要練的。

再有小臂、小腿、上背(上斜方)、臀部這些是可以跟上面的一起,也可以單獨拿出來練的。

這就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安排了。

在排序之前,你得知道有什麼吧。

不然排什麼序?排雷得了。


2時間安排

知道自己要練的肌肉有那些了,還要知道自己的時間安排。

一般建議是一週訓練3~5天,那你到底是練三天呢還是練五天呢?

當然ki建議是一週五練,休息兩天。

扔兩個個計劃模板然後再說制定計劃的準則

一週5練:

週一練背

週二練胸

週三練肩

週四休息

週五練腿

週六手臂

週日休息

腹部訓練可以跟在力量訓練後面,根據自己的需求,每週3~5練都可以。

一週3練:

週一背和肱二頭肌

週二休息

週三胸和肱三頭肌

週四休息

週五腿和肩

週末休息。

計劃扔出來了,說一下安排一週全部肌肉順序的一些要求。

休息天之後第一個訓練日選擇最弱或者最想加強的大肌肉群

這點其實很好理解,休息日之後身體糖原儲備比較充分,同時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能夠更好的完成訓練,所以在休息日之後選擇最弱或者最想強化的大肌肉進行訓練,能夠保證整體的訓練效果。

這點其實主要針對一週五練的計劃,你要是一週三練,每次練前一天都是休息日。

如果是兩個休息日分開的,可以在後面加上自己最弱的,ki的模板中加的是背和腿,因為大多數人的背和腿都相對較弱。

如果是週一到週五訓練,週末休息,那就選最想強化的放在週一,當然,大多數人會選擇最想強化的——胸!

所以週一就成了國際練胸日。


訓練部位安排選擇大小強度交替;三個肌肉群不要全部連在一起。

剛才說了休息日之後先練大的,所以確定休息日之後,後面跟著的就是大肌肉。

所謂的大肌肉就是胸、背和腿。

三個大肌肉不要三天連著練,這是因為大肌肉群的訓練消耗是比較大的,同時對身體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

如果三天連著都練了,那麼勢必會降低訓練質量。

比如,你第一天練的胸,然後第二天拉背,第三天再去蹲腿,這樣的話,你確定你還能夠達到最好的效果麼?

就算你的兇狠程度跟遼北地區註明的狠人彪哥相提並論,那麼你還工作不?還過日子不?

所以就需要用小肌肉將他們分開。

練胸之前不要練肩和肱三頭肌,練背之前不要練肱二頭肌

剛才說了要用小肌肉將大肌肉分開,但是有些是不能隨便插的。

比如練完肩(尤其是前束)或者練完肱三頭肌後一天不要練胸。

這個是因為在練胸的時候,三角肌前束和肱三頭肌都是輔助肌肉,如果前一天練過了,不僅會影響訓練效果,還會因為剛訓練過,容易喧賓奪主。

練完肱二頭肌後一天不要練背也是這個道理。

如果一天練兩塊肌肉的話,先練大的再練小的。

剛才說的是不同天數的,如果是一天練兩個位置的話,先練大的,再練小的。

因為現在常見的安排就是模板二中的,胸和肱三頭肌,背和肱二頭肌,腿和肩。

還是因為肱三輔助胸,肱二輔助背。

ki在很早之前也建議過可以背和肱三,胸和肱二。

不管是有沒有輔助,我們都要下塔····

呸!

不管怎麼安排,一大一小在一天訓練的時候,先練大的,然後才是小的。因為大肌肉群消耗更多的能量,同時對訓練要求高,先難後易。

最後說一說非常規的部位訓練

女生喜歡練臀,可以和腿部訓練放在一起,也可以單獨安排一天,如果單獨拿出來的話,儘量和腿部訓練隔開。

小臂的訓練可以和大臂訓練放在一起,小腿的訓練也可以和大腿的放在一起。

看名字就只知道了,先練大的再練小的。

上背部和豎脊肌的訓練可以安排在背部訓練中。

上斜方肌ki是不建議練的,如果有追求的話,可以和背部放在一起,也可以和肩部放在一起。

腹部前面說了,可以每次力量訓練之後練,也可以安排在自己認為相對輕鬆的位置後面,或者是休息日做。

以上就是KI健身關於您“如何安排一週鍛鍊全部肌肉群的順序?”這個問題的回答,一家之言,難免偏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KI健身


先說計劃,在講原理。

週一 胸、肱三頭肌

週二 背、肱二頭肌

週三 休息

週四 肩膀 、腹肌

週五 休息

週六 腿、腹肌

週日 休息

週一 練胸的過程中肱三頭肌輔助發力,胸部訓練結束後肱三頭肌已經預熱,不必再單獨拿出一天來練肱三頭肌,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安排胸部40分鐘,肱三頭肌20分鐘即可。



週二 和胸肌類似,練背時肱二頭肌輔助發力,背部安排訓練40分鐘,肱二頭肌20分鐘。

週三 經過連續兩天的大肌肉群訓練,週三安排休息。

週四 因為練胸會用到三角肌前束,練背會用到三角肌後束,所以給前束和後束2-3天的休息時間,週四專門練肩膀。



為什麼單獨練肩膀,因為肩膀對於一個人的形態非常的重要,寬闊的肩膀可以讓我們穿衣服更有型,所以要單獨拿出一天來練,主要訓練內容包括三角肌的前、中、後束。

週五 休息,是為了週六的練腿日,恢復充足的體力。

週六 練腿是整個訓練的核心,腿部肌肉佔骨骼肌的50%,練腿可以有效刺睪酮素的分泌,進而刺激全身肌肉的增長。

如果您感覺時間和體力都比較充足,可以把肱三頭肌和肱二頭肌拿出來,放在週五進行練習。


冷風談健身


具體到每個人,由於身體情況不同,鍛鍊計劃也不盡相同,下面給出幾個常見的鍛鍊計劃,僅供參考。

鍛鍊計劃一:

週一:胸大肌和肱三頭肌,可以以胸大肌為主,胸大肌鍛鍊佔整個鍛鍊時間的60%-70%,或者兩塊肌肉鍛鍊時間各佔一半;

週二:背闊肌為主,搭配肱二頭肌,時間上可以以背闊肌為主,或兩塊肌肉各佔一半時間;

週三:腿部肌群為主,可以選擇搭配三角肌一起鍛鍊,腿部肌群為主,或各佔一半鍛鍊時間;

週四:胸大肌和肱三頭肌,時間上與週一相反;

週五:豎脊肌和肱二頭肌,時間上根據自己身體情況安排;

週六:斜方肌和三角肌,時間上也是根據自己身體情況安排,鍛鍊三角肌時斜方肌容易借力,最好先鍛鍊斜方肌,讓斜方肌疲勞之後再鍛鍊三角肌,避免三角肌發力,也可以只鍛鍊一次三角肌,有前臂代替三角肌,具體鍛鍊根據自己身體情況安排。

鍛鍊計劃二:

週一:胸大肌;

週二:背部肌群,背闊肌,斜方肌,豎脊肌,需要前臂握力非常好,如果握力不足,建議把背部肌群分開鍛鍊;

週三: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

週四:三角肌和前臂;

週五:臀腿肌群,腿部為主,臀部為輔,具體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調整;

週六:其它肌群,如果在前幾天的鍛鍊中,有落下,或者練的不太好的部位,在週六重點加強鍛鍊。

以上兩個鍛鍊計劃,還要根據時間,每週靈活安排三次腹肌鍛鍊。

下面是我目前的鍛鍊計劃,僅供參考,由於我的握力不足,背闊肌、斜方肌和豎脊肌必須分開鍛鍊,這也是我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進行的調整。

週一:胸大肌;

週二:背闊肌;

週三:三角肌和前臂;

週四:肱三頭肌和豎脊肌;

週五:肱二頭肌和斜方肌;

週六:臀腿。

大家可以下載健身寶典(只有安卓版),選擇適合自己的鍛鍊計劃。





行遠健身


一般肌肉間歇時間為72小時

也就是給鍛鍊過的肌肉部位三天的恢復時間才可以在次鍛鍊

一般情況下都是

週一 胸三頭

週二 背

週三 肩

週四 二頭

週五 腿

如果是減脂的話就是多加有氧動作

切記鍛鍊前熱身 鍛鍊後拉伸

適當補充些蛋白和碳水,健身也沒有規定的很死今天必須這個明天必須那個的

根據自身情況做出自己的變化 一定要有激情不要懷著疲憊的心態去鍛鍊得不償失了

以上是我鍛鍊五年的經驗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健身普及


首先並沒有完美的肌肉訓練順序,無論怎麼安排,都是有一些矛盾與缺憾存在其中。在部位分化訓練中,“胸肩背腿手臂”每個部位都可以單獨拿出一天來進行訓練。要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和需求來安排訓練的順序。

其次, 一般來講,每個訓練循環計劃中,都要遵循先大肌群,再小肌群的原則,即休息日後,身體能量充沛,先進行如胸背腿的大肌群訓練,再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安排肩手臂等小肌群訓練。

再者也可以遵循弱勢優先的訓練原則,在每個訓練循環的第一天安排自己最弱的部位進行訓練。

最後,有幾條需要避諱的就是在臥推肩推等推的訓練前不練三頭,在背部訓練前不進行二頭訓練,在大腿訓練前不進行小腿訓練。以複合動作為主,單關節訓練為輔助。

訓練計劃舉例胸,背,腿臀,肩,手臂+腹肌,休息。

更多健身乾貨,請大家關注我們!


健身私教館


很多新手到健身房訓練都是由著自己性子和喜好,想練什麼就練什麼,我見過很多新手到健身房就只練胸,而且還是蝴蝶器夾胸,有的新手一晚上什麼都練,一會練肩,一會練背,看到什麼器械就用什麼器械,如果你只是到健身房動一動,沒有任何目的的話,這樣練也可以,但是如果你是報著增肌的目的,而且想要看到訓練效果的話,那麼我建議你參考下這套訓練計劃。

首先,訓練計劃有很多原則,比如一個大肌肉群配合一個小肌肉群訓練,主動肌和協同肌一起訓練,上下肢交替訓練等,這套計劃是一週一個循環,一週鍛鍊四次。

週一,以胸大肌訓練為主,肱三頭肌訓練為輔

這裡胸大肌選擇三個動作,肱三頭肌選擇一個動作,每個動作做6組,每組12個,新手可以先以輕重量為主,適應後再加大重量。

週三,以股四頭肌訓練為主,股二頭肌訓練為輔

股四頭肌同樣選擇三個動作,股二頭肌選擇一個動作,每個動作做6組,每組12個,同樣先以輕重量為主,適應後再加大重量。

週五,以背闊肌訓練為主,肱二頭肌訓練為輔

背闊肌同樣選擇三個動作,肱二頭肌選擇一個動作,每個動作做6組,每組12個,做槓鈴硬拉時一定先要學習正確的動作模式,空杆練習,等找到背闊肌發力的感覺時,在逐漸加大重量。

週六,以三角肌中束訓練為主,三角肌前後束訓練為輔

三角肌訓練一般先選擇重量較大的推舉類動作,然後選擇側平舉,前平舉等單關節動作,同樣每個動作做6組,每組12個,三角肌訓練時難免要有斜方肌的代償,所以訓練時,一定要學會放鬆斜方肌,尋找三角肌發力的感覺,切記不要重量過大。

以上就是非常適合新手的一套訓練計劃,如果剛剛練習,可以參考一下,當然,如果有一定的訓練基礎,可以調整一下計劃裡的組數,次數,重量,還可以增加訓練動作,加入腹肌,小腿的訓練等,科學的訓練計劃比盲目的訓練要有效的多!


Energy3768


健身新人,不知道你新成什麼樣,如果之前沒有什麼訓練基礎,一上來不用什麼今天練胸明天練背的。先進行心肺訓練,比較有效的是跳繩,波比跳,戰繩,衝刺跑這些訓練方式,一方面是提高心肺功能,為以後的大重量訓練做好準備,另一方面提高身體協調性。做好這個準備我們就可以開始肌肉訓練了。在進行肌肉訓練時遵循以下原則:先軀幹後四肢,先大肌肉群后小肌肉群,先主力肌肉群后輔助肌肉群。

先軀幹後四肢:軀幹的概念不僅僅是胸和背,最重要的是核心肌肉群,腰腹肌肉群。核心肌肉群沒有練好,以後深蹲根本不可能上重量

先大肌肉群后小肌肉群:胸背腿三大肌肉群需要著重訓練,同時要保證足夠的休息時間

先主力肌肉群后輔助肌肉群:胸部訓練一定會需要三頭的輔助發力,所以如果先訓練二三頭再訓練胸肌,胸肌一定無法充分訓練。

基於以上三條準則,給出兩套訓練方案,第一套適合新人,第二套適合有一定訓練基礎的新人。

第一套:

週一胸背

週二二三頭加肩部訓練

週三腿部訓練加硬拉

休息一天然後重複以上訓練

新人一般無法使用太大重量,肌肉不需要休息太長時間,所以三天一個循環就可以。

第二套:

週一胸

週二背

週三二三頭

週四休息

週五腿

週六肩

週日休息

不管哪個計劃,請根據自身感覺插入腹肌訓練,我個人感覺一週兩次即可,特殊愛好者自行安排。但別指望靠這個能練出腹肌,不減脂,你把腰做斷了也出不了腹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