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关注:赴黎巴嫩维和,我最骄傲的经历

保山关注:赴黎巴嫩维和,我最骄傲的经历

李庆祥军装照

我的爷爷李庆祥1923年3月生于保山县永保镇第四保小坡脚(今施甸县由旺镇坡脚村小坡脚)。

1942年,不甘国破家亡的爷爷,怀揣着一腔热血,毅然投笔从戎。他徒步50多千米,到达保山城北郎义村元光寺第11集团军总司令部报考军校,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军事委员会滇西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从此,爷爷的人生和命运发生了巨大改变,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滇西抗战中……1944年5月,他随第87师强渡怒江,参加了龙陵会战、芒市追歼战、遮放追歼战和畹町追歼战,取得了滇西抗战的胜利。1945年8月,爷爷转业回乡,结束了3年零2个月的军旅生涯,但他的名字却永远镌刻在了中国远征军名录墙上。

保山关注:赴黎巴嫩维和,我最骄傲的经历

我从小就听大人们讲关于爷爷从军的故事,爷爷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我,立志长大后要接过爷爷的枪,实现我的军旅梦。

2003年,我如愿应征入伍到原成都军区某部。军旅生涯中,最令我骄傲的是有幸成为2012年赴黎巴嫩第十批中国维和工兵营中的一员。在黎南部边境地区,我们主要执行为期8个月的扫雷排爆、修建维护道路、工事构筑、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在炮火连天、动荡不安、条件恶劣的环境下,说不害怕是骗人的,但是胆小懦弱不是军人的本色。

保山关注:赴黎巴嫩维和,我最骄傲的经历

记得有一次,也是危险离我最近的一次。当时我在高塔执勤,发现不明份子手持武器在营区外活动,并朝我执勤范围慢慢走来。他们每前进一步,我的心跳就加速一倍,最近的距离只有10米。当时,只想着祖国和人民是我坚强的后盾(作为第三方中立国家我们是不能随意开枪的)。于是,我联系作战组,得到命令:“注意安全,密切观察,及时汇报情况。”我就这样眼皮都不眨地看着他们,做好了随时战斗的准备,直到危险解除。

保山关注:赴黎巴嫩维和,我最骄傲的经历

维和期间,我们不惧艰辛、不怕苦累,恪尽职守做奉献、稳心静气戍和平,体现了中国军人的责任担当,为黎巴嫩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军队争得了荣誉,为祖国树立了形象。为此,我们获得了“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这是联合国表彰为人类和平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而设立的重要奖项,是对世界各国维和军人的褒奖;这也是我一生的骄傲和自豪,是我一生最高最大的荣誉。

退役不褪色,永葆军人志。我骄傲,我有一个英雄的爷爷;我自豪,我有一段当兵的历史。

保山关注:赴黎巴嫩维和,我最骄傲的经历

李楠,2003年12月入伍,服役于原成都军区某部,2016年转业至施甸县酒房乡人民政府工作。

保山关注:赴黎巴嫩维和,我最骄傲的经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