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間不應成為殯葬改革“死角”

點擊上方“法治週末報”可訂閱哦!

原文首發於463期《法治週末》2版

原題:太平間裡“不太平”

太平间不应成为殡葬改革“死角”

一直不太起眼兒、容易被人忽視的太平間,從各色人等的現實遭遇來看,其實並不“太平”。太平間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它應該在殯葬改革中處於什麼地位?針對這一系列問題,法治週末記者專訪了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社會學教授楊根來。

法治週末:醫院太平間是什麼定位?目前管理現狀如何?

楊根來:太平間歷來是殯葬業服務改革相對較為交叉的地帶,人過世前,歸醫院管理,過世後,歸殯葬服務部門或民政部門管理,是相對的灰色區域。

醫院太平間有自己的管理規定,這屬於醫療機構服務的一部分。

太平間作為醫院的設施,醫院應當擔負管理職責,但由於在殯葬服務過程中,客觀上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加上逝者家屬大多缺乏經驗,現實中很多殯葬服務中介機構抬高物價,提供虛假的信息誤導消費者。所以,我建議把殯葬業交給國家民政部門統一接管,提供相關的殯葬服務比較好。

法治週末:如何看待醫院將太平間“外包”給殯葬服務中介機構?

楊根來:目前,我國沒有專門針對醫院太平間是否外包的政策和法律規定,不能說違法。

但公立醫院太平間外包、亂收費,並非部分地方獨有,這個問題應該重視。實際上醫院太平間受民政、衛生等部門監督指導。2018年3月,民政部等16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推動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嚴禁在太平間開展營利性殯儀服務。

醫院太平間不過是遺體去往殯儀館的短暫“經停站”,不應成為殯葬公司的“跑馬場”和“飛地”。停屍屬於殯葬過程中的冷藏環節,屬於公共服務,應是非營利性的。因此,公立醫院太平間必須迴歸公益性,應對太平間外包的做法一律叫停。

法治週末:在殯葬服務中,醫院和殯葬服務中介機構,分別需要承擔哪些責任?

楊根來:首先,太平間作為醫院的設施之一,醫院必須承擔肩負制度規範、人員培訓、監督管理等職責,不能把自己的職責和義務,讓渡給不搭邊界的或者說沒有資質的其他機構。另外,提供殯葬服務的中介機構是否具備資質、是否合法經營、從業人員是否有要求、是否有能力承接這項服務,都需要考量。

有些地方,比如,廣州,禁止在醫療衛生機構太平間實施殯殮拜祭,展示、銷售殯葬用品,提供殯儀服務和其他與殯葬活動有關的營利性行為;昆明醫療機構的太平間統一由民政部門接管。這就大大減少了很多信息不對稱、服務不專業、醫患矛盾和殯葬方面的糾紛等問題。

法治週末:如何看待醫院太平間裡,殯葬服務中介機構銷售壽衣、骨灰盒等殯葬物品的行為?

楊根來:太平間是病人過世後,暫時存放遺體的設施和場所。倘若這類社會機構接管了殯儀服務,給逝者家屬提供殯葬祭祀用品,理論上講這種行為不違法。因為目前法律法規在殯葬管理中這是一個真空地帶。

在這方面,民政部門、衛生健康部門雙方的邊界模糊,職責不清,現實中出現了一些黑中介或不正規的殯葬服務實體,甚至還有很多醫療機構的太平間,被一些殯葬業服務機構把持或壟斷,很容易暗箱操作和滋生腐敗,同時也容易產生醫療糾紛以及殯葬服務方面的矛盾。逝者還未火化,僅在醫院太平間就花費數千元甚至數萬元,讓家屬感嘆“死不起”。這不僅影響了整個殯葬業改革,還影響了政府主管部門的形象、醫院和殯儀館的形象。

法治週末:殯葬收費項目按規定是怎麼定價的?

楊根來:從某種意義上講,殯葬業服務機構與消費者之間的這種交易,可能還不存在所謂的強買強賣問題。但其實消費者在痛失至親時,無法進行充分調研和理性分析,殯葬消費往往受制於殯葬服務機構的引導,喪葬消費是非理性消費,也是情感消費。因此,我國在喪葬用品服務方面,採取了市場定價的形式,也就是隨行就市,雙方達成合意就成交。

遺體到殯儀館這階段由民政部門認定的殯葬服務機構來提供服務,從目前情況看價格較為透明。比如,遺體接運、弔唁追悼、遺體火化、骨灰寄存等實行政府定價,近年來火化等殯葬用品基本上能夠做到貨真價實,充分體現了殯葬服務的公益屬性。

法治週末:太平間在這方面做得怎麼樣?

楊根來:在太平間這個環節,的確出現了諸多監管不到位的情況。由於信息不對稱,低值高價現象屢見不鮮。

一方面,喪葬消費是情感消費,很多殯葬業服務機構則利用了這種心理;另一方面,逝者家屬總認為消費高是對逝者的敬重,最後一錘子買賣成交。還有就是即便消費者心裡不樂意接受,也投訴無門。就是在這種相對不公開、不透明的環節,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本該嚴格監管的區域,反倒成了“死角”。

這個問題已積重難返。太平間很難實現公平買賣、也不是完全能夠明碼標價的地方。因此也需要經營者存有一種良心和責任,不要發“死難財”。

法治週末:消費者在選擇殯葬業服務中應當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楊根來:有兩個渠道可以維權,一是向醫院太平間主管部門、醫院有關部門、衛生健康委員會等行政主管部門投訴;二是可以向殯葬主管部門、民政部門提起法律維權申訴。提醒消費者一定要保存好票據、錄音等有效證據。

我相信,政府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完全可以不讓逝者家屬再次受到傷害,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我也希望殯葬業能得到多方的寬容和參與,給老百姓創造一個文明治喪的環境,為他們提供優質化的服務。

法治週末:國家整治殯葬業亂象目前存在什麼難點?對此你有何建議?

楊根來:由於當前我國殯葬業相關的法制尚不健全,所以即便國家不斷整治殯葬業亂象,但在執行中仍存在困難。自1997年國家出臺殯葬管理條例,在2004年就啟動了條例的修訂工作,但是10多年過去了,修訂條例至今仍未出臺。

我國曆來重視經濟建設,但對於社會建設的重視還不足。按照每年6.5‰的死亡率,約1000萬的死亡人口,涉及到兩億家庭。殯葬問題是老百姓關心的重要一部分,我希望能夠引起政府部門、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當然,殯葬服務中的亂象,都是發展中的問題、改革中的問題,是可以解決和能夠解決的。

我個人認為,國家只要集中採取行動,殯葬業存在的問題就不難解決。難就難在政府和主管部門是否認識到位,是否對侵害老百姓權益的行為保持零容忍的態度。總而言之,社會的陰暗面可以存在,但不應該成為常態。

—END—

圖片 | 網絡

太平间不应成为殡葬改革“死角”

法治週末報

與你攜手同行法治路

太平间不应成为殡葬改革“死角”

法治週末報社出品 ID:fzzmb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