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开展校内课后托管服务大家怎么看?

龙王破


刚好今天需要处理这个问题。
今天开学,孩子的学校发了一张确认表,要家长确认孩子是否参加校内课后托管服务。


我们市去年开始试点开展课后托管服务。我朋友的孩子所在的重点学校,是试点学校之一。

说说实施情况,因为是市里面比较重点的学校,家长对教育要求比较高,最后整个学校只有6人参与。为什么?
家长的反馈是:
1、孩子中午不能很好地午休,要趴着睡觉,对身体不好。
2、有些孩子不午休,但是喜欢回家自由的看书。


这个寒假,市里面开始决定全面推广课后托管服务,学生全免费!
我寒假的时候跟一个老师吃饭,她在一个比较普通的学校,调查表明:大部分孩子都要参加这个托管服务!据说学校预报名已经1千多人。

刚好那天有朋友是管这一块的,ta说教育局有专项拨款。按人数算,每个孩子按5元每天计算,政府把补贴给到老师。


回到老师,有部分老师说愿意去管这个事情,有部分老师表示不愿意。
同样地,大部分家长对这个服务感到非常满意。一方面解决了接送难的问题,一方面又没有额外的经济压力!但也有不少家长觉得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

我个人为这样的改革点赞!
对于家长,确实是很大的福音。以前一直苦恼的接送问题,将会有效缓解。而且是自愿参加,完全自由决定。
对于老师,可能会因此增加额外的工作量。具体怎么协调,学校后续会慢慢调整适应。


我是翼翔老师,关注教育的方方面面。家有儿女,育儿之路,与您同行。您对这个托管服务是什么态度,欢迎留言讨论!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我女儿在北京,学校已经进行一学期托管,经过一学期总体感觉一般,不知道其他地方对于现状情况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参与性不高,在校托管的学生不多,效果一般

女儿学校托管报名的人数很少,他们班有38个人,但是现在报名的只有6个学生,其他班级参与的很少,最终学校把他们学校把二年级合并成了一个班,但是还是人数比较少。



有效的托管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在托管这边,家长希望得到的是孩子能学到什么东西,但是在这边托管只是孩子在这里自由学习。在外面是不一样的,在外面还是可以让老师进行辅导。所以家长跟学校的需求有冲突,所以真正留下来托管的孩子不多。如何有效的托管起到最好的效果,都需要去解决。



托管初心是好的,安排如何更合理

为什么托管的孩子不多?家长不领情,建议在托管这一块可以合理的收费,帮助孩子辅导作业,还是不会的,可以向老师请教,这样孩子在这边,既能把家庭作业做完又能很好不与学校提前放学发生冲突,或者是在学校里能有特色课,比如,阅读课,写作课,书法课,类似一些传统文化的课,已经进入小学,让家长自由购买,既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又扩大了孩子的学习。这是学校课程跟校外课程的一个补充。相信会有一些孩子会购买和学习。

对于购买的服务,所有的学校要进行考核,对于培训机构的资质信息审核,同时进行公开课,让家长进行选择和筛选,让一部分家长就能参与进来。而不是让学校直接来考核选定。

什么是最好的课程?体育,美术,艺术类的课程优先考虑引进,让优秀的民办培训机构参与进来,一起把课后托管做好!



课后托管学校最害怕的是安全,因为本身一天老师上课期间已经很紧张,现在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安全家长都非常重视,所以托管服务家长要与学校签订责任状,如果出现问题应该如何去救责任划定落实确定好,避免让学校担责的问题,这一个做好具体的划分,在培训机构也是跟家长签订责任书!所以课后托管家长应该与学校签订责任书,划定好安全责任,避免出现问题以后,无法界定安全责任,让学校被动,家长被动。


父母圈


我是课后延时服务的受益者,我们正常4:45放学,延时一小时到5:45,刚好下班可以去接孩子,学校已经实施一周了,孩子一二四在学校把家庭作业写完,周三周五安排兴趣班,有老师看护在学校学习效率也更高,基本到家吃晚饭完了再弄弄课外的要比之前提前半小时上床睡觉,虽然我也有老人接送,但是到家他们辅导不了管不住孩子也只是看电视或者玩掉了,这样课后时间紧凑,晚上也不像之前一样打仗完成各种作业,挺好的,收费标准还没出来,适当有些费用也是应该的,双手赞成,下学期继续参加!


张慧3234


我是课后托管的收益家长,本来3.30接压根没办法自己去接,校外托管费用特别贵,一个学期4000打底,而且孩子才一年级整天学校托管班的待着容易疲劳,怕时间久了产生厌学情绪。现在课后到了4.30,我提早一点下班就可以接了,但是还是有点早,如果能再晚点接可能更好,因为不是所有单位都能让提早下班去接孩子的。可是大家都说再晚老师也很累了,所以希望以后学校课后托管能再完美一些,能让家长老师双受益。


喜多多146847366


应该是有利的。记得2014年上半年的时候,教育局整顿收费喊停,于是所有学校暂停了一个学期,学生每天下午3:40放学,家长苦不堪言,每天得从单位请假接学生,于是不少的家长就直接将孩子送到就近补习班写作业,并要求补习班老师负责接,费用800左右一个月,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并且也促进学校周边补习班的泛滥。后来下一个学期又恢复了,每生每月80元,还是班上老师照看,反正不管怎么说,班上全员参加晚托。


书理生活


中小学开展校内课后托管服务对家长来说真的是太好了,对此我是深有感触的。孩子在幼儿园时如果偶尔有事不能及时接,还能指望老师照看着,而在小学时就真的很无奈。

一、孩子在低年级如果没有老人帮忙接送,家长会崩溃。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如果没有老人帮忙接送孩子,真的会很无奈。因为两人都上班,下班时间又不跟小学时间同步,孩子放学早,平时都是我接送孩子。我会先把孩子接到我的学校,然后下班再带他回家。问题是经常会有紧急任务或者开会走不开,那时的心情真的坐立不安,不及时接孩子又怕孩子乱跑。那时就非常希望如果家长没来接,孩子还可以呆在班上,有老师照看,这样才放心。现在终于有了校内托管服务,真的是给家长帮了大忙。


二、校外托管班收费较贵,加重家长负担。以前为了解决父母下班与孩子放学时间的矛盾,只有将孩子送校外托管班,由托管班阿姨负责接孩子,然后在那写作业。但是这个托管班的收费不便宜,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三、教育部门为家长着想,开办校内课后托管服务,并且由财政支付费用。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便民措施,着实减轻家长负担。说实话,如果开办收费的校内课后托管服务,作为家长我也愿意。一般来说校内托管是老师在管理,更专业,同时收费肯定没校外高,只可惜我孩子上小学时也没有收费的校内托管班。只不过开办免费的校内托管班,就会辛苦班主任老师了,别说值班还有值班费,说实话辛苦一天了谁还愿意再辛苦去得那少得可怜的值班费?



以上是我的观点,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良心老师


我是教师,我支持。

这并不是在唱什么高调,反而是颇有一些私心。这个私心讲明了就是危机感:如果生源都被私立学校给拉走了,我们就得失业。

但愿这是杞人忧天。但我看到的情况是私立学校正在崛起:人家在研究和尝试怎样满足学生及其家长不断增长的需求,不断改进管理,扎扎实实提高教育质量,努力适应形势发展。相反,我们某些公办学校态度傲慢,不肯放低身段替学生和他们的家长着想……两厢比较,人家会选择谁?因此,现在公办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托管服务”,可以说就是为了收复失地。

也许有同仁读到这里会哂笑,在我们国家,私立学校很难成为最后的赢家;你再厉害,能竞争过有国家财政撑腰的堂堂公办教育吗?

我认为您过于托大。

从我身边的例子看,尽管公办学校整体上仍占据优势,但这种优势正在被逐渐消解。举个例子,我乡的一所民办小学,现有学生一千多人,超过了全乡小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而且其发展势头正猛。临乡的一所私立寄宿制小学,校长是我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这所学校的前身是私立幼儿园,成立于2005年,其小学部成立于2010年,目前在校学生1500多人。该校除了为一到六年级的学生提供食宿,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需要,还开设舞蹈、跆拳道、语言表演、轮滑、绘画、书法等特色课程,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也做得非常出色。我乡离这所私立寄宿制小学最近的一所公办小学,生源有一多半被人家拉走,差一点开不了门。

另外,我县去年有几所知名私立学校的分校入驻,虽收费都较为昂贵但仍人满为患。顺应公众的需要的昌盛,傲慢不知改变者败亡,这是一个基本规律。

但是,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托管服务尽管照顾了学生及其家庭的需求,却肯定要加重教师的负担,甚至处理不好还侵害了教师的权益。这确实也是一个难题。

比如说,别的事业单位都实施八小时工作制,今后开设课后托管服务,必定要延长教师的工作时间。《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第27条涉及到了“好课后服务”问题,给出的指导性意见是:“各地可根据课后服务的性质,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有关部门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当适当考虑学校和单位开展课后服务因素;学校和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适当倾斜。”这里面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捋清楚。

我本人在离家很近的学校任教,如果适当予以一定的补偿,我乐于从事托管服务工作。在具体操作中,主管部门可以结合“县管校聘”制度,进行校际人员调配,一定要把好事办好、实事落实。


牟山花下客


我们这里今年也开始了晚上托管服务,可大多数家长是不愿意的,因为我们这里很多学生离学校很远,有的甚至有十几里,无奈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打电话,只好去了,老师在托管服务时间内讲作业,第二天就不讲了,甚至有的老师把晚上的家庭作业在托管服务时布置,那些没有参加托管服务的学生,回家就没有作业,家长们叫苦不迭,又没有办法,这不是让老师补课合法化嘛?想出这样一个办法的人,初心是好的,这点不可否认,可是当真正落实的时候就完全变味了。


小锅小灶小火


中小学开展校内课后托管服务,我的看法就三句话:家长的困难解决了,老师的担子更重了,家校矛盾又多了,相互理解便和谐了。

家长的困难解决了

本来,很多家长因为上班时间跟学生放学时间不同步,下午孩子们早早放学了,家长正值工作时间,根本脱不开身接孩子回家。

送给校外托管班,价钱高,家长又不放心,这真是家长头疼的一件事,被称为“三点半难题”。后来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校主动承担课后服务,解决三点半难题,于是校内课后服务便开展起来了。

现在正是开学阶段,各中小学校正在准备这件事,发放自愿申请表、登记参加课后服务学生情况,动作快的学校已经开始实行了。对家长来说,真正是一件大好事。

老师的担子更重了:本来,没有课后服务的时候,学生放学了,老师处理作业,备课,到下班时这些事情都处理好了,第二天直接上课。

现在,有了课后服务,老师们要参与课后服务,备课、批改作业的时间,只能移到课后服务结束。

各地规定课后服务可以到18:00,早到了回家的时候了,再加上有些家长来的迟一点,根本就不可能有时间处理手头事务,只好回家晚上义务加个班,否则明天就没办法上课了。课后服务,加重了老师负担,这是肯定的。


家校矛盾又多了

课后服务是一件好事,怎么会家校矛盾有多了呢?主要在于三点:

一是有些家长认为学生留下来就应该补课,而教育部明确规定,课后服务绝对不可以补课,可以让孩子做作业,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可以组织学生看书,但就是不能补课。

二是大多数地方课后服务财政并没有专项拨款,按照规定,可以适当收费。但是,有人只想服务不想缴费,矛盾自然也就来了。

三是有些家长总是不及时来接学生,课后服务结束很久后,家长才姗姗来迟。家长没来,老师又不能走,自然也就不和谐了。

相互理解便和谐了

在课后服务这件事上,家长是受益者,应该多理解老师,当然,有些个别情况,老师也要理解家长。

只有相互理解,这件好事才能办好。家长的困难得到了解决,谁受益谁负担,就应该支持,只要不是乱收费。老师的负担增加了,学校给予补贴,也是理所当然的。把好事办好,应该大家一起努力!


当代师说


中小学开展校内课后托管服务自春季学期开始后,已在多地如火如荼展开。




本地中小学家长开学第一周都接到通知,按要求填写 全国各地中小学纷纷开展课后服务受到家长的普遍欢迎。

一、调整放学时间,减轻工作压力。以前中小学放学时间一般为下午3:30~4:30,这个时间段大多数家长还在正常上班,要接孩子就不得不经常请假或者请家里老人管孩子这事,部分安全事故由此产生。


二、减轻经济负担、有效遏制校外培训机构畸形发展。一个培训机构月收费(江苏小城)从800~2000不等,这对普通工薪阶层家长来说是笔不小的开销。长期以来,校外各种托管班、辅导班和培训机构等生意做得是风生水起。不断有资质完全不够的个人和机构掺合进去,长期影响孩子健康发展。

所以,国家推广中小学课后服务是干了件好事,应大力支持。但也出现一些不同的意见。主要涉及到课后服务是不是形式化?学校补课是否合法化?收费是否能做到真正的合理?这些都是开展课后服务的同时亟待解决落实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