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中医开的药方种类比古书中的多很多?

_做一棵微笑的明媚花朵


中医治病讲究的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现代人的身体素质与古代是不一样的,现代人受省太环境引响,一旦人得了病都不会是单纯了,都是有几种病兼杂在一起的。而且受现代医学抗生素大量应用而导致人体的赖药性。所以按照古代单纯的一个汤头加减治疗是很难见效果的啦!必须按照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原则,在古方的基础上灵活加减应用,而且根据人患病后的主病和兼症两个汤头或三个汤头加减混合治疗才能达到治疗效果的。另外就是古方的剂量都是一至三钱左右,但是古代中药都是原生态的,而现代中药大多都是人工培植的,如果按照古代中药的剂量用药确实是很难见效果的。因此在临床上一定要灵活的增加剂量才行的啦!如果说现代中医中药用于治疗晚期癌症一定是要用到三、四十位中药并且还要用大剂量。这样治疗晚期癌症效果是非常好的!


识见闻


这个问题我亲身经历过,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位同学是祖传的中医世家,当时他在我们学校所在的省城很有名气,学生时代就经常有人开着小车找他看病,他看了以后就开处方给患者,那个时候没有个体药店(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家也没有),我问过他,你这样处方不会解密吗,他说没事,我的处方里只有一两味药是治他的病的,其他的药都是没用的,他们分不清哪个有用哪个没用,所以秘方不会外泄。哈哈,原来如此,我就想,如果这个处方治好了那个人的病,一旦遇到类似的病人,他就可能把药方给他,为了保密,他再加上几味,传来传去,这个处方上的药味数也就越来越多了。等遇到一个“高明的医生”加减一下,或许把那两味有效的减去了,这张大处方也就彻底失效了。这或许是中药不好使的一个原因。


天凉好个秋0960


我不明白,我妈摔了一跤,去医院把手检查,轻微骨折,捏正花了五百块,说不用药就好,回来半把个月手痛不见好,又去一家私人中药花了三百块针灸吃药,又呆了一个多月不见好,小姑说可能没捏好,又随她去找一个中医捏捏,又花了五百块,捡了几大包药,回来吃了十多天,手还是老样子,我初学药,看不下去了,叫她信我一下,我去山上挖了一味药,回来秘制成药水,老妈喝了几口,晚上痛了半晚,第二天叫我去请神,那条路多年没人走没去成,回来她手没痛了,渐渐能动了,后来我给一些人用药有效,有时也会痛一阵才好,方知年纪大的人用]我的药,会严重一下才慢慢好起来,所以药多药少,应该不重要吧


张译壬


为什么一些中医开的药方比古代中医多得多呢?东楚龙野虎为你释疑,。

有人依古训,大方不超过12味,甚至有人说超过十几味药就是骗子,就是假中医。对此说我不敢苟同。中医是讲辨证的医学,中医的灵魂从来不是教条而是活的辩证法。比如制附片中国药典规定每次用量不过十几克,但李可大师认识到十几克根本救不了命,想救命要一次用到100克200克甚至三百克以上,这才叫因人因时因地因病制宜,中医怕吗?不怕,有故无殒故无殒也。凡是死守一方中只能用十几味药,超出就认定为骗子假中医者,我看这种人己经没有中医活的灵魂了。唐代千金要方白垩丸治妇人腹中12种疾病,用药21味,此书玉屑面脂方有两种,一种33味,一种54味。千金要方卷四柏子仁丸用药30味,大王石泽兰丸32味。《医方集解》中防风通圣散19味药。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中价宝丹用药27味,添精补髓丹23味。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书中愈风散用药34味。我随手可以举出古代大量经典医书用药超过大方12味药者,太多了。再说现代,不少名中医用大方12味以上者,随手举出几例,如陈德铭医案中治陈某带状疱疹的汤药,二诊用药20味,三诊用药20味。万友生医案治胡某浸淫疮案,6诊用药22味,9诊用药28味,12诊用药24味。张子琳医案治戴某遗精,一诊用药20味,二诊换药也用20味。何炎燊医案治周某鼻咽癌用药27味……面对这些国家级名老中医,你说他们方中用药超过大方12味,达到20味以上,就一定是骗子,就是假中医,这种结论是否实事求是呢?是否以自己愚蠢去误导人民呢?

中医用药多少,不是根据死教条,而是根据病情决定的,有的病两味药也嫌多,象独参汤,一味足矣,能力挽狂澜于既倒,而有的病,二三十味不嫌多。我一般开方十几味,但象治高热不退化脓性扁桃体炎六味药足够治愈。所以药味多少是根据病情来的,而不是按教条决定的。那种将方药规定在12味或20味内,只要突破就一定是骗子或假中医,那要打死多少国家级中医大师与名老中医啊!

那么现代方中用药为什么多于古方呢?我的研究是:

首先,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中医发展有个过程,在初始阶段还没有什么配方,人民用单味草药治病。到西汉张仲景时代,发展到四五六味,这叫经方。再后来,发展方剂药味突破经方,自行组方,药味根据君臣佐使配伍有了极大增加,这叫时方。时方比经方药味多得多了。

其次,是时代变化的需要。过去中医急性病慢性病都治,而且大多是急性病,所以中医讲药味少而药量大,力专效洪,况且急性病多为实证,比较单纯,用药味少可以直对中心,生擒敌酋,一举克胜。而现在呢,由于西医压制人民观念转换,大凡急性病都找西医治了,而西医治不了急性病拖成慢性病甚至被激素治坏了的病才交给中医治,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守着12味药已经不够了,药味少不能治复杂的病,因为疾病不再单纯是实证,而形成虚实相间,表里夹杂,寒热异常多种证型,此时必须在用药上有所突破,不可守株待兔,以僵硬数味方药去治复杂的病。中医以治病为主,不是守教条要面子为主。一切清规戒律在中医辨证法面前都成为桎梏。

第三,是中医学术创新的需要。过去的君臣佐使配方是药味的配伍,就是按单味药根据君臣佐使来配,自然药味不多。现在知道吗,是以方剂为君臣佐使,几个方剂相加,那这组方中药味肯定多了。愚人不知,却泥古不化,指责现代中医大包抄假中医,其实不然,这是中医创新,这是中医发展。举个例子,有人脾胃虚弱,不时吐稀痰涎,小便频数艰涩,象这种病显然病本在脾胃虚弱不健运,病标在内有痰饮,下有湿热,所以用归脾汤为君,二陈汤为臣,五苓散加减为佐,六一散为使。请数数有多少味药。这就是方剂的君臣佐使,而非草药的君臣佐药,愚者知否?不知也。不知,就必然泥古不化,死守大方12味,谁突破雷池一步,就指责为骗子,庸医,假中医。其实不允许中医有所发展创新的,正是这些泥古不化者自己。

第四,古代人治病法,病在上者因而越之,用吐法,病在下者因而竭之,用下法,病在表者汗之。这以为主方,比如大承气汤,变生出小承气,调胃承气。麻黄汤又变生出小青龙等十几种方。这些方剂药味虽少,但主旨是攻杀,一部《伤寒论》,就有不少研究用汗吐下过极或不当治成坏病并提出不少补救措施。现在人治病有多少允许你用汗吐下法的?比如我是江苏人,江苏人体质柔弱,不比西北人魁壮,对下药我几乎不用大承气汤,除少量大黄外,用陈皮代替厚朴,用蜂蜜代替甘草或芒硝,不用煎,只开水泡茶,一杯足矣,哪里还用得上经方狼虎药。也就是说,时代在变,人民服药需求在变,地域变化,人体质变化,经方也不能死守教条。

上述是东楚龙野虎浅见,可以争鸣,谢绝咒骂!


东楚龙野虎


现代开大方的原因是心中无底撒大网。不知道哪个能好病,就能向一切凑,而且是不知轻重缓急,见症状就凑药。

小方也可以治好病,关键是要知道针对疾病的专药。才可以好病。

本人自创的阑尾炎方,只有八味中药治疗阑尾炎,二小时止痛,4剂药除根。八味中药好病于倾之间。

我用的治痢疾中药方,药不到十味,一剂中药,一天治愈急性严重性疾病。

十神汤治疗感冒,不也只十味药吗,一剂可以好病。

我自己组方,一般不超过十三味中药,有时凑个十五味。再多就不用了。

张仲景葛根黄芩黄连汤一样一剂治好病,药仅三味。

现在开大方,主要是院校派的辩证施治造成的,其实治病更要讲究专病专药,专病专方的运用。

任何一种病,都有一味专药,离开它就治不好病,现代中医懂吗?不知道,就来一个大杂烩。开上二十味中药,治不好病,就讲病重,还说中药疗效慢。这就是庸医之流。

中药治病,必须讲究专病专药,专病专方的运用,才能做到一剂好病,一剂见效。

本人治疗麻疹,腮腺炎,都是三味中药。一天好病。这就是中医的药简便廉。


用户102687432416


古人开方药味少,是单一的解决某一症状,任何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古人也有大方:比如;

治水肿的二十四味流气饮,中药用了二十四味。

治疗风湿痹症的舒筋立安汤,中药是二十六味。

中医方剂有单药治病的,也有复方治病的,有小方也有大方,必须配伍精当,才能好病。

我用药最大不超过十八味,十三味到十五味。

比如:治疗急性咽喉痛,按古方张仲景只有甘桔汤,甘草,桔梗两味中药,难道我们临床就用这两味吗?我治好西医输液几天都无法治愈的急性咽喉痛吗?完全不能。

本人根据病情分析,自行组方,药味达十七八味,结果,二小时疼痛消失,一剂而愈。初学者,硬搬硬套,泥古不化。攻击大方,大量的应用,治疗急性病有时非大方不可。

比如:治疗心衰,单用任何一个古方都不行。我自创的方剂,治疗心衰,一剂见效,药用了十五味。如果用一个古方根本不起作用,中医的发展,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不要厚古薄今。

比如:治疗胃痛,焦树德家传歌诀是:疼在心口窝,三合并四合。那是三四个古方合为一方而用。

余师愚的清瘟败毒饮,是多少味中药。

中医治病因病,因时,因人,而异的用药。不是死搬硬套。

本人治疗膀胱癌血尿,用了十八味中药,结果一剂血块消失,试问单用那一个古方有如此疗效。

一个方子,二十味以上的我不赞同,-十四五味的我常用。有确切疗效的古方几味药的我也用。


用户91625637304


这个问题倒是个好问题,我曾经思考过!仔细研究觉得还是很有“”意思“”,从屠呦呦研究中医2000多个古方,几百个中药中寻找治疟中药的过程可以发现端倪!最终是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单味药青蒿(实则是黄花蒿),生榨汁用法才有效,后人大量复方并且水煎是无效的,但后人竟也用无效的中药复方方剂,错误的用法用了几千年!其实更早的古人用单方多,后来逐渐发展才用复方多!最近更有某家药酒用了67味中药,堪称一绝!其实中药复方是从单味药发展而来!复方方中药物分君臣佐使,一个主药,其他是辅助药物,因此正确的一个处方是不可能有很多药物的!臣佐使药都是为君服务,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限于篇幅,我想直接给出结论:1、超过20味的处方,基本上可以说找不到哪个是君药了!相当于到处撒网捕鱼!2、经济利益驱动。3、开中药的医生不可能象西医开药那样胸有成竹!一付中药开出来给病人,疗效有几成把握是心中没底的,通过尽量增加药味达到心中“”有数“”。4、中药也有很多单味提纯制成针剂!由于化学结构明确,在诊断明确疾病的使用中,疗效确切,象青蒿素!5、中医的诊断与用药是否对症,老百姓知道是靠医生的经验!而经验有时是靠不住的!西医靠实验医学,靠证据!


打得一拳开


中医师看病通过病患者的"望闻问切"四诊参合进行初步诊断,综合所搜集的临床资料进一步分析疾病的病因、病位丶病势丶病情丶体质辨证施治,确立治疗法则和治疗原则,遵照中医方剂学的方剂,和剂型进行处方治疗。中医中药方剂来源有经方丶经验方和自拟方等。经方是古典医籍所载的剂,经验方有前人行之有效的方剂(亦包括民间流传验方),自拟方(自己在临床常使用有效方)。一般来说中医经方汤剂多数在10~12味药居多,组方原则按君臣佐使配制,另中药的配伍除单行(即一种药物组成)还有相须丶相使、相畏丶相杀丶相悪相反六个方面,所以必须遵循,药物种类多少与病情复杂和剂型有关。


黒芝麻


其实这个问题也蛮好回答,古代的人当时更本没有西医之说,生病了,为了活命,就弄些单方草药治病,也能治好,因为,食物也是简单化的,那能跟现在比呢,人们一代代在研究中药,慢慢地慢慢地把各种草药结合在一起,看一些过去更本不能治愈的病,很自然地中医开药方就自然而然品种多起来了,人们的病也多起来了,现在更好了,治疗和经济合作发展,那么,越来越多的中药品种加入了这支队伍之中是有情可原的,为了身体康复,从来没有人去责疑为什么一付中药品种越来越多,有时毛病也看不好!这里的奥秘你也能猜出几分,他们和现实都一样,都是为了⋯⋯,不说了!


陶瑛190710545


并非厚古薄今,今时之人还在孑孑以求古人之真知而不能全解,甚至不少是误解、错会,不少仍在争论。外加传承(包括但不限于中医)至今的东西,中间的错简、遗简等,今人之认知实难以与前贤比肩。比如经络的创立,比如道医的关系,以今时凡人的基础可能都是难以想象的。有名中医说修道有成之士,能返观内照,能清晰内视到体内经络及气血运行。这种说法可信吗?如果不可信,那经络之说总不至于是凭空造就的吧。还说开天眼的人能透视人体,为辩病治病开了外挂。以我等凡夫俗子的眼界,当然都是难以想象的。但也请不要轻加否认。比如气功之说,有人信,有人不信。但我是相信,因为我练了几十年,气感、热感、气的流动是存在的。气功是存在的,相信修道、禅修也会是存在的。修到高深处会有什么认知岂是我等所能认知的。历史的风雨让我们失传了太多前贤的道统。中医也是如此,以道观医与以凡学医,其差距何止以里计……

再说治病与养生,他们虽源出中医,但又有缓急之别。治病有症,自当急治,讲究药简力专。治病之物,不可多服,中病即止,停后服。否则过治又生新病。

养生属缓调,调治之物选用纠偏力弱者为宜,建方思路最宜整体性考虑:护先天之本以养肾,强后天之本以健脾,逐风寒湿邪必宣肺。温阳不失滋阴,清火不忘护阳。

因此,治病方简,调养药杂。此不可不慎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