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明萬曆年間南澳島上,可演大出戲的戲臺...

“營老爺”是廣東潮汕地區的一種傳統民俗祭祀活動,營神的營,是潮汕方言詞,在這個短語裡,它保留著迴繞(《漢書顏注》)和畛域(《文選薛注》)的古義。上神的祭祀而稱作“營大老爺”,是因為祭祀過程,必有土神巡土安境的儀式。“老爺”在潮汕地區是指一個鎮或村的守護神,潮汕各地的大老爺名目眾多。其中,舊時有進入朝廷規定把典的神明,如城隍、關爺、媽祖等等;有佛道諸神,如南極大帝、玄天上帝、呂祖等等;更多的是民間創設奉祀的雜神,如三山國王、安濟聖王、雙忠聖王、雨仙爺、水仙爺、龍尾爺、珍珠娘、福德老爺、玉封大帝、華光大帝、木坑聖王、仙師公等等。


建於明萬曆年間南澳島上,可演大出戲的戲臺...


正月裡,遊客在觀賞南澳島各鎮村“營老爺”前,瞭解一些海島民俗文化和歷史文化,加深對南澳旅遊文化內涵的認識和理解,很有意義。


建於明萬曆年間南澳島上,可演大出戲的戲臺...


南澳縣的深澳鎮有座關帝廟,戲臺就建在廟前六、七米處。據稱始建於明萬曆七年,即公元1579年。(吳國欽、林淳鈞合著《潮劇史》則稱戲臺建於萬曆十一年,即1584年)

戲臺基座用灰沙夯築、臺背有貝灰沙護牆,分前後臺及側廂,從寬度深度看,完全可供正規大戲班演出。最引起我興趣的是約三人高的後牆中間有個直徑約一米的圓窗,透窗外望,水天一色、渺無邊際,但見那座叫青嶼的小島,孤獨地懸掛於水天之間,煞是好看。原來,這就是南澳八景之一的“青嶼浮天”。

建於明萬曆年間南澳島上,可演大出戲的戲臺...



南澳本就是一個原住民稀少的小島,約5個世紀前,居然修建一座可演大出戲的戲臺,用時下流行話問:這是什麼概念?

你看看當下的潮汕地區,劇團到鄉下演出,哪個鄉里不是臨時搭建竹木戲棚,哪個不是戲歇棚拆?哪一個磚石貝灰建造的戲臺,不是建在人煙稠密的城鎮?戲班人馬,沒上百也有幾十,舟船運送,到一演出點,在明朝那個年代,非有五、七場以上,他們是不會去的。能演多場,當然是有觀眾,有眾多觀眾。明萬曆年間南澳島上的戲劇觀眾何來?

過往商船,停泊在這裡的過往商船。當年,這裡是海絲路上一個節點,從打撈起來的一號沉船上裝滿的瓷器,能不讓人想起潮州筆架山的百窯村?這些商船從非洲來,從歐洲來,從東南亞來,載滿當地特產,前往泉州、漳州、潮州,又裝滿中國的貨物回程,都會在南澳島上停靠,於是,大陸的商販也會到來,應該還有賣潮州小食的,日日夜夜,人物穿梭,熙熙攘攘好像缺點什麼,有人想到戲曲吧,來點文化娛樂,豈不錦上添花?

這純屬我的合理想像。但戲臺建起來了,卻是事實的存在。

建於明萬曆年間南澳島上,可演大出戲的戲臺...


戲臺臨海,商船傍岸。商人們跳下船來就可觀賞戲劇。海風輕吹,絃歌輕揚,四周的小食攤,炒粿條的,賣魚糜的,香味四溢。此情此景,誰願捨棄?

我想,《荔鏡記》應該是最常演的戲出吧,那時不稱潮州戲,更未叫潮劇,而叫潮泉腔。是用潮州泉州的方言聲腔演唱的,此兩地商務往來活躍,方言語音相通,何況故事演的是泉州公子與潮州小姐的風流韻事;至於外國商人,他們聽不懂,或者半懂,這無妨,欣賞異國風格的藝術,是每個身在異邦者的一大興奮點。那些輕婉柔美的音樂,那些豔麗典雅的服裝一定會讓他們著迷。如果會寫詩,他們之中也會有人像戲曲家張庚一樣,留下“願得此生潮汕老,好將良夜傍歌臺”,樂而忘歸。

建於明萬曆年間南澳島上,可演大出戲的戲臺...


絲海路上出現個古戲臺,除了說明當年這裡商貿活動的繁榮,也告訴我們,海絲不單是陶瓷之路,也是文化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