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河阳古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西1.5公里,始建于五代末期和元代早期,是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河阳村的水系和道路有着元代村庄的独特特色,古村内有十大宗族庄园式古民居建筑群和十五座古祠堂,有三教合一的宋代古刹“福昌寺”、元代的“八士门”及明太祖朱元璋御赐的石“稀罕”,有明清两代所建的百栋旧第多达1500余间。漫步古村,犹如在时间老人遗留下的秘境中畅游,古朴而自然。

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穿过一个仿古牌坊,抵达河阳古村,眼前景致的变幻猝不及防,这一刻仿佛置身于千年前:山墙、牛腿、木雕、墙画……

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河阳村有着1100多年的历史,全村有94%的村民姓朱;朱氏一脉的始祖朱清源、朱清渊兄弟为避五季之乱,在唐朝末期,从河南信阳迁至杭州,后又迁居缙云,取“河南信阳”各一字为之名。

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河阳人重农经商,崇尚耕读传家,一时间成为当地望族;“有女嫁河阳,赛过做娘娘”、“义阳望族”之称由此可见;“烟灶八百,人口三千”,河阳村历史上人口鼎盛,名扬周边。如今,往日的辉煌依然在古建筑的匾额、墙绘中留存。

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八士门”并不算起眼,却是河阳村的正大门。之所以叫“八士门”,是因为在宋元年间,河阳村一共出了八位进士。

由于“八士门”的选址风水极好,河阳人娶妻、嫁女,甚至出殡,都要从“八士门”过;这一习俗沿袭至今,并且有了“不入八士门,不算河阳人”的说法。

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在文翰公祠的正堂中,也有三块匾额分别书写“亚中大夫”、“中书舍人”、“嘉议大夫”,这三人正是宋元八进士中的三位。现在,文翰公祠已成为全村朱姓大族春秋大祭的地方,祖辈荣光激励着朱氏后人继承家风。

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答樵路上有着河阳村里最恢宏的马头墙建筑群,这些古宅建于清道光年间。绵延90米的古建筑群中,竟然有32个马头墙,夕阳下马头墙投下的阴影,仿佛潇洒的骏马,在历史长河中肆意奔腾。

兴许是古老的故事得以保存,才让河阳古村的一砖一瓦都变得如此有韵味。漫步在老街上,随便撞进眼帘的一口古井、一段残墙,背后都有着一段令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古人打井,总是要打在自家院子里,有的人家,考虑到风水地气等问题,甚至要将水井打在屋子里,但是河阳的古街上却有一口井,偏偏要打在家门外的路边上, “这口井叫作‘陪嫁井’!”

河阳曾经富甲一方,当时流传着一句话:“有女嫁河阳,赛过当娘娘”。河阳女方陪嫁时,会将所有要用的生活必需品都陪嫁上,因此有夫家便会自嘲:“什么都陪嫁了,水总要喝我们家的吧!”谁知岳父听了这句话,立刻雇人在男方家门前凿了一口水井,意在告诉对方,“连水都不喝你们家的”。于是,这井便成了一口“陪嫁井”。

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河阳古街是河阳村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古村的中轴线。古街全长150米,有三十二间古店面,数百年前这里曾是河阳古村的商业、文化中心,如今这里却显得有些寥落,所有的店面都用木门板挡着,已没有了商业氛围……

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2000年,河阳古村便被列为省历史文化保护区,后来河阳村又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深厚的历史积淀是河阳村发展旅游的宝贵资源,河阳村的村民早就筹资在古祠堂中,建立了一座民俗博物馆,并且纷纷捐出古家具、农具展出,这里也成为村民最重要的集体休闲场所。

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鼎盛时期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