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哪做了啥 嘉兴多地“一把手”今天缘何“不约而同”

2019-04-08 21:22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王杭徽

去了哪做了啥 嘉兴多地“一把手”今天缘何“不约而同”

“实践证明,引育一个高端人才,有时候就能带出一个团队,崛起一个学科,创造一个产业,甚至成就一座城市。”清明小长假前,嘉兴市委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嘉兴市委书记张兵强调,要靠优质的服务招引人才、留住人才,让天下英才“来了嘉兴就不想离开,来了嘉兴就不会离开”。

4月8日,清明小长假上班第一天,恰逢嘉兴第二个“人才日”。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注意到,嘉兴多个县市区“一把手”不约而同,通过一系列互动活动,走近人才,到访人才企业,听取人才发展意见,以实际行动诠释“建功有你、服务有我”理念,表达对人才的关心和尊重,以及“在最红的地方遇见最好的你”的期盼。

2018年,嘉兴将每年的4月8日定为“嘉兴人才日”,用以彰显城市对人才的尊重,体现人才对城市的贡献。2019嘉兴“人才日”系列活动,主要以市县联动方式,通过举办“项目建设、走访服务、红色引领、对接洽谈”等四类12项活动,引导全社会礼敬人才、厚待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积极打造最优人才生态。

去了哪做了啥 嘉兴多地“一把手”今天缘何“不约而同”

南湖:迈向更高质量人才高地

4月8日上午,嘉兴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在嘉兴科技城举办开院仪式。参加开院仪式的有嘉兴区块链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Diffie教授、嘉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龚和艳、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涛、南湖区委书记朱苗等。

该研究院由图灵奖获得者惠特菲尔德・迪菲(Whitfield Diffie)团队,联合嘉兴市、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嘉兴科技城共同发起成立,基于长三角地区区块链发展战略,主要面向数字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物联网、金融创新、人才培训等领域,开展相关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成果转化等,力争成为长三角地区区块链技术人才高地。

Diffie教授被称为“公钥加密之父”,曾获得2015年图灵奖。如今,Diffie-Hellman 协议已成为大多数互联网安全协议的基础,保护着世界互联网的运行。

仪式上,南湖区委书记朱苗激动地说,本次区块链技术研究院的成立,不仅进一步巩固了产业吸引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良性循环态势,更为南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特别是作为图灵奖获得者、研究院发起人之一的Diffie教授的到来,必定会成为南湖区引进“金字塔尖”人才的一面旗帜,切实推动区块链和密码学方面的顶尖人才、项目、技术落地,为南湖区人才高地向更高质量迈进唱响“春天的故事”。

去了哪做了啥 嘉兴多地“一把手”今天缘何“不约而同”

秀洲:重走一大路 建功新时代

4月8日上午,怀着崇敬的心情,来自秀洲区的13名领军人才代表,一早便来到了南湖。

人才专家一行首先来到狮子汇渡口,参观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渡口旧址,了解了1921年中共“一大”代表大会就是从这里坐船的背景和情况。接着,大家沿着“一大”代表当时的路线来到湖心岛瞻仰“党的诞生地”南湖红船,追溯红色源头、回顾光辉历程。

随后,大家还来到南湖革命纪念馆。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视频,把大家带回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光辉岁月。人才专家一行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解说,细细观看相关书籍、照片等珍贵史料,不时驻足交流。

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有感而发:“作为创业创新的一代,我们要带领团队不忘初心、艰苦奋斗,为中国创造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和力。”“重走一大路让我们对党的历史认识更深了,对嘉兴这个第二故乡的感情更浓了,对自己选择在红船精神的发祥地嘉兴创业创新的工作干劲更足了。”

当天下午,秀洲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王永法又带队赴王江泾镇人才企业,实地参观了企业运作情况,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对企业经营、发展前景等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并详细询问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发展瓶颈、人才发展状况和需求,现场协调解决难题,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去了哪做了啥 嘉兴多地“一把手”今天缘何“不约而同”

嘉善:致敬为嘉善发展奉献的人才

“项目产业化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吗?”4月8日上午,在嘉善县国创新能源研究院,嘉善县委副书记、县长徐鸣阳开门见山表明来意。

嘉善县国创新能源研究院于去年1月成立,是民办非企业研发与产业化机构。徐鸣阳详细了解了研究院内目前的孵化项目,包括防火的柔性碳纤维、动力锂电池组、智能电致变色薄膜、聚乳酸项目等项目。研究院负责人则详细介绍了目前研究院进展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

徐鸣阳表示,要加快推进现有项目成果转化,嘉善县相关部门要主动牵线搭桥,组织与嘉善范围内有能力有需求的企业家对接,帮助更多孵化项目在善产业化,留住更多原发性技术,并为产业源源不断输送技术和人才。研究院要做大做强,做好项目产业化的同时,也要积极导入产业基金,建立园区专业管理团队,实现孵化、转化、产业化“一条龙”产业链,真正将研究院内的新能源和新材料项目打造成产业集群。

离开国创新能源研究院,徐鸣阳一行又来到同济大学长三角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深入了解人才在嘉善的生活工作情况,倾听人才需求。在得知研究院人才公寓与上海人才产业园之前没有公共交通出行工具之后,他当即要求园区及时落实共享汽车布点,加快推进无人驾驶道路试点工作。同时,他表示,嘉善正在谋划高端人才小区,打造未来社区,吸引更多人才扎根嘉善。

去了哪做了啥 嘉兴多地“一把手”今天缘何“不约而同”

平湖:问需于才 精准服务

4月8日,平湖市举行“改善候选人体验 重塑人才获取新方式”——数字化时代引才培训活动,在平湖创业创新领军人才、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代表等30余人参加培训。

在现场,嘉驰国际、亚鸿人力等6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结合自身细分行业、工作案例就数字化时代引才的方向和趋势进行交流和探讨。高正新材料、亿可利环保等8家领军人才企业代表也就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人才工作与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就在嘉兴“人才日”前夕,平湖市领导开展人才企业“三服务”走访活动和“人才六问”专项服务活动。平湖市委书记祁海龙走访立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就企业平台建设、人才培育、做大做强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平湖市长仲旭东赴星月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考察,了解企业的功能分布、生产工艺、安全风险等,就企业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安全生产等进行专项指导。

4月8日下午,平湖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吴金华还专程赴川源(中国)机械有限公司,走访省级高端人才王鹏尧博士,并进行现场办公,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地难题。

去了哪做了啥 嘉兴多地“一把手”今天缘何“不约而同”

海盐:感受新发展逐梦新时代

“看中国成就,观海盐变化。”4月8日上午,40多位海盐行业企业优秀人才代表,受邀参加海盐人才体验日活动。

人才代表一行首先来到国内最大、最具特色的核电科技馆,参观了解秦山核电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从零的突破到世界领先,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感受秦山核电从“国之光荣”到“国家名片”,民族核电振兴的卓越历程。

随后,40多位人才还来到海盐县通元镇丰义村,参观丰义村近些年的美丽乡村建设,领略海盐农村的发展变迁,欣赏海盐在乡村振兴路上展现出的一抹抹亮色。

活动让大家领略了海盐发展的成就,也让人才在进一步了解海盐发展后,有了新的发展目标。“丰义村的乡村建设做的非常漂亮,我本身也是搞农业项目的,希望有机会能够与通元镇、丰义村合作,助力丰义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海盐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章成君博士在参观后说。

4月8日下午,海盐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宗晓慧还率海盐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等相关单位走访了海盐市级创业领军人才詹俊勇、王平,给人才送去节日祝福,同时了解人才企业运行情况,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问题,要求相关部门及时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做大做强。

去了哪做了啥 嘉兴多地“一把手”今天缘何“不约而同”

海宁:优化服务为企增动能

面对面听需求,点对点解难题。4月8日上午,海宁市委书记朱建军带队走访海宁人才项目和企业,精准服务企业品质智造,助推高质量发展。

“研究团队人员到位情况怎么样,生产线安装进展如何?”朱建军一行首先来到位于科创中心的海宁先进半导体与智能技术研究院,实地调研了研究院的集成电路设计、汽车电子、传感器设计等专业研发中心以及封测示范性产线,并与科研人员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企业组织架构、项目孵化、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的情况。朱建军还十分关心企业员工的生活情况,一路视察了职工餐厅以及园区配套环境提升情况。

朱建军指出,要用心用情帮助企业解决子女教育、安居落户等“关键小事”,提供品质服务,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要共同协商、研究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力支持企业创新;要注重集资集智,加快科创中心与鹃湖国际科技城的资源整合,真正让小平台拥抱大平台,促进平台能级提升。

随后,朱建军一行来到浙江美达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并与属地、部门现场办公,为企业负责人出谋划策。朱建军要求有关部门要综合运用产业基金和政策性担保等方式,缓解企业融资压力,帮助企业“踢好临门一脚”。企业要抓住产能释放的机遇,加快厂房改造,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企业在做精产品的同时,也要依托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去了哪做了啥 嘉兴多地“一把手”今天缘何“不约而同”

桐乡:汇聚人才“森林”

4月8日上午9时,在桐乡市区新世纪公园西南角的“人才林”种植现场,桐乡市委书记盛勇军与桐乡领军人才代表一起,拿起铁锹,扶直树苗,挥锹铲土,精心种下一棵棵黄山栾树……大家动作熟练,配合默契,每道工序紧密衔接,有条不紊,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众人齐动手,绿树连成排,在大家的努力下,“人才林”在春日里展现出勃勃生机,成为新世纪公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盛勇军说,通过举办领导干部和高层次人才共植“人才林”的活动,目的就是要向社会各界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求贤若渴、爱才如命的桐乡,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更强大的智力支撑,渴望更多高层次人才和项目的落户,真正让人才在桐乡汇聚成“树林”“森林”。

在植树活动后召开的领军人才代表座谈会上,5位领军人才代表畅谈了他们对桐乡优化人才生态的认识以及意见建议,表达了扎根桐乡创业创新和“以才引才”的愿望。盛勇军认真倾听领军人才代表的意见建议,并与他们进行了真诚的互动交流。

盛勇军表示,下一步,桐乡将不断优化人才生态,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和人才的有效需求,让更多在桐乡创业创新的人才安心、放心、舒心;进一步精准发力,最大程度地帮助解决人才在创业创新过程中碰到的瓶颈,助力大家跨越“成长的烦恼”;进一步营造“以才引才”的良好氛围,积极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特色优势,引进更多高端人才和项目落户桐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