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势饶人,看孙权高明的谋略

得势饶人,看孙权高明的谋略

夷陵之战,前辈刘备被后生陆逊大败,仓皇逃回白帝城,折损数万大军。不要说是75万大军哟,那是演义历史上蜀汉总人口也就90多万。史载刘备也就带了五、六万人。

得势饶人,看孙权高明的谋略

战后,孙权主动向刘备求和。其高明的政治谋略由此可见一斑,原因应是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一是孙权只想夺取荆州,没想彻底消灭刘备集团。从孙权的一贯行事看,他算得上优秀的守成之主,并无天下之志。所以不会对刘备赶尽杀绝,留有余地,日后江湖好相见。

其二就算孙权想吞并益州(之前周瑜有过这个计划,没能施行,周瑜早亡),他也没有这个能力和实力。孙权方面水军善战,但陆军较差,夷陵之战只是因为刘备的轻敌才导致失败,不是真实能力和实力的体现。

而刘备方面刚好相反,关羽丢失了荆州后精锐水军也同时消亡,所以刘备已无精锐水军。刘备陆军虽然有损失,但基本实力还在,战将还有马超、赵云、魏延等,诸葛亮也没参与伐吴,其步兵远胜孙权步兵。加上入蜀道路艰难,想想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多么猖獗并以飞机、坦克、大炮的绝对优势火力都多次跌倒在川鄂边界(当时国军的战力本就一般般了),没能进入重庆(在三国时属于益州)。何况孙权呢?如孙权贸然进攻则双方必然陷入僵持局面,只能是两败俱伤。孙权虽无大志但绝非平庸之辈,自然能看到这点。所以见好就收,是他的上上策。

其三,孙权也不放心曹魏方面,如主力在西边和刘备纠缠,谁来守卫千里长江防线?如果那样,刘备攻于外,曹丕攻于内,孙权只能早早领取盒饭下场了。实际上也是如此,幸而孙权停止追击刘备,才能击败来捡漏的曹魏大军。

其四,刘备的蜀汉政权以兴复汉室为名,自然和曹魏不共戴天,两者不可能和睦相处,只能是刀兵相向。留下刘备集团对孙权利远大于弊。

所以孙权才主动求和,然后坐看刘曹争斗。实际上后来结果也是如此,诸葛亮六次北伐让曹魏穷于应付,双方基本没空搭理孙权,让他安安稳稳过了他的小日子。

得势饶人,看孙权高明的谋略

以史为鉴,看当下世界,也聊表愚见,美帝就好比曹魏,俄罗斯就好比蜀汉,美帝是虎,俄罗斯是熊,老虎来了要吃能,那就暂时先联合狼来一起对付。当然熊也不是良善之辈,也是要吃肉的,何况这头熊还霸占着中国上百万的领土呢?所以和熊要既联合也要防范的。

对于虎和熊来说就等同于曹刘,他们为争霸天下,不太可能和平共处,那就让他们争个你死我活,当然也不能让虎一口把熊给吃了。适当时候要支持支持熊,免得老虎独大,威胁我们安全。纯属瞎聊,智者莫笑!

得势饶人,看孙权高明的谋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