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紅軍集團軍簡介-第7集團軍

蘇聯紅軍集團軍簡介-第7集團軍

蘇聯紅軍集團軍簡介-第7集團軍

1.俄國國內戰爭和外國武裝干涉時期,為保衛彼得格勒於1918年11月初組建。最初編有奧洛涅茨軍隊集群、彼得格勒第2師和普斯科夫師。編入北方面軍,並在彼得格勒西北接近地和納爾瓦及普斯科夫方向擔任防禦。

1918年11月16日,集團軍轉入進攻,進攻中與當地起義人民並肩戰鬥,連克普斯科夫(11月25日)、奧斯特羅夫(11月27日)和納爾瓦(11月29日)三城。集團軍兵團和部隊繼續發展進攻,12月解放伊茲博爾斯克、馬林堡(阿盧克斯內)、文登(採西斯)、尤里耶夫(塔爾圖),並於1919年1月3日,解放里加。第7集團軍的勝利進軍加速了革命工農建立拉脫維亞蘇維埃政權的進程。集團軍在愛沙尼亞北部的進攻因兵力兵器不足,進展甚微。經曠日持久的苦戰後,1919年1月19日放棄納爾瓦,並於1月末撤向普斯科夫。2月,轉隸西方面軍,並在其編成內,於1919年5—11月參加彼得格勒防禦。尤登尼奇將軍指揮的白衛軍被殲之後,第7集團軍於1920年2月暫時改為生產勞動部隊,稱彼得格勒革命勞動集團軍。1920年5月下半月,波蘭白衛軍入侵蘇維埃共和國,集團軍恢復原番號,所屬部隊進入戰備狀態,並奉命開赴國境地區,擔任邊防等各項戰鬥任務。12月初編入彼得格勒軍區,1921年3月5日,直屬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3月,參加平息喀琅施塔得叛亂(1921)。5月10日,集團軍領率機關被撤銷,所屬部隊轉隸彼得格勒軍區。

國內戰爭年代歷任司令:

1918年11月—1910年1月為伊斯克裡茨基;

1919年1—7月為列梅佐夫;

1919年7—9月為馬季亞謝維奇;

1919年9—10月為哈爾拉莫夫;

1919年10—11月為納焦日內;

1919年11月—1920年7月為奧金佐夫;

1920年8月—1921年3月為扎魯巴耶夫;

1921年3月為圖哈切夫斯基;

1921年3—5月為阿夫羅夫。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蘇聯面臨德國利用芬蘭發動侵略的現實威脅的情況下,第7集團軍於1939年10月在列寧格勒軍區再次組建。1939—1940年蘇芬戰爭爆發時,集團軍編有9個步兵師、1個坦克軍另3個獨立坦克旅、若干炮兵團及其他部隊。

1939年11月30日,集團軍兵團和部隊在卡累利阿地峽發動進攻,經數日激戰,突破敵戰役障礙地帶,於12月12日進至“曼納林防線”(北起拉多加湖南至芬蘭灣)主要防禦地帶,就地暫時轉入防禦。1940年1月7日起,集團軍編入西北方面軍,並在其編成內於2月11日在維堡方向對“曼納林防線”發起強攻。集團軍兵團和部隊突破敵永備防禦陣地後,協同波羅的海艦隊重創卡累利阿地峽芬軍主要集團,並於3月13日攻佔維普里(維堡)城堡要塞。集團軍所屬9個步兵師和5個坦克旅因作戰有功,獲政府獎賞。數千名官兵作戰英勇頑強,併發揚了英雄主義精神,為此,獲得各種勳章,其中一些軍人榮膺蘇聯英雄稱號。蘇芬戰爭結束不久,第7集團軍即被撤銷。

蘇芬戰爭期間歷任司令:

1939年10—11月為雅科夫列夫(二級集團軍級);

1939年11月—1940年4月為梅列茨科夫(一級集團軍級)。

3.在德國(包括駐挪威北部的德軍)及其同盟國芬蘭加強軍備,準備進攻蘇聯的情況下,第7集團軍於1940年下半年在列寧格勒軍區第三次組建。衛國戰爭爆發前夕,集團軍在拉多加湖以北蘇芬國境設防。6月24日起,轄步兵第54、第71、第168、第237師、第26築壘地域及炮兵、航空兵、工程兵等部隊,編入北方面軍。7月1日至30日,在卡累利阿參加阻擊芬蘭軍隊的防禦戰鬥。左翼各師擔任寬大正面上的防禦,在德軍優勢兵力突擊下被迫後撤。第7集團軍得到許多兵團和部隊的加強後,於7月30日在波羅索澤羅、紹託澤羅、圖洛克薩河(奧洛涅茨城西北25公里)一線地區阻止了德軍進攻。8—9月,集團軍先後在北方面軍和卡累利阿方面軍編成內,對德軍在拉多加湖東北進攻的集團進行激烈的阻擊戰鬥。9月中旬,在烏赫塔和雷博勒方向擔任防禦的兵團和部隊轉隸卡累利阿方面軍剛組建的凱姆戰役集群。

1941年9月25日,集團軍調出卡累利阿方面軍,改稱獨立第7集團軍,直屬最高統帥部大本營。10月中旬,集團軍在梅德韋日耶戈爾斯克和孔多波加方向作戰的兵團和部隊調卡累利阿方面軍梅德韋日耶戈爾斯克戰役集群。從這時起,獨立第7集團軍在拉多加和奧涅加兩湖之間沿斯維裡河設防,併為改善防禦態勢,不斷採取陣前出擊。 1944年夏季,第7集團軍(轄近衛步兵第37軍、步兵第4、第94和第99軍,第150和第162築壘地域,炮兵、坦克兵、工程兵等兵團和部隊)在卡累利阿方面軍編成內參加斯維裡河—彼得羅扎沃茨克戰役(1944)。9月末,集團軍兵團和部隊前出到蘇芬國境,佔領韋爾特西利亞(索爾塔瓦拉城以北60公里)庫卡瓦蘭皮湖一線地區。1944年10月,集團軍調卡累利阿方面軍預備隊,11月15日調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預備隊。1945年1月初,集團軍被撤銷。在集團軍野戰領率機關基礎上組建了近衛第9集團軍野戰領率機關。

衛國戰爭期間,第7集團軍有數千名官兵因表現英勇頑強,併發揮了高超的戰鬥技能,因而獲得各種勳章和獎章,其中63名軍人榮膺蘇聯英雄稱號。

衛國戰爭年代歷任司令:

1941年6—9月和1941年11月—1942年6月為戈列連科中將;

1941年9—11月為梅列茨科夫大將;

1942年7月—1943年1月為特羅菲緬科中將;

1943年1月—1944年8月為克魯季科夫少將(1943年4月28日晉升為中將);

1944年8—11月為格盧茲多夫斯基中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