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也大搞政治正確 特殊身份標籤讓她贏得芝加哥市長選舉

亞太日報評論員 孫成昊

近期,美國芝加哥市將迎來歷史上第一位非洲裔女市長洛麗·萊特富特。根據芝加哥選舉委員會網站,萊特富特在超過70%的選區中得票率高達74.2%,以絕對優勢擊敗對手託妮·普里克溫克爾。

萊特富特身上的標籤眾多,包括非洲裔、女性、同性戀、政治圈外人等等,正如這位56歲的前助理檢察官所說,自己是一位“自豪的非洲裔女同性戀”。儘管這次只是選舉芝加哥市市長,但足以體現出當前美國政治中“身份政治”的重要性。

美國大選也大搞政治正確  特殊身份標籤讓她贏得芝加哥市長選舉

尤其是在當前的美國政治生態中,民主、共和兩黨在“身份政治”上的分裂與對立十分明顯,從長遠看影響深遠。2016年,特朗普異軍突起、殺出重圍,正是抓住了“沉默的大多數”,牢牢把握了美國信奉新教的盎格魯撒克遜白人對全球化的牴觸、對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不滿、對華盛頓政治低效的憤怒以及對“一代不如一代”的沮喪。特朗普以直抒胸臆、簡明扼要的方式回應了這些人的訴求,將諸多“建制派”參選人挑落馬下,並在執政後強勢兌現競選承諾。民主黨看在眼中、急在心裡,對於特朗普所定義的“美國”和“美國優先”頗為不滿。

2018年落下帷幕的中期選舉恰恰是以民主黨為代表的多元身份人士成功“復仇”的一次證明。民主黨所匯聚的不僅僅是反對特朗普政策的參選人,更多膚色和信仰的人正成為挑戰共和黨的中堅力量。如果說“藍色風暴”不夠明顯的話,那麼民主黨在本次選舉中颳起了一股難以忽視的“粉色風暴”。

美國大選也大搞政治正確  特殊身份標籤讓她贏得芝加哥市長選舉

在美國曆史上,首次有超過100名女性進入眾議院,其中超過30人是從共和黨手中奪走席位的民主黨新議員。在身份的背後是不可兼容的政治訴求,白人男性佔多數的共和黨議員與特朗普並肩作戰追求所謂“美國優先”,而族裔、性別更為多樣的民主黨人則藉著“反特朗普”的“草根”浪潮趁勢反撲。兩黨“身份政治”背後的衝撞還將長期主導美國國內政治,也將成為2020年總統大選的主線之一。

然而,無論是從中期選舉的情況看,還是現在民主黨競選人爭先恐後角逐2020年大選的態勢看,雖然美國女性、少數族裔、青年一代的覺醒在民主黨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但是民主黨仍然處於整合各類“身份認同”的階段。民主黨可以通過“身份政治”打贏中期選舉的階段性戰役,然而在總統大選時,倘若無法凝聚多數共識,散亂的“身份認同”只會淪為針對特朗普的“應激反應”,變成共和黨支持者口中民主黨“分裂美國”的證據,進而成為民主黨重奪白宮的嚴峻挑戰。

目前在民主黨擁擠的17位競選人池子裡,已經有6位女性競選人,其中包括曾經強調聲稱自己擁有美洲原住民(印第安)血統,並將自己作為少數族裔的政治代表伊麗莎白·沃倫,還有選擇在馬丁·路德·金紀念日宣佈參選的卡馬拉·哈里斯。哈里斯是第一位宣佈參加2020年美國大選的女性非洲裔美國人。隨著女性競選人的增多,男性候選人也不得不面對性別方面的“身份”問題。

美國大選也大搞政治正確  特殊身份標籤讓她贏得芝加哥市長選舉

在美國政治中,性別往往又與族裔問題交織在一起,越來越多的民主黨選民意識到了這一點,更加關注性別、族裔、性取向等方面的議題。與此同時,民主黨自身的族裔構成也變得更加多元,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2017年有近40%的民主黨選民不再是白人,1997年這個比例才只有24%。

然而,大選不同於中期選舉,對於民主黨而言,更為聰明的做法不是主打“身份政治”牌,而是迴歸議題本身,不應讓“身份政治”成為競選的主旋律。民調顯示,選民更願意在一些經濟議題上投民主黨一票而不是文化議題。兩黨爭奪激烈的中西部白人選民關心的恰恰就是經濟議題。

前總統奧巴馬在2012年謀求連任時尤其強調經濟,因此拿下了密歇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威斯康辛州。希拉里·克林頓2016年大選時卻輸掉了這三個州,就是因為她在競選期間與特朗普在族裔和身份問題上爭論不休。“身份政治”牌固然可以團結一部分反對特朗普的少數族裔選民,但不應成為民主黨重入白宮的王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