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應被貼上“標籤”

​優 學 優 教

助 力 成 長


他們不應被貼上“標籤”


截至目前,5萬多位患者成功戰勝病毒,這本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但我怎麼也沒想到,當他們中的一些人走出病房,回到社會,第一時間迎接他們的不是擁抱,而是歧視。


1

被貼上了“病毒”標籤

上海的嚴先生,入院治療七天後痊癒回家。

可他人還沒到家,就收到了朋友的消息:嚴先生小區裡,有鄰居把他所有的信息發上了微博。

他們不應被貼上“標籤”

甚至有人說他們是妖怪。

有人說要把他們趕出小區;

有人說以後“見到一次就要罵他們一次”。

他們不應被貼上“標籤”

他們不應被貼上“標籤”

另一位康復者李先生惆悵地告訴記者:

別人經過我都走得很快,眼光都不是平常親切的眼光。

他們不應被貼上“標籤”

還有一位康復者在網絡發佈求助信:

“我們戰勝了病毒,卻像病毒一樣被排擠、隔離。”

微博上有位叫@一錘一個小仙女的肺炎康復者,曝光了她這段時間的遭遇。

她和父親確診被送去醫院,母親沒有出現症狀,留在家中隔離。

第二天母親用消毒液反覆浸泡過家人的衣服,才拿到陽臺晾曬。

沒想到樓下鄰居向物業舉報,不讓她晾曬衣物。

母親反覆解釋,依然無效。

在那之後,樓下就開始了長達27天的噪音攻擊辱罵。

他們不應被貼上“標籤”

越過病毒的難關,還有更可怕的人心。

無處不在的歧視面前,他們無處可逃。

他們其實已經被周圍的人,實實的貼上了“病毒”的標籤。


2

好的教育從撕掉“標籤”開始

這一幕像極了兒時孩子們之間的歧視,同樣是不理智、一哄而上!

而這種“貼標籤”,從小就開始了!

他們不應被貼上“標籤”

有時跟一些家長聊天,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這些家長評價自己孩子時,不管是誇獎還是批評,都很“誇張”。

有的是全世界最牛,有的是一無是處。

特別是那些負面的評價,什麼笨蛋、認生、小氣、內向、害羞、害怕、依賴性強、懦弱、愛發脾氣、暴躁、不自信、性格不好、沒上進心、做事磨蹭等等,一連串的脫口而出,甚至當著孩子的面說。

他們不應被貼上“標籤”

有時,我在想,如果撕掉孩子的這些“標籤”,說不定,他會慢慢變成不一樣的孩子。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往往離不開後天環境的複雜影響。

在種種影響因素中,社會評價和心理暗示的作用非常之大。

誇孩子、損孩子,都是當前兒童教育中,典型的“貼標籤”行為。

而大多父母經常貼的是“負面標籤”,這也是家長非常容易犯的錯誤。

對孩子好的行為總視而不見,有時即使是“誇”孩子,也是空洞乏味。

他們不應被貼上“標籤”

現代心理學告訴我們,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

這種現象由於貼上標籤後面引起的,在心理學上稱之為“標籤效應”,也叫“暗示效應”。

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成人的話語在他們眼裡又有權威,一旦被貼上這些標籤,孩子可能會直接給自己下定義,認為“我就是這樣的”。

他們不應被貼上“標籤”

其實,最好的方式是撕下一切標籤,學會就事論事,把焦點放在具體的事情上。

比起說孩子“懶”,不如說“你應該將自己的玩具收拾起來”;

比起說孩子“淘氣”,不如說“你把沙子揚到別的小朋友身上是不對的”。

不僅是有負面情況發生時,我們應該就事論事,積極的情況下也應該注意。

比起說孩子“你真是太聰明瞭”、“你一直都這麼棒”,不如說“你學會了滑滑板車,媽媽很為你高興。”

所謂標籤,就是把孩子固化成一個刻板的印象,無形中給他們的人生設了限。

但偏偏孩子的成長,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

花都是一朵一朵獨立地開,請給他們多一點時間,靜靜守候在他們身旁,陪伴他們成長,不要粗暴地把他們裁剪成你想要的樣子。


-END-

他們不應被貼上“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