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类成果理清海洋经济家底!看全国首个通过自验收的海区级海洋经济调查是怎么做的?

近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南海局调查办”)在广州市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自验收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南海局工作扎实、成果丰硕,特别是质量控制组织有序、有痕、有效,符合全国海洋经济调查相关要求,同意通过自验收。至此,南海局海洋经济调查成为全国首个通过自验收的海区级海洋经济调查。

在南海局调查办的统筹指导下,以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下称“南海院”)为代表的技术支撑单位先后完成了南海区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开展了各项审核与抽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名录类、数据类、报告类、图件类、图册类和方案类六大类成果。

六类成果理清海洋经济家底!看全国首个通过自验收的海区级海洋经济调查是怎么做的?

搭建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在调查中,海区调查办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海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南海局调查办充分发挥南海院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以及各中心站的地域优势,按属地就近原则,分解质量控制任务,南海院和各中心站分别承担当地和周边城市的各阶段数据审核上报和质量控制抽查工作,建立了高效的协同工作体系。

在此过程中,南海院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单位,一方面承担了广东4个沿海市和7个非沿海市、海南6个沿海市(县)、广西4个非沿海市的数据审核、各阶段质量抽查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指导、统筹协调各中心站的数据审核,确保整个质量控制协同工作体系运转良好。

在整个清查和产业调查数据审核上报阶段,南海局调查办实现了南海区“上报表格不滞留,待审数据不过夜”,为高效开展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南海局调查办的领导下,南海院总结广西北海试点经验,根据《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不断摸索适合南海区的有效的质量控制流程和措施,在海区实施方案的框架下,先后编制了质量控制实施方案、质量控制细化方案、调查应急方案。

耐心细致应对繁重任务

为保障质量控制工作贯穿调查的全过程,南海局调查办按照国家级实施方案的要求,先后完成了数据审核上报、汇总审核、专家会审“三大审核”和清查事中质量抽查,产业调查事中、事后质量抽查“三大抽查”工作。

广东省作为海洋经济强省,调查数据量巨大,审核工作也较为艰巨。南海局调查办按照质量控制体系的要求,完成了一系列上报审核工作,包括清查表21万余张,累积驳回约2万余次,产业和相关产业及专题调查表2.6万余张,审核驳回累计4000余次;汇总数据审核,包括100余张汇总表,2000余条汇总数据。2018年12月26日通过了专家会审。

在对广西非沿海地市的调查中,为保证涉海单位不被错误筛除,南海局调查办加强了底册初筛的质量控制工作,并且选取底册数量最多的南宁和桂林作为抽查对象,保障了底册初筛工作的准确性。

按相关要求,南海局调查办需对12个区县、数百家单位进行事后质量抽查,任务非常繁重。南海局调查办创新性地采取与涉海企业座谈和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查工作,不仅达到了质量控制目的,也为各级调查机构与涉海企业搭建了交流平台,更好地获取了涉海企业对调查工作的意见建议,宣传了各类涉海政策。

形成六大类调查成果

按照国家实施方案要求,本次调查成果需形成数据类、名录类、报告类、图件类4类成果。

南海局调查办重点围绕涉海单位名录、产业调查和专题调查数据集、质量控制工作等内容,完成了数据类、名录类、报告类、图件类、图册类、方案类共6类海洋经济调查系列成果,超额完成指定任务。具体包括:南海区涉海法人单位名录、专题调查名录、产业调查基础数据集和汇总数据集、专题调查数据集和汇总数据集、调查工作报告、技术报告、专题报告等,质量控制工作系列报告26份,调查图件58张,成果图册2份,南海区质量控制系列方案22份。

为深度挖掘调查数据的价值,南海院在南海局调查办的指导下,系统梳理调查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在充分衔接《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和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海洋产业分类标准的基础上,综合2010年~2017年南海区海洋经济发展报告相关数据,编制形成《南海区海洋经济发展研究图册》。该图册在对南海区海洋经济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南海区海洋经济情况。

南海院紧跟国家战略和地区热点,主动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利用已有的研究基础和技术优势,创新性地完成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涉海企业名录和《粤港澳大湾区蓝色经济发展研究图册》两项成果,展现大湾区海洋经济情况。

在《粤港澳大湾区蓝色经济发展研究图册》编制过程中,因缺乏港澳方面的相关数据,南海院技术人员综合了以往大湾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本次调查的数据,甄别、筛选出大湾区内地九市的涉海法人单位及相关指标,经多次调整修改定稿。该图册主要从粤港澳大湾区概况、海洋资源情况、海洋经济发展情况、海洋经济发展支撑情况、展望与建议5大方面展开分析,图文并茂、数据翔实,获得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也为其他海区编制地方战略热点地区有关成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中国海洋报记者 刘潇然 通讯员 王 琰 曹 艳;编辑郑雅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