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股,买或不买?短期修复窗口存在

本文来自【长江钢铁】原文标题《钢铁股的真实定位——钢铁板块领涨点评》

一、新周期下的嬗变:下行趋势难逆,缓冲地带增多

2017年的棚改货币化、2018年的高周转模式,支撑起地产耗钢需求,配合去产能、去地条钢、环保限产一道,推高近两年钢价。

演变至2019年,三四线、前端开工两大要素势必要为前期的透支而付出回落的代价,需求下滑已成趋势。只不过,低库存格局会使得地产韧性强于过往,期间夹杂着一二线复苏对冲三四线弱化,后端施工翘尾补充前端开工走弱,叠加基建加码辅助,最终,钢铁需求下行之路暂时显得慢条斯理,过程并不凌厉;同时,供给端虽然已渐过行政压制的大时代,但化工行业的变局,依然在提醒市场,行政压制的魅影,不时会重回钢铁行业。

于是,供需恶化致使钢价中轴回落,缓冲增多频频修复前期波动。这就是今年以及未来几年,钢价路径的真实写照。毫无疑问,今年金三银四旺季,正处于最强缓冲地带。

二、缓冲地带中的估值修复:轮动下的补涨

回到当下,普钢股领涨许久未见,这里面隐含着上述钢价中轴回落的预期,也隐含着原料强势挤占利润空间的判断;而周一的强势拉涨,更多是市场经济复苏主线在周期行业进行轮动,此时恰好遇上钢铁在自身缓冲时段拥有涨价表征。当然,涨价斜率更为显著的水泥,其行情领先于钢铁,业绩增速预期更为乐观的地产后周期标的,亦是遥遥领先。所以,客观而言,轮动下的钢铁股补涨,仅停留于估值修复的层面,盈利端的修复暂且谈论不上。

三、钢铁股的真实定位:绝对收益修复,相对收益趋弱

我们在之前报告中,反复提出了周期后半程《盈利与估值三段论》的框架,将大周期配置分为三段,而当前,大周期目前处于第二阶段(估值修复、盈利向下),二阶导好转带动边际预期改善,弱商品强权益或是主旋律。回溯历史,绝对收益持续修复(步入第二阶段)的核心驱动在利率端数据、流动性数据或者地产部分数据企稳改善;而相对收益的占优(步入第三阶段)则更依赖地产数据的全面筑底,但现在尚未到达对应阶段。

四、钢铁股,买或不买?短期修复窗口存在

依赖于缓冲地带的持续涨价,本身就是压力较大的一个命题。之后,供给的确定性上升会遇上需求的节奏性下滑,而市场风格,特别机构投资者,对成长、消费的青睐一时也难以改变。于是,涨价与风格轮动两个利好,都会由于欠缺持续性,离钢铁远去。因此,当前钢铁股修复窗口生成,短期波段操作可行。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