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银妃是不是夏雨荷的原型?你怎么看?

猴格大人


首先,乾隆的后宫中,并没有银妃这样一个人物,她是《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杜撰出来的。而夏雨荷的原型是谁呢?

在《还珠格格》中,夏雨荷是汉族女子,她的女儿夏紫薇是乾隆的女儿,最后嫁给了福伦的长子福尔康。我们也都知道,乾隆帝非常喜欢南巡,而他的后妃中,汉女也十分多。这么多汉女后妃中,哪个更贴近夏雨荷的角色设定呢?

剧中福伦的原型是乾隆帝的妻舅大学士傅恒,乾隆的女儿中,嫁到傅恒家的,只有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从而推测,和硕和嘉公主就是夏紫薇的原型。和硕和嘉公主的生母是纯惠皇贵妃苏氏。

跟电视剧中不同的是,纯惠皇贵妃苏氏可是乾隆早期的宠妃,生下皇三子循郡王永璋、皇六子质庄亲王永瑢、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早年在宝亲王府为格格,乾隆帝登基后册封为嫔,乾隆二年晋封纯妃,乾隆十年晋封纯贵妃。乾隆二十五年,苏氏薨逝前晋为皇贵妃,也是乾隆朝第二位皇贵妃。

历史上的她比夏雨荷要更厉害,苏氏出身低,入宫后谨慎小心隐忍,懂得发挥自己的优势抓住乾隆的心,走到了贵妃之位,实属不简单。

喜欢的给阿浅点赞转发支持下;不喜欢也留下你的宝贵意见,阿浅虚心接受哦!

浮生若浅


关于乾隆的“银妃”娘娘,只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一个人物,在别的任何史料等地方都没有出现过,所以历史中乾隆的妃嫔中并没有“银妃”这个人,而“夏雨荷”虽然也是说改编的人物,但关于她的历史原型,却有真实的记载。据一些史料考证,“夏雨荷”就是乾隆的“纯惠皇贵妃”,她出身低微,是汉人苏召南的女儿,年少时进入宝亲王府当侍妾,由于性格温婉人又漂亮,而深受乾隆宠爱。所以,“银妃”与“夏雨荷”不可能是一个人。

那么,关于“银妃”很多人都认为,她只是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用来抹黑乾隆的。其实不然,“银妃”这个人物,也是原型可据的。因为在民间曾有一些关于银妃的传说,说她“娘家姓黄”,她虽然出身低微,却是年轻貌美的绝色佳人等,而这些在一些秘藏在的清宫资料中,均符合史实。


一副《乾隆妃簪花图》道出真相

那么,清宫秘藏的那些资料,有关于“银妃”娘娘的记载呢?

不久前,有人在清宫旧藏的一些关于乾隆的嫔妃画像中,看到了一副罕见的《乾隆妃簪花图》,最重要的是这副图与“银妃”娘娘有关。图中是一位身着汉装的美月貌女子,正在作“当窗理云鬓”的姿态。画中女子瓜子脸、杏子眼,粉面桃腮,纤纤玉手,正往头上插一枝漂亮的发簪,样子妩媚而动人。令谁看了都会怦然动心,何况是风流帝王乾隆爷了。


这张“美人簪花图”,原本放在一座插屏里的。并且,在插屏的一面是她,插屏的另一面就是乾隆的画像。那么,既然这张罕见的《乾隆妃簪花图》表明画中的女子是乾隆的妃子,那她是哪一位妃子呢?

对此,宫里的一些传说,说这位美女是是乾隆宠妃,曾经深得乾隆的喜爱,但大家就是不知道她的名字叫什么。而这种缺少文字记载的美女图,历来都是历史八卦者们的最爱。人们将乾隆的那些有有名有姓有记载的嫔妃们那扒拉了一遍,能对上号的似乎就只有“银妃”。

据史学家柴萼,在他的《梵天庐从录》里记载说,乾隆有位“银妃”娘娘,特别得宠,曾于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关于她的事情,留下的资料很少,只有两张画像:一副是《晚妆图》,一张是《晓妆图》(就是这张《乾隆妃簪花图》),但《晚妆图》被日本鬼子买走了。


《梵天庐从录》里还说,在清东陵遭到盗窃之后,人们在乾隆皇帝的陵幕里,发现一具汉族女性的尸体。而在乾隆嫔妃们的画中,穿汉服的妃子像,只有这一张,因此画像的女子中当为“银妃”无疑。

上吊自杀的“银妃”娘娘

那么,说起银妃,在大家的印象里不就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那个上吊自杀的娘娘吗?

是的,在《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剧第二部的“乾隆严办齐家”的剧情里,银妃娘娘为了替“齐家”求情,曾对乾隆以死相逼,但却没起到什么作用;并且,乾隆还让“银妃”去和娘家一起去认罪,还说不认罪就自便——最后,银妃娘娘也就真的绝望地自尽了。对此,很多观众都觉得这个“银妃”娘娘好傻,死的太不值了。

关于“乾隆严办齐家”这件事情,《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剧中,还有场银妃与乾隆对对子的戏码:银妃想为其贪占国库银两的内务府齐苏图求情,因为这人是她的亲舅舅,为了求乾隆法外开恩,她便借窗外的“竹子”为题,试探一下乾隆的态度如何,并希望他不要追究下去;而乾隆爷也借题发挥,给她应了下联。当时他们二人的一句对子是这样的:

竹本无心,外生多少枝节;

藕虽有孔,内中不染污泥。

可以说,两个人的说话,都做到了心照不宣,十分得体。而乾隆爷那问“夹着一片莲藕”,却是希望“银妃”好自为之。可惜银妃没有理解,或是理解了也不愿照做,而落了个自杀的遗憾下场。


银妃是“夏雨荷”“香妃”等宠妃的前辈

其实,真的“银妃”原型,她既然能成为民间故事的主角,甚至出现在当代银屏之上,恐怕不是没有原因。不过,真实的她虽然没有上吊自杀,但结局也并不美好。而且,从从资格上来论,银妃还是“夏雨荷”“香妃”等宠妃的前辈呢:

我们知道在乾隆一朝凡有记载的“汉妃”中,并没有这位“银妃”的记录。但是,在《宫内等处添减女子嬷嬷妈妈里底账》却一本账簿,暴露乾隆爷——宝亲王的早年的个人隐私。

宝亲王登基成为乾隆皇帝之后,办理的第一批公务,就有册封后妃一事。其中中最重的是:在唯一的一位被册封了主位、且是内务府包衣出身的女子之中,只有一位——黄氏。这位“黄氏格格”,当时被封为“仪嫔”。由于“银”与“仪”谐音,所以“银妃”应该是“仪嫔”的误传。

仪嫔出身低微,她姓黄,是汉女,在乾隆当皇子的时候,二人就相识了。但当时的她,只能当四阿哥宝亲王的的贴身丫鬟。但她长得妩媚动人,据说有倾国倾城之貌,于是乾隆爷对她一见倾心,很快就将她宠幸了。她第一次怀孕的时候,年纪很少,并且不幸流产了。到了后年,再次怀孕时,乾隆非常关于她,还贴心地为她备下了“守月姥姥”。然而,幸运之神还是没有眷顾于她,这次的仪嫔依旧没保住自己的孩子。并且,在这次小产之后,仪嫔的身体日渐虚弱,年纪轻轻,便终日病恹恹的,于是还没等到宝亲王爷登基成为乾隆皇帝的时候,她就撒手人寰。

所以,她没有看到风光无限也风流无比的乾隆皇帝,但她也有可能是乾隆爷青春年少、竹马青梅的初恋,所以,乾隆登基后并没有完全忘记她,有史料记载,在乾隆元年九月二十八日曾“追封黄氏格格为仪嫔,遣官读册致祭如例。”



于是,真相逐渐浮出了水面。与传说中的“银妃”娘娘,年轻貌美,与乾隆少年相识相爱;但却出身低微,娘家姓黄等,都符合史实与记载。但是,由于谁都不关心一位死去的地位低贱的格格身份的小嫔妃,所以她被遗忘了,才使关于她的史料几乎没有记载。


“银妃”因“吃醋”“香妃”致郁郁而终

此外,关于“银妃”娘娘的传说,还有另一个版本:

“银妃”是天生的美人坯子,在少女的时候,就美貌惊人,而且还是集才学和聪慧于一身的才女。于是,小小年纪,就令家门周边的一些豪门家的公子哥们看上了,都想聘娶她当媳妇儿。但是,她的父亲黄某,不打算让她早嫁人,于是对那些贵族们的求亲聘娶,都一一回绝了。而这时的“银妃”,虽然年纪很小,却出口惊人,她说:“美女如好花,能屏男子,葆质金闺,则如好花留树,愈增其贵,否则如坠涃矣。”于是,她便没有早嫁,而待字闺中。

几年后,乾隆下江南,见到民间竟有如此绝色佳人,便一见倾心,便将银妃带回了宫中。银妃入宫后非常得宠,乾隆对她万分怜爱,常常弃三宫嫔妃而不顾。据说,有一天回银妃与乾隆拌嘴,说了一些过份的话,乾隆当时气的一怒之下,便拂袖而去。这时侍候银妃的一些宫女太监都替她捏把汗,但没过多久,乾隆又来的银妃的宫里,不但她和好,还更加的恩爱。

然而,任何的恩宠,都没有天长地久,“银妃”也没有例外。当乾隆爷从西方回疆带回一个叫“香妃”的女子之后,“银妃”立刻,就失宠了。一向受宠惯了的银妃,面对使乾隆移情别恋的“香妃”,心中非常忌恨,于是她就向“皇太后”进谗,说来自回疆的香妃,与她的家族,并不是真心归顺,有人见她藏有利刃,肯定是她的家族那边派她来要刺杀乾隆皇帝的。

老太后一听,被吓得不轻,这还了得,这种身份来历的妃子,是绝对绝对不能留的,于是就立刻下令,将“香妃”给赐死了。

但是,这下“银妃”是如愿了,然而乾隆却不悦了。从此以后,乾隆便将银妃冷落了起来,不再去找她了。而失宠后的“银妃”,就好像被打入了冷宫一般,再也没有了昔日的风光与欢乐。最后,她只得郁郁而终了。


超能博士


乾隆的银妃不是夏雨荷的原型,因为历史中乾隆的妃嫔中并没有银妃,银妃只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杜撰的,有可能也有原型。而夏雨荷的原型极有可能是乾隆的纯惠皇贵妃。纯惠皇贵妃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名副其实的皇贵妃,生前死后都是皇贵妃。<strong>


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夏雨荷多才多艺,还有江南女子的柔情妩媚,使下江南的乾隆皇帝恋恋不舍。历史上的纯惠皇贵妃有一定差距,纯惠皇贵妃是汉人苏召南的女儿,出生低微,在雍正年进入宝亲王府当侍妾,纯惠皇贵妃性格温婉又有情调,深受乾隆宠爱,雍正十三年,生下皇三子永璋,乾隆即位第二年便封其为纯妃。

乾隆八年生下庄亲王永瑢,虽然此时纯妃已经30岁了,但是仍然深受乾隆宠爱,乾隆十年晋封为纯贵妃,同年十二月生下和硕和嘉公主,这位公主便是电视剧中紫薇的原型,因出生的时候,手像佛手,所以民间称她为佛手公主。

乾隆二十五年三月二十日晋封为皇贵妃,四月十九日去世,册谥纯惠皇贵妃,乾隆二十七年安葬于纯惠皇贵妃园寝,乾隆特命在其寝门内添加瓦明楼一座,乾隆三十一年皇后被葬入其地宫。

<strong>


司马长史


清宫十三朝是离我们最近的朝代,有的无须猜测现有史料可证。何必项庄舞剑?


快乐人生40206654


不管是银妃还是夏雨荷,都是清宫剧杜撰出来的人物,编剧编写剧情的时候,天马行空胡编乱造,就是图个开心热闹,怎么还有人当真较真,当历史去考证了?

看电视剧就是娱乐,别入戏太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