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正的香妃究竟是怎樣的?

天生wo麗質


我國西北的回疆,有一部落酋長之妻產下了一個奇異的女嬰:膚色淺褐,渾身帶有一種異香。眾人甚為珍奇,稱她“香香公主”,其名黛麗絲反而很少人知道香香公主長成窈窕少女,她容貌秀美,身帶異香,傾倒許多優秀青年。她不苟言笑,看似弱不禁風,其實是位性情剛烈,很有主見的姑娘。部落中的糾紛,大都由她調解,公正嚴明,有理有節,眾人無不拜服。一時,她的芳名傳播遐邇。清乾隆皇帝對香香公主其人其事早有所聞,極想佔為已有。當他派兆惠將軍出征回疆時,特意叮囑兆惠要千方百計奪得香香公主。兆惠大肆征伐,粉碎了回部的抵抗果然不負君命,擄獲香香公主歸獻乾隆乾隆大喜,冊封香香公主為“香妃”,禁閉在太極宮中乾隆十分寵愛她,日日前去糾纏,可是她始終不肯屈服,乾隆稍一接近,香妃即掏出貼身攜帶的匕首抵抗。
太后得知這情況,大驚失色。她一方面擔心乾隆會有生命之虞,一方面怕這消息傳出宮去,對朝廷不利。於是,她趁乾隆不在時,召香妃入慈寧官,花言巧語地勸撫香妃,並把一盅下了迷藥的茶讓香妃飲下。香妃察覺到太后之歹意時,已四肢無力,頭暈眼花了。太后這才親自用雙手掐死香妃。
乾隆聞訊趕回,見此情形大慟。所謂“香消玉殞”的典故或許就出於此。大家怎麼看啊?

天天開心歷史


民間有傳聞說,香妃是新疆當地大土匪的老婆,後來被清軍俘虜才入的宮;也有人說,香妃入宮後,終不得志,最後被皇太后賜三尺白綾上吊自殺;還有人說,香妃做了乾隆的妃子後,替乾隆生了多個子女,一生安康,壽終正寢。那麼,清朝歷史上,真正的香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女子呢?


香妃的原型是容妃,容妃(1734年09月15日-1788年5月24日),霍卓氏(又作和卓氏),維吾爾族人。她的父親是阿里和卓,哥哥叫圖爾都。


香妃是被哥哥送給伺候乾隆帝的

乾隆24年(1759年),容妃的叔叔額色尹、兄圖爾都、堂兄瑪木特配合了清軍平定了新疆阿睦爾薩納的叛亂。被乾隆帝召進入宮覲見。額色尹被封為輔國公,圖爾都和瑪木特被封為一等臺吉。

乾隆25年(1760年)的元宵節,容妃的叔、兄都參加了清皇宮舉行的元宵宴會。叔叔和哥哥為了表達對乾隆帝的忠心 ,決定把心愛的妹妹容妃,送給乾隆皇帝。不久後,容妃被召入後宮。


容妃深受乾隆帝的寵愛,地位尊貴

本年之內,就從貴人上升為皇妃。乾隆25年(1760年)剛進宮時就被封為和貴人,一年後,就晉封為容嬪。乾隆33年(1768年),晉封為容妃。

自從乾隆31年(1766年)皇后、和乾隆40年(1775年)皇貴妃去仙逝,之後乾隆一直沒有另立皇后和皇貴妃。此時後宮,就是妃子最大,而容妃就是當時後宮六妃之一。


多次隨乾隆帝遊玩、南巡、東巡

乾隆30年(1765年)正月,容妃隨同乾隆帝第四次下江南。途中,容妃瀏覽了祖國南方美景,使得久居深宮的她大開眼界。

乾隆36年(1771年),容妃隨乾隆帝第三次東巡,攀登泰山、拜謁孔廟。

乾隆43年(1778年),隨同乾隆帝拜謁了乾隆帝先祖:盛京祖陵。

乾隆53年(1788年)容妃去世,終年55歲。她一生沒有給乾隆帝生育過兒女。

(香妃墓)


容妃是和親的政治犧牲品

在清乾隆時期,仍然有北部邊疆部落叛亂,乾隆帝為了平定這些少數民族的叛亂,實行了“懷柔”政策,其中之一就是聯姻。

乾隆帝將自己心愛的女兒遠嫁給新疆頭領圖爾都(容妃的哥哥),以此來維護國家統一,給他們封地、封爵。而圖爾都同時也將妹妹容妃送給了乾隆帝。使得新疆此後的60年內,都沒有向南進犯。這就是容妃的和親政策發揮的巨大作用。


容妃在後宮中歷經了28個年頭,深得皇帝寵愛,臨終時被葬入了皇陵。容妃是清朝為了實現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犧牲品。


文圖:搞史人


搞史人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乾隆帝40多個妃子裡面只有一個維吾爾族的妃子,那就是香妃的原型-容妃。她帶著一個謎團進入後宮,那就是她入宮的時候已經27歲了,這就造成從古至今都有人質疑她是否在入宮前已經結過婚(個人覺得不會),也可能是出於家族的政治需要(比如換取政治或族群利益等等),也有可能是因為容貌保養得當的原因,這點無從考證。

入宮後:

和貴人(和卓家族的後裔)

容嬪

容妃

可見乾隆對他的寵愛,一個頗具異域風情的女子。

在乾隆二十三年,容妃的孃家和卓家族屬下分支“機構”霍集佔發生叛亂,香妃的族人配合清軍平亂有功,次年即被圖爾都帶進京城,身份轉變為“和貴人”,身份列為主位,從後續的經歷和封號的榮升來看,在乾隆眾多妃嬪中,容妃是相對比較寵愛的一個。

與傳說和電視劇中不同,真實的“香妃”活到50多歲,宮中的記錄體現-她40歲、50歲生日時,皇上賞給她懂得大量物品記錄。直到乾隆53年,“香妃”病死在宮中,葬於河北遵化清東陵,通過對陵墓的考察與挖掘,專家所掌握的情況是-她病逝的時候年歲已然步入身體衰退期,髮辮呈現花白色,這點就能充分說明問題。

“香妃”非但沒有被太后賜死,反倒是太后懿旨把“香妃”由貴人晉升為“嬪”

乾隆33年,乾隆帝將“香妃”晉升為“妃”

太后於乾隆四十二年去世,容妃死於五十三年,不可能是賜死,如果非說和太后有關係,那隻能是嚇死······

香妃在諸妃中位居第三,地位很高。

香妃在宮中享有特殊待遇,乾隆帝注意照顧她的民族習慣,她在宮中長期穿著維吾爾族服裝。

保持著維吾爾族飲食習慣,宮中專設了維吾爾族廚役,以保證她的特殊需要。

每逢賞賜,她得到的哈密瓜一類的西北貢品較一般妃嬪多。

乾隆三十年春,她以嬪的身份與皇后等一起隨同乾隆下江南,遊歷了蘇州、杭州等地,一路上她所得的賞賜均為清真食品與維吾爾族習俗的物品。

乾隆三十六年,隨駕東巡,遊歷泰山曲阜。

四十三年七月,隨駕赴盛京,曾到瀋陽故宮等處。

拜謁過清太祖努爾哈赤陵。

從出巡紀錄來看,本已在宮中地位穩固的“香妃”“身價”還在不斷提高,因為根據記錄,她所得賞賜是不斷增加的。頻繁地隨駕出巡本身,也說明她深得皇帝寵愛。

她是一個渾身散發著體香的異域美女,是一個能招引蝴蝶的女子。但事實上是沒有這回事的,如果說因為使用的香料有異域特色,長期薰染下後特殊的體香還算比較靠譜。


古今通史


香妃是《還珠格格》裡邊兒的人物,《還珠格格》是瓊瑤寫的,那麼香妃的原型歷史上有沒有呢?是有的,叫做伊帕爾汗,維吾爾族人,在皇宮裡邊兒稱為容妃,是乾陵皇帝40多個妃子中的一位。

那麼香妃真的如《還珠格格》裡邊兒刻畫得那樣,渾身散發奇香嗎?關於這一點,歷史上沒有記載,也沒有證據證明,所以說這應該是虛構的,當然也有可能是體香,但是體香這種東西只能吸引異性,沒聽說過還能吸引蝴蝶的。

關於容妃的身世,我們也可以說一說。容妃出生在新疆和卓族的一個家庭,乾隆二十二年的時候,新疆的大、小和卓發動了反清叛亂,容妃他哥哥配合清軍平息了此次叛亂,於是乾陵皇帝給容妃他哥封了個大官。容妃他哥為了表示友好,就把容妃送給了乾隆。

容妃剛進宮那會兒還只是個貴人,很神奇的是,她進宮那年,宮裡一直沒結果子的荔枝樹竟然結了200多顆荔枝,皇上和皇太后認為是她帶來了祥瑞,於是將她升為嬪,稱為容嬪。之後呢,由於這位新疆女子長得很俊美,又帶著異域風情,深得乾隆皇帝喜愛,她很快又從嬪升為了妃,稱為容妃。

再後來,皇后和貴妃都死了,乾隆有沒有重新立皇后,所以容妃在宮裡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享盡恩寵榮華,55歲時去世。

可能容妃的身世和經歷有些離奇,所以民間就把她傳得神乎其神,說她“玉容未近,芳香襲人”。於是瓊瑤就根據這些傳說塑造了香妃這麼個角色。


探秘歷史


關於香妃的傳說可謂層出不窮。這其中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是:大約在乾隆年間我國新疆地區的一個維吾爾部族中生活著一個渾身散發著奇異香味的女子。乾隆二十二年(1757)新疆地區的大、小和卓發動叛亂,清軍隨即入疆平叛,在這一過程中定邊將軍兆惠俘獲了這名會散發異香的女子。兆惠回京獻俘時乾隆皇帝對此女大為傾心,於是將其冊封為香妃。香妃因為部族被清軍屠滅的仇恨、自己被擄的恥辱,因此對清王朝深懷仇視之心,於是她在身上暗藏利刃,準備在乾隆寵幸她時伺機刺殺,如果失敗就自尋短見。乾隆似乎是知道香妃的心思,因此他命人嚴加看管,以防香妃自殺。與此同時乾隆想方設法討香妃歡心——他命宮人按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伺候香妃的飲食起居,又按伊斯蘭教的風格在寶月樓(就是現在西長安街中南海的新華門樓)對面蓋了一座禮拜寺。此後每當香妃思念家鄉心切之時就叫宮女陪著登上寶月樓,向南眺望對面的這座仿照她家鄉樣式蓋的禮拜寺,香妃看著身穿民族服飾、出來進去的家鄉同胞也算是對思鄉之情的一種慰藉,後來這座樓被叫做望家樓。此事為太后得知之後召見香妃問道:“你不肯屈志,究竟作何打算?”香妃以“唯死而已”相答,太后怒道:“那麼今日就賜你一死。”於是趁乾隆帝單獨宿齋宮之際命人將香妃縊死。關於太后處死香妃的原因有說是太后擔心乾隆帝為香妃所害;也有說是由於香妃受乾隆帝寵愛使諸妃妒忌,於是向太后進讒言所致。關於香妃系清軍虜獲,入宮後為諸妃妒忌,最終被太后所害的說法流傳甚廣。在金庸的《書劍恩仇錄》和瓊瑤的《還珠格格》中都採納了這一說法,那麼歷史上真實的香妃和傳說中的有出入嗎?

事實上乾隆皇帝一共有四十多位嬪妃,這其中並無一人被冊封為香妃,但卻有一位容妃和卓氏來自葉爾羌(今新疆莎車)。乾隆皇帝的後宮嬪妃之中來自新疆者僅此一人,歷史上的容妃和傳說中的香妃均來自新疆、都是維吾爾族、都信奉伊斯蘭教、封號都是妃,也就是說家鄉、民族、宗教信仰、封號是一樣的,因此史學界一般認為容妃應該就是香妃的歷史原型。那麼這位容妃究竟是何來歷呢?事實上容妃並非清軍在平定大、小和卓之亂時俘獲的。清軍入疆平叛時得到了世居葉爾羌的圖爾都臺吉的支持,叛亂平息後乾隆封圖爾都為一等臺吉,圖爾都則送妹妹伊帕爾罕入宮,以示聯婚友好。這位嫁入清宮的維吾爾女子伊帕爾罕隨即被冊封為和貴人。顯然這是一場出於鞏固民族團結的政治聯姻。貴人在清朝後妃的八個等級中屬於第六個等級,在其之前有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五個等級,而在其後還有常在和答應。據說和貴人入宮時從南方移栽到宮內的荔枝樹結出了200多顆荔枝,因此被視為祥瑞,而和貴人也由此得到乾隆皇帝和皇太后的垂青。和貴人入宮後的第三年乾隆皇帝再次嘉獎她的哥哥圖爾都當年的助戰之功,因此將其加封為輔國公,太后也下旨晉封和貴人為容嬪。乾隆三十年春乾隆攜皇太后、皇后、慶妃、容嬪、圖爾都以及大學士傅恆等王公貴戚1000餘人第四次南巡江南。一路上乾隆對容嬪格外恩賞:前後賜給她80多種口味適宜的飯菜,其中就有名貴的奶酥油野鴨子、酒燉羊肉、羊池士等。乾隆三十三年六月皇太后再下懿旨:容嬪晉升為容妃。三年後乾隆又攜容妃等六位妃嬪東巡遊歷泰山、拜謁孔廟。乾隆三十一年那拉氏皇后亡故之後乾隆聲稱不再立後;乾隆四十年皇貴妃又病死。至此容妃在乾隆的眾多后妃中已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五皇帝在圓明園奉三無私殿設宴會餐時容妃已入主了西邊頭桌的首位,到同年十二月乾清宮大宴時容妃又升格到了東邊坐桌的第二位。這時容妃已48歲,到了她地位與殊榮的頂峰。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容妃離世,享年55歲。

容妃是否如傳說中的香妃一樣渾身散發異香如今已不可考證,不過容妃貌美當屬確鑿無疑,否則乾隆皇帝即使出於政治聯姻的目的而迎娶容妃,也不至於在後來一再晉升其地位。當然乾隆皇帝之所以寵幸容妃除了天生的美貌之外,可能也和容妃的異域風情或多或少有些關係——畢竟後宮之中從來不乏美人,但這種迥異於滿洲女子和漢族女子的異域美人卻僅此一人。也許正因為這一原因才使後來無數文人墨客圍繞她編造出諸多的傳說故事。至於容妃到底有多美,如今我們只能通過流傳下來的畫像進行判斷了。目前流傳於世的容妃畫像四種:一是身穿紅色旗裝的半身像,二是身穿歐式盔甲、手握戰刀的半身像,三是身穿西式長裙、一手提花籃、一手拿花鏟、頭戴涼帽的坐像,四是太倉陸夫人在東陵裕妃園寢拍照的香妃吉服半身像。其中旗裝像流傳最廣;戎裝像曾於1914年古物陳列時所展出,據說出自郎世寧的手筆。關於香妃的傳說即使是在其歷史原型容妃死後也沒終止,這也因此給我們留下了關於她的埋葬地的謎團:傳說香妃死後乾隆皇帝本想遵從香妃生前遺願望而將其歸葬喀什,然而清代祖制卻規定后妃只能葬於皇家的東陵后妃園寢中,絕不準移送原籍。陷入兩難境地的乾隆冥思苦想之後命人仿照香妃生前的體型相貌加工了一個與真香妃一模一樣的“香妃”。全身裹以白布,只留出面部以便香妃家人現瞻弔唁。這居然蒙過了一大家族人。此時被冊封為輔國公的香妃的哥哥圖爾都亦已去世,乾隆便傳旨將其兄妹倆一真一假兩具遺體同時遷葬喀什,由香妃的家人護送靈柩回新疆。乾隆用這種辦法將香妃的遺體安葬在了清東陵,而那個用檀香木雕制的香妃遺體則被安葬進了如今新疆喀什的香妃墓中。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乾隆的寵妃中並沒有香妃這個人,人們口中的香妃正式稱作容妃,傳說中容妃芳香襲人,但這種香味既不是粉香也不是花香,別有一種奇香異馥、沁人心脾,所以人們私下裡叫她香妃。

容妃是一位維吾爾族女子,生在新疆和卓族的一個家庭,哥哥是第二十九世臺吉(首領)圖爾都。
乾隆二十四年,在平定大小和卓木的叛亂中,圖爾都由於助戰有功,乾隆皇帝令他帶著家眷來北京居住,圖爾都27歲的妹妹也被選入宮中,冊封為和貴人,也就是後來的容妃傳說中的香妃。

貴人在清朝後妃的八個等級中屬於第六個等級,但是,這位和貴人在入宮時帶來祥瑞,從南方移栽到宮內的荔枝樹竟結出了很多荔枝,因此和貴人得到了皇上的青睞,也得到了皇太后的喜愛,於是在入宮的第二年由皇太后降旨冊封和貴人為容嬪。之後,容嬪的俊俏和異域風情進一步贏得了乾隆皇帝的垂愛和信任,乾隆三十三年六月,皇太后再次降旨,將她由容嬪晉為容妃,並由賞給處給她準備了滿洲朝服、吉服、項圈、耳墜、數珠等。


乾隆三十一年皇后亡故,乾隆稱不再立後;乾隆四十年,皇貴妃又病故,這時候容妃在眾多后妃中已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五,皇帝在圓明園設宴,容妃坐西邊頭桌首位,同年十二月,乾清宮大宴,容妃又升到了東邊坐桌第二位,達到了她地位的頂峰,這年她48歲。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容妃去世,享年55歲。


路邊的小草451


香妃,也叫容妃,是清乾隆皇帝寵幸的唯一一位維吾爾族王妃。香妃在世55年,給後人留下了很多的謎團。



“香妃"之名的廣泛流傳是在清王朝滅亡之後。

相傳,故宮文物展覽中有一幅年輕女子的戎裝像,該畫像下面的說明文字是:"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體有異香,不假薰沐,國人稱之曰香妃。"

人真的不用薰沐身體就有異香嗎?

根據人的生理特徵,每個人都會通過汗腺分泌出一些氣味來,有的人氣味濃些,有的人氣味淡些。哪香妃身上的香味是不是屬於這種氣味?或者,香妃的得名也可能是一種望文生義的解釋,是因為她相貌秀美,所以美其名曰"香妃"的可能性?

總之,為什麼叫香妃,說法不一,至今難下結論。

70年代末,在清東陵發現了刻在棺木裡的一段阿拉伯文字,根據這行文字,人們推斷這是香妃的墓。但又有人說,香妃是維吾爾族,信奉穆斯林,按照穆斯林葬禮習俗,屍體只能纏上白布,不能裝入棺木,哪這棺木中的人可能是香妃嗎?

新疆是香妃的故鄉,在新疆喀什城郊有座"香妃墓"。相傳,香妃入宮後思念親人,乾隆皇帝就派人護送她回疆,不料中途病逝,就埋在了喀什。

也有人說,她是死在宮中被人運回喀什的。試想,清朝時期交通不便,萬里運屍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還有人說,香妃的葬地是在北京陶然亭北部的一處墳地,但又有人說,這處墳地墓碑上沒有任何香妃的碑銘記錄。

以上所述,這個維吾爾族女子為何叫香妃,她葬在何處,只有待後人再考證了。


程勝軍3


乾隆初年,大小和卓木叛亂,引起新疆各部族的混亂。有的部落不肯歸附大小和卓木反清,只有紛紛逃亡。

在逃亡的部族中有一個部族首領叫額色尹,率部族從天山南路的葉爾羌北奔天山北路的古城伊罕。當清軍平叛到達伊罕,額色尹與其侄瑪木特、圖爾都密切配合清軍,平定了大小和卓。

勝利後,清朝廷封額色尹為輔國公,瑪木特、圖爾都授一等臺操,圖爾都的妹妹也應召入宮,冊封為和貴人,並賜賞金螺絲鳳、珊瑚朝珠等大量物品,這位和貴人就是香妃。

各類文字記載的乾隆皇帝的香妃也各有不同。大家公認的香妃都是回族,但當時的所謂“回部”不是現在意義上的回民族,而是新疆區域少數民族的泛稱。新疆一直以維吾族為主,香妃是接近白種人的維吾爾族的女子。

據專家考古發掘香妃陵,取到香妃的顱骨,經科學復原,確定了,香妃是白種人。

香妃身有異香,天生尤物,姿色超凡,還善於舞劍與騎射,自入宮以後,一直身著回部服裝,其姿容韻味和獨特的異域風情,讓風流多情的乾隆皇帝神魂顛倒,是女人中的極品,帶給乾隆迷惑而又興奮的感覺。

香妃不止一次陪乾隆出行,地位逐年上升,乾隆三十三年六月,晉香妃為容妃。四十三年七月,隨駕赴盛京,曾到瀋陽故宮等處,拜謁過清太祖努爾哈赤陵。從出巡記錄來看,容妃地位在不斷提高,所得賞賜不斷增加。頻繁的隨駕出巡本身,也說明她深得皇帝寵愛。

香妃實際活到50多歲,乾隆五十三年四月,香妃病死於宮中,葬於河北遵化清東陵,出土的花白髮辮也說明她的年齡。

至於香妃身上的奇異香氣,並非天方奇談。現代科學研究成果證明,人體的確可以發出香味,而且因人而異。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香妃的體味即肌膚所分泌的皮脂(油分)及汗味,其緣由除了遺傳因素之外,主要與她的飲食習慣和營養結構相關。科研發現,人體分泌的汗液中,含有一種丁酸脂的物質,汗量大時丁酸脂也多,反之則少。當汗液中含有大量丁酸脂時,就會散發出汗臭,反之,有可能散發出其他氣味;只有當汗液中丁酸脂濃度適當時,才會散發出香味。

歷史上體有異香的人,不止一位,而且中外都有。香妃之所以這麼出名,還是因為《書劍恩仇錄》和《還珠格格》的緣故吧。


純鈞LHGR


我是歷史評說,一個資深歷史愛好者,我來回答——

香妃這個稱呼其實只不過是影視作品杜撰出來的,歷史上並沒有香妃。雖然沒有名副其實的香妃,但是其實是有原型的,那就是容妃,這是目前公認的說法。

容妃是乾隆皇帝的妃子,乾隆皇帝有40多位妃子。影視劇中的香妃是維吾爾族女子,而這個容妃呢,也是乾隆皇帝這40多位妃子中唯一的維吾爾族女子。

歷史上的容妃是新疆秉持回教始祖派噶木巴爾的後裔,當年新疆阿睦爾撒納叛亂,容妃一家反對,在清政府平定叛亂之後,配合清軍平叛有功的容妃家族被召進北京,封官晉爵,容妃也因此來到了北京,成為的妃子。

乾隆對容妃也還是比較寵愛的,乾隆第四次南巡的時候,容妃是僅有的幾位隨從的妃子;乾隆三十六年,容妃隨皇帝東巡,拜謁了孔廟,一同登上了東嶽泰山;乾隆四十三年,容妃又隨皇帝拜謁了盛京,在這次隨行的6位妃嬪中,容妃已居第二位。

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容妃在圓明園溘然長逝,終年55歲。她一生並沒有留下子女,死後葬入裕陵妃園寢。


歷史評說


(《延禧攻略》順嬪)

隨著清宮劇《延禧攻略》與《如懿傳》熱播,乾隆皇帝的香妃也成為觀眾們討論探究的對象。《延禧攻略》中,順嬪的原型便是歷史上的香妃,順嬪姿色美豔,不可方物,心甘情願作為乾隆試探令貴妃的棋子,但實際上卻心機頗深,最後真相浮出水面:順嬪不僅結過婚,還生了孩子,她被當作禮物一般送給乾隆,心中充滿憤恨。最後被囚禁在麗璟軒。

這是劇中的香妃,故事多來源於民間的傳說,人們津津樂道的故事。真實的香妃真是如此嗎?未嘗見得。

香妃,其實是乾隆帝的容妃,這點史學界也是證實了的,主要依據有兩點:一是乾隆只有一位來自新疆的妃子,通過史書、檔案、實物考證,都證明容妃的老家是新疆。而香妃也是從新疆來的妃子,那麼,兩者是同一人的可能性就非常大。第二點,不僅家鄉、民族、宗教信仰、封號是一樣的,而且兩人的父親、哥哥、五叔、六叔是相同的。在乾隆只有一位新疆妃子的前提下,就排除了孿生姊妹的可能,所以香妃就是容妃。

(《還珠格格》香妃)


香妃最開始只是出現在一些清末的私人小說中,比如最早出現在蕭雄寫的《西疆雜述詩》:“香娘娘,乾隆年間喀什噶爾人,降生不凡,體有香氣,性真篤,因戀母,歸沒於家。"

但是真正讓香妃名聲大震的,你一定想不到,居然是故宮古物陳列所,1914年,古物陳列所展出一幅年輕女子戎妝像,並配文字:“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體有異香,不假薰沐,國人號之曰香妃。”因為身上與生俱來帶著香味的人,世上罕見,人們自然好奇之,八卦之,不亦樂乎。至於香妃是不是真的身有異香,卻是無從考證的。

容妃為和卓氏,世居葉爾羌。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回疆之後,容妃親族被召進京,封官進爵,定居回子營。容妃被送入皇宮,冊封為貴人。容妃成為乾隆的妃子是為了報恩,表忠心,並不是電視劇中的被逼迫不得已而為之。

乾隆寵愛容妃,尊重容妃的生活習慣和宗教信仰,為她請了回民廚子,還為她在中南海建造寶月樓,登樓便可見長安街對面的回子營。乾隆第四次南巡時,也帶著容妃與她的哥哥,飽覽江南壯麗山河,之後又隨駕東巡,拜謁孔廟,登泰山,後來又又隨皇帝拜謁了盛京,在這次隨行的6位妃嬪中,容妃已居第二位。


容妃一生備受乾隆恩寵,五十五歲逝於圓明園,葬入裕陵妃園寢。

關於容妃的死亡,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被皇太后賜死,一種是自然病死。前一種說法的來源就是1914年古物陳列所為容妃戎裝像下寫的文字說明:

“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體有異香,不假薰沐,國人號之曰香妃。或有稱其美於中土者,清高宗聞之。兩師之役,囑將軍兆惠一窮其異。回疆既平,兆惠果生得香妃,致之京師。帝命於西內建寶月樓(即今之新華門)居之。樓外建回營,毳幕韋鞴,具如西域式武英殿浴德堂浴室穹隆頂,又武英殿西之浴德堂,仿土耳其式建築,相傳亦為香妃沐浴之所。蓋帝欲藉種種以取悅其意,而稍殺其思鄉之念也。詎妃雖被殊眷,終不釋然,嚐出白刃袖中,示人曰:"國破家亡,死志久決,然決不肯效兒女汶汶徒死,必得一當以報故主。"聞者大驚。但帝雖知其不可辱而卒不忍舍也。如是者數年。皇太后微有所聞,屢戒帝弗往,不聽。會帝宿齋宮,急召妃入,賜縊死。……”

容妃死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而皇太后死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比太后晚死11年,邏輯上講,是不可能被太后賜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