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7條實用的斷舍離建議!

每個人都知道保持個人空間整潔的重要性,但執行起來仍然困難重重,7條斷舍離建議。

自我管理:7條實用的斷舍離建議!

第一條建議,你需要意識到,更多的東西不等於更多的幸福。想想那些讓你陷入選擇困難的日常決定,比如說,運動的時候穿什麼運動服?上班戴哪對耳環?把範圍縮小到你最常選擇的三四個選項,然後放棄其它。

如果實在捨不得扔掉怎麼辦?你可以參考第二條建議:把不需要的東西放在一個盒子裡,然後把它忘掉。

自我管理:7條實用的斷舍離建議!
幾年前,極簡主義設計師格雷厄姆·希爾(Graham Hill)意識到,自己有一個恥辱箱,這個箱子跟著他從一個公寓到另一個公寓,但是從來沒有被打開過。在那個瞬間,他意識到,這個箱子長時間沒開封的事實,意味著箱子裡面的東西並不重要,自己應該直接把它扔掉。

你可以主動採取這個策略進行物品整理。回想一下家裡有沒有這樣的東西,雖然你很久沒用了,但你會想“萬一哪天我用得上呢”。希爾建議的方法是,把這類物品放到盒子裡,再把盒子放進壁櫥或著房間的角落裡。在手機日曆中設置時間提醒,為期12個月。如果你在收到提醒時,還沒有打開過盒子,請果斷把這個盒子扔掉。

自我管理:7條實用的斷舍離建議!

第三條建議,堅持30天每天整理房間。很多人都嘗試過,花一個週末進行房間整理和大掃除。但沒過多久,房間又亂成一團,令人沮喪。這就意味著,你需要做的,不是一場清潔閃電戰,而是改變日常的整理習慣。

首先,給自己設定一個新的整理習慣,然後堅持這個新習慣30天,比如說每天整理一個抽屜,或者堅持把物品用完放回原來的位置。

第四條建議,弄清楚那些亂成一團的東西到底代表什麼。整理專家斯塔·漢森(Star Hansen)說:“雜亂是我們內心風暴的外部證明。”漢森在工作中拜訪過很多家庭,她發現,人們的情緒動盪會導致家裡變得亂糟糟。丈夫和妻子之間的長期爭吵會導致沒有人願意扔廚房的垃圾;心碎的男人會用盒子填滿他的臥室。回家看看那些凌亂的雜物,你可以試著回想一下,在它們變成一團亂麻的那段時間,自己是不是在生活中遇到了難以解決的麻煩。

自我管理:7條實用的斷舍離建議!

第五條建議,通過提前規劃來緩解清潔帶來壓力。對許多人來說,打掃房間是件讓人壓力很大的事情。人們拖延著不願意打掃房間,很可能是上一次清潔造成的緊張壓力記憶阻止我們行動。根據麥吉爾大學神經科學家丹尼爾·列維京(Daniel Levitin)的說法,壓力不僅會使我們感到失控和不安,它還會讓我們的身體釋放皮質醇,影響我們的判斷,比如讓我們相信,“我會永遠是一個混亂的人”或著“我真的沒有整理房間的能力”。

列維京建議,在開始整理之前,你可以和家人朋友交談,讓他們幫你預測潛在的問題,比如你是否擁有清潔產品、垃圾袋、收納盒和標籤?你的清理工作會受到天氣、寵物或者孩子的影響嗎?提前做好所有準備工作,再開始清潔。
自我管理:7條實用的斷舍離建議!

第六條建議,提升自己對清潔的認知。塗鴉藝術家蒙丹諾(Mundano)認為,清潔是值得投入時間的有意義的工作。自2012年以來,他和一個志願者團隊裝飾了巴西街頭數百輛收集可回收垃圾的推車。在他看來,清潔和整理不是一件可怕的苦差事,而是為了維持我們生存環境所必須的勞動,讓我們可以更好地生活。

  • 另一個實用的小方法,是選擇適合這項重要任務的工具。如果破舊的水桶和刷子讓你的心情很差,那麼就升級迭代它們。當你的清潔工具給你帶來快樂時,你就更願意使用它們。
自我管理:7條實用的斷舍離建議!

第七條建議,調整自己的負面情緒。很多人做完清潔後,會不滿意自己的勞動成果。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社會心理學家艾莉森·樂奇伍德(Alison Ledgewood)表示,這種心態很正常,人們看待世界有一種潛在的負面傾向。

她建議,我們可以試著換個角度思考,在清潔過程中增加一個步驟:停下來,花點時間觀察一下,欣賞自己已經完成的清潔工作,給自己一點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