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燁,王小帥,賈樟柯,畢贛,王全安,第六代導演

公眾對於“第六代”導演,確實有些陌生。

尤其是相比於“第五代”。

你和平日裡從不關心電影的人聊天,提起張藝謀說到陳凱歌,他也能說上三言兩語。

婁燁,王小帥,賈樟柯,畢贛,王全安,第六代導演


但你要是問他王全安拍過什麼電影,他多半隻會露出神秘的笑容,浮想聯翩。

哪怕是第六代裡成就最高知名度最廣的賈樟柯,也很少做中國電影的主角。

婁燁,王小帥,賈樟柯,畢贛,王全安,第六代導演


還能想起去年平遙電影展時,我問當地的出租司機是否知道賈樟柯,對方搖頭,再說電影展,他立馬就說出了范冰冰的名字。

距離感,在“第六代”和公眾之間一直存在。

大多數觀眾不知道他們拍過些什麼,也很少在電影院見到他們的作品。

自然而然地,也就不再關心他們在拍些什麼,更不瞭解他們拍的電影是好是壞。

去年六月,《岡仁波齊》上映,票房竟然過億。

婁燁,王小帥,賈樟柯,畢贛,王全安,第六代導演


一時間電影圈幾乎沸騰。

這樣的電影票房能過億,堪稱奇蹟。

可緊接著在八月份上映的張楊作品《皮繩上的魂》就再度遇冷。

沒排片,沒票房,又回到了老路上。

你如果看過《皮繩上的魂》,就會知道這樣的結果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婁燁,王小帥,賈樟柯,畢贛,王全安,第六代導演


相比於《岡仁波齊》,《皮繩上的魂》更加自我,依然是在探索宗教與人性之間的關係,時空上的交錯轉換則給影片賦予了強烈的超現實色彩。

說白了就是:

觀眾容易看不懂。

“第六代”導演經常讓觀眾看不懂。

但他們在時間的流逝中漸漸地也適應了觀眾的“看不懂”。

給電影節評委看,甭管看懂看不懂他們心裡的想法,人家也自有解讀方式。

婁燁,王小帥,賈樟柯,畢贛,王全安,第六代導演


“第六代”導演們在過去的十幾二十年裡,幾乎拿遍了歐洲的各大獎項。

要熊有熊,要獅有獅。

他們是“拿獎的一代”

婁燁,王小帥,賈樟柯,畢贛,王全安,第六代導演


1965年出生的王全安在35歲時,他帶著自己的第一部電影《月蝕》去了莫斯科,並一舉拿下當年的評委會大獎。

之後十年的王全安,就把目光對準了歐洲。

婁燁,王小帥,賈樟柯,畢贛,王全安,第六代導演


04年《驚蟄》在法國首映,

07年《圖雅的婚事》拿下柏林金熊,

10年《團圓》斬獲銀熊,

同年,《紡織姑娘》獲得蒙特利爾評委會大獎。

這樣的榮譽積累,當然稱得上是聲名赫赫的大導。

然,大部分群眾而言,對王全安的熟知還是要追溯到四年前的嫖娼事件。

群眾震驚的不是大導演嫖娼,而是娶了張雨綺的導演去嫖娼。

婁燁,王小帥,賈樟柯,畢贛,王全安,第六代導演


事實就是如此,在大眾認知裡,王全安自然不如張雨綺有名。

知乎曾經有個問題:

“有哪些行內人才懂的笑話?”

我覺得這條得算一個:

“王全安是什麼煤老闆嗎?竟然娶了張雨綺?”

同為第六代導演的王小帥,比王全安晚一年出生。

和王全安一樣,他也是一個為了電影節而生的導演。

從處女作被BBC選為電影誕生後百部最佳影片後,國際上就一直流傳著他的傳說。

一次闖入威尼斯,兩次揚名戛納,三次問鼎柏林。

婁燁,王小帥,賈樟柯,畢贛,王全安,第六代導演


歐洲三大電影節,像是王小帥第二個家。

“堅持自我拍藝術片”是很多人對王小帥的印象。

去年著名的“青年導演胡波自殺”事件,讓王小帥以一種別樣的視角出現在民眾面前。

很多人認為是王小帥直接逼死了胡波。

《大象席地而坐》是胡波的第一部長片。

婁燁,王小帥,賈樟柯,畢贛,王全安,第六代導演


片長四個小時。

王小帥是這部電影的監製。

他對胡波說:

“那個長版本很糟很爛。明白了嗎?……你以為別人是傻逼看不出來你那要表達的膚淺的東西?”

王小帥要胡波重新剪輯,可胡波不願意。

這成了壓垮胡波的最後一棵稻草。

不知道小帥導演對胡波說那些話的時候,有沒有想到自己。同樣是堅持自我,同樣是為了理想主義而執拗。

我還記得他15年在院線上映的《闖入者》。

非常不錯的現實題材電影,卻因為排片量的稀少而無人問津。

婁燁,王小帥,賈樟柯,畢贛,王全安,第六代導演


王小帥當時哭了。

“第六代”導演也許都會有困惑的時刻。

明明拿獎無數,為什麼卻總是化身冷門呢?

張楊如此,王全安如此,王小帥也是如此。

婁燁和賈樟柯似乎要幸運一些。他們的電影倒是會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但依然在市場上舉步維艱。

因為某些原因,婁燁曾被禁拍五年,賈樟柯則多年囿於龍標。

婁燁,王小帥,賈樟柯,畢贛,王全安,第六代導演


任“第六代”伏熊屠獅,卻就是無法離開中國電影業的邊緣。

你可以說他們是中國影壇的中堅力量,但你無法在眼睛看得到的地方觸摸得到他們。

過去的一年,“第六代”像是“缺席的一代”。

拿高票房的,是從演員轉型的青年導演。

不管是吳京還是陳思誠,都沒“代”。

婁燁,王小帥,賈樟柯,畢贛,王全安,第六代導演


能引起話題爭議的,是“第五代”陳凱歌和“雜牌軍”馮小剛。

婁燁,王小帥,賈樟柯,畢贛,王全安,第六代導演


我們總是說“港片已死”,但香港導演的存在感也還是強於本該為“中國電影”這艘大船掌舵的“第六代”。

過去的春節檔,四部大片三部都是香港導演。

林超賢、許誠毅、鄭保瑞,這些在港片黃金年代時我們並不算熟悉的名字,漸漸地走到了幕前。

婁燁,王小帥,賈樟柯,畢贛,王全安,第六代導演


他們能否接班徐克、吳宇森、杜琪峰、許鞍華?我們不知道,但我們至少能看到他們在影響著中國電影的發展。

“第六代”則依然孤立於市場的邊緣,似乎和“市場”誰也看不起誰,一副你死我活的姿態。

這樣的姿態值得讚賞,卻也讓人嘆息。

當中國電影走到十字路口的時候,最該成為旗手的這代人似乎缺少了使命感。

藝術家專注於藝術當然是好事,但如果大導演們都只專注於藝術,對中國電影來說絕不是好事。

電影,說到底還是拍給觀眾看的。

觀眾的審美需要導演來培養,導演也應該去適應觀眾的口味。

婁燁,王小帥,賈樟柯,畢贛,王全安,第六代導演


很多時候,並不是觀眾不懂藝術,而是你的藝術還不夠普世。

《霸王別姬》當然是藝術傑作,但也沒有幾個觀眾說自己看不懂的。

“第六代”所陷入的困局,某種程度上也是中國電影目前所陷入的困局。

當我們培養出越多越多的創作者之後,理想和現實之間出現了割裂。

市場需要的,不是創作者想表達的。

創作者最想拍的,是些觀眾並不關心的。

這樣的割裂在張元、王全安、張楊這些導演因社會新聞而被公眾認知時最為諷刺。

婁燁,王小帥,賈樟柯,畢贛,王全安,第六代導演


也許,“第六代”還需要時間去解決這種“割裂”。

我們能看到的是,至少賈樟柯和婁燁已經在嘗試到市場中進行探索,藝術與商業之間,並不是鐵幕難開。

當“第五代”逐漸老去,“第六代”的作品能否代表中國電影呢?

扛起“中國電影”大旗的究竟是理想,還是現實,只能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