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虎口遐想》、《小偷公司》、《領導冒號》這樣的相聲讓郭德綱說,你覺得會是什麼效果?

峰往楠吹1


作為一個資深的相聲愛好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郭德綱相聲是非常搞笑和經典的。眾所周知,所謂的雅俗之爭最後也沒有個勝負之分,個人還是非常支持郭德綱的,雅俗要辯證的看,大雅即俗。相聲只要能被大眾接受,給觀眾帶來快樂,我覺得就是好相聲!

然而,也是曾經紅遍整個中國的去屑主席姜昆,曾經《虎口遐想》,也是受到萬人追捧。不管怎麼樣說,姜昆的相聲還是有很多精彩的地方,他也是曾經我很喜愛的相聲藝術家。不過最近二十年,姜昆也並就沒有什麼好作品,這就有點讓人可惜了。

大家都知道,郭德綱的相聲,《西征夢》《我這一輩子》都讓郭德綱一下子聲名鵲起,從來也沒有聽人說過這麼多傳統段子,現在回憶起來,《虎口遐想》、《小偷公司》、《領導冒號》其實也只是小巫見大巫了!值得肯定的是,姜昆的相聲最大的特點就是繪聲繪色,語氣和語調能把一些不可樂的事說的很生動,但是現在看來確確實實也不太可樂。不過相聲還是要跟隨時代的腳步的,那個年代,需要的就是姜昆那個時代的相聲。我覺得是那個年代的娛樂節目實在太貧瘠,大家有一個節目就覺得非常開心了。現在時代不同了,各種綜藝節目,脫口秀,小品,喜劇,電影等等逗比那個年代豐富多了,如果在拿《虎口遐想》、《小偷公司》、《領導冒號》可能真的沒人會看!但是,如果郭德綱說,我覺得還是值得一看的,畢竟老郭的包袱,很多都只有老郭抖的漂亮,從新演繹我相信不會比姜昆差吧!而且郭德綱的相聲,于謙老師也很出彩,我覺得也很想看於老師。三分逗七分捧,有于謙老師的節目一般都不會太差!~

好啦,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


網遊魅力達人


題主所列的三個作品都是經典,不過有一個名字寫錯了,《領導冒號》的本名是《巧立名目》,不過“領導冒號”這句臺詞過於經典,所以很多人誤以為是小品的名字,流傳的比本名還廣泛。

姜昆憑藉《虎口遐想》一戰成名,奠定了自己在相聲界的地位,而《小偷公司》則是牛群和風格的成名作,特別是馮鞏,此後在相聲界屹立不倒,迄今已30餘年;牛群如果不是自己瞎折騰,現在也絕對是相聲界的宗師級人物;可見一個成功的作品對於一個相聲演員的幫助有多大。


題主說想讓郭德綱重新演繹這三個作品,不知道會是什麼樣的效果;我雖然認為題主的設想非常有意思,但是從現實的角度分析,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眾所周知,郭德綱對於電視相聲嗤之以鼻,所以這些作品他八成是看不上的,他當然也不會主動去表演這樣的作品;更何況這其中還牽涉到版權的問題,郭德綱也不想惹這個麻煩。

從相聲風格來說,郭德綱佔據了“帥賣怪壞”中的一個“壞”字,其痞壞的性格比較適合演繹小人物,特別是不那麼正經的小人物。郭德綱的經典作品“我字”系列基本都是這樣的作品,算是本色出演,既展現了郭德綱奮鬥過程中的種種艱辛,也體現了郭德綱個人恩怨分明的性格,也具有一定的時代特色,應該會被記入中國相聲史。


而題主提到的這三個作品,只有《虎口遐想》是以小人物的生活經歷為相聲主線,我覺得要是給郭德綱演繹的話會特別出彩;最起碼比姜昆那一身正氣的國字臉更加適合,值得期待一下。至於另外兩個作品則根本不適合郭德綱,雖然《小偷公司》是以小偷的第一人稱講述的,但是通篇都在吐槽公司的組織機構,而郭德綱完全沒有這方面的生活經歷,所以表演起來會很假,不真實。《巧立名目》就更加不適合了,和郭德綱的風格完全不搭調。


郭德綱相聲的表演方式就和聊天一樣,慢慢進入主題,而春晚相聲則不允許他這樣,必須一字一句的嚴格按詞來,同時節奏也要加快,和劇場相聲完全不同,所以郭德綱表演春晚風格的相聲恐怕自己都會覺得不舒服,彆扭是肯定的。有人要說了,能不能把這些作品搬到劇場裡演呢?可以是可以,但是觀眾會接受嗎?郭德綱可不想壞了德雲社的名聲,人家上上下下幾百口人還要靠著相聲養家餬口呢!

一個人端一碗飯,郭德綱和那些個相聲根本就不是一條道上的,所以就別指望他們能夠互相融合了,還是希望各自安好吧!


相聲演義


郭德綱這幾年火得一塌糊塗,社會很現實,一火遮百醜,他表演的相聲是容不得沙子。郭德綱的相聲,還是囿於傳統風格,幾乎沒有變化過,看過一遍,就記住了他的全部表演。

《虎口遐想》《小偷公司》《領導冒號》這些經典,炙之人口的相聲,郭德綱是無法超越的。一個清新脫俗,一個陳舊套路,作為觀眾還是更願意欣賞姜昆,馮鞏他們的相聲。

如果非要把郭德綱說是拯救相聲的天使,確實言過其實,他實際做到的是相聲的使者。在相聲處於青黃不接之時,他率先把相聲表演市場化。他和德雲社一幫弟子頻繁在小劇場演出,其性質和趙本山把《二人轉》推向全國如同一轍。

郭德綱給人的感覺油腔滑調,和他一身的裝扮很匹配。讓他去說《虎口遐想》,他能把姜昆的聲情並茂出神入化,功力顯然欠缺的。

郭德綱已經被一些人神話了,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話,中國的相聲表演藝術家怎麼排名,他也沒達到頂峰。他的相聲8千元的門票,你會去看嗎?


秋平171152879


我想說,牆倒眾人推是中國人的基本屬性;牆頭草隨風倒更是中國人的德行。雪中送炭人稀少,落井下石多牛毛!……一提起姜昆,總拿郭德剛相對比,這不是窩裡反嗎?姜昆當年人才一表倜儻風流那是一個時代的佼佼者有口皆碑。那個時代興社會正風唱紅歌棄糟粕取精華化腐朽為神奇,所有文藝作品得圍著“大氣候”轉,那李谷一老師唱的《小花》因為內容有卿卿我我愛的成分還被批了呢。也許姜昆從骨子裡就是受那個時代的薰陶,對一些帶有桃色的葷段子非常排斥無可厚非。所以說一切都要與時俱進時代不同了就得順應人們的口味,素的加點葷的年輕人喜歡這一口,能刺激荷爾蒙分泌,女性能刺激桃花水蕩流……!兩袖清風一本正吃不開了。這些年姜主席為相聲事業嘔心瀝血傳到現在沒有功勞尚有苦勞,希望諸君口下留德近七十歲的人了,蠟頭還能有多高?尊重老年人也是一種美德吧?!🙏🙏🙏


金秋紅葉5


如今很多人拿出姜昆馮鞏當年的精品來批判郭德綱,無非就是覺得郭的相聲沒有所謂的“內涵”,這也是反對者們津津樂道的“硬傷”。其實當年的相聲經典段子實際上擱在今天也未必能讓人開懷大笑,只是懷舊情節和“強人所難”的挑剔作怪而已。郭自己也不止一次說“我的相聲就是逗您一樂,沒有哪種藝術讓所有人滿意,您要說在我這裡學到了什麼,我沒那個能力,您要是認為聽我的相聲學壞了,那隻能說您就是這樣的人”。這話已經挑明瞭自己的立場和定位,為什麼還要沒完沒了的抬槓呢?別老提什麼《虎口遐想》《領導冒號》,既然那麼有水準,為什麼相聲後來都奄奄一息了?你必須承認是郭德綱讓相聲恢復了繁榮,有了今非昔比的關注度,讓姜昆等人再次有了知名度。郭德綱之後我們才明白相聲的說學逗唱唱的是太平歌詞,還有帥賣怪壞,才知道什麼是三番四抖,貫口,柳活,磨蔓這些相聲專業術語,使得蓮花落,竹板書甚至京劇這些沒落的曲藝開始被年輕人喜歡,也讓一些行外人開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比如李晨,李詠,傅園慧,沈騰,吳京謝楠,甚至李宏燁),這一切的貢獻,姜昆做到了嗎?馬季做到了嗎?牛群馮鞏做到了嗎?別動不動就拿老去的經典段子說事,事實上這些人如今一年到頭除了頂著這個經典段子還在幹嘛呢?德雲社可是忙著世界巡演場場爆滿的!只有德雲社的演出觀眾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互動!姜昆演出送觀眾禮物,郭德綱演出觀眾送禮物,這就是相聲演員的現狀,這就是差距。有什麼不服的?


月影扶山


《虎口遐想》《小偷公司》《領導冒號》是相聲中的經典,換任何名家來說都是無力的,更何況半瓶醋的郭德綱呢?

《虎口遐想》是姜昆的代表作,也是巔峰之作。《小偷公司》《領導冒號》是牛群和馮鞏的代表作,也是巔峰之作。牛群的嗓子清亮如泉,洪亮似鍾,一招一式均顯大師風範;再加上馮鞏滑稽地捧哏,堪稱雙劍合一,無人能敵。可惜的是斜刺裡殺出趙本山,獨霸天下。馮鞏為了個人利益選擇了影視,絕代雙驕被衝散。

郭德綱也沒跟侯耀文轉悠多久,師父走了後,趁主流相聲已經絕跡之時佔據了一些市場。憑藉民營團體國家管不著的優勢演三俗和屎尿屁相聲而忽悠取悅無知的群眾,不顧一切地撈取金錢,並形成了一大批水軍隊伍

為之鼓吹,進行神話。其實郭德綱上過春晚

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了,不也以失敗而告終。

郭德綱的相聲特點就是絮絮叨叨地講故事,把于謙撂在一邊,說到家就是講評書。表演的行進中根本沒有牛群的抑揚頓挫,如汩汩山泉的天籟之音,更沒有姜昆的連珠妙語和激情,讓郭德綱說這幾段相聲,估計借他八個膽子他也不敢說;如果說了,觀眾都得跑光。





風逐月影3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聲。心平氣和的講,這幾個段子都是經典的電視相聲,如果讓郭德綱上電視說這幾個段子,未必比姜昆老師,馮鞏先生,牛群先生說的好。但是如果這些段子讓郭德綱在小劇場演出,讓老郭自由發揮他渲染場景的超級能力,效果肯定會超過在電視上的演出效果。

電視相聲在中國相聲藝術的發展史上起到過一定的積極作用,它讓相聲藝術真正的被全國觀眾認識,為相聲的普及做出過貢獻。但是如今的電視相聲窮途末路,也是不爭的事實。這不是姜昆老師自己的責任,而是時代的進步,互聯網的興起,導致的結果。

相聲藝術要發展,就必須順應時代,而讓相聲觀眾重回劇場,不失為一個好出路。因為電視相聲對相聲演員的各種條條框框太多了,十幾分鐘的演出時間,嚴重限制了相聲演員的自由發揮,鋪平墊穩,三翻四抖,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很難完美的演繹。這就是郭德綱于謙在馬年春晚的表演難盡人意的根本原因。


題主提到的這幾個相聲作品,都是電視相聲的代表作,不論是時間的掌控,還是人物的塑造,以及包袱的運用,幾位老藝術家做的都相當完美。即使郭德綱上電視演這些作品,也無法超越這些老藝術家。但是郭德綱強在對場景的渲染上,而上述幾個作品,都有十分生動的場景,比如遊客掉老虎洞,小偷公司開會,職工打報告,如果讓郭德綱在劇場演出,而且沒有時間上的限制,一定會演繹的更精彩。


靖逸軒主聊相聲


我們得先知道這幾個相聲的原表演者到底是誰。《虎口遐想》是姜昆和唐傑忠表演的,《小偷公司》是馮鞏和牛群表演的,《領導冒號》其實原名應該叫《巧立名目》,但是由於其中那句“領導冒號”太深入人心,所以都被誤傳為《領導冒號》了,它是牛群和李立山表演的。

再說說郭德綱。很多人都覺得郭德綱跟以前的那些相聲演員,表演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覺得他有點特立獨行。但是前不久他在接受採訪時澄清,自己出道至今都是靠傳統相聲出名的,也就是說,他才是傳統的,卻被當做了“特別的”、“特立獨行的”。

其實這跟八九十年代的相聲整體風格有關係。自從有了電視,相聲的普及得到了極大的便利,很多晚會都必須要有相聲,比如《小偷公司》就是在《綜藝大觀》上首演的,而《虎口遐想》《領導冒號》也是春晚上走出的作品。

然而既然是站在這麼高的平臺上表演,就必須要拿出符合整個社會大趨勢以及相聲本源性的作品,那就是發揮出“諷刺”和“歌頌”這兩個重要的武器。諷刺針對社會醜陋現象進行批判,比如《領導冒號》中就諷刺了那些官僚主義作風。而歌頌型相聲就要謳歌新現象和社會新風,比如《虎口遐想》裡就讚揚了樂於助人的行為。

然而郭德綱的相聲則遠離這兩種特色,既沒有諷刺什麼,也不歌頌什麼,只是在純粹的搞笑和逗樂,這樣相對來說更“安全”,但是實際上也丟掉了相聲的靈魂。然而他的風行其實也較為如何當下觀眾的審美趣味,就是累了一天之後聽個段子,不需要過腦,笑果就好。

所以郭德綱不可能出上述那樣的作品,就算逼著他說,他也說不出這樣的效果,因為他的相聲的確很傳統,就像當年在天橋上表演的流浪藝人,更多的注重現場發揮,沒有什麼刻板的劇本,一切都很自然隨和,尤其是與觀眾的互動,而這一點在那一時期的相聲裡幾乎是不存在的。


鯨魚電影


一個人一個風格,如果拿這三個作品讓郭德剛來說,他還真未必能說出彩來。

一來畢竟當時虎口遐想,小偷公司和領導冒號被當時的明星演繹到了極致,想超越,確實會有一定的難度。

導致這種現象的出現,客觀地說,首先也有先入為主的印象,當一個作品被完美演繹之後,會在觀眾心目中產生一種錯覺,讓人覺得某個形象就應該是那樣的。從而導致後來的模仿也好,仿照也罷,人們自然不自覺地就會前後比較,後來者稍有瑕疵,就會被全盤否定。

其次我們也發現一個規律,這許多年來,凡是模仿或翻拍的影視劇,鮮有超過原著的。郭德綱演繹自己的作品,也許會得心應手,但如果讓他演繹前輩的佳作,難免東施效顰之嫌,弄不好還真就砸了自己的招牌。

所以如果有這種可能,我勸大家還是要理智些,不要輕易挑戰一些固有的形象。否則,難免會有不好預測的事情。


老五95983


題目給出的三段相聲,絕對是經典作品。但這三段相聲都屬於現代諷刺相聲。專門對社會現象,領導官僚進行了諷刺,抖的包袱也屬於社會包袱,時代感很強。這些段子(虎口脫險還好點)如果拿到清朝或民國,沒人敢說!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與政治制度所致。搞不好是要殺頭的!而郭德綱大多都是傳統段子,因為從前搞曲藝是屬於下九流的職業,藝人社會地位非常低,誰都惹不起。所以傳統藝人誰也不敢與社會叫板,他們創作的作品基本與那個人有關係,與社會一點關係也沒有,所以這時候大家也可以理解整天拿著捧哏的說事的原因了。目前郭德綱由於受到了傳統相聲的影響,創作的作品基本沒有社會和政治傾向,這點很好!一是很接地氣!非常接近平民生活,所以能夠引起共鳴,只有這樣,大家才會買票去聽。二是沒有政治與社會傾向,誰也不得罪,無論國內國外都可以無所顧忌。三是段子的壽命沒有時限性,再過一百年演出同樣的段子也能夠讓觀眾聽懂而不覺著落伍。通過這三條總結,大家就可見郭德綱的聰明之處。那些覺著低俗的人可以反思一下:這對郭德綱與相聲的研究你可能還不如我!我沒研究過,只是在吃飯時看到了這個題目,邊吃飯變總結寫出來的。我覺著這就是差距,也就是郭德綱能賣的出去票而你不能的原因!只知道瞎咋呼!咬牙切齒沒一點用。坐下來歸納歸納,總結總結。你們所說的高雅相聲因為有時代和社會的光環所以在很多場合不一定能引起共鳴,就小偷公司這個段子,我覺著現在演就已經過時了。虎口脫險再過幾十年演可能要邊演出邊解釋才能讓觀眾聽得懂。醒醒吧那些所謂的相聲大師!你還不如我看得透,你拿什麼與郭德綱拼?簡直是白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