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到没时间?你可能陷入这样的工作误区!

我之前在面试找工作的时候,观察到很多人的工作状态,他们明明困得不行,还是撑着黑眼皮,守在刺眼的电脑屏前,有些直接拿起杯子去泡咖啡。轮到我进去会客厅面试时,面试官上来就问我:“我们可能不定期加班到凌晨1、2点哦,你能接受吗?”

我内心OS:What???!!!面试官的这个问题配上刚刚那行尸走肉的一幕,我恨不得拔腿就跑,再后来我去面试南都的时候,面试官直接抛给我一道笔试题——说说你对“996”工作制(朝九晚九,一周工作六天)的看法,我内心十分纠结,要说大白话吗?!

这些经历告诉我,大家都在拼命地过活,而对于那些在互联网行业打拼,尤其是那些刚起步创业,并注重内容生产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每天更是忙得要死,有时连周末也不放过。

那么问题来了,每天都那么忙,只输出工作成果,不输入知识能量,这样的日子,你还能坚持多久呢?

忙到没时间?你可能陷入这样的工作误区!


1、毁掉一个人的隐蔽杀手:让他没空学习成长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什么事情或工作是你不计较有任何薪资回报,不期盼有任何节假福利,不在意五险一金,但仍然念念不忘,热衷追求的?仔细想想,可能会有,但不会长久,毕竟还要吃饭,买房,哪里都需要花钱,而如果要在一线城市扎根,更需要比别人努力一百倍,一千倍。

我有一位师姐毕业后在广州一家互联网媒体公司上班,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帮公司写一下活动文案,有一次她和我聊天,无意中说起,她凌晨三点还在电脑前捣鼓赶稿子,早上七点才睡,所以晚回我信息。

现在仔细一想,没有人逼迫的加班其实也是加班,只要自己心甘情愿,自己觉得劳有所值,多花几个小时写出一份漂亮的文案,这一切的疲惫与劳累在事后也不过是云淡风轻。

忙到没时间?你可能陷入这样的工作误区!

后来,我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她截了一张图,配文是“感谢理解和关心!”,图片内容是和公司老板的对话,老板是这么对她说的:

“我知道你为了做好这份活动方案,花费很多心思,但一定要注意休息,控制好自己的工作节奏,不用太猛太拼,明天开始早点下班,周末也好好休息,然后利用这空出来的时间学习成长,自我增值。”

不要说我师姐,就连我这个局外人看了这番话也觉得很感动,后来师姐在写作这个岗位上坚持了四年,而且她总是能写出新鲜的东西,思如泉涌,永不枯竭,我去跟她请教,有什么写作的诀窍和方法,她这么跟我说:

“自从我被领导‘命令’早点下班后,我就利用下班后的时间给自己‘补充能量’。”

忙到没时间?你可能陷入这样的工作误区!

2、如何实现自我增值,跳出职场深水区?

每天日复一日,忙着忙着时间就过去了,有的人下班后争取时间倒头就睡,有的刷抖音,追日剧,在各种娱乐节目中忘乎所以,一个月下来,忙是很忙,但也不见得有多充实。

如何充分利用下班时间进行自我增值呢?

我那位师姐是这样做的:她傍晚6点下班,吃完饭就6点半,然后她就给自己安排2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因为从事的是广告文案工作,所以她从看广告的经典书籍开始,为自己“充电”,比如看的书籍有《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蔚蓝诡计》。

另外,学习广告还需要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她便找来大众心理学的经典著作《乌合之众》进行阅读,她选择经典著作的理由是,这些书籍可能看起来文绉绉,很枯燥,但含金量很高,知识点密集,这样阅读2个小时,也不至于什么也没学到。

忙到没时间?你可能陷入这样的工作误区!

大量阅读以后,她还选择听1个小时的专业课程巩固知识,很多人选择先听课,后看书籍,这其实把学习的顺序给调转了,有的甚至还把听网络课程当成了主要的学习工具。

师姐她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坚持先阅读后听课程,她精挑细选了一些网络课程,辅助性地巩固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从一些案例中学习怎么将理论知识活学活用。

网络音频课程主要专攻听觉,而师姐她并不满足于“听”,她还喜欢观看一些行业内经典的广告视频,把“看”和“听”相结合,在看完广告片以后,她立刻写下自己的感受。

比如这个片子属于哪种类型,有哪几个亮点,哪些点比较触动我,记录这些内容有助于深化自己的记忆和理解,也为自己的大脑积累大量的广告素材。

就这样,师姐利用下班后的3到5个小时,大量阅读、听课、看视频,她雷打不动,不轻易改变自己的学习计划,把学习任务看得和工作任务同等重要,在工作的四年里坚持这样的学习任务,从未间断。

忙到没时间?你可能陷入这样的工作误区!


3、怎样的工作才有增值的空间?如何避免“瞎忙”?

有的读者可能会说,每天下班很晚,到家都晚上十点多,洗完澡就到点睡觉了,哪有时间顾得上学习成长?有的职场人认为,在日常工作中也可以实现自我增值嘛。

但如果这是一份不断重复、同质化的工作呢?

比如,有的新媒体编辑只是负责做知识的“搬运工”,每天在Ctrl+C,Ctrl+V之间来回重复,在前期你可能觉得很新鲜,觉得阅读了大量的内容,自己“学”到的东西很多。

但在一次次地重复操作后,你会发现你根本没办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内容,这样,就没有学习的空间。

事实上,在我们身边有大量的重复性工作,比如,滴滴师傅一次又一次地接单载客,销售客服要每天要重复几百遍同样的话术,电商编辑每天套用一个同样的文案模板,这样貌似对企业来说,提高了工作效益,但对于个人而言,增值的空间并不大。

忙到没时间?你可能陷入这样的工作误区!

我并不是在否定这类工作的价值,当我们面对重复性的工作时,我们也可以为自己创造增值的空间。

比如,假设你是一名销售人员,那么你就可以去买一些关于销售技能的书籍,或者听一些专业讲师的课程,听听别人都是怎么做好销售这份工作的,然后不断地完善巩固自己的销售知识体系,并活学活用,把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另外,你也可以学习一些营销和品牌的知识,做销售很讲究实践性,但如果我们连一些基础的品牌知识,营销技巧都不了解,那么在和客户谈判的时候,就很难有说服力。

多元化知识内容的学习能帮助你提升职业专业水平,比如,你在和客户打交道时,刚好客户提到一个品牌打造的话题,这时你学到的品牌知识就能派上用场,而不至于哑口无言,冷场。

忙到没时间?你可能陷入这样的工作误区!

事实上,我们很难找到一份十全十美的工作,但好工作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让人能有学习和增值的空间,比如周末至少有一天能让你放空自己,化整为零,可以跨行业学习更多技能知识,或者公司里有好领导愿意栽培你,让你有机会参加一些专业培训,深耕专业技能。

那么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不妨也问问自己,在过去忙碌的一个月时间里,甚至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有多少时间是用来学习,为自己增值?自己是否有所成长?成长了多少?把这些记录下来有助于让你拨清眼前的职场迷雾,从而更清楚职业规划的方向。

因此,要实现自我增值,只能靠自觉,珍惜自己的成长时间,不断给自己创造增值的空间。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喜欢我的分享,请大家顺手转发、点赞,你的举手之劳,是对我们的鼓励。

关注【创骐云课堂】,我们每天为你分享一篇干货文章,并有免费的学习音频、视频,希望你的每次到访,都能得到收获满满。点击下方链接,我们为你网罗100多位名师的300多门学习视频。注册下载,即能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