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将来会变成一线城市吗?

🍃好好


可能性很小,但不是没有,而且将来是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

地处内陆云贵高原上,贵阳不是没有什么优势,而是优势不多。

当然了,与其它很多同级城市相比,贵阳的那点优势还不明显。

实话实说,贵阳的发展受到了地形地貌的限制,地域的开阔性不够,实在是太多山了,开发成本太高了。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人口,贵州省人口本来就少,贵阳把八分之一贵州省人口集中起来,规模都不够大。

总之,在国家的大发展时期,各个城市都有天时,贵阳当然也有天时,欠的是上面说的地利与人和,距离一线城市不但路漫漫,而且很遥远远远……



hi123


贵阳目前在二线排名中游,然而二线和一线之间还隔着15个新一线城市,所以想成为一线,大概意味着要连超30个城市,其中包括天津、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这些巨头城市。所以这种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之所以说可能性为零,是因为贵阳目前和新一线城市的差距非常之大,比如排名新一线末位的无锡,2018的GDP是11426亿,而贵阳则刚刚突破3800亿,只有无锡的三分之一还不到。而新一线GDP最高的重庆则高达20363亿,比贵州全省都高出很多。

其实大可不必把目标定的这么高大上,毕竟起点没那么高,地理位置没那么好,人口也没那么多,何必给自己城市背上如此重担。再者说超级都市也不是那么好当的,看似存在感很强,但是生活压力也更大。

贵阳目前这样的发展节奏我认为就挺好,经济增速年年领跑全国,稳中求发展,扎扎实实脚踏实地,不知不觉中跑赢和自己实力相当的对手,这就是成功。民众最在意的还是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这些比几线城市更重要。就像浙江那些二三线城市,虽说存在感不强,可是民富程度高,生活水平比很多新一线都强。贵阳的未来能成为二线上游城市就足以,如此地位已经是五百万级人口城市的很好成绩。


城市发展报告


贵阳不会成为一线城市,分析如下:

城市分级比例注定了贵阳不会成为一线城市

很显然,一线城市比例大概是这样的,目前我国拥有4个一线城市和45个二线城市,还有70个三线城市,所以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比例是 1:10:17

按照贵阳最新城市分级排名,排在34位,等于说,我国要有34个一线城市,贵阳就会成为一线城市,这可能吗?

那么贵阳有没有机会成为新一线城市?

既然做不了一线城市,贵阳退而求其次,有没有希望成为新一线城市呢?我的观点是:也不会,原因很简单,目前我国只有15个新一线城市,而衡量新一线城市有以下指标:

1、商业资源聚集度

2、城市枢纽性

3、生活方式多样性

4、未来可塑性


总结:

以前贵阳是三线城市,现在全国排34位,与南宁、昆明等城市相当,说明贵阳在以上四个维度都得到提升,但是距离新一线城市还有很大距离。但是因为贵阳经济体量与新一线城市相差悬殊,且贵阳地处西南,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很难实现在20年时间经济像改革开放时候的深圳一样,实现“指数”增长。


蒋昊说经济


贵州省一般给外界的印象就是“贫穷”。的确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贵州在经济建设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我认为这种差距尽管不能弥补,但未来应该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缩小,至少贵州也能与沿海发达省份站在同一终点线。

在这个以经济总量论英雄的社会里,贵阳毫无优势。贵阳乃至贵州这个地方,自古以来交通不便,城市建设基础差,不说与一线城市,就连跟第二梯队省会城市都有较大差距。不过这几年贵阳借助“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东风,已经建设成立国家级大数据中心,去年苹果公司就将中国区备份数据终端全部迁移云上贵州。

大数据是贵州发展颠覆时代性的选择,而且贵州历史包袱小,只要政府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利用大数据作为基础,调整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我相信贵州定会率先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取得优异成绩。

此外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快速拉近与沿海城市的重要途径。现在贵阳应该率先提出并建设自己地铁线路网,以及贵阳周边城市群,只有这样一体化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出贵州的实力,从而并且进一步加强自身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



贵州这个地方风景秀丽,再加上具有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业应该是城市转型关键突破点。应该尽早宣传本地旅游特色,吸引国内游客在本地消费,拉动城市内需与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先修路,不仅要完善城市道路,还要修建与中东部地区省会连接的快速通道,例如贵阳到武汉的高铁就应该提早建设,武汉是国内重要综合性交通枢纽,先打通与武汉高铁的发展线路,进而再布局全国。





感谢大家阅读我的回答,喜欢可以点赞、关注


抵制抵制地域黑


贵阳要成为一线城市是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我就提一些自己身边切身体会的。1.卫生习惯,大多数贵阳的人都没有每天洗澡的习惯。公交车里的垃圾桶没有套袋子,全是晕车的呕吐物。当然不是每一台都是,但是习惯并不好,每台车没有准备塑料袋,呕吐物应该随人下车扔进垃圾桶里。这一切都可以理解城市发展过快,很多还没有跟上来。2.2018年很多工厂企业生存艰难,倒下很多。3.金融市场混乱,私贷横行,给很多家庭带来翻天复地的改变,小康家庭因为子女借贷,而生活拮据。4.赌博风气重。


平85659476


所谓的一线、二线、三线,都是有一定的划定标准的,目前的标准,更多的是参考了经济、政治等因素,先对来说比较单一,就好像北京、上海这些城市,按照现有的一二三线城市划定标准中,经济GDP、人口总量等方面的权重会占比很大,其实,我觉得,今后随着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模式逐渐铺开,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对比,更可能向着多维度、多因素进行考评设计。

比如,贵阳,空气环保指数、人口年轻指数都很高,在宜居性上,如果不考虑医疗、卫生等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别,那么贵阳的宜居性,某种层面上说,是优于北上广深这些所谓“一线城市”的,贵阳需要做的,可能就是平衡一下尤其是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差距,宜居属性就能取得不错的排名。

一线二线这些划分,如果不单以经济、人口等来划分,而加进了例如城市的包容性(成都)、宜居旅游性(贵阳)、美食美味度(重庆)等因素,答案就不会那么唯一,也许,就会得出比较多元的结论,可能北京的经济GDP很高,但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也不低啊,比如贵阳的经济GDP、教育、医疗虽然落后,但是贵阳的气候温度等属性很抢眼啊。

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城市的关注逐渐提高,对城市的要求,也不仅仅只是“吃饱穿暖”这样基本属性的需求,而是朝向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譬如友好程度、包容程度、通勤成本等考虑,大多数人,对城市本身的衡量标准,也在逐渐的全面、多元起来。

所以,看待贵阳是不是能成为“一线城市”这个问题,更重要的还是要看怎么对“一线城市”的内涵外延进行定义,如果单一的唯GDP的模式下,贵阳这类宜居城市就很难出彩,毕竟差距摆在那里,但如果是通过多维度的考评标准,那么贵阳在某些方面,是可以堪称“一线城市”的水准的。


贵阳小数据


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一般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二线城市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商业活跃度相对强,对大公司、大品牌和优秀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也正在或者即将成为未来几年大公司布局的重点。评为一线城市,标准真的很多,全国400个城市的年GDP规模、年居民人均收入、《财富》500强企业落户的数量、211高校数量、国际航线的数量、外国使领馆的数量、机场吞吐量等,用以反映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能力、教育资源和经济活跃程度等等都是评定标准。

比如:天津,简称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北方经济中心、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国际航运融资中心、中国中医药研发中心、亚太区域海洋仪器检测评价中心。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天津位于华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汇流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天津滨海新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

天津是夏季达沃斯论坛常驻举办城市。就是因为要足够优秀才能评为一线城市,虽然从去年总体格局看:东部城市整体强,西部城市个别强。东南地区城市整体竞争力排名较高,多集中在前100强。2011年相比2010年总体格局变化情况:城市间差距进一步缩小。但是贵阳只能算是刚刚起步的城市,评为一线城市可能不太可能。


独好


还一线?没有经济支撑。天无三日晴 地无三里平


㳘水有意


在不久的2019年:全国城市实力大排名:中我贵阳荣获:全国最贪穷的城市:榜上第一名。与拉萨,西宁,银川,等等同组,领导被打脸,市民被抹黑。不知各位是否看过?贵阳不适合办:开发区:只适合搞:夜郎城:办开发区要被地方干扰和拆台,架空,搞变质。特别是前市里某个别领导,还有那顶:花帽:在作怪,,,,,,,,。


彩云追月117075651


实事求是 少做华而不实的事 把老百姓的需求和疾苦放在首位 少追求GDP政绩 保住青山绿水少一些纸醉金迷 少一些尔虞我诈……就算做不成一线,贵阳也一样会魅力无限 吸引力无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