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思鄉唐詩 是一次逃亡的產物(唐詩鑑賞)

最好的思鄉唐詩  是一次逃亡的產物(唐詩鑑賞)

一次逃跑途中的思鄉之情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唐 宋之問 《渡漢江》

在沒有機動車、沒有飛機、沒有高鐵的年代,思鄉是詩人們的常規套路。其感情基調是憂傷的,其持續時間是綿延不絕的,故鄉望不見,在不可及之間,煙波渺渺,月光茫茫,所以就“使人愁”、“低頭思”。

然而,唐朝卻有一個大詩人,其思鄉之情不是憂愁,不是低沉,卻是驚心動魄,甚至有點驚悚的感覺。這個詩人是誰?這是一首怎樣奇異的詩?告訴大家,這個詩人叫宋之問,他寫的這首奇特的思鄉詩叫《渡漢江》。

我們先看這首詩,其實意思很淺顯。宋之問被貶斥到嶺南,也就是詩歌中說到的“嶺外”,這地方偏僻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書信都到不了,和外界根本沒法有效聯繫,音信都斷了,也就是“嶺外音書斷”。而且這種信息隔絕的狀態,持續了不是一兩天,而是過了一個冬天又一個春天,真是熬人啦,這就是“經冬復歷春”。終於有一天,詩人動身了,千里北上,日夜兼程地到了漢江一帶,這樣一來,就和家鄉更近了,按照常理而言,本來應該是欣喜而激動,可是此時他卻緊張害怕起來,看見從故鄉來的人,不像其他人那樣趕緊去打聽家鄉的人事消息,家人的情況,為什麼?可能是怕家鄉有什麼不測的消息,親人有什麼意外?如果有,這時候問了還不如不問,這就是“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最好的思鄉唐詩  是一次逃亡的產物(唐詩鑑賞)

好,詩的意思講解得基本清楚了,這首詩的獨特之處在於他些鄉愁不是寫愁緒,而是害怕,甚至是大氣都不敢出。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裡還有點故事。

先說說這個詩人的情況。宋之問確確實實是唐朝的大詩人,大名鼎鼎,才高八斗,曾經在武則天舉辦的詩歌大賽中奪得鰲頭。有一年,武則天帶著文武百官遊洛陽龍門,順便讓大臣們寫詩,有個叫東方虯的官員寫了一首詩,很不錯,武則天看了很開心,說寫得好,恩賜給東方虯一件錦袍。東方虯還正在開心的時候,沒多久,宋之問的詩遞到了武則天手裡,武則天說:宋之問的這首比東方虯的寫得更好。居然把賜給東方虯的錦袍奪回來,再賜給宋之問。真是給足了宋之問面子啊。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得出來,宋之問的詩寫確實得好,另外,他也很得武則天的青睞,同時,他也忠心投靠武則天集團,包括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等等。公元705年,武則天被迫退位,於是,跟著武則天混的宋之問也倒了一點小黴,被流放到廣東的羅定,也就是詩中說的“嶺外”。可是呢,宋之問不安心待在著當時還很荒蕪的地方,在唐朝,北方的人都不太願意去遙遠的嶺南之地。由此可見,他等到得消息,不只是家人得消息,更是長安朝廷得消息。於是,不甘寂寞的宋之問,第二年就偷偷逃回洛陽。這首詩,就是在逃跑途中寫的。宋之問一路北上,到了漢水的時候,看到了從家鄉來的北方人,對了,宋之問是北方人,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河南,一說是山西,不管咋樣,總之是北方人。

最好的思鄉唐詩  是一次逃亡的產物(唐詩鑑賞)

你們想一想,此次宋之問是偷偷北上,違背了朝廷的命令,甚至可以說可能成為朝廷的要犯,當然希望自己的行蹤不要被人發現,如果被抓到了肯定沒有好果子吃的,於是一路上縮頭縮腦,提心吊膽,生怕有人發現,所以說這種“情更怯”,除了說對故鄉的關心之外,更多地是擔心自己的安危,擔心自己的前途。面對來人,很怕被他們看見,哪裡還有膽子去打招呼呦。

後來,宋之問逃到了洛陽,出賣朋友,投靠武則天的侄子,一時間當了大官,他的這次逃亡看來是成功了。不過,後來形勢又發生變化,武則天的侄子被殺,宋之問也跟著被殺。

宋之問在急切地盼望和恐懼的等待中,寫下這首詩,無形中將詩的表現技術提高了:人們對於所關心的事物,包括家鄉,包括親人,在關心的同時,更多的是擔心。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詩,要表達自己對家鄉對親人的感情,如果是寫關心,那就比較表面化,而如果寫擔心,那就深入多了。擔心,是關心的更深一層的表現。寫擔心,能更深入地體現關心。

例如去打聽或者去網上查找考試分數,有兩種寫法。

第一種:我迫不及待地打開網頁,輸入賬號和密碼,心情激動地等待分數從屏幕上顯示出來。

第二種:我哆嗦著手指,半天才輸入賬號與密碼,心兒砰砰地跳動,兩眼不敢看屏幕,既希望又害怕地等著分數從屏幕上顯示出來。

很明顯,第二種的心情複雜得多,豐富得多,細膩多得多,只有這樣,你對考試分數得關切之情才會更真切,更真實。

從寫關心到寫擔心,從正面情緒寫到負面情緒,優點是更細膩了,細節也更豐富了,也增添了波折。有波折,那表現力就更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