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反流性食管炎还在吃奥美拉唑?医生教你找对原因

你的反流性食管炎还在吃奥美拉唑?医生教你找对原因

吃药不管用,怎么办?

内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属于“治标不治本”。这和疾病产生原因,以及生理结构改变,有密切关系。

第一,抗反流屏障“被推倒”。患病后,人的食道下段括约肌薄弱,即抗返流屏障功能减退;食道下段蠕动功能减退,清除反流物的功能降低;胃排空功能障碍,使胃腔压力升高促进反流。可见有没有抗反流屏障,对疾病治疗至关重要。

所有的药物治疗都是用于降低胃酸分泌,降低酸度的,但无助于恢复反流屏障。也就是说,药物治疗后,反流的现象仍然存在,只是不那么酸了,一定程度减轻了对食道的刺激。

第二,食管裂孔疝和食道下段括约肌严重的功能障碍。食管裂孔疝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一个常见原因。由于食管穿过膈肌的孔洞(食管裂孔)明显扩大,食道向胸腔上移,严重地削弱了食道括约肌的阀门功能,不能控制胃酸逆向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食管裂孔疝会越来越大,食道缩短会加剧,进一步加重反流症状。而食道下段括约肌是直接的抗反流屏障,就像胃与食管之间的一道单向阀门,一旦破坏,药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反流问题。国外资料表明,食管裂孔疝与食道下段括约肌功能破坏是“一丘之貉”,二者常同时存在,与严重的反流症状、巴雷特食管以及癌变密切相关。

你的反流性食管炎还在吃奥美拉唑?医生教你找对原因

对策:钡餐检查+食道测压。

前者可以清楚地看到有没有裂孔疝。后者可以全面评估食道下段括约肌的功能。一旦确诊,只有通过手术才能治愈,且手术越早,效果越好。现代材料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各种补片的应用,使得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手术成为治疗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第三,胃动力异常。胃排空功能异常是反流性食管炎的第三病因。我们在手术中发现,不少病人有胃下垂、胃张力降低等现象,很多病人手术前也常有消化不良、胃胀、吃东西不消化等表现。

对策:手术就像给胃裹一个“围巾”,恢复抗反流屏障,是“堵”的策略;然后,通过传统中医药的调理、疏通泻下,降低胃腔压力,恢复胃肠道动力,起到“疏导”策略。手术与中药结合,正是“堵”与“疏”的策略,从根本上解决了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

你的反流性食管炎还在吃奥美拉唑?医生教你找对原因

第四,精神压力太大。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群发生抑郁与焦虑的几率,显著高于其他病种。由于长时间反复发作的反酸、营养障碍、睡眠障碍等,患者的精神状态存在明显异常。这种心理与精神状态的异常,又会反过来影响和削弱胃肠动力功能,加剧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你的反流性食管炎还在吃奥美拉唑?医生教你找对原因


对策:国外的研究也提示,手术与内科治疗后,结合心理治疗会取得更佳的疗效。我们的经验是,给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做心理评估与辅导,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这有助于放松心情、提高患者对其他治疗的反应。

第五,反流性食管炎“不典型”。

有些患者常年被心绞痛、胸痛,反复发作的肺炎、哮喘,或持续不愈的咽喉炎、睡眠障碍而困扰,在心内科、呼吸科、五官科和神经内科等多科室就诊,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兜兜转转,最后才发现罪魁祸首是消化系统的反流性食管炎。

你的反流性食管炎还在吃奥美拉唑?医生教你找对原因


对策:反流性食管炎是个“千面女郎”,表现多变。

如果你有心绞痛、胸痛、反复发作的肺炎和哮喘、持续不愈的咽喉炎、睡眠障碍等症状,治疗多年也不见效果,可以采用排除法,到胃食管反流病科查查是不是胃酸反流。


- END -

部分图文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