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天津後,是什麼徹底顛覆了你曾經對天津的想象?

Lime2018


這個不能怪天津,中國應該感謝天津,瞭解歷史才能知道什麼是:成全了別人,陶冶了自己。天津作為北京的陪都,起到了服務北京的作用,資源也是都給北京。這點不用多說。

再說說北上廣深的崛起更離不開天津,為什麼這麼說呢。偉大的鄧小平爺爺提出了改革開放,在珠江三角洲畫了一個圈,這是需要多麼大的魄力。不說大家也應該知道,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概念,為什麼領導人們敢這麼大刀闊斧的改革呢,應為在首都北京旁邊有這麼一座城市,還在一貫的奉行社會主義,就算改革開放失敗了,還有天津,所以天津在北上廣深飛速發展時,還在原地踏步,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

咱不能只看現在,每個城市都在歷史進程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天津就是這樣一個城市,天津人更是這樣。

我愛你我的故鄉天津!


平安泰來大吉大利


我02年來天津上大學,9月份開學是父親送來的,有親戚接,直接去的學校。

十一放假回來是我自己做火車回來的,那時候的東站還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從進站口旁邊拐過去就是出站口,那會東站還有好多三蹦子拉活,公交站還在海河邊上,就是現在觀光船那個位置。

我自己從出站口出來就懵了,問一個人公交站在哪,他說我拉你去吧,老遠了。然後收了我六塊錢。

我坐上他的車,拐了個彎,就到站了。

這就是天津對我的第一印象😅😅。




騎著蝸牛的大烏龜


😭第一次全家來天津,一下車就有人非常熱情的招呼,住店不,乾淨,便宜…………正好天色也不早了,也累了,就跟著過去了,她讓在廣場上站會兒,還有幾個人,大概10來分鐘,又來了幾個人,然後說帶我們坐車過去……這時候有人質疑:為什麼要坐車?多遠啊??? 有人大聲回答“不遠,就是要過馬路,你們拿這麼多行李,不嫌累呀……”……一聽也對,上了一輛破舊的麵包車,然後,然後,然後,開了大概半個多小時……在一個賓館前面停下,想不住也不行,要車費……哎……


猥瑣發展簡史


首先,我是一個天津人,在天津出生和長大,體驗過其他城市的工作和生活,目前依然生活在天津,想談談天津的優點和缺點。

天津的優點,似乎都在從前,說天津接地氣,那完全是因為多少年來人們對老天津的印象。小時候老爹經常帶我去山東路狗不理吃包子,沒有座位,幾個包子加一碗我們成為稀飯的小米粥,充斥著老天津的童年,後來,狗不理慢慢發展壯大,變成了讓我們敬而遠之的所在。天津四季分明,但冬天的風會讓外地人崩潰,記得印象里老人們總說中國瞧不起外地人的城市,是北京和上海,而我印象裡,老天津對外地人的包容,顯然體現了一個城市的胸懷。

那時的市容市貌也許沒現在整潔,但絕對是充滿娛樂休閒氣息的,充滿活力的,南市附近的錄像廳,滾軸廳,吸引著年輕的人們,而後來有一個叫做燕樂的茶館,八塊錢的門票,一下午的享受,演員與觀眾的互動,像是一起在說相聲,如果您體驗過這樣的相聲,才算真正在天津聽過一場茶館相聲。西南角有一家餐館叫隨緣餐廳,年幼時老爹總帶我去,記得那時的燒麥,青豆沙拉,美味至極。老城裡穿梭的衚衕,在秋天清爽的藍天仰望,飛過的都是響著清脆聲音的鴿子。

城市的美,不在乎高樓大廈和寬闊的馬路,在於充滿活力和未來的軟環境,在於濃濃的人情味。

後來老城裡拆遷,海河改造,似乎我們的城市從那一刻開始轉型,我呆呆的站在路上,看著四周像過電影一樣一天一天的改變,然後驚訝的說不出話。

這是我感覺到的天津的美,是的,僅到此。

說說天津的缺點吧,首先,天津雖然從民國開始就是國內的大城市,但與北京相比,發展的眼光不夠,我剛畢業在北京工作一段時間,那時根本沒覺得大興,通州等地方是遠郊,甚至郊區,而天津直到今天,還認為濱海新區是另一座城市,反過來說,居住在天津武清區的人們,也沒認同自己是天津人,他們對我們的稱呼,一律為市裡的。而在文化上,記得北京的公交車上,人們談論的是工作上的,學習上的,對比的是上海,是香港,甚至是紐約的人們,而天津地鐵上的年輕人,談論的什麼您大可以自己體驗一次,也許,這是一線城市超越自身發展的一種自信,但不可否認,北京的年輕人,眼光是積極的,向上的。

再次,天津的產業,我想每個土生土長的天津人都有體會,如果您沒找到一份公務員,事業單位,或者國企的工作,在親戚朋友面前,那就是沒工作,天津人普遍不愛創業,不愛出去闖,不願到私企打工,從父母那裡就不支持,這也導致著天津雖然gdp數據漂亮,但幾乎都是大國企刷出來的,真正讓天津馳名中外的企業,我想了半天也沒蒐羅到。而這一代的天津人對於外地人的接納程度,感覺比父母那代差了不少。由於缺少人才的競爭,天津的工資,一直處於較低水平,而天津人也津津樂道,對此逆來順受。

天津的環境,說實話,第一次坐海河遊船時,我驚豔到,海河不像長江珠江那麼寬,所以顯得有靈性,太寬了反而不好,就像一個五官精緻的姑娘,如果您長到兩米,相信同樣不好搞對象。拋開五大道,海河沿岸,泰安道,解放北路,請您漠視您心中大城市的概念。天津的馬路相比其他城市,的確寬廣,但路邊陳舊的建築,和寥寥的商業氛圍,可憐的綠化,不禮讓行人的汽車,會激起您對家鄉的想念。而自然環境,周邊沒什麼山水,唯一的薊縣,到了週末近乎變成停車場。

最近去的地方比較多,與其他城市相比,天津的年輕人似乎更少,街上人們的表情也很凝重和冷漠,只有小白樓地鐵站,才能看到一些匆匆忙忙的年輕白領。

我很愛我的故鄉,不管她是不是落寞。我想建設天津,可真當你想做點什麼,才發現在天津完成一件事很難。


-諾卡-


我家安徽的,爸媽來天津二十多年了,說實話,他們已經習慣了天津的生活,反倒是每年過年回老家不適應了。家裡老是下雨下雪,每年回家都是滴答滴答的天氣,而天津卻相反,很少下雨下雪,要是下也是很乾脆的那種,因為家人都不喜歡梅雨天氣,所以都願意待在天津。還有一個,天津的物價甚至比老家還低,一到過年家裡什麼都漲價。個人感覺這邊比老家舒服,哈哈,都不想回老家了,實在怕了雨雪天,還有冬天開空調的日子,暖氣一暖暖整套房子,而空調只能暖一個屋。


張胖子陳瘦子


93年第一次到天津,火車臨進站,一排的小矮房,心裡想這是傳說中的天津衛大城市嗎?因為爺爺年輕時在天津做生意,各種給我描述天津宏偉,後來跟天津的戰友混熟了,他們自己戲稱天津是社你會主義大農村!

在天津時間長了,慢慢的體會到了天津的魅力,不同的區不同的租界,不同的建築風格!

最吸引我的是天津的人文,一個字,俗,一種接地氣的俗,一種讓你很容易融入的俗,天津人能聊能侃,每一個人都具備相聲天賦!

天津愛玩會玩,玩蟈蟈油葫蘆的,玩蛐蛐玩鳥的,海河邊上釣魚的人們,一天也就釣幾條小鯽魚,依然樂此不疲!

天津人會吃,狗不理包子,十八街的麻花,我去的時候已經名存實亡,徒有虛名華而不實,我感受到的是市小市場裡的羊蠍子,農家院裡的貼餑餑熬小魚,東站後廣場的盒飯,獨具特色的大餅卷雞蛋,對了,還有澡堂子裡的一壺茶,一套煎餅果子,一盤清蘿蔔!

在天津呆了六年,離開後各種的想念,20後戰友聚會,萬新村沒了,煤堆變成了高樓大廈,津南也叫濱海新區了!

沒有變的是戰友們那一句純正的天津話,還有那股俗到了骨子裡的親切感!


王小滿870


每當來到一個全新的城市,大家都會抱著一份期待或者想象吧!比如,第一次到天津來總會想去看看我們的古文化街、第五大道,登上我們的天塔、天津之眼,品嚐我們的天津三絕、煎餅果子,要說起能顛覆大家對天津固有印象的事物,我就整理一些身邊朋友反饋給我的一些看法來為大家說說吧。

被天津相聲洗腦

我有一個朋友,一直想來聽咱天津的相聲,一次同學聚會她終於得償所願被我拉去了相聲會館,當她第一次聽到天津特色的茶館相聲時,跟我表示:每句話都是一個段子,被天津話無限洗腦,幾乎要笑的背過氣了。知道天津人哏,沒想到這個哏啊!

被叫了一路“結界”

我有一個很多年沒見面在外地居住的妹妹,一次暑假來找我玩,還沒到約定地點,就開始微信轟炸,跟我吐糟:我一個未成年的小姑娘,被叫了一路“結界”,我以為是叫我小姐姐,誇我可愛的意思,直到剛才發現旁邊一個阿姨也被這樣稱呼,我....哭笑不得!

奇葩的‘銀絲捲’

我一個南方朋友,來天津參加一個品牌活動,我們就約定在某飯店碰面連用餐,主食我特意選了天津特色的銀絲捲招待她,現在想到她的表情我還是絕對很搞笑,從剛開始驚呆的表情,覺得饅頭裡加麵條的操作無法理解,到最後一口下去,被香甜軟糯的銀絲捲好吃到停不下來,吃完整份的從容,我至今無比佩服。

大家覺得還有哪些事物顛覆了你曾經對天津的想象?歡迎留言討論。


今晚報


80年代初到天津實習,6個月。基本瞭解到天津的大概狀況:天津冬季一般零下10度以上。飲食主要是麵食為主。米飯是雜糧副食。在工廠一般食堂很豐富菜品。麵條,餃子。包子。麵包。蛋糕。主食。副食:米飯,炒肉系列。空氣很乾燥,每天要吃維生素C.當是疏菜很少,就是大白菜。沒有其它菜。現在基本什麼菜都有。天津人個個都很胖,主要吃肉食多少菜。天津最好吃的還是狗不理包子。每天座位滿滿的。不向現在各城市景點打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基本是假冒的。在北方個人感覺天津城市還是不錯的。


鬱金香137652766


怎麼說,我從成都到北京然後到天津。只有一個感覺,天津的老年人可真多啊……還有,有一種天津,包括河北一帶都在被帝都拖累...不知道怎麼形容,就是天津在停滯不前那種感覺。感覺好像天津啊和河北啊……本該享受的一些東西和資源被奪走了。


用戶1451908031129


我是2004年來天津上大學,第一是春天的時候天津風大,很多騎自行車的婦女竟然用紗巾把整個頭和臉都包起來,還有一點是大餅卷油條,這不就是面卷面嗎?不可思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