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讓一些中國畫比較注重寫意而不講求寫實?

WongYatwan


在藝術領域,創新非常可貴。做為一個畫家能在方寸之間表達自己所思所憶是一件很酷的事,畫家本人在創造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快樂。


首先要說的是,並不是只有中國畫有寫意流派,西方的油畫也有寫意流派,所謂的後印象派就注重寫意,梵高的畫很多都是如此。我以為中國的寫意畫產生有三點原因:一、文化原因。中國的宣紙、毛筆更方便打造寫意畫,中國的文化流派更注重靈性和形象思維,有利於寫意畫生髮進步。另外是中國文人對寫意畫的巨大推動。中國的畫匠絕少有成名的,不管是給宮殿畫多少彩繪也只是工匠,哪怕畫得無比的準確。往往是那些有文化修養的文人繪畫更容易得到流傳。

換句話說象王維、米芾、八大山人、徐渭、鄭板橋等人都是飽讀詩書,他們在畫畫時更傾向於表達內心世界,寫意畫恰好讓他們得心應手。精描細畫讓位給破墨、潑墨、大寫意。寧可散亂也絕重複,寧可叛逆也不保守退步……二、自然原因。有一天早上,遠望群山,霧氣朦朧,我突然意識到有些風景是不需要看全的,要有遮隱,要有空白才能讓人回味無窮。其實很多大寫意山水或人物畫,無非是模擬高妙的自然,本質上並沒有完全擺脫自然萬物。當一個畫家以自然為師,終歸會發現自然的個別時空奇異之處,與內心產生共鳴。

三、創造原因。以自然為師的畫家在更進一步時,就會遇到各種瓶頸,有一天會悟出一個道理,要學會道法自然,這個道在畫家心中就是創造的秘境,是心手合一打造源於自然又高於自然的創造物。這時,畫家很容易就進入一種追求神似,求生韻的狀態。一句話就是追求比自然造化更牛的創造力。

那你與自然比精細?還不如與自然比創造靈性的自由。看看中國的書法文字,從金文、甲骨文到篆字、草書等,是從象形到彰顯神韻的過渡。那些古代書法大家很自然地就領悟到書情畫意,觸類旁通。也就是畫家要超脫是要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寫意畫剛好是表情達意柳暗花明讓人眼前一亮……

坐照入神


在為澎湃新聞撰寫藝術隨筆時,我國藝術家夏陽曾對中國畫的寫實與寫意進行過詳細分析,其中頗多觀點值得我們學習。

 “相應於西方寫實的是我國的寫真,和寫實要求物質在空間的實存感不同,寫真是要求對事物的多方面認知,此在宋畫表現最為精到,還有,它是“寫”出來的,雖然極其精工,但非製作。可見中、西表現方式不同,不是進步不進步的問題。”

八大山人 竹石鴛鴦

  “寫實(仿實)既然是造型藝術的一種風格,它源自希臘,然後羅馬、文藝復興一路下來,它就是西方的一張‘名片’,就是‘洋’相,而我們卻把它當作一種‘進步’的事物引進,忘了它是洋,因為所謂求‘進步’壓下了中國人原有的審美,原因何在?”

徐渭 蕉石牡丹

  我國傳統畫法有寫意、寫生、寫真、從來沒有”寫實”,這個名詞可能來自日本,近代許多新名詞都是這樣的。這種畫是把實物感畫出來,有立體感、質量感、空間感、透視等,就像眼見的,是西方的傳統。這種畫法的作品在明朝就有天主教傳教士帶來我國,當時人們很吃驚這種畫,好像人可以走進去,但結論是”終不入畫品”,不認為它有藝術價值。不過也有受到影響的,如明末的波臣派。可到了二十世紀初,情況不同了,著名的學者都主張學習引進,認為中國傳統的藝術有所不如。我國自鴉片戰爭後,國勢日微,學者常抱救國之志,學習西方特長的東西。像從前老國文課本中薛福成的《巴黎觀油畫記》,形容油畫的特色十分動人,必定影響很大。而寫實又比寫真更真實,可能也聯想到”科學”,科學救國嘛,又聯繫到救國。因此,自寫實畫法傳入後,迅速發展成我國美術教育的基礎課程,把它作為一切造型美術的根基,連學中國畫也首先要學西洋寫實的基本功,這下子影響大了,連民間藝師也受到影響,因為誰不想進步呢!

寫實這個詞我看有點問題,因為“寫”這個字很有意思的,可以說是中國形象表現中很有特色的一個字,甚至是很根本性的表現基礎,它是即時的、抒發式完成的,而模仿實體畫法這樣是搞不成的,它一定要層層積累才行,它是製作式完成的,因此都用有覆蓋性的顏料,蛋彩和油彩都是。

齊白石 山水四條屏

  而中國畫中的文人畫為了抒發更直接,單是墨色的豐富變化就足夠了,所以連色彩都放棄了,跑到民間藝術裡去發展。我看寫實這個詞是前面有寫意、寫生、寫真就順便來個寫實,卻沒注意到寫的意義,我來抄一段說文解字:“小雅:我心寫兮。傳雲:輸寫其心也。按凡傾吐曰寫,故作字作畫皆曰寫。”

節選自《夏陽:寫實乎,仿實乎?把它作為造型美術的根基,對嗎?》


民國畫事


中國畫發展為寫意畫的主流精神,這是世界繪畫史上的偉大創舉。


首先,一種文化的特色,必然起源於這個文化的“第一認知”。

“第一認知”說起來要花費不少時間。我就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魯迅關於“杭育杭育”的例子吧。

魯迅說,最早沒有語言,為了抬木頭,有人喊“杭育”,於是大家都習慣在抬木頭時喊“杭育”,這樣,一個“杭育”的語言就傳下來了。


繪畫不是抬木頭,也不是“杭育”。但是,有人畫出一個動物,大家覺得好,以後也這樣畫,那麼就會形成一種畫法。這個特點與“杭育杭育”這個語言起源的道理,沒有什麼本質差別。

比如,中國的畫裡的方形體積,從漢代開始就都是近小遠大,我們一直沒有去改造這種“反透視”的畫法。這就是“第一認知”決定的,因為我們承傳了這個繪畫範式。


中國畫第一認的原始性,還體現在很早就使用毛筆與墨,色彩用礦物質。

在中國畫發展的過程中,寫實性一直不是很強,但是表現性很強。

這樣的“第一認知”特色,決定了中國畫的裝飾性和主觀抒情色彩特別強烈的鮮明傳統。

宋代開始,中國畫的寫意性美學主張佔據了主導地位。用紙也大量使用宣紙。


寫意畫,從此一路高速發展。元代,畫家又自覺把書法和繪畫結合起來,有力地支持了中國畫分科繪畫的特色,尤其對繪畫的大科山水和花鳥畫的支持最為有力。


明代兩代,山水畫和花鳥畫都受到書法入畫的影響,發展極為繁榮。寫意性和書法抽象性的結合,使得中國畫具有世界上最為獨特的思想性和象徵性的美。

中國畫既不是很像繪畫對象有不是不像繪畫對象。這就與西方繪畫破壞了寫實性以後,變得非常抽象,乃至於遠離了視覺和想象。


而人物畫相對落後一些。但是,從中國畫的創造性來看,中國畫家一直沒有把繪畫對象作為唯一的參照“標準”,這是中國畫與西方繪畫,總是以繪畫對象為唯一參照“標準”最大的技術不同。

中國畫家的這些創造,是中國哲學精神詩歌精神的反映。因此,中國畫的象徵性和寓意性也是非常突出的。

比如,中國畫家的梅蘭竹菊,已經不是花卉的梅蘭竹菊,而是高潔的人格品德的追求。

所以,中國畫家畫一個東西,總是能夠畫出不一樣的“一樣”,而西方的傳統繪畫,只能畫出都是一樣的一樣。


千千千里馬


其實,在元朝之前,中國畫是非常重視寫實的,特別是宋畫,非常崇尚實寫,宋人自己說:“觀畫之術,唯逼真而已。得真之全者,絕也;得多者上也;非真即下。”幾乎所有的宋代大畫家都是寫實的高手,以繪畫逼真著稱。美術史學者郎紹君先生曾給予宋畫的寫實精神極高評價:“宋代美術在寫實技巧上已臻中國古典寫實主義的頂峰。……就同時代東西方各國古典寫實主義藝術的水平與成就言,它毫無疑義是第一流的,稱它佔據同時代人類繪畫藝術的最高位置,也並不過分。”

那麼中國畫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注重寫意不講求寫實的呢?從文人畫興起之後。宋代已有文人畫,但不是主流,而且宋朝文人畫還是很講究繪畫基本技法的。但元明以降,文人畫氾濫,而且不再注意技法,率性而為。這可能跟元明時期的文人不再關心外部世界,轉而關注自己的內心、小情緒有關。一幅好的文人畫固然氣韻流動,但文人畫的泛濫也帶來了很壞的影響:繪畫技法一落千丈,一個未受到任何繪畫訓練的人,也可以信手塗鴉幾筆,宣稱是文人畫。


吳鉤的鉤沉


1.這和中國古人的思想觀念有關。中國古代的主體思想是儒釋道三位一體的,做事時都是講求儒家的,積極進取,主要會反映在政治構建、社會治理、家庭管理以及人際關係等方面。而生活時又多講求道家、禪佛的,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無為即有為的辯證、心納萬物的禪悟,把“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還山、看水還水”作為思想境界層次來追求,這深刻地影響到中國古人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和審美走向。所以,中國畫的主體多為山水風景、花鳥魚蟲等,而且把超越實際外在形體來體現創作主觀感受作為審美終極目標。這一點,其實在詩詞文賦等其他藝術形式上也有體現。

2.這和中國古代的社會分工有關。中國古代,文人社會地位很高,而工匠社會地位很低,因此形而上的文人畫備受推崇,形而下的從事繪畫的工匠們(甚至宮庭畫家)也寂寂無名。和西方相比,中國古代從來沒有產生獨立的畫家行業。近代著名國畫大師溥儒說:與其稱我是畫家,不如稱我是書法家,與其稱我是書法家,不如稱我是詩人,與其稱我是詩人,不如稱我是學者。他的這番話典型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價值觀。

3.這和中國古人的創作工具有關。中國古人發明的毛筆、墨和宣紙,幾乎是寫意文人畫的絕配。

4.當然,中國古代也有寫實水平較高的工筆畫,但是,其領域沒有充分體現在人物畫方面。同時,寫實手段主要靠線條,透視、人體解剖、光線運用等技法沒有發明運用,從技術的角度限制了中國古代寫實畫作的水平。

5.總之,中國國畫是中國古人思想觀念在藝術領域的延伸,是中國原創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獨成體系。它既有自身獨特的魅力和優勢,也有天然的侷限性。所以,現代繪畫應該是中西審美思想的融合貫通、技法的取長補短。

儒客非儒客一家之言,望批評指正!


儒客非儒客



第一,傳統的文化思想傳承教育理論,如各種思想教育書籍,都講究一種中庸悟道,內斂謙虛,不直白的思想!第二,本身國畫的材質工具,國畫主要以墨表現藝術效果,本身不具備寫實的條件!


畫家孟玉峰





不斷的繼承和開拓,促進中國畫不斷的發展和繁榮。問答篇幅所限,就說到這裡,歡迎關注我,到我的“國畫聊吧”,一起聊聊交流中國畫。


於秋水工作室


其實這樣理解是不全面的,中國畫分為寫意畫和工筆畫。就是寫意畫畫也有大寫意和小寫意的區別。真正畫的好的畫家,不管是大小寫意畫都是很形似對象的,注重繪畫的精神性,國畫講究一個意境,其實意境的東西我個人認為完全高於其他的繪畫形式。工筆畫就更加不要說了。





唐武油畫工作室


本人不是美術專業人員,所以只能以自己的理解簡單說一下。一是中國畫的工具,毛筆和宣紙,都比較適合寫意中國畫的創作,二是中國人的思維尤其是文人中禪的精神對寫意中國畫有很大影響,再加上中國文人本身含蓄內斂的性情,這幾個方面相契合,正好能表達出寫意中國畫對意境的追求,極簡單,卻又包容一切,乍看虛空,卻又回味無窮。


墅頂美居


中國人受儒道思想影響深遠,而儒家主要在思想內容方面,道家、禪宗則在審美方面影響深遠。所謂的空靈、無為、何者為大,何者為小、大音稀聲等,莫不如此。從而形成中國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審美情趣。中國繪畫的寫意特徵由此而來。

具體手法來說,中國繪畫主要線條為主,注重黑白兩色,留白、墨染、寄情山水花鳥,反而對人、對現實本身的關注不那麼直接了。從物質上說,中國是竹子的故鄉,是紙、宣紙的發明國,這也是中國畫追求水墨效果、追求表意的物質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